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朱元璋当义子的那些年 给朱元璋当义子的那些年 第65章
作者:醉酒花间
沐青觉得自己已经不是三岁小孩儿, 他听不听无所谓, 于是抬手捂住小朱标的耳朵。
虽然他不捂耳朵小家伙也听不懂, 但是捂上可以证明他是个爱护弟弟的好哥哥。
朱元璋无奈,“妹子,咱家文青聪明的很,多听听没什么。”
神仙说话的时候没比他委婉多少,小娃已经见过那么多次神迹,该听的都听过,不该听的也没少听, 这时候让他捂住耳朵已经晚了。
他们家养娃又不是娇生惯养, 过两年长大了还得上战场历练, 他正愁孩子整天待在城里不知道外面什么样, 从神仙这里知道点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没坏处。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外头世道那么乱,总得让娃多学点东西当爹娘的才能放心。
夫妻俩小声说着,注意力依旧停留在面前的光幕上。
啧啧啧, 可怜可怜,甘麻剌有个偏心还掌权的娘真是太可怜了。
【蒙古帝国的汗位之争贯彻帝国始终,最开始是窝阔台系和拖雷系, 紧接着是拖雷系内战, 再之后是真金太子的后裔互相争夺,甘麻剌的处境和当年的拖雷非常相似, 只要他们不死,来自大汗的猜忌就永远不会停。】
【刚才也说过,甘麻剌这个嫡长子是最像真金太子的,他接受儒家教育长大,做不出弑君篡位的事情,只想安分守己当他的宗室王爷。】
【鲁迅先生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甘麻剌面对朝中源源不断的诬告陷害和流言蜚语没有选择爆发,在儿子松山被诬告造反之后不久就郁郁而终,享年四十岁。这一年,他的嫡长子也孙铁木儿才刚刚十岁。】
“鲁迅先生是谁?”朱元璋换了个姿势,“没听过,应该是后世的先生。”
房间里人少,他自问自答也挺开心。
【甘麻剌郁结于心英年早逝,成宗心里的大石头落地终于能松口气,但是欢喜不能表现出来,他得顾及他的颜面,就算是普通人家也没有兄长去世弟弟敲锣打鼓庆祝的道理,皇家更不能表现的那么明显。】
【成宗得知哥哥去世的消息后甚是震惊,在大臣们面前表现的伤心欲绝,为了表示他的仁义,紧接着就让年仅十岁的小侄子也孙铁木儿继承甘麻剌的晋王之位,让也孙帖木儿继续镇守漠北,以此来表示他对兄长镇守漠北没有任何意见。】
【也孙铁木儿才十岁,十岁的小孩儿懂个屁的镇守漠北,具体怎么安排还不是皇帝说了算?】
【成宗在年幼无知的小侄子那儿是个慈祥和蔼的好叔叔,到了有能耐带兵打仗的大侄子松山面前却是另一副嘴脸。】
【松山本来被封为梁王镇守云南,是个正儿八经的实权亲王,这边甘麻剌刚刚病逝,那边成宗就下诏收了松山手里的兵权,还让他不要插手云南行省的政务,后赏赐钞千锭以弥补侄子的损失。】
【小朋友们,你们是不是有很多小问号?】
【元朝的钞法是什么情况这里不多说,一个开河一个变钞都能把大元王朝给整没了,用脚丫子想也知道有多不靠谱。成宗用钞千锭直接把人家一个实权亲王变成了空有名号的摆设,这事儿做的是真的不体面。】
【松山傻了,他没想到皇帝叔叔会这么不讲情面,连个理由都不找就把他的权利给夺走了,不过这可怜孩子和他爹一样是个老实人,被夺权之后没造反没搞事儿,从此闷闷不乐缠绵病榻,没几年也跟随他爹魂归地府去了。】
【经过这样那样的意外非意外,最终就是真金太子的嫡长子甘麻剌这一系只剩下也孙铁木儿这个不能担事儿的小孩儿。】
朱元璋倒吸一口凉气,坐正身子发出感慨,“真狠啊。”
能当皇帝的果然都不是一般人,甘麻剌败就败在心不够狠。
他要是甘麻剌,甚至不用甘麻剌,就算只有松山手中的权利,即便最后不能成功翻身也得在云南闹出几个大乱子。
爷儿俩都是手握重病的实权亲王,最后愣是被折腾到郁郁而终,纵观古今也找不出第二对这样的来。
你说你怕他干什么,命都没了直接造反不就得了?
父子俩要兵权有兵权要威望有威望,实在不行就直接在漠北另起一个朝廷,周边几个汗国都独立了,皇帝能管的只有中原和漠北草原,到时候他们爷儿俩把漠北分出去自立看看着急的是谁。
铁木儿不和他们讲兄弟情谊,他们还管他是死是活干什么?
【不提甘麻剌和松山这倒霉催的父子俩,成宗铁木儿当皇帝当的还算可以,他在位期间减免江南地区的赋税,专力整顿国内军政,限制宗室诸王的权利,击败分裂出去的窝阔台、察合台两大汗国,重新获得钦察汗国的支持,使西北长期动乱局面有所改观,让大元看上去还是那个疆域广阔的大蒙古国。】
【但是缺点也很明显,他在位时滥增赏赐导致国库见底入不敷出,蒙古人不擅长理财,一缺钱就印钞票,钞票印的越多贬值的越快,所以元朝在经济方面基本上没好过。】
【钞票贬值导致的动乱越往后越明显,成宗去世时最大的问题不是经济问题,而是他是无嗣而终。简单点说就是老子死了,没有儿子能立为继承人,偌大的江山再次面临皇位空悬的局面。】
朱大帅一拍大腿,“这不,报应来了。”
人在做,天在看,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啊。
马秀英嘴角微抽,“重八,你不是不信这些吗?”
朱元璋点点头,“是啊,不信,但是不信又不耽误咱说话。”
甘麻剌一家子被成宗折腾的要死要活,成宗最后无嗣而终,没准儿就是甘麻剌和松山爷儿俩在地底下给老祖宗告状告出来的结果。
甘麻剌长在祖父祖母跟前,忽必烈这个祖父对他委以重任,连他的庶长子都封为亲王,可见祖孙之间关系非常好。
他是真金太子的嫡长子,看后来争夺皇位时的表现能看出来他和他爹真金太子很像,男人哪儿有不喜欢肖似自己的孩子的,所以他们父子之间的关系肯定也不错。
地底下有祖父母和父亲撑腰,自家孩子自己疼,就算亲娘偏心也没有用。
这不,成宗遭报应了吧。
沐青托着脸听他们家老爹胡扯,虽然都是胡扯,但是还挺有道理。
如果世上真有阴曹地府,没准儿还真就是他们家老爹说的这样。
【成宗前后共有两任皇后,原配皇后失怜答里早逝,他又续弦了伯牙吾氏的卜鲁罕。】
【失怜答里和成宗本来育有一子德寿,成宗登基之后就立这个儿子为皇太子,他这儿不存在什么嫡长子继承制和幼子守灶制度的冲突,因为他就德寿皇太子一个儿子。】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德寿皇太子第二年就夭折了,而成宗的继后卜鲁罕直到他去世都没有生下儿子,于是皇位的继承又一次成了个大问题。】
【咱们来捋一捋这时候的情况,成宗驾崩的时候,真金太子的三个嫡子都已经去世,他本人无嗣而终,只能从侄子辈里找继承人。】
【老大甘麻剌一家在他手里过的艰难,传位这种好事儿自然轮不到甘麻剌的儿子,那就只能看老二答剌麻八剌的儿子。】
【答剌麻八剌和妻子答己有两个嫡子,哥哥叫海山,弟弟叫爱育黎拔力八达。插句题外话,弟弟这名字是真的拗口。】
光幕上的画面出现变化,世系图简单明了,比光听声音更容易捋顺当时的情况。
【海都在世的时候察合台汗国那边叛乱不断,成宗既想平定叛乱还想打压甘麻剌,于是就派二哥家的侄子海山过去不断蚕食甘麻剌的势力。】
【也就是说,海山在成宗在世的时候威望已经很高,再加上他又是小辈中年级最大的那个,甘麻剌去世之后也孙铁木儿年纪小,于是他被任为怀宁王手握重兵镇守漠北,可以说是将大伯甘麻剌手中的权势都收拢到了自己手上。】
【在成宗没有继承人的情况下,海山就是最有希望继位的那个。】
【但是吧,成宗去世之后,他的皇后卜鲁罕临朝称制,可能是妯娌之间有龌龊,卜鲁罕和海山一家的关系非常不好。不好到哪种程度呢,海山出镇漠北,她直接把爱育黎拔力八达和兄弟俩的母亲妲己给流放到了怀州地界儿。】
【甘麻剌和成宗争皇位的情况再次上演,临朝称制的卜鲁罕不乐意让海山登基。她又不傻,不可能选一个和自己关系不好的王爷当皇帝,那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不痛快吗?】
【这时候真金太子的孙子辈除了海山和爱育黎拔力八达兄弟俩就只有甘麻剌的儿子也孙铁木儿,但是甘麻剌和松山父子俩都抑郁而死,如果让也孙铁木儿要给他爹他哥报仇,成宗一脉肯定没有好下场。】
【于是乎,卜鲁罕准备推此时正在大都的安西王阿难答上位。】
世系图拉回忽必烈的儿子那里,忙哥剌之子阿难答被重点圈了出来。
【前面说过,忽必烈一共有四个嫡子,长子朵儿只早逝,次子真金立为太子,三子忙哥剌封为安西王镇守唐兀之地,四子那木罕封北平王镇守西北。】
【那木罕常年驻守漠北抵御海都的侵犯,但是蒙哥汗的儿子昔里吉叛乱把他给抓了送到海都一派的忙哥帖木儿手里,直到七八年之后叛王内讧才被放回来。】
【虽说那木罕回来之后忽必烈没有责罚他,但是有被俘虏的污点在身上,他和他的子孙显然和皇位无缘。】
【如此一来,可以指望的就只有忙哥剌的儿子。】
【忙哥剌病逝之后,阿难答袭封为安西王镇守唐兀之地,据说他自小受穆斯林家庭抚养,不光自己信伊斯兰教,还让他麾下的十五万蒙古大军都改信伊斯兰教。】
【成宗铁木儿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不只他,蒙古人大多都信佛,一群信佛的里面冒出来个伊斯兰教徒,成宗就觉得这很不妥当,于是将阿难答拘捕下狱,迫令归信佛教。】
【信仰这回事儿不是说改就能改的,阿难答被抓到监狱也不服软,还和成宗大吵一架,总之就是不改,说什么都不改。他侄子伊儿汗国的合赞汗都能改信伊斯兰教,凭什么他不可以?】
【成宗对这个不听话的侄子很不满意,奈何阿难答领地广阔,麾下军队数量颇多且都领地的百姓都信奉伊斯兰教,他的手段过于强硬的话只怕会出现让那边出现乱子,迫于无奈只能睁只眼闭只眼放阿难答回去。】
朱元璋听到这里,越发觉得甘麻剌和松山父子俩死的不值。
阿难答一个堂侄子都敢和成宗吵架呛声,甘麻剌和松山父子俩的势力加起来比忙哥剌和阿难答父子俩大的多,他们俩怎么就落得个双双抑郁而亡的下场?
唉,还是得看人。
他养儿子一定不能把儿子养成甘麻剌那样的性子,可以表面看着温和,但是内里必须有自己的主意,至少受欺负的时候得知道还手。
忽必烈和真金太子要是知道甘麻剌后边过的那么惨,那爷儿俩非得糟心死。
【如果让成宗自己选择继承人,他应该不会选曾经和他闹过不愉快的阿难答,但是成宗已经驾崩,临朝称制的是他的妻子卜鲁罕,卜鲁罕说什么就是什么,死人的意见不重要。】
【这个时候,海山和阿难答的支持者们纷纷站队,两边都想推自己支持的王爷上位。站在海山这边的是中书右丞相哈剌哈孙,站在阿难答这边的是阿里不哥之子明里帖木儿、左丞相阿忽台和平章政事八都马辛。】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海山远在漠北,爱育黎拔力八达和他们俩的母亲妲己被流放怀州,兄弟俩都不在大都,但是阿难答在。】
【称制的卜鲁罕皇后支持阿难答,朝中的大臣们也许是就近原则,绝大多数也都支持阿难答,海山这边只有哈拉哈孙在坚持,局面对他来说可以说是压倒性的不利。】
【面对这种局面,答己和爱育黎拔力八达立刻从怀州动身赶往大都,海山也第一时间从漠北派人和哈拉哈孙商议对策,同时以最快的速度安排好漠北的一应示意前往大都。】
【哈剌哈孙看上去势单力薄,但是不要忘了他的官职,他是中书右丞相,而当时朝中所有政令的执行都需要中书省的配合,只要哈剌哈孙这个中书右丞相不配合,即便卜鲁罕临朝称制,她发出的政令也都是废纸一张。】
【哈剌哈孙是个妙人,就算满朝文武都站在安西王阿难答和卜鲁罕太后那边他也不怂,一招拖字诀愣是拖到让阿难答和卜鲁罕都束手无策。】
【不管卜鲁罕发出什么政令,哈剌哈孙那边都称病不干活,他不干活,中书省的所有政令只能留中不发。】
【但是拖字诀不是万能的,因为很快忽里台大会就要召开了。哈剌哈孙可以拖着不让阿难答亲政,可他不能左右忽里台大会上其他宗王朝臣的选择,要是阿难答在忽里台大会上被推举为皇帝,他这边做再多努力也没有用。】
【就在这时,爱育黎拔力八达提了个建议,他哥还没到大都,现在与其留在大都等死,不如先发制人把阿难答和卜鲁罕给控制住,然后再推迟忽里台大会,只要他们拳头够硬,其他人想反对也没那个胆子。】
【哈剌哈孙觉得这个主意很好,俩人一拍即合立刻发动政变,谎称海山的使臣抵达大都着急阿难答和明里帖木儿议事,等阿难答和明里帖木儿到了之后直接将人扣押在,主打的就是让人始料未及。】
【这一拖,愣是把忽里台大会从三月份拖到了五月份。】
【当年五月,海山从漠北抵达大都,进城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赐死阿难答、明里帖木儿、卜鲁罕等一众对手,爱育黎拔力八达不和哥哥争皇位,然后海山就以唯一继承人的身份通过忽里台大会的选举登基称帝,是为元武宗。】
【海山的继位更加证明此时的忽里台大会就是个摆设,大家都走个过场,谁的拳头大谁当皇帝,只要把参会的宗亲朝臣都打服,让他们不选也得选就行。】
【武宗武宗,海山的这个“武”字就很微妙。】
【海山虽然登基称帝,但是事情却还没有结束,又是熟悉的剧情,又是熟悉的场面,他和爱育黎拔力八达的母亲答己太后闪亮登场了。】
【也许天下所有父母都做不到一碗水端平,答己太后也是个偏心的母亲,她和小儿子一起被流放到怀州,母子二人相依为命,感情比远在漠北当实权王爷的大儿子深厚的多。事情尘埃落定,老母亲看看意气风发的大儿子,再看看处处退让的小儿子,显然,她更希望小儿子能成为皇帝。】
【海山为了安抚母亲,也为了报答弟弟在他争夺皇位时的辛苦,于是册立爱育黎拔力八达为皇太子,兄弟俩约好他们兄弟之间兄终弟及,等爱育黎拔力八达百年之后就再把皇位传给海山的儿子。】
【怎么说呢,答己太后要是和窦太后认识的话,她们俩肯定很有共同语言。】
【因为海山的庙号是武宗,爱育黎拔力八达的庙号是仁宗,这事儿又被称为“武仁授受”,乃是元朝皇位传递中一朵亮眼的奇葩。】
【朋友们,这个剧情熟不熟悉,简直就是中国版两统迭立好不好?】
【两统迭立是隔壁小日子过的恨不错的邻居家的事儿,镰仓后期后深草天皇和龟山、后宇多天皇两支皇统对立,两边都想利用幕府占上风,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反被幕府干涉,反而在幕府的控制下形成了两皇统交替即位的协定,最后的结果就是形成了南北朝对立的局面。】
【隔壁邻居家的事情太远了暂且不说,就只说咱自己家的事情,但凡这娘儿仨多读几本书看看前头赵大赵二是什么情况都弄不出这么不靠谱的继承方式。】
朱元璋抹了把脸,“前头赵大赵二,神仙说的莫不是宋朝的金匮之盟?”
神仙的叫法如此亲切,听的他心里莫名有点慌。
还有就是,多读书真的没坏处。
第71章
上一篇:科研大佬穿成小可怜后
下一篇:反穿书之神级偃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