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最强关系户 聊斋最强关系户 第74章

作者:奕剑观雪 标签: 灵异神怪 爽文 正剧 穿越重生

  当所有人都离开,静室中只剩苏离一人后,他默默起身,披着一件衣服,踱步到了中庭。

  竟然已经过去了半年。

  苏离仰头,望着天边的圆月,天上人间,只有这片月色亘古不变,一时只见心绪万千。

  他叹了口气,吐出胸中压抑的浊气,从没有如此清晰的感受到天上和人间的差别,那是他成为地仙后就慢慢开始意识到的,仙与凡,短生种与长生种之间的巨大差异。

  终有一日,世间沧海桑田,他所熟悉的、珍视过的、拥有过的人和事情都将远去,最终蜷缩在记忆的一个角落中,只能偶尔拿出来默默品味。

  这个世间,没有永恒,甚至有一天连自己也会化为尘土。

  但自己还有很长很长的时间,可以慢慢的体悟这一切。

  长生,总是孤独的。

  苏离目光悠远,仿佛正看着遥远的未来,心中叹息,只剩三十年了啊……

第96章

  时光荏苒, 转眼间又是两年过去。

  叶城早已不是原先的荒凉小城,不但城池面积扩建了三倍以上,城中繁华景象比之一般的郡县也不遑多让。

  其出产的叶茶, 茶香四溢,入口回甘;全国出名的叶纸,光而不滑,柔软如丝绸:款式特别的叶绸, 颜色鲜亮,花色繁多:风靡京城的叶糕, 蛋香浓郁,绵软香甜……

  这些叶城特有的商品们, 不但为小城带来了金钱, 也带来了更多的机会,许多人怀揣着梦想慕名来到叶城,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在自己的辛勤努力下过上了梦想中的生活。

  叶城发展如此迅速,还有一个大功臣, 就是叶城庙会。

  叶城的庙会形式多样, 一年十二个月, 月月主题不同,丰厚的奖励措施极大刺激了百姓们的创作欲望,在激烈的竞争下诞生了众多精品风靡天下。

  见识到了好处,这种形式被全国各地所模仿。

  苏离在任仅仅五年,就让这个原本名不经传的小城名扬天下, 成了无数人心中的桃源乡。

  由于政绩出色, 中途苏离也曾多次被朝廷征召让他回京,却都被他以身体不适为由被拒绝了, 但随着京中局势越加混乱,最终还是被新皇征召为了正五品的户部郎中。

  苏离其实并不想回京城,但当前的情况已经没有选择的权利了。

  这些年来,他离庙堂虽远,但对朝中并非一无所知。

  一朝天子一朝臣,太上皇因病退位后,苏离的祖父支撑了两年,也因年纪太大身体吃不消而选择了致仕。

  新任的丞相是原先太子府的亲信,但这个新丞相显然不太能胜任,一上任就乱象频出。

  新皇的资质并不出色,任人唯亲,还有些刚愎自用。

  君臣之道,同样也通博弈之道,主弱,臣就强,无非是东风压倒西风,反之亦然。

  新皇与朝臣斗了三年,眼见着朝廷越来越不在掌控之中,开始心急了。

  苏离心知,新皇如此迫切的征召他回去,无非是想要多一个帮手而已,还有什么比太子的舅舅这个身份更值得他信赖?

  他只是躲了许久清净,终究还是要踏入那个是非之地,有些不甘心而已。

  随着苏离即将离开叶城的消息传开,叶城上下一片哗然。

  百姓们最是淳朴,他们也许不懂政策的好坏,但却心中清楚,是谁给他们带来安稳的生活和蒸蒸日上的好日子。

  于是,心中不舍的百姓们开始自发的前往衙门给苏离送东西,苏离不接受,他们就趁着夜色悄悄地把东西放在衙门门口。

  这些东西并不名贵,一篮鸡蛋,一筐野果,一盒糕点,一把水灵灵还带着泥土的青菜……林林总总,五花八门。搞得每日清晨的衙门都像是集市的菜场,苏离无奈,只能命人把这些承载着心意的礼物们收起。

  苏离走的那天很低调,只带了两俩马车,一个坐人,一个放着部分百姓送的东西,轻巧地一如他五年前来的样子。

  马车原本鲜亮的彩绘已经开始褪色,但舒适度还是一如既往,苏离坐在马车上,护卫们骑着马跟在马车后,一行人低调地向着城外驶去。

  只是,今天的城中似乎有些过分安静了。

  “公子!”石砚的声音突然在马车外响起,他的声音微微颤抖,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场景。

  “怎么了?”苏离掀开车帘,看向车外。

  只见原本空旷的街道两边此时竟然站着密密麻麻的人,他们穿着干净的布衣,部分人手中拿着鲜花和瓜果,不论男女老少皆目光炯炯的看着他。

  仿佛是全城的百姓都来了,长长的街道上站满了人,一眼望不到头。

  “大人!”

  “苏大人!”

  “大人我们来送您……”

  苏离怔住了,他看着众人脸上毫不作伪的热情,喉头一滚,眼中一阵酸涩,竟是突然间有些说不出话来。

  虽然这些年他在任期间一直兢兢业业,但那是他的职责,从未想过能收到什么回报,他只是做好了自己分内之事而已。

  但苏离万万没想到,自己做的这些会被这么多人看到,并且真情实意的放在心中被感激着。

  此时的苏离,心中既感动又惶恐,这些真心,在他眼中重如泰山。

  “苏大人。”王员外带着一行人,抬着一把巨大的由许多不同布条拼接起来的大伞向他走来。

  苏离认出,他们都是叶城本地的乡绅和富户。

  王员外施了一礼,指着身后的大伞对苏离道:“大人在叶城五年,一直殚精竭虑,廉政爱民,叶城有如今的样子,全仰仗大人您。大家感念您的恩德,想要报答您,但又知道大人不喜奢靡,所以我们这些老家伙们就自作主张,联合叶城百姓,制作了这把万民伞。希望您不要嫌弃。”

  苏离仰头看着身前这一人多高的巨伞,它的造型并不精巧,甚至可以称得上的粗陋。

  宽大的伞架上,缝满了不同颜色的布条,这些布条有长有短,每一个布条上都书写着笔迹各异的人名,密密麻麻的里三层外三层铺满了整个伞面。

  在凡人看不见的视角中,这把不起眼的大伞闪烁着耀目的金色灵光,那是无数人诚挚的祝福,在百姓们愿力的加持下,竟然让这把普通的伞生生成了一个天然的功德法器。

  如果是一般人有了这把伞,上面的功德至少可保他十世衣食无忧,还能惠及三代子孙。

  苏离感受着万民伞上的海量愿力,抑制住心头的感动,他跳下马车,环顾了一圈用敬仰和感激目光望着他的百姓,突然躬着腰,极为郑重地对着他们深深地行了一礼。

  “哎呀,苏大人竟然对咱们行礼。”

  “使不得,使不得啊……”

  苏离没有理会因为他这番举动而骚动的众人,从王员外手中双手接过了这把沉甸甸的伞,沉声道:“我苏离今日在此立誓,此生将竭尽所能,为百姓无忧,为生民请命,无愧天下苍生!”

  仙人立誓,天道当即有所感应。

  凡人看不到的灵光从苏离身上发出,通彻天地,冥冥之中,一种说不出的联系从他心中产生连接众生。

  这一刻,苏离突然无比清晰了神道的意义。

  神道,守护之道也。

  守护山河,守护众生,守护这片神州大地上千百年来稳定的规则和秩序,给与天下苍生休养生息的土壤。

  这条路并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始终扎根在红尘中。

  自从阴差阳错的走上神道,苏离一直懵懵懂懂,而现在,他感受到了,感受到了众生的苦痛和烦恼。

  他们在祈祷,在呼救,像一个溺水的人寻求帮助,他们需要的帮助可能很小,或许是一根枯枝,一片浮木,甚至一声呼喊,但恰逢此时,只要有人做了,就可能救起这个濒临死亡的人。

  苏离想做这个人,他想救他们。

  他想,这个世间,也许需要那么一位心软的神。

  一念花开。

  刹那间,从灵魂中透出的灵光,穿过苏离的身体,直冲云霄!

  整个叶城上方的天空都被一片璀璨的金色神光笼罩着,仿佛一片灿金色的海洋。

  原本停滞的神道修为如坐了火箭一般节节攀升,瞬间就突破了瓶颈。

  神力,妖力,仙元,苏离体内原本泾渭分明的三种力量竟然无比融洽的融合在了一起。

  他脚下生出一股清气,身体轻飘的仿佛烟气,若不是竭力控制,恐怕立刻就会飞往天上。

  苏离立马意识到。

  飞仙境,成了!

第97章

  苏离这次回京的动静很大。

  五年前的他, 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新科状元,虽然家世好,但没什么经验, 并不被朝堂中人所看重。

  而今日的他,有了名扬天下的叶城,已经足够说明他在政务上的才华,更别提还是被新皇三番四次请回来的, 足以说明其简在帝心。

  苏离也没有让众人失望,一入主户部就表现了强势的态度, 在新帝的撑腰下,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他大力支持商贸, 提出了很多发展经济的措施, 并鼓励商人对外贸易,建设海外航线。

  原本朝堂中的大臣们还对他的一些做法颇为微词,但最终都在次年国库增长数倍后财报下闭嘴了。

  对于推行改革,苏离的态度很强硬,持反对意见的人不要光用嘴逼逼, 你行你来, 如果能像他一样赚这么多钱, 他立刻退位让贤。

  国库充盈了,新帝的腰杆子也硬了起来,更加倚重苏家,在他的支持下,苏离在户部不过三年, 就像火箭一样升上了正三品的户部侍郎。

  正当大家以为这位金财神会一直在户部搂住钱袋子时, 苏离却又猝不及防的转向了工部。

  进入工部后,苏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提高匠人的地位, 他鼓励创新,并在宝源局中专门设立了一个部门,对匠人提交的优秀作品进行评定和嘉奖。

  同时,苏离还鼓励农桑,在屯田司中选了不少擅长农务的人开始尝试改良农作物。

  其实这件事情,苏离很早就在做了,甚至在之前的叶城就已经有了一些成果,眼下有了整个国家做后盾,他的实验很快就有了进展。

  苏离在工部待了整整五年,做到了正二品的户部尚书,同时还兼任太子太傅,整日忙的不可开交。

  但辛苦是有回报的,他组建的班底经验越来越丰富,不但成功培育出了产量惊人的杂交水稻和小麦,还培育出了不少好吃的瓜果蔬菜。

  匠人们层出不穷的器具改良也渐入佳境,在专项资金的鼓励下,宝源局天天都能收到新东西,其中有不少都是民间百姓的发明,苏离甚至还在其中看到了一架类似现代纺织机的雏形。

  这些并不为朝堂中人所看重的奇淫巧技们,正如春风化雨一般润物细无声地改变着整个国家的民生和环境。

  费尽心力将工部的整个架构建设好之后,苏离又将目光转向了教育上。

  他没有贸然去动涉及了多方利益也最敏感的科举制度,而是将重心放在了百姓的扫盲上。

  苏离下令命人在乡镇建设了大量的识字堂,规定当地童生以上的学子必须每十日去识字堂上课一天,并用减税诱惑百姓,只要家中出一个人在识字堂读书通过考试,就能减免当年大半的赋税。

  一时之间,民间掀起了送孩子识字的风潮,尤其是家中那些还不能下地帮忙干活的小孩子,送去识字堂不但有人帮忙带,还能蹭一顿午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