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 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 第301章

作者:羽春 标签: 生子 种田文 市井生活 逆袭 穿越重生

  但那时才多少货?今年这是果干成灾了吧。

  送货的车队,没有必须在哪一站停靠的要求。

  他们可以沿路出货,出了货,再回津口县拉货。

  更南边的府县,所出果干,需要他们送到津口县来,否则就要再等一等。

  林庚在南地势力庞大,但不敢一次调动太多卫所的士兵来帮忙。

  地广人稀的地方,做大事可以,调兵是藏不住的。

  津口县的送货队伍,都是多地少量的调动,还都在外头跑动,不显眼。

  要是南地各处连成一条线,那完了。今年的果干也不用卖了。

  为此,他又想了法子。以村落为集体,每一个村子,都要选出劳动力过剩的家庭,最低出一个人,当运输队成员。

  家里人多地少的,可以到运输队来挣钱。

  运输队的工钱,各家平摊。算下来,一家最高出三十文。

  果干运出来卖掉,两斤回本。

  这样子操作下来,才让车队做到了连绵不绝。

  等这队人走近了,当地人才会发现,并非是车队连绵不绝,更南边的城市,根本没有那么多的牛马。

  他们用双肩来抗,用双脚来走。他们一步步,带着家乡的希望,在炽烈日光的炙烤中,来到了津口县。

  徐诚看着他们瘦黑的身体,双眼水汽蒙蒙。

  世间穷苦人,莫过于百姓。

  他跟林庚商量:“这个季节苦芽茶多,我让人煮些苦芽茶吧?白水喝着没滋味。苦芽还解暑去热。仓房里粮食多,看着做些糙面饼子,来的人都喝口茶,吃个饼子,也好续续体力。”

  林庚侧目看他:“这件事会持续几个月,饼子能吃掉你百石粮。”

  徐诚算了笔帐,粮食对百姓来说,价格不低。多数都是吃糙面陈米。但对他而言,还好。

  马上要丰收了,粮价上不去。

  “嗯,买得起。”

  果浆赊个账,等水果糖卖了,再还钱。

  林庚摇摇头:“不用买,仓房里有,就从仓房里拿吧。”

  徐诚也侧目:“啊?那不是你的军粮吗?我是说,我先做饼子,跟着买新粮还回来。”

  “什么你的我的,民为贵,先吃着吧。军粮我会再买。”林庚说。

  徐诚笑起来:“哦,不分你的我的,但我买新粮不行,你买就行?”

  林庚说他嘴贫,然后道:“战时不动军粮,荒年不动赈灾粮。现在两不沾,只能我们出钱了。”

  为心中的怜悯。

  徐诚抓住他手。

  他还不知道嫁给权贵之人,做个世子夫郎要做什么,林庚从来没要求他必须做什么。

  他之前跟江知与说,他只要对得起百姓就好。

  现在也坚定这点。

  不止是他想明白了,也是他看过不眼。

  他想,若能让治下百姓都能吃饱穿暖,也不枉他“飞上枝头”一场了。

第139章 补更章节

  果干的销售从六月下旬开始,但一直持续到七月底,才有第一批货送来丰州县。

  带货回来的人都乐得牙不见眼,开口都是“生意非常火爆”!

  从津口县出来,往四面八方售卖的人,没走多久,货物就几车几车的被清掉,很快返程,还带回去许多别地商人来进货。

  他们这一队人都往返了三次,还是另做了分割,不然现在还回不来。

  生意好,又有另外的销路。

  宋原联络了从前在海上往来的商人们,以及现在给他们供货的草原商人,两头下来,出了两万斤的货。

  海商们又各有人脉,江家在上陵府也要给赵大宇和李燕白送货,在上陵府就让他们来回跑不停。

  要不是为了赶着季节,给丰州县也送一批货回来,他们还得耗在上陵府。现在还有弟兄在那里来回拉货。

  谢星珩听了,心中只有一个感慨:上面有人好办事。

  否则哪能这样顺利?过路费都能熬死人。

  送货的路线拉长,成本也随之增加,越往北,价格越高。

  这也是他们的定价策略,过一个府县,价格都会有所上浮。

  因还有人持续性的拉货出津口县,谢星珩首批货物就都留在了丰州县,先让当地百姓们尝尝鲜,下批货物,再做分割,留一批,再往外销售一批。

  他抽空去找白喜文说了,暂时不急着买铺面,等果干过了季节,忙过这阵子,看看手里余银。

  到时糖盒的货款也要结算,加起来看看。

  这一回,余下的铺面们,他要争取一次拿下,不再这样慢慢摸摸,一间间的吃。

  江知与也在果干到货后,去糖厂找新任厂长贾代全说了事,现在生产计划按照最高标准来。

  果干销售过一段落,就会迎来水果糖的风潮。

  水果糖第一次出现在大众视野,他们不能确定最终销量,先以火爆来看,反正所产水果糖,以地域划分,当地零售以及加盟商批发,都能吃下。

  现在规模还是太小,嘉源省只有一家糖厂,丰州县紧跟着继续供给,也只是让嘉源省的生产压力小一些罢了。

  谢星珩把去年的营销方式用上,再做了全新调整。根据当地民俗,来做深入人心的广告词。

  比如嘉源省的特殊风俗,就能说神佛最爱的供品。

  这样夫夫俩不在津口县,忙碌只是接货的那一阵。安排下去以后,落在手里的事情不多。

  谢星珩得空,还是继续学习。

  孟培德写信叫来的学生们,陆续到了丰州县。

  正式下乡之前,先给谢星珩做“同学”,一同上课,制造竞争感,也给他开阔思路用。

  一道题,一个人有一个解法。

  往年程文看的往年思想,活生生的人站在面前,就是活生生的新思想。

  并非是新的一定比旧的好,而是真人面对面,可以就一个课题深入的聊一聊。

  这般忙碌,持续到九月份,才告一段落。

  九月时,各地商人在果干的销售热潮里,自然而然的加入进来,想要分一杯羹。

  他们进货以后,又往四面八方售卖。无形之中扩大了销售市场,也成为了运输队的一个个中转站。

  运输队到了,他们若是缺货,当场就能拿下。

  若不缺货,运输队就继续向前走。

  因运输队持续性送货,商人们也无法囤积奇货,以抬价格。除却少量抢占先机,大挣一笔的人,余下都老老实实薄利多销,让果干更快的售卖一空,解决南地的果干储存。

  持续到九月中旬,市场才出现了微量饱和。

  这个饱和是指,运输队的人,要走更加长的路,才能把货物卖出去。

  经历了三个月,他们才在过季的时候,把大批量的果干,送到了京城。

  早有其他商人零散的到京城卖果干,这里的市场打开了,但未铺满。

  来自津口县的商队到了以后,在城门那里,就有众多商人闻风而动,抢着时辰来买。

  到了京城,他们就不会继续往北走。这是终点站。

  终点站也和沿途经过的府县一样,有人批发,就照着批发价出售,不必因零售的价格高一些,就把时间耗在这里。

  果干快要卖完了,这个规则不变。因为水果糖已经在出货了!同样一批运输队,拉完果干,还要拉上水果糖。

  他们一路都带着些样品,凡是进货量超过千斤的大商人,他们都要送几颗各种口味的水果糖,透露水果糖即将上市的消息,将销售果干时结识的各地商人,继续保持联络,无缝替换到下一个生意里。

  说是今年要开始售卖的水果糖,来得很迟很迟。

  果干结束,迎来了果酱与蜂蜜。货少,吃法多,打着“南地特产”的名号,往来皆是津口县的商队,沿路给面子买货的人极多。

  货品连丰州县都没送到,就已售空。

  这一次的销售情况,也能当做各地经济水平、民众消费力的大摸底。

  依着这个,当权者和生意人,都会有自己的考量。

  糖厂的第一批水果糖,就根据各地的经济,安排了出货量。

  运输队有了方向,效率更高。

  水果糖需要高端的包装,这批包装陆续被运输队带到嘉源省。丰州县还单独出人,把各式样的包装盒往南边几个发展好的府县送。以供他们包装糖果。

  更多的水果糖,则一如计划,满足各地加盟商的基础进货需求之后,余下货品,都送到了京城。

  在京城开了一间加盟糖铺的顾慎行,成为了最大赢家。

  水果糖跟果干不同,水果糖是糖厂出品,按照契约,他们要优先供货给加盟商。

  有加盟商在府县,他们不会轻易出货给别的商人。

  顾慎行的加盟铺面,是他的夫郎苏冉做主经营。他们夫夫俩从丰州县观光回来后,就都很有干劲。

  为着水果糖,苏冉还特地回了一趟娘家,送了许多样品出去。

  卖得再好的货物,也需要有人唱名叫好。尤其是京城,这里遍地是贵人。

  单看水果糖的包装,就能猜到这次是要做上层权贵的生意。

  单独在铺面里售卖,它就只是糖铺的新品。利用人脉圈子,把水果糖的名声打出来,那它就是权贵们都认可的好糖果。

  和苏冉一样,顾慎行也在人脉圈里,为水果糖做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