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上总被穿 主上总被穿 第34章

作者:梦若云 标签: 宫廷江湖 正剧 穿越重生

第51章

  秋意渐浓, 浮光楼四面门窗开,清风徐来,送入一缕残夏的荷香。

  姜€€克制地用了饭, 肚子不饿便停。

  姜慈叫人收拾了碗筷,手一伸,相当自然地揽住了姜€€, 如愿以偿地在他结实而精瘦的腰间来回抚摸,脸颊也贴了过来, 要讨个吻。

  姜€€冷静地进行肢体回应,心想教主是不是越来越腻歪了?不过这对他而言不算坏事,越是依赖自己, 姜€€被厌恶和抛弃的时间便越靠后……

  姜€€不知不觉被姜慈带到了床榻上,躺下时, 他还很敬业地用掌心略微抬起姜慈的下巴,以免被亲吻覆盖得说不出话来,道:“教主,李不屈开办武林大会一事,事关重大,教主可有……”

  姜慈蛮横地压下来, 姜€€的脸被迫埋进丰厚的胸口,话语便哽在咽喉,说不出来。

  他“唔”了两声,手掌推搡了几下姜慈的右胸,找到了喘息的机会。

  “你在这个时候也这么没有情调, 除了我, 这世上还有谁肯爱你?你可要好好珍惜感激才是啊€€€€”

  姜慈稍显得意,故意学着姜€€略微拖着腔调, 隔几句话就微微停顿一下的说话方式,宽大掌心已开始盘揉他苍白的脸颊。

  “此事我已有定夺,这番过去,让我好好试一试李不屈的实力,看他封剑这些年,是长进了,还是退步了€€€€不必担心,一切尽管交给本座便好!”

  姜慈的身上忽然有了一种睥睨天下的豪气,他双眼发亮,臆想着在武林大会上,自己将会如何打李不屈的脸,唇角弯起,笑意盈然。

  “姜涟他当初险些被李不屈斩落一条手臂,何等无能愚蠢。本座记下这份仇,不是为了给姜涟报,而是为了证明,本座无论什么地方,都比姜涟强得多!”

  姜€€听着他的豪言壮语,突然回想起了曾经模糊,但有赖于姜慈“帮助”,现下已变清晰的记忆。

  那时候他听到的说出了狠辣话语的少年,想必就是姜慈。

  ……一如既往,他的感情仿佛亘古不灭的火焰,决没有熄灭的那一日。

  俱姜€€所知,当今江湖上的高明武功,或多或少对心性有所影响,同样的,更匹配功法的心性,练起武功来,也会事半功倍,进展快而稳。

  《天魔焚心大法》正如其名,越是修炼,心中火焰便愈炽烈澎湃。

  越是心火旺盛,情绪充沛之人,练起《天魔焚心大法》来,便也愈发得心应手、如鱼得水。

  姜€€本以为自己在回想起往昔之后,性格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也许……会变回曾经温善而怯弱的林二郎。

  但真正感受时,却仍很难捕获多少心绪上的波动,仿佛他整个人已化作一块坚石,早已被彻头彻尾地改变,自然再不能被揉捏成其余模样。

  他对姜慈没有恨,更没有所谓的看对眼,只是非常单纯的因为姜慈算是救了自己的人,将他从暗无天日的高塔中选出,陪伴在姜慈的身边。

  姜€€甚至还能回想起与姜慈的初遇。

  那是个阴雨绵绵的夜晚,刚刚做完任务的姜€€死里逃生,躺在林神医的病房里受诊€€€€以他的身份,本没有受诊的资格,但恰巧那日林神医要实验新药,他便来了。

  姜€€与几个同样受伤濒死的同伴一道接受了林神医的新药,除了他,其余人尽皆死了,姜€€熬了三天三夜,终于熬了过去,不但没有死,反而从垂死中挣脱而出,伤势已被控制住。

  姜慈正在此时走入林神医的药房,讨要清神续命丹,一眼看见了姜€€。

  脏兮兮的姜€€满身是血,黯淡的眼神毫无光芒,平静地接受了自己还活着的消息,脸上没有丝毫喜悦。

  他苍白的脸上没有半点血色,乍一看,仿佛是一尊精心雕琢的玉像,是一件死物,而非一个活人。

  姜€€望着交错的横梁,听到耳边的心跳声忽而变得剧烈。

  紧跟着,姜慈斩钉截铁地开口了:

  “这个人,无论他是谁,我都要了!从此之后,他是属于我的!”

  姜€€的眼珠动了动,平静到死寂的目光,与灼热到几乎能烫伤人的眼神,在这一刻彼此触碰。

  €€€€昔日正如今时。

  迎着姜慈灼热到几乎在燃烧的目光,不加掩饰的爱与欲,姜€€想,就这样吧,这样也挺好的。

  ……

  八月一晃而过,时间已达九月。

  寒意席卷大地,草木渐趋枯黄,但江湖却一反常态的热火朝天。

  只因有一则极其震撼的消息广为流传€€€€

  当代武林盟主,“仁义无双断天下”李不屈,竟以《多情忘心大法》为奖赏,开办武林大会。

  只要有人优胜,便可以继承他的衣钵,获得他的财富、权力与武功,一跃成为人上人!

  这样的诱惑,谁人能够抵抗?

  哪怕对钱财权势不以为然的江湖散人,得知了顶尖武功绝学的消息,也是必定要去看一看的。

  更多的江湖人抱着看热闹的心思,能目睹无数高人比拼武艺,是多么令人震撼的事情?

  比武时间定在九月上旬,无数江湖人动了起来,马不停蹄地赶往牧康城。

  牧康城本就是靠近京都的大城,繁华富庶,人流如织,亦是当今天子最宠爱的弟弟秦王的封地。

  江湖人一股脑涌入城内,各个都是不差钱的主儿,给钱从来只有多没有少,剩下的都赏人,可是乐坏了城内的大小商贩,尤其是开客栈酒馆的掌柜,每天眉开眼笑,见牙不见眼。

  朝廷派遣官兵每日巡守监督,又是武林盟主李不屈的地盘,也没有人真想扇李不屈的脸,叫自己被踢出候选人名单,虽然江湖人中血气方刚之辈总是难免摩擦,但也算顺风顺水、平平静静。

  这份平静,一直持续到武林大会开始。

  九月九日,宜移徙、迁坟、赴任。

  碧蓝如洗的穹宇之下,李不屈命人早已搭建好了宽敞而结实的演舞台,正在两条街道的汇聚交叉之处,数丈平台四角旗杆高悬着迎风招展的红旗,中央一面巨鼓斜放竖立,鼓面如血般泼洒着一个“武”字。

  靠近演武台上方,有六把极高的竹椅子,正颤巍巍地矗立。

  这九把椅子,正是留给各门各派的掌门人,以及李不屈的。

  竹子本是空心,又制作得如此纤薄,且高高立起,缺乏稳定性,若是有人武功不好,坐上去了,反而会狠狠跌落下来,摔个狗吃屎,极大的丢了面子。

  但若武功极高之人坐上去,身下座椅随风轻晃,人也如树梢上的雀鸟般轻松恣意,品茶看演武,谈笑风生,如此高人风范,实在令人心折。

  时间已到,仁义客栈之中,依次走出六人。

  第一人眉目楚楚动人,面皮白嫩娇柔,眸光如水,唇角微扬,一袭鹅黄色裙装,腰肢束起,不堪一握,乃是一位难得的佳人。

  有好事者压低声音,向周围的江湖新人一五一十点评:“这位姑奶奶,是‘祈福门’的掌门人林傲雪,江湖人称‘福星高照’,使一手精绝暗器,曾以一枚铜板穿透十人头颅。”

  “这般年轻,不过双十年华吧?”江湖新人震撼莫名,痴痴凝望。

  好事者嗤笑:“想什么呢?这位姑奶奶已过四十,‘祈福门’最赫赫有名的便是他们的内功心法,可以延年益寿、青春不老,门内尽是俊男美女,你若生得不好看,连人家的门槛都踏不进去!”

  第二人平平无奇,长得普通,身材普通,气质普通,丢进人堆里都找不出,却穿着一件镶嵌宝石珠玉、金丝银线编织的华美袍子,头上的发冠有各色宝石辉映,格外绚烂夺目。

  江湖新人暗自嘀咕讥笑:“什么叫‘沐猴而冠’,我算是明白了。”

  好事者一把捂住他的嘴,低声道:“不要命了!此人是‘号哭门’第一人李凡,一把长刀涤荡天下,叫恶人夜夜哭嚎,手段酷烈,惨不忍睹!你若想死,尽管去笑!”

  江湖新人吓住,不敢再多说一个字。

  第三人已缓缓走出,肩膀宽阔,高大英武,颊边带有残留胡茬,虽不修边幅,却有落拓不羁的潇洒风度,他看人围拢过来,露出爽朗笑容,朝在场之人抱拳,而后大跨步朝前,步履如风。

  好事者还没介绍,江湖新人已是双眼放光,激动不已:“‘欢喜门’的高人,‘笑口常开’燕渡燕大侠!天啊,今日能得见燕大侠真容,死也甘愿了!”

  好事者倒也不奇怪,燕渡在江湖上的威名已算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也是此次武林大会最炙手可热的武林盟主人选,甚至在赌坊里开了档口,燕渡与其他人的赔率是一比五,由此可见,大家有多么看好他。

  第四人与第五人是并肩走出屋子的,两人的脸上还带着笑,仿佛刚刚有一场完美的洽谈。

  第四人俊俏清秀,身上穿着的衣服袖子格外宽大,引人注意的是他鬓角有一缕银丝般的白发,夹杂在堆云乌发之中,颇为显眼。

  第五人相貌秀美,个头却极高,是个比寻常男人还高大半头的美丽女子,年纪虽然已经不轻了,却有一股锋锐昂扬之气,令人心折。

  江湖新人一看,了然道:“他们的关系想必一定很好,说不准是挚友。”

  好事者咧咧嘴笑了:“那男子是‘紫霄阁’的人,江湖人称‘勇冠三军’宋鸿禧,那女子是‘点霜阁’的人,江湖雅号‘剑尊’秦英华。他们关系好么?也许吧。”

  紫霄阁与点霜阁的争端矛盾,哪怕是七岁小儿也清清楚楚,但这两人看起来,却好似很亲切、很友好一般,江湖新人一时呆住,竟不知如何反应。

  这时,好事者突然语气激烈起来,压抑着憧憬仰慕,低声道:“来了!”

  江湖新人也连忙转过头去,死死盯着客栈门口。

  当今武林盟主,李庄的主人,“仁义无双断天下”李不屈,缓缓踏出了门槛。

第52章

  李不屈是一个传奇。

  他农耕出身, 七岁时碰见了一个濒死的武林人士,为了救那人,偷了地主老爷的钱去买药, 被人发现,差点挨打之时,受他救命的武林人士站出来, 向在场之人致歉,又一掌打碎身旁大石, 恩威并施之下,将李不屈收为徒弟,带走了他。

  年幼的李不屈问他的师父, 为什么不杀了那些人?

  师父平静地说:“你为了救我偷钱,情有可原。他们为了阻止你偷钱而打你, 也不算太过分。两相比较之下,便这样算了吧。”

  从此之后,李不屈心中被种下了一个观念€€€€正义与仁善、杀戮与作恶,是需要衡量的。只有善压过了恶,才值得被拯救;只有恶压过了善,才值得被惩罚。

  李不屈刻苦学武, 努力进步,十八年后出山,一鸣惊人。

  那时的他,始终奉行着如此观念,惩恶扬善, 但不极端疯狂, 也不事事妥帖。

  他更像一道流星,划过人们的心间, 留下了璀璨夺目的光辉,人们抬头望着他,就像获得了内心的安宁与榜样。

  李不屈救了太多的人,也得罪了太多的人,他年轻时经常被人追杀,凄惨无比,但随着武功越来越高,他得罪的人也就突然变得越来越少,许多人反而去针对他曾经得罪过的人,以此来追捧他。

  对此,李不屈心知肚明,但他衡量过善恶,认为这样的事情并不是不能接受的,遂安然享受,并以此慢慢建立起了威名震天下的李庄,娶了一个绝色佳人为妻,又有了一儿一女两个孩子。

  但这样的人生不会永远存在。

  当李不屈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曾经的仇人开始蠢蠢欲动,变得越来越多时,他终于意识到,自己已太老了,已老到无法再如巍峨的山峰般镇压群雄。

  他必须找一个接班人。

  不是为了别人,正是为了自己,为了他的子孙后代。

  李不屈扪心自问,他是否有资格庇护自己的儿女?

  他细数自己一生的功过对错,一件件核对,一样样衡量,终于,他欣然点头,确定了他一生的善良与正义,足以让他的子孙后代获得他的庇护,至少庇护到他的孙儿死去。

  李不屈开始为自己的子孙后代搭桥铺路。

  他坚信,他贯彻了心中的理念,无论对别人还是自己人,都一视同仁、绝无徇私。

  ……

9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