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 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 第246章

作者:羽春 标签: 生子 种田文 市井生活 逆袭 穿越重生

  他已经知道女官的来历。

  在时代发展里,当地人见多了不作为的庸官,也见多了胡乱搞事情,不顾百姓死活的狗官。有人反抗,将县内恢复原样。

  男人反抗,会惹朝廷震怒。

  因为他们是可以当权的,万一造反了呢?

  哥儿也不行。孕痣遮住,他们跟男人没区别。

  最初的女官,是以“傀儡”的形式出现的。

  女人不能入朝为官,也不会有很多人愿意追随她们、信任她们。对朝廷的威胁就小。

  朝廷做过很多次努力。最开始,也往这里派遣过很多有志之士。

  可这里实在发展不起来,一腔热情在现实面前一文不值。最后都郁郁而终。

  当地名声因此坏掉,成为官员闻风丧胆的地方。后来就慢慢沦为流放、贬官之所。

  朝廷如此安排,当地境况随之恶化。反抗加强,当地人又不想跟朝廷闹僵,只能持续性推选女官出来。

  所以女官不止是“守护者”,更是一种“友好”信号。代表当地宗族对朝廷的臣服。

  既然有“臣服”,那朝廷流放到这里的人,他们也会做考察。真有才干,他们同样会推选出来。表示他们并未排外,这里并非不服管教的野蛮之地。

  朝廷努力无效,又刻意引导分化当地的宗族势力。有的宗族是上当不自知,有的宗族是不想惹祸上身,顺势为之。

  发展到现在,部分宗族强势,推选出来的女官,只是家族“代言人”。她们没机会学习、做自己的选择、表明自己的立场,只是家族的“口舌”。

  部分宗族揣摩朝廷态度,认为这也是一种出路。为了延续势力,占有资源,家族着力培养了许多女孩子,因此真养出好些当地人都服气的女官。

  今天受林庚邀请来的人,都是真有才干的人。也是津口县真正的“县令团”。

  林庚任武职,对皮料不陌生,他所接触的鞣制方式,是粪池、油盐。

  谢星珩提出的沼泽浸泡,是全新的尝试,也具备太高的危险。

  他今天请当地的女官来,是跟她们进行沟通,从现在开始,就会有很多将士来津口县,让她们做好安置,也要配合保密。

  第一批以军为先,开一条安全通道后,再从百姓里吸纳更多的工人。

  这一行为,跟“保密”息息相关,又没江家人的参与,看起来一点合作的诚意都没有。

  谢星珩在旁边听着,却暗自点头。

  民贱而兵贵。林庚能愿意将百姓放在心里,不拿他们做踏脚石,这很符合他的价值观。

  林庚也强调了合作,跟女官们介绍谢星珩。

  “你们熟悉的江致微江举人是他兄弟,他们同出江家,这回利用沼泽来制作皮料,是他出的主意。我负责引荐,过后皮料输送、鞣制教学,都由他来。”

  当地能有营生,就会富一部分人。

  女官们互相对视一眼,还没发展到那一步,就先确认工钱几何,劳力数量。

  她们不能让治下百姓干最危险的活,拿最低的工钱,还大批大量的往沼泽地输送。

  如果工钱高,百姓们就挡不住,再险也要往里冲,在摸索安全通道这一步,她们会更加用心尽力。

  谢星珩有标准,人数会根据皮料数量定。不会少于五十人。

  福利待遇比着江家现有工厂来。过年过节之外,照顾到他们会经常离家,也会给予“出差”费。

  工钱比目前所有工种都高,每月能到一两二钱。

  一两二钱!

  以最低工人数量而言,每个月仅工钱就要花费五十五两。

  三个女官齐齐震惊。

  她们又看林庚,见林庚点头,她们想了想,成事与否另说,先把契据签了。

  皮料生意不成,就作废。

  皮料生意能成,最低都得按照这个标准来。

  谢星珩听笑了。

  他在现代看过很多案例,许多合作商认为眼前就是最好的情况,合同一下定死,签约十年起步,生怕别人反悔。结果前脚签约,后脚市场大变化,他们措手不及“亏本”了。

  女官提出的最低待遇标准,则保证了待遇的上升空间。

  到正式在本地招工时,能就待遇问题,再做一次详谈。

  谢星珩当过“打工人”,两辈子的父亲都是白手起家,更知底层艰辛,不会在这件事上刁难。沟通顺利,当天签定。

  他爽快,反让女官们心里狐疑。契据收了,没盖章,请林庚做中间人,代为保存,然后再抄录一份,回去研究研究。

  读书人心眼子多,又会玩文字游戏,她们要谨慎些。

  等着皮料进津口县期间,谢星珩跟着皮百户,在县里走走看看。

  看看这里的风土人情,也看看群居分区,还有不同区域人的友好度。

  若碰见人搭讪,他也会停下,跟人说话。

  他来做生意的。

  光明正大的做生意。

  要收他们的果子。

  夏季正是收果子的时候,一茬茬的收,一茬茬的熟。

  碍于保存时间和路况,外地高价还买不到的水果,这里贱价都卖不出多少。

  谢星珩说要收果子,沿路的百姓,都两眼放光,更有人当场就送他果子吃,满满一蓝子,都是鲜甜多汁的各类水果。

  “你吃,你尝尝味儿,我家这果树追肥过的,别家都没有这么甜!”

  紧挨着的邻居们,是同一宗族的人,都连声附和。

  而隔着街道的人,不是同族,就连声拆台,要搅黄他们的生意,往自己这里招揽。

  他们说:“什么追肥!你们往树上泼了粪,还好意思给人吃!”

  粪肥也是肥,纯天然,无添加。

  懂点农务的人都清楚,为了作物长得好,或多或少都会增肥。

  可吃的人不能听啊。

  尤其是正在吃的时候,谁愿意听见泼粪、吃粪的?

  谢星珩被这声音闹得没有胃口了。

  眼看着他放下果子,追肥的这家急了。

  他们嚷嚷着吵了起来,开口都是国粹。

  谢星珩还被他们围了起来。

  他还没开始慌,就有人拉着他进屋了。

  谢星珩:??

  跟着他的护卫也傻眼了,忙追过来。

  屋子的主人开一道缝,放了护卫们进来。

  护卫四个,进屋用了一阵。谢星珩从缝隙里,看见外面打起了群架。

  他愣愣拿着吃了一半的果子,脑子里回荡着一句话:真是民风淳朴啊。

  没一会儿,又有人拿了两桶水进来,还拿了刀子。

  当着他的面,给他洗果子,又帮他削皮,递给他的时候,表情都忐忑得很。

  谢星珩回过神,被他们搞得心里酸酸的。

  “别介啊,说起来你们不信,我也接触农务,家里有千亩农庄呢,追肥的事我能不懂吗?我比你们追肥的种类还多,而且区区粪肥算什么?我还弄了超级大的粪池!”

  粪池用来泡皮料的。津口县的百姓又不知道,还当他是积肥,一个个都听呆了。

  “超级大是多大?哪有那么多肥料?”

  谢星珩说:“我那里还有养殖场,鸡鸭牛羊、猪兔驴马,都有。规模挺大的,牛羊猪各有两百多只,兔子还好,有一百多,驴子跟马很少,十匹左右,鸡鸭以千计算。”

  仅动物,就能日产几百斤粪肥。

  百姓们:“……”

  什么大户人家。

  他们家的粮食都没有几百斤!

  谢星珩把果子们都放桌上的大海碗里:“水果很好,很甜,不涩口,水分足,比我在老家买的好吃。但说着这个,我吃不下去。这样子吧,你们先各给我十斤,我带回家,让我爹挑挑,看拿哪一种。”

  十斤算什么?这生意实小。

  有人问他家在哪,往返要多久。

  谢星珩说:“我爹跟我一起来的津口县,我们就住县里,快的话,三天内就有结果了。对了,你们县里的糖铺在哪里?”

  往返太耗时间,运费也不便宜,先当地买糖,试试果酱成功率,调整比例。也试试晒果干。

  等着大量的糖运来津口县,最少得一个月的时间。

  回丰州要时间,备货、送货也要时间。

  这里的果酱厂还没建造起来,但赶上季节了,果子们又无法停止生长,在树上乖乖等着。紧赶着多做尝试,能救一批算一批。

  这家人大气,想着年年要坏那么多,难得有个生人来收果子,他们给了双倍的量,但只收十斤的价。

  谢星珩在本地行走,连听带看,对津口县土著有一定了解。

  这个氏族的人实在老实得过分。

  他忍不住问:“你们是哪一支的?我记下来,好来进货。”

  为首的年轻人道:“我们姓黎,东边黎家的,现在的掌印女官黎文君是我们家的姑奶奶。”

  谢星珩:“……”

  家里有个掌印女官,还这样行事,是真的好老实。

  他离开黎家,因拿了两担水果,护卫都挑着果子,也就不逛了。原路返回时,对街那些跟黎家打架的人,还在街口红着眼看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