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的小神医 大将军的小神医 第20章
作者:
这个时候,南方的雨水多了起来,这样的枯树柴最受欢迎了,因为够干燥,好烧火还大。
“你这几天,去哪儿了?”姚伟大叔一回来,洗了一把脸,就坐在那里等饭,顺便问一问古羽:“我听说你去了县城好几天?”
“去县城看看书。”古羽特意指了指自己带回来的书籍:“书铺可以借阅抄写,我就去抄了几本书。”
一听说古羽是去抄书了,姚伟大叔肃然起敬:“是好事儿。”
读书人就是厉害啊。
“这次抄书获益匪浅。”古羽很满足,尤其是《大晋律》,书铺才进了三套,他就拿到了手里,是新的呢。
不管是在什么时代,你总得识法,不然犯了法都不知道。
“啊?”姚伟大叔没咋听懂。
“哦,我是说,这次抄书,学到了很多东西。”古羽立刻改成了大白话:“对了,是不是锄草完事了?”
“是完事了,但是马上就要入梅啦!”姚伟大叔道:“多准备点柴火,衣服洗了不容易干。”
古羽点头:“知道了。”
梅雨是指每年的六月中旬到七月上、中旬,长江中下游区域内出现的一段连阴雨天气。
此时,器物易霉,故亦称“霉雨”,又值江南梅子黄熟之时,故亦称“梅雨”或“黄梅雨”。
雨带停留时间称为“梅雨季节”,梅雨季节开始的一天称为“入梅”,结束的一天称为“出梅”。
其实是每年大约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与从南方北上的暖空气的汇合于华南地区,形成华南准静止锋。大约到了五月下旬,暖空气势力增强,准静止锋北移至江淮地区,成江淮准静止锋(又称为梅雨锋)。
由于来自南方的暖空气夹带大量水汽,当遇上较冷的气团时,便会产生大量对流活动。
由于这段时间冷暖空气势力相当,以致锋面停留在江淮地区。
典型梅雨一般为六月中旬到下旬“入梅”,七月上旬到中旬出梅。迎梅雨指入梅前的阴雨,一般开始于四月中旬,为期约半个月。
古羽也是因此,推算这里是江南地区的,这会儿已经是五月了。
因为在北方,根本没有这个季节,北方都是干干爽爽的,潮湿的时候太少了。
春末夏初的时节,杏花落桃花开过了,如今百花绽放,眼看着盛夏就要来啦。
“你那边家里还好吧?有什么事情,来找我。”姚伟大叔看着他:“你一个人,无亲无故的,千万别被人欺负。”
这孩子善良,还知道感恩,那四户人家,他看着可不是啥善茬儿。
“我挺好的,大叔不要担心。”古羽笑的可清朗了。
“傻孩子,你不懂。”姚伟大叔却摇了摇头:“那四户人家,可跟你不一样,他们没有跟人去杂兴村安置,而是来了桃花坞,除了跟你一样,不知道桃花坞的过去,还有就是他们不合群,或者是被人防备,不乐意跟他们一个村儿,谁知道呢,你多当心一些,当初我们给你暖屋,就是让他们知道,你在本地是有认识人的。”
暖屋热灶,就是那次去帮忙搬家兼吃饭的时候。
“我看张家兄弟俩挺好的。”古羽对张家兄弟还是挺亲近的,起码猎户么,有胆量一些。
“两个张家是不错,那金家和李家,你自己当心点。”姚伟大叔叮嘱他:“尤其是他们两家要换亲了,你可当心,上次我听说,老李家想把三姑娘说给你。”
“不可能!”古羽第一时间就反对了:“她那么小。”
李家三女儿,好像还没十五岁吧?
就算是及笄了,古语也不能要啊!
在他心里,小于二十五岁的女孩子,都是妹妹好么。
“不小了,过了十五岁就能许配人家了,有的十四岁就订了亲。”姚伟大叔道:“你可当心一些,李家一看就人多势众,不好惹,不然咋能落在桃花坞呢。”
古羽半天没说话,还是姚大婶喊他们吃饭了,这才跟姚伟大叔一起去了堂屋。
吃饭的时候,说的都是庄稼和农事,古羽不懂这些,但是也认真听了一点儿。
吃过了饭,古羽就赶着小驴车回了桃花坞。
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先去了两个张家,感谢两位张家嫂子对他那小屋子的照顾,送了两人两包彩色的丝线,以及两包桂花糖,这是因为家里都有小孩儿。
一家留了三根麻花,一只烧鸡,算是谢礼了。
古羽这么热情又有礼貌,两个张家嫂子很开心,尤其是张虎嫂子,她跟古羽告状了,说了金家和李家五个小姑娘的异常举动:“也不知道她们要做什么,你多留心点儿。”
“我知道,一群小姑娘,能有什么坏心思?何况我这也要早出晚归了。”古羽心里有了盘算,留下了东西又道谢,这才赶着小驴车回到了家里。
家里被照顾得很好,窗明几净的,看来两位嫂子还给他收拾了一下卫生。
他的那些礼物没白送,太值得感谢了。
这次带回来的东西也挺多,首先就是好几个小笼子,里头就是他这次带回来的家禽。
他这里倒是有圈养家禽的地方,也不太大,但是古羽喜欢啊,他开心的把鸡雏们都放进了竹篱笆围起来的鸡圈里。
小鸭仔儿和小鹅子放到了一起。
又急急忙忙的弄了一些水喂给它们,切了一点野菜,还给拌了一些米糠,这些它们都能吃了。
这里以前没有养殖过家禽,故而一些昆虫特别多,什么蚂蚱蟋蟀螳螂的都有,这么一会儿的功夫,这群小家禽,就吃到了不少。
古羽一看更乐了:“看来以后不怕没吃的了。”
但是又一想,得给它们做个训练,于是他填水或者加食儿的时候,会喊两嗓子:“吃饭了,吃饭了!”
他记得去农家乐玩的时候,那里的大娘是敲打一个破盆子,哐哐响的,然后他们家养的家禽就飞一般的回来了。
据说就是小时候开始,一旦填水或者加食儿,就敲破盆子,习惯成自然,就不用怕它们不会来啦,更不用漫山遍野的找自家的鸡鸭鹅。
看了半晌,发现它们没有不适应,古羽这才又折返回去,小驴车上,还有东西呢。
第44章 书单和有狗啦
最贵最主要的是书籍,在安顿好了那群活物之后,他就把书本都放到了药房外面的诊房书架上,书架虽然小,但总算是摆上了书籍,古羽放上去之后,掐腰看了半天,自我评价:“看起来还不错!总算不是空的了。”
是的,这个书架原来是空的,现在可是有书了。
摸了摸脑袋,自言自语了一下:“就是少了点儿。”
只有一部手抄的《史记》,一套《大晋律》,他可以自己写三百千各一本,但其他的呢?
一想到书铺的书籍都贵的要死,古羽就有点头大,没什么用的东西,可是他要想考个功名,做个护身符,就得读那些。
读古文他没问题,考试也没问题,谁还不是一路考过来的?他并不怕考试。
就是这些书都得买着抄,然后还没什么用,但必须要学啊!
头疼。
在安放好了书籍之后,他又去将小驴车卸了下来,小驴子送去了驴圈,草料黑豆的都给吃上,再倒了水。
收拾了一顿,他也累得一身汗。
赶紧去洗漱一下,夕阳就来了。
于是去热了一下麻花,然后打了个蛋汤,吃点咸菜就算是吃了一顿饭了。
带回来的盐巴,他打算过两天就重新炼制,又忙了一些琐碎的事情,才去休息。
第二天一大早起来,他先喂了自家的鸡鸭鹅,又去喂了小驴子,最后洗漱了下,热了点昨天剩的麻花,凉拌的野菜,就着麻花吃了。
一顿早饭过后,他就收拾了一下,洗了洗手就去了诊室,这里暂时也能叫小书房。
古羽打开抄写的邸报,这是一份如何报童生,如何考秀才的介绍。
上头罗列的书籍其实并不多,最主要的是,这个要求写一首诗上去,一般的考官,都是以诗词歌赋,来评判一个人的才华如何。
还有的学子,会投卷给官员,写的一手好诗词,是有才华的人,就会被举荐入朝,连考试都省下了。
他诗词歌赋,其实一个都不行,但是他可以抄嘛。
小时候他除了背诵《四百味》啊《濒湖脉诀》之类的,就是看唐诗宋词和元曲,后来还看了点儿明清出彩的诗词。
这个倒是好办,考个秀才而已,应该不难。
古羽开始写书单,这些他都要抄写的,买的话,太贵了。
他的钱也不多,还要留着一些应急,何况这些书籍,他抄一遍,等于是背诵了十遍,可以当作学习了。
写完再看,好多呀!
不过如果有了功名在身,就有了一道护身符。
谁想对他怎么样,也得考虑一下。
反正他不去欺负人,别人也别想欺负自己。
这么一想还挺有奔头的嘛!
他刚写完,门外就有人喊他了:“古羽!古羽!”
“来了!”古羽从窗户看出去,是张虎,立刻就站起来走了出去:“张二哥,你怎么来了?”
“给你送狗来了。”张虎手里拎着个柳条篮子。
篮子上头盖了个破布,里头有点哼哼唧唧的动静。
“狗狗?”古羽顿时大喜,他小时候就喜欢这些,无奈的是,城市里养狗说法太多,他又没时间照顾,只好云养,除了猫猫狗狗,他还云养过熊猫、雪豹等等毛绒绒。
“特意找了两户人家要来的,一公一母,你从小就养着,将来跟你亲。”张虎将柳条篮子递给古羽:“下头铺着的是生它们的母狗垫着的布,上头的也是,这样它们就不陌生了,你的狗窝呢?”
“在那里!”古羽早就搭建好了狗窝。
是竹子搭建的,里头甚至也是竹板铺设,上头放了一个很大的垫子,是用竹子编织的,还有一件破烂的衣服,是姚伟大叔家不要的,古羽就拿来垫了狗窝。
实在是他没有不要的破衣服,又不能为了狗狗买个新的垫子,那在这里的人们看来,纯粹是败家的行为。
“行,你把两只放进去吧,狗这个东西认窝,第一次到家里头,住在哪儿就是哪儿,千万别往屋里头放,不然以后大了就不出屋了。”张虎转身跟他摆了摆手:“走了。”
“张二哥慢走。”古语乐呵呵的抱着柳条篮子,哦,以后他也是有狗人士了。
第45章 潮湿的心
送走了张虎,古羽抱着柳条篮子就去了狗窝。
狗窝的房顶是能拿下来的,方便清理狗窝。
而狗窝下头也是中空的,防潮一些,还方便更换竹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