重生六十年代 重生六十年代 第10章

作者:周老二 标签: 种田文 幻想空间 穿越重生

  因此,对于新来的几个知青,村里人可是早就好奇了。

  看着人越围越多,可是天都快黑了,知青的住处还没安排好,周全就对村里人说:“这天都快黑了,没空跟你们瞎墨迹,认人也不在这一时半会的,都回家吃饭去。明天都到大队前的麦场去,我给你们开个会,把知青们在介绍给大家。”

  听了村长的话,村里人也不好堵着了,让开路,周全赶着驴车,带着知青,哒哒的向着大队走去。

  “咱们村里好久没有外人来了,村里人也就是好奇,等你们在这住久了就知道,咱们村里人可热情好客了。”周全对走在身边的知青们说道。

  “咱先到大队部把东西放下,我领你们去我家吃个饭。放心,你们婶子最是热情好客了。”眼看快到大队部了,周全向他们说道。

  知青们到了村里有点局促,村里人看他们的目光也让他们有点不自在。看快到大队部了,一行人真是松了口气。就连一向脸皮厚的方辰都让村里大妈们打量的有点受不住。

  进了大队院子,周全让听到声音的出来的小马,把驴车卸下来牵回后院,打开已经收拾好的一间屋子,让知青把行李都放好。

  收拾完,周全和小马吩咐一点事,就带着知青往自家走。

  进了村长叔的家门,迎面而来的是热情好客的村长家的田婶子还有几个村里来帮厨的婶子。

  几个大婶子看着村长身后的大姑娘小伙子满脸笑容,要说这几个长得真好,两个小姑娘看着清秀干净一脸乖巧,四个大小伙子,除了戴眼镜的有点瘦小,其他几个都是高高大大的,一看就是干活的好手。

  越打量越满意,周全叔眼看着几个知青脸上都要冒烟了,“行了,往后有的是时间,不在这一时半会的,孩子们都饿了,赶紧上菜吧。”

  几个婶子听到村长的发话,收拾桌子上菜,一盆鸡蛋炒丝瓜、一碗烧茄子、一碟土豆丝、一碗炒知了猴和一盆鲫鱼汤,四菜一汤。

  看到这桌丰盛的晚餐,知青们都有点受宠若惊,这……吃的也太好了吧。

  坐在桌子上,方辰觉得有点不可置信,不是说是个偏远山村吗,怎么比自家吃的还好。

  就连沈秋树也有点诧异,真没想到,这小小的山沟里还有这种条件。

  拿着手中的玉米饼子,这一路上一项开朗大方的章红竟忍不住的红了眼睛。在家里她是老二,上边还有一个姐姐,下边还有一个自小受宠的弟弟,作为最不受重视的一个,章红在家从来都没吃过好东西,从小到大连个鸡蛋都没吃过。看到这满桌的菜色,章红既觉得心酸,又觉得庆幸。心酸自己在家里的不受重视,又庆幸,幸好自己被父母拉来顶替已经在工厂做工的姐姐下乡,要不然,自己还在家里继续被压榨,连口饱饭都吃不上。想到以后,只要自己勤快努力的干活,总能让自己吃饱,就觉得人生充满了希望。

  除了章红外,其他人稍微紧张的心情在看到这桌饭的时候也都放下了心,毕竟说得在好听,他们也知道下乡就要和乡亲们抢粮,在这个家家都不富裕的时候,谢家沟的村长家的行为很是让这些小年轻们稍稍安慰。

  一顿饭,几个知青顿时被谢家沟收服了,想到再来的路上经过的几座大山,那山上因为正值夏季,一片葱郁,看着就让人欢喜。想到山上的野鸡野兔,野菜蘑菇,几个人都有几分跃跃欲试。

  吃晚饭,周全对这些满怀希望的年轻人说道:“这些饭菜都是简单的农家饭,只要你们往后勤快干活,吃饱饭还是没问题的。”

  “现在村子里没有空房子,只有大队部收拾出来的一间空房,但是没有炕,你们这还有两个大姑娘。你们吃饭的时候我跟村里的马会计商量了一下,你们几个小伙子今晚跟马会计一块挤挤,他就住在大队部,一个人睡,他那边炕上挤挤还是能睡下的。”周全抽了口旱烟接着说,“这两个小姑娘先睡在村里人家里,我都和他们说了,你们直接去就行,先将就一晚,等明天我跟村里人商量商量看怎么安排你们。”

  知青们对视一眼,知道今天天黑了,这样的安排挺好,也都没设么意见。

  让刚才帮厨的大婶领着俩姑娘回去,马会计自己跟村长道别,领着几个小伙子回他那去了。

第16章、

  话说两头,这边回到家里的周久安看到自己的院子也是很激动,打开院门,看到熟悉的一切,周久安只觉得一天在外晃荡的心都安定下来。

  把东西放到屋里,看天色不早了,周久安准备做饭。

  今天赶了一天的路,周久安也懒得做多么精致的饭菜,想到储物袋里的山药,周久安准备煮点山药算了。

  在木盆里洗好山药,切好,放进加好水的锅里,周久安坐在木墩子上烧火。

  想到储物袋里山药旁的一堆东西,周久安忍不住的拍脑袋,昨天太累了,忘了把松针和木耳挪出来晾晒了,这鲜木耳可是有毒的不能吃,等晾晒之后才能吃,松针也要晒干,而且刚才周久安就发现了,昨天采摘的野菜和木耳没有一点变化,和刚采摘下来的一样,这个发现让周久安心里止不住的高兴。看来自己这宝贝烟袋不只是个装载物资的小仓库,更是一个随身小冰箱啊,哈哈哈,周久安联想到自己的说书爷爷每次给自己讲的神仙传奇,忍不住的脑洞大开,我难不成是老天爷的亲儿子不成,老天看不过前世自己过得挺惨,还一不小心死了,这辈子就来补偿自己。

  嘿嘿嘿……“哎呦!”得意忘形的结果就是周久安的裤子被火燎了个洞,完了,看来是自己想太多了,周久安乐极生悲的想道。

  看着裤腿的小黑洞,周久安忍不住的哀叹,这可是自己为数不多没有补丁的衣服了,这个小洞也不好劳动田婶子他们,还是等找个时间自己补补吧。

  把柴火往炉灶里怼了怼,周久安面露沉思,今天跟着周全叔出去看了看,周久安也算是对这里周边县城的生活环境有个简单的了解。

  谢家沟的确是偏僻,路也不好走,就算是到最近的镇上步行也要三个多小时,更别提县里了。而且从谢家沟到镇上的这一段路全是山路,道路崎岖很不好走。

  而且,现在是六十年代末,这时候□□之风正盛,“武斗”成风,周久安今天在县里就听说现在正在闹革命,清理阶级队伍,割农村资本主义尾巴,要求人们什么三忠于,四无限,狠斗私自一闪念,还有什么灵魂深处爆发革命,早请示,晚汇报等等,一套套的。还听说有人因为偷偷卖鸡蛋被买鸡蛋的人举报了,现在还在被红卫兵当典型,压着□□呢。周久安听到这当时身上就出了一身冷汗,还好自己运用储物袋卖东西的计划还没实行,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这不是周久安胆小,而是不亲身经历这个年代,你永远没法了解这个时代的人有多么疯狂。周久安可不敢轻易拿自己这次得来不易的人生冒险。

  可是,看现在这个情形,周久安要想养活自己,倒卖东西是不用想了,去工厂上班自己的年纪也不合适,当兵?呵呵。周久安抬头望天情不自禁的发问,难道自己就只能靠种地吃饭吗!啊啊啊啊啊啊,老天爷,你既然把我送来,怎么不给我个靠谱点的身体啊,难道你想让我用这幅林妹妹的身体每天扛着锄头下地吗,你就不怕你的亲儿子哪天一不小心磕到锄头上又翘辫子了吗!周久安悲愤的呐喊道。

  叹了口气,看山药煮熟了,周久安拿筷子把山药插了放进碗里,坐在桌山,嘴里吃着没滋没味的水煮山药,周久安好怀念有次同学请客吃饭饭店做的蜜汁山药啊,甜滋滋的,又软又糯,那滋味,啧,别提了。

  唉~周久安越想越觉得自己前途无望。

  吃完饭,周久安进屋拿出刘爷爷给的布袋,今天在车上他也没空打开看。也不知道刘爷爷给装的什么东西。

  打开口袋,周久安看了看,两把挂面、两瓶水果罐头和十几个给涛涛买的那些奶糖。

  看到这些东西,周久安觉得受之有愧,这些东西在这里算是贵重营养品了,一看就是刘爷爷的儿子闺女孝敬他老人家的,没成想让老爷子送给自己了。

  放下东西,周久安抬头看着外面的山林,想着刘爷爷他们吃次肉都很不容易,等什么时候上山找找看看有什么好东西吗,等下次去县城的时候送给老爷子。

  大队部里。

  沈秋树躺在炕上,双臂放在脑后,睁着眼睛静静的看着头顶的房梁。

  旁边的方辰早就没心没肺的呼呼大睡了。

  今天刚到村里,沈秋树就不动声色的将谢家沟打量个遍,谢家沟三面环山,山里资源丰富,来的路上,沈秋树就注意到有村里人手里拎着一只兔子从山上下来,村里人也都眼见不怪。而且村里人脸上没有常年劳作的愁苦之色,虽说生活困苦但是精神状态很好。

  虽说谢家沟地处偏僻,出去的路途不变,但是相对来说,村里人很少接触外面,心思就会简单点。不像有的村子很是排外,听说对新来的知青态度很是不好。对比这些,谢家沟的一些缺点也算是优点了。

  而且时不时的去打个兔子抓个野鸡什么的,比在城里强多了。况且偏僻也有偏僻的好处,现在城里红卫兵猖獗,虽说沈秋树不怕和他们对上,但是能少点麻烦还是好的。

  脑子里思绪万千,沈秋树临睡前脑海里不知怎么的闪过周久安这个小孩抱着包袱独自上山的背影。

  第二天一大早,周久安起床洗涮完毕,走到厨房,打算煮点面条再配上野菜和野鸡蛋既有荤又有素。

  吃完早饭,关好院门,周久安向大队部走去。

  走在路上,周久安想到昨天的那几个知青,也不知道周全叔怎么安排的。

  路上碰到村里人,认识不认识的周久安都打个招呼。一路上聊着天,村里的二狗子看到周久安就好奇的问道:“安安啊,昨天你跟村长去县城了吧,你给我们讲讲,县城咋样?!”

  听到二狗子的问话,村里人也都好奇的瞅着周久安。

  “对呀,安安,给我们讲讲吧,你叔还没去过县城呢。”一个扛着锄头的中年大叔说道。

  其他人也都你一句我一句的问,都好奇县城啥样,要知道,村里边,大部分人去的最远的地,也就是镇上了。

  看着周围的大叔大婶全都都看西洋镜似的瞅着周久安,周久安也不好违了大家的意。虽说对于周久安来说,县城的确没啥好说的。

  “县城吧,那路两边的全是砖瓦房,穿的衣服也都是的确良的,一辆辆的自行车飕飕的,还有……”

  伴随着周久安的讲述,村里的人也都跟着发出“呦”“天啊”“嘶”的感叹词。

  吹了半天的牛,周久安都快没词了,终于到大队部了,呼出一口气,周久安只觉得还没到中午头呢,额头上的汗都要流了满脸了。

  来到大队部前的大麦场,周全叔昨天就和周久安说过今天要开会,把知青介绍给村里人。

  来到槐树底下,周全叔已经站在石磨上了。周久安注意到村里大部分人已经来齐了。一些年纪大的老头老太拿着小板凳围着槐树底下坐着,村里的小孩调皮的跑到麦场打下来的麦垛上,在上面翻来滚去。

  孩子娘看着孩子在那调皮捣蛋也没人管,村里的孩子都是这样摔摔打打的长大的,只要不独自下河上山,在村里玩耍家长都不怎么管。

  二拴刚从麦垛上滑下来,就看见夹在一群人中的安安哥了,兴奋的二拴撒腿就向着周久安跑去。

  “安安哥~安安哥~”

  听到有人叫的声音,周久安回过头来就看见二拴一边跑一边喊,身上还有在麦垛里打滚粘在身上的麦秸。

  跑到周久安的跟前,还不带喘口气的,二拴就迫不及待的问了:“安安哥,你昨天和我爹去县城啦,你给我说说县城好不好玩,我昨天问我爹了,我爹就只会说好好好,也没说哪里好,你给我讲讲呗。”

  面对二拴这都不带喘气的一段话,还有那双盛满兴奋的大眼睛,周久安只想说,我嗓子疼。

  用奶糖贿赂了二拴,才总算让这小子打消了对县城的好奇心。扶着二拴的肩膀,周久安站在人群中,看到昨天的几个知青跟着马会计站在村长的身后。

  听着周围村里人对几个知青的指指点点,周久安都替他们几个头疼,谢家沟的大婶大娘们的功力可不是盖的。

  谢家沟很少见外人,村里的大婶们除了家家户户的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连拉呱也都翻来覆去的就那几件事。现在对着几个城里来的大姑娘小伙子,这些平日里连个休闲娱乐都没有的大婶大娘们个个眼冒绿光,你一句我一句的,说“这个长得人高马大的,一看就是干活的好手”,“这个戴着眼镜,一看就有学问”,“这两姑娘清秀干净,一看就是城里人,我家大柱还没找对象呢”……还没怎么样呢,就要给人家找对象了。

  在旁边听的周久安是暗呼庆幸,看着对面的几个人被大婶大娘们火辣辣的视线看的局促不安,两个大姑娘更是满脸通红。

  “铃铃铃”,转过身来,周久安看到周全叔敲响槐树上挂着的铃铛,拿着张纸,响了响嗓子,哼哼嗯,“大家伙都来了吧,人都到齐了哈。”

  下边一伙十七八岁的年轻小伙起哄的回到“到齐了,叔,别磨蹭了,快开始呗,在不开始,大家伙都要吃中午饭啦”,哈哈哈,村里的老人们也都笑眯眯的看着他们怼周全叔。

  “安静点,”周全对村里的小伙斥了句,“现在呢,主要是这么个事,上边安排几个知青到咱这落户支农,就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以后他们都是咱们村的人了。知青呢都是城里来的,刚来咱这可能都不适应,我呢都知道咱们村的人热情,所以我希望以后咱们要把知青当成一家人。多帮帮他们,干活的时候也都带带他们。我呢昨天到县里把他们接回来了,来,你们几个对着村里人,做个介绍。也让村里人认识认识。”

  听到周全叔的话,几个知青都有点不好意思,还是方辰脸皮厚,拉着沈秋树就跳上石磨,“大家好,我叫方辰,我哥们叫沈秋树,他不爱说话,我就替他做个介绍。我和旁边的哥们都是来自S市,咱们入乡随俗,以后就住在谢家沟了,后面哥几个往后上山打猎下河摸鱼的别忘记咱们啊。”

  “忘不了,哈哈。”村里的几个小伙子看到这么上道的方辰也都表示欢迎,要知道,这是谢家沟第一次来知青,周围几个村子条件相比谢家沟要好,早几年就有知青下乡了。可是对于那些知青,村里人听到的大部分都是城里人清高,难管教,瞧不起乡下人的传言。

  所以对于新来的知青,一些村里人还是持保留意见的。现在好了,看到这么开朗大方的方辰,对于剩下还没介绍的几个知青,村里人都有了比较好的印象。

  等剩下的几个知青介绍完,周全叔就让各个小队的队长带着村里人下地的下地,打麦的打麦。周全则领着知青向大队部走去。

  周久安因为要到牛棚牵牛,就和周全叔他们顺路,二拴看到好久没见的安安哥,也不舍得走,就跟着周久安一块。

  方辰看到周久安顿时热情的挤过来,“安安啊,你要去哪?”

  说着还想摸摸周久安的脑袋,只不过让周久安避开了,方辰也不在意,再接再厉,一直摸到那软软的头发,才满足。

  顶着方辰揉乱的鸡窝头,周久安对方辰的无聊也算了解了,无奈的翻个白眼,抬起头正好跟沈秋树看过来的目光对上,周久安发誓他从里面看到了一闪而过的笑意。

  闷骚!周久安心里嘀咕道。像沈秋树这种外表高冷的人,以周久安的经验来看内心一定是闷骚型的。

  二拴躲在安安哥的身后,看着这个城里来的知青和安安哥说话,就觉得安安哥好厉害,和这些城里人都能聊得来。

  周全看到跟着安安的小儿子,就说:“二拴,等会别忘了回家拿着篮子,到地里拾麦子去。”

  “知道啦。”二拴看见听见他爹说话全都看着他的知青,羞恼的应了声,跑走了。

  “嘿,这小子……”周全叔让二拴的反应弄得摸不着头脑。

  周久安心里暗笑,一向调皮捣蛋的二拴也有不好意思的时候。

  跟在知青身后,周久安走进大队部向后院走去,方辰他们则跟着周全叔走进正中间的办公室,分别的时候方辰还对周久安说等安顿下来,去你家玩。周久安没理他。

第17章、

  带着知青进了大队办公室,马会计正坐在办公桌后面记账,看到周全叔进来,赶忙站起来。

  周全叔看到说:“小马,你坐下吧,正好咱们和知青商量商量怎么住的事,你们也找个地坐下吧。”周全对着跟进来的知青说道。

  沈秋树走进办公室,打量下这间屋子,白面刷墙,放了两张桌子,墙角边还有一个柜子,里边有些纸张,看样子是放文件的,进门靠墙的地方放了一条长条形板凳。门后还有个煤球炉,上边放了个铁壶。剩下的就是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整间屋子弄得还挺像那么回事。

  坐在板凳上,周全打量着几个知青,斟酌的说道:“你们也知道,咱们村子不太富裕,粮食什么的除了交给国家的,留给村里的也不剩多少了,你们下乡的时候,县长和我们说了,给你们的补贴从我们交的公粮里扣,所以我想这几天先从大队给你们每人二十斤粮食,等到交公粮的时候,再把剩下的粮食分给你们。你们看咋样?”

  知青们面面相觑,还是沈秋树带头回答:“可以,不过什么时候交公粮,这二十斤可不够我们几个吃几天的。”

  “放心,现在地里的麦子差不多收完了,等打出来,晒干也就这几天的事。”周全叔说道。

  看知青们没什么问题,周全接着说住的问题,“咱们村除了大队部,大部分都是茅草房,你们这里六个人,我们村里,只有大队部有间空房,但是也没有炕,等夏收完,我找村里人修一个,这没问题。可是这间也就只能住两个人,马会计住的屋子炕修的大点,可以住三个人,剩下的其他人只能住村里人家里了。你们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