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养猫遛狗的日子 在古代养猫遛狗的日子 第23章
作者:林小酒
地里庄稼淹坏了不少,村民们都忙着补救,宁澜的栗子树也淹死了几株,只好再嫁接几颗栗子苗补上。
7 月底,官府来核查了洞溪村的空屋数量,于 8 月安置过来十余户流民。
这些流民官府每户都给了安家银子和粮食,并发布了十年内开出的荒地不收税;民户个人财产区域不得砍伐,其他都可自行经营等一系列政策。
此外县里修堤修路,大兴土木,都由灾民代工,好帮助灾民早日度过难关。
李小墨也回来了,他在防治瘟疫中立了功,军中要嘉奖他,李小墨提出想回家照顾年迈的爷爷,军中虽不情愿还是放行了,并把李小墨安置到流民队伍中,由官兵一起护送回村。
宁澜听说李小墨到家了特地送过去两坛桃花酿,“改日和小书来我家吃饭,我把我弟弟妹妹介绍给你。”
“好,”两人相视一笑,好友的默契尽在其中。
去镇里的路还有一段被冲坏了,宁澜最近就天天在家待着,空了做些碰糖在村子里卖。
碰糖是麦芽糖做的,小麦水中浸泡一夜,平铺在垫了一层纱布的蒸笼上,一天洒两到三次水。等小麦的嫩芽长到 4 厘米高,糖分最多的时候,把麦芽起出来清洗干净剁碎,和蒸熟的碎米饭拌匀发酵。
发酵完成过滤出的汁液,大火熬煮到冒大泡再转小火,直到糖液提起流下呈倒三角的状态就熬好了。
熬好的麦芽糖不那么烫手的时候,揉成长条扯开对折再扯开,这样来回重复上百次,直到手中的麦芽糖变成奶白色并呈现出清晰的纹理就好了。做好的碰糖切成小块儿,再撒上一些熟糯米粉防止粘连。
碰糖看着硬硬的,实际上吃起来软软的,又软又甜,吃完整个人心情都很好。
宁澜把摊子摆在家口,有一搭没一搭的卖着,一文一块儿的糖家家不是天天都买的,宁澜也就是做出来甜甜嘴,不指望赚钱。
小书和小墨过来的时候,宁澜准备的都是家常便饭,几人吃完饭坐着聊天。
李小墨还要继续行医,同时家里的几亩地要种成药材。李小书则是继续读书,若是过两年能考上秀才,李小墨就要把他送去外面求学。
李小墨虽说不出读万卷书行万里里的话,但是知道走出去才能看到天地之大,而不会一辈子都被困在这小小一隅里。
“宁澜,宁澜,有官府的人找你,” 几人正说着话,外面突然吵吵嚷嚷的。
宁澜出门先看见一队官兵,后面还远远的跟了好多人。宁二叔一家也跟在里头,宁安考中童生之后再往上考就不中了,这几年一直不怎么如意。
“可是惹着什么人了?”李小墨小声问宁澜。
宁澜摇头,他也很诧异,但他向来行的正坐的端,并不害怕。再看见人群中的小满之后,彻底放下了心。
“宁澜何在?”那一队官兵很快就走了过来,领头的大声问道。
“我就是,”宁澜忙迎上前去。
“我们是知州张大人派来的,”领头的官兵先小声安抚宁澜,又大声对着人群道,“洞溪村人氏宁澜,在青州防治瘟疫中立下大功,知州大人心中感念,特赏赐纹银百两。”
知县派的人也跟在后面给宁澜发来嘉奖状,赏赐了一应东西。
人群中原本抱着看热闹此时都被纹银百两刺激的两眼发红,宁二叔一家更是手心都攥出了血。
这些官兵走了这一路,在宁澜家喝了两口水就走了,只有小满留下了。
宁澜给小满端上茶水点心,“小满,九哥还好吗?”
“宁公子放心,我家公子一切都好,”这趟小满亲自过来,带了张九如的信还有好多他从州城里搜罗的好吃的。
“烦你替我谢过九哥。”
宁澜留小满住了一晚上,他熬夜做了烧栗子,又打点了好多东西叫让小满带回去。这些东西都是宁澜自己做的,外面也买的到,宁澜却总觉得不够。
小满走后,宁澜也抱着张九如的信翻来覆去读了好几天,读到纸张发卷才细心的收了起来。
官兵的到来让村子里热闹地讨论了好几天,宁家本族的人走在外面腰杆也倍儿直,都觉着长脸。
这边议论还没有停,宁澜又扔下一重磅消息,他要招三十名工人开荒,一天 40-50 文工钱不等,不管饭。
“宁澜,你招工的事可是真的?”消息刚放出去没多久,宁澜家们口就聚了不少的人,争先恐后的向宁澜求证事情的真伪。
“是真的,有意向的来我这儿登记就行,但有一点,干活不许偷懒。”
“你就放心吧,”今年的庄稼因为水灾收成要比往年少,官府虽然免了一部分税,但剩下的供给一家人的口粮也是勉强,有赚钱的机会谁都不愿意放过。
宁澜一直买不到地,早就生出了开荒的打算。开荒要去县衙报备,县衙那边批了才可以,宁澜原来也申请过两回,每次都像踢皮球一样被县衙的人踢来踢去。直到张九如的嘉奖下来,县衙那边才痛快的给宁澜划了二十亩荒地。
三十个人两天就招够了,宁澜分了工,力气最大 10 个人的负责挖沟引渠,一天 50 文的工钱,其他人开垦荒地,一天 40 文的工钱。
几天观察下来,宁澜果断辞了几个偷奸耍滑的人,他一天要开出一两多的工钱,眼里自然容不得沙子。
现下他手里的银子只能支撑这些人一年。荒地开垦好了,还要把土地养肥,也就是说这二十亩的荒地,他最起码要两三年后才能有收成。
宁澜压力非常大,他和大旺哥商量后,把大旺哥调过来管着荒地开垦一事,自己琢磨其他赚钱的法子。
“有人吗?”
这天宁澜吃完饭刚准备歇下,就听见外面有人叫门。
宁澜开了门发现是一个没见过的瘦高男人,衣衫上不少补丁,但是很干净,“请问这位大叔找谁?”
“小哥,我是前些日子从外村分过来的,姓张,想问问你这里还缺人手不。”
宁澜心下了然,这人应官府分过来流民。宁澜刚辞退几个人空下的位置已经被补上了,“不好意思张叔,我这里人已经满了。”
“这样啊,那叨扰了,”张叔满脸失望,还是强撑了笑和宁澜告别。不过他走了几步,像想起什么似得又回来了,“我之前是帮前任东家打理果树的,有些经验,不知小哥能用的上不?”
宁澜也正是在苦恼从哪儿找人看顾板栗树,板栗生长前两年特别需要精心照看。
首先板栗树需要大量的光照,但是长的太旺盛结出的板栗又会很小,所以需要定期修剪废枝。板栗林中也不能缺了人巡视,树生了病虫和虫叶都要及时清理,避免扩撒。另外冬天太冷还要增加防寒措施。
这可不就是困了有人送棉被吗,于是宁澜道,“张叔,你明天白天过来吧,我先带你去板栗林里看看。”
“哎,好,”张叔听见宁澜此言激动的回去了。
次日宁澜把张叔领到板栗林里,张叔看过之后,把这些栗子树该怎么养护说的清清楚楚,上手修剪枝叶时也很利落,一看就是有经验的。
宁澜先同张叔签了试用契约,约定试用时间两个月,每月 800 文工钱。两个月后双方都没有问题,再签订正式契约,一个月一两银子。
宁澜找几个人悄悄打听了张叔的为人,不管是村里还是县里和他一起干过活的,提起来他都是夸的,宁澜就放下了心。
和张大叔签定了正式契约后,宁澜把张大叔的儿子张振也签了一份契约,每月 800 文的工钱。
张振 16 岁,自幼和张叔一起打理果树,也算是半个行家了,宁澜准备试着嫁接梨树苗了,正好用人。
到底没见着二人的真章,眼下给两人的工钱是低了些,若当真得用,日后再把工钱涨上去。
作者有话说:
啦啦啦,给新文求个预受《我当和尚那些年》,请大家多支持
路十一是个不祥之人,出生在京郊外一个小村子
人家十月怀胎,他娘怀了他十一个月,鬼门关前走了一遭才把他生了下来
他出生那日,天降惊雷,把村里寺庙中的千年神树劈死了
一岁生日时,他爹带他出门平地摔伤了腿
二岁生日时,他爷爷带着他被山上滚下来的碎石砸伤了胳膊
三岁生日时,他二叔不信邪,带他去赶集,被地痞打断两根肋骨
等他再大一些,家里有几十亩桃树收成一年不如一年,原本也算小康家庭,眼瞧着日子竟快要过不下去了
终于他爷爷、他爹、他叔一商量,把他送到山上当和尚了。
一年、两年、三年…直到路十一被送到山上的第九年,他师傅圆寂了
村里人!!!这一天终于还是来了
路十一无奈撇撇嘴,他师傅都一百零八岁了好吗,是寿终正寝
不过村里人有一点是没错的,他和别人确实不一样,他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无端端招来些邪乎的玩意儿……
第28章
宁澜现在除了年底酱油做坊的分账, 罗舅舅每三个月送来七八两八珍糕的分成再没有其他进项了,但每天还是有很多事要忙。
笑笑自李小墨回来之后就不怎么去李大夫那里了,李小墨该娶亲了,他在军中已经耽误了几年, 家中最近都是来说亲的媒婆, 笑笑也大了,就不好再去了。
“做什么呢, 笑笑?”宁澜刚从地里回家就看到笑笑在厨房忙活。
“刚做好的茯苓糕, 哥哥快来尝尝, ”笑笑说话轻轻柔柔的,叫人一听就很舒服。
茯苓糕需要用到大米粉 500 克, 糯米粉 50 克,茯苓粉 50 克,三种粉混和在一起,加 300 克的牛奶和到能攥成团的程度, 用湿布盖上醒发。
馅是用芝麻桂花做的, 芝麻小火慢炒成金黄色,加干桂花、糖混合后再加一点猪油润一下。
混合的茯苓米粉先铺一层在正方形模具中打底, 再铺上一层芝麻桂花馅, 最后再盖一层米粉,上锅蒸 25 分钟。
蒸好的茯苓糕再撒上一层干桂花, 晾十分钟后切成小块儿,
茯苓米粉上锅蒸之前要用面锣过筛, 这样蒸出的糕特别松软, 宁澜一口咬下去口腔中充斥着米香、桂花香和芝麻香, 毫不吝啬的夸道, “好吃。”
宁澜就着一碗茶吃了好几块儿茯苓糕, 若不是笑笑拦着,宁澜怕是还不会停。
茯苓糕其实是清朝时很受欢迎的点心,被笑笑误打误撞的研究了出来。宁澜便琢磨着去镇上开个点心铺,主打药膳这一块儿。这想法给笑笑说过,笑笑也欣然同意,之后研究药膳更用心了。
宁澜先去镇上找铺子,牙行的人带宁澜看了两天,宁澜才选中一间,这间铺子大小合适,原来也是卖吃食的,不用大改。只要重新收拾干净,定做一套锅具模具,再找木匠打个几个放点心的柜子,一个收钱的柜台就可以了。
定下铺子,宁澜又在牙行买了三个人。宁澜不欲让笑笑自己出来做点心那么累,笑笑负责研究开发新品就可以了。
宁澜买下的人是一家三口,男主人赵平,女主人宁澜喊一声平婶儿,两人看着都是三十五六,一个女儿赵小麦,看着十三四岁。
铺子带个小院,用柴用水都方便,还有两间房,拾掇拾掇刚后够赵平一家住。
店名宁澜没费心起,就叫“宁记点心铺”,店铺已经租下了,就只先茯苓糕卖着。
宁澜和笑笑倒是想了好一会儿给茯苓糕另起了个名字叫“桂花云糕”,对外他们就不再说茯苓糕了。
等平婶儿学会了桂花云糕的两种做法,一种加牛奶,一种加豆浆的,三人都记下了桂花云糕的功效,宁澜选好吉日,点心铺就正式开张了。
开张那日,秦大哥、罗舅舅、刘承、孙大夫还有秦正镖局的人都过来捧场了,小小的一个点心铺倒是热闹非凡。
“恭喜恭喜,开张大吉。”
“恭喜宁老板,”刘承笑眯眯的冲宁澜拱拳,“我就说你早晚成为你们村的富户,怎么样被我说中了吧。”
“多谢。”
来的人一一来向宁澜送上贺礼,宁澜挨个谢过。临近午时,宁澜把店铺交给赵平一家,在刘记酒楼摆了一桌请今日过来道贺的人。
......
小黑小九儿的窝打架打塌了,宁澜只得又请人重新做了一大一小两个更结实的。
水灾过后没几天,小黑不知道从哪儿领回家一只小奶牛猫。小家伙眼睛蓝膜已经退了,却只有 200 多克重,身上爬满了跳蚤,小小一只怪可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