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 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 第307章

作者:羽春 标签: 生子 种田文 市井生活 逆袭 穿越重生

  《红楼梦》也有句话,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

  谢星珩行事作风改变的开始,就源自《三借芭蕉扇》。

  后来再读《红楼》,在理科之外,爱上看书,这阶段的他,才突飞猛进,少了些棱角,各处圆融。

  这些初中时就看的书籍,非得经历一些事情,再去重温,才有不同的体会。

  孟培德拿了戏折子,看文字版的内容,听谢星珩絮絮叨叨的讲,突地合上戏本,问他:“你是不是心里没底?”

  谢星珩靠在椅背上,过了会儿才点头:“心里有点慌。”

  可能是紧张,也可能是兴奋。

  再有半个月,他就出发去京城了。

  是好是坏,前程如何,在此一行。

  孟培德望着戏台子上的热闹,叫小厮去点戏,就唱《三借芭蕉扇》。

  师徒两人再没说话,等着前面戏唱完,中场之后,接上他们要看的戏。

  戏剧表演会夸张一些,现在也没特效,大圣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里,是用一个正面空着的箱子做掩饰,观众能看见全貌。

  孟培德跟谢星珩说:“我有个师兄,做官很厉害,你应该听说过他,他姓沈。他最高做到了一品官,起起落落的,现在又回到了朝廷。我们同年科举,我被点为状元,他是那届榜眼。入翰林院后,我俩一起拜当时的翰林学士为师。”

  “他很不服气,跟我不太和睦。他很快调任外地,接连升职,不到八年,就是一省巡抚。回京述职后,又外派出去,当两省巡抚。那一年的他真是风头无两。我们师兄弟见面,他说考上状元又如何,不懂为官之道,就走不长。”

  孟培德过了会儿,继续道:“他是我见过的最会做官的人。我虚心请教过,他说为官者,为君分忧,为民请命。你须得弯腰低头,做出猥琐贪婪样,这样才合群,前路无阻。分忧时没人拦着,请命时没人挡着,官途自然顺利。”

  戏台上的木箱子已经撤离,孙大圣从铁扇公主的肚子里出来了。

  孟培德说:“我又问他,我说,你是弯腰低头钻到笼子里去,还是弯腰低头赤.-身.-裸.-体的与人合流?”

  谢星珩来了兴趣:“我猜是后者。”

  孟培德点头:“对,他很恼怒。就那年,他动用关系,把我从翰林院调到礼部任职。他要看看我会不会‘脱衣服’。”

  孟培德现在都被革职了,结果显而易见。

  身边都是合流的人,各成党派,他在激流之中,有诸多不顺与委屈。

  “我要信了他那套,我所学文章道理,就自相矛盾了。”

  流水可以逆着加阻力,也可以把某个人溺毙。

  谢星珩皱眉思索,说:“我钻笼子?”

  孟培德摇摇头:“你为什么要下水呢?”

  谢星珩没明白他的意思。

  孟培德摇头:“你科举,有了科名,才会让文官们瞧得起。只要这个名顺了,就够了。”

  调任之时,上限不受阻。

  谢星珩舒展眉头,眉心犹有愁思未解。

  “我能行吗?”

  孟培德点头:“你很适合做官。”

  一个好官,为民之官,必是纯臣。谁也挡不了他的道。

  谢星珩长舒一口气。

  但愿能行。

  包厢里就此安静下来,师徒俩看完这场戏,天色已晚。

  他们出来坐马车回府,家里晚饭已经做好。

  年节期间,伙食极好,荤菜满桌,这季节少见的蔬菜也能摆上两盘子。

  谢星珩到了家,不说烦心事,只说跟老师出去看戏了。

  “真是火爆,要不是咱们家有个戏班子,今天还看不了。”

  自家戏班子,给东家留了包厢,随去随看。

  问起来看了什么戏,谢星珩如实说了。

  江知与笑道:“你好喜欢看《三借芭蕉扇》,赶明儿带我也去看看?”

  谢星珩应下,“行。”

  年前再无大事,谢星珩的学业压力骤减,一天天的没课,每天留两个时辰,去书房里答策问。

  今年除夕夜,孙知县组织县里商户,照着往年的排场,还是城门外头划块空地,放烟花玩一玩,让百姓们乐乐。

  他们一家人抱着孩子,出去逛街看烟花。

  半途里,停停走走,所遇皆是熟人,越走,观赏队伍越是大。

  好些百姓认得他们,也跟着一块儿过来,说句话都要扯着嗓子,所有人都在已读乱回,聊个气氛罢了。

  今年的烟花棒做得像样,两个孩子爱玩。

  两岁多的孩子,走路稳当,跟着几个哥哥们去玩烟花,不要大人抱,跟着近一点,他俩都要急。

  宋游跟谢川两个大孩子就拍着胸口,保证他俩一定带好弟弟,让他俩玩得开心,不磕碰一点儿。

  谢根跟陈冬也在,带着两个豆,也买了好些烟花棒,这个可以捏在手里玩。

  陈冬的脸皮练出来了,想玩就捏手里玩。谢根还不好意思,就说带孩子玩,大手握着小手,过过瘾。

  谢星珩见状,牵着江知与过来找他们。

  两个小豆比两个小宝大一岁,今年三岁了,可以取名字了。

  谢根跟陈冬这些年没松懈,识字慢了些,总归识得许多字。

  再有谢川翻书,他们选了好几个名字,见了谢星珩,就让谢星珩再把把关。

  谢家小辈,老大叫谢川,两个小的也是单字名。

  老二是小哥儿,看是取“昭”还是取“安”。

  老三是小汉子,看是取“信”还是取“柏”。

  字义都挺好理解的,谢星珩稍作思索,说:“老二就取‘昭’字。”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谢家三个豆,小名都小小的,大名可以抬一抬。

  小哥儿取“昭”字,可以取“明白”之意,也能以“光明”来理解。

  老三嘛,两个字都不错。

  谢星珩选“信”字,人无信不立。

  立起来,自是松柏。

  谢根夫夫俩都连声说好,叫两个小的谢谢二叔。

  孩子常来江家上“幼儿园”,野着养,活泼之余又很有礼貌,叫来领名字道谢,他俩能舍下烟花棒,过来奶声奶气说“谢谢二叔”。

  场面可喜人。

  江知与算着日子,到明年,两个小宝满三岁,也能取大名了,他们现在就得多多留意。

  谢星珩让他不用多想:“他俩名字要平着来,随便取取就行了。”

  江知与:“……”

  “怎么个随便法?”

  谢星珩说:“江随,江便。”

  江知与听笑了:“你真这样取名,孩子以后不叫你爹了。”

  谢星珩想到了很多常见名字,比如:小明、小红、小美、小帅。

  他想着还笑,时代因素,一个年代有一个年代的风潮,不知现代的“网红名字”,能不能被江知与喜欢。

  他把家人的名字在心里过一遍,发现就他跟江知与的名字不够好听。

  活该他俩天生一对。

  除夕在外疯玩一场,回家还得守夜。

  宋家、谢家,两家齐整,就不来江家凑热闹。

  孟培德推说跟儿孙有话说,没过去一起守夜。

  江家一家六口在,两个小宝贝熬不住夜,到家就打盹儿,和往年一样,他俩先睡,大人们烤火烤零食,吃着喝着聊着。

  今年拜年,要走动的人家多。江承海看着,跟江知与一块儿,把商户这头的年拜了。

  谢星珩就紧着书生们来,以后都是人脉关系。

  年节长,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三五天的,把这事儿办完。

  今年要去赶考的人,都约一约,到时就着江家的车马,一起上京。

  行李不多收拾,两个大人能将就,到了地方再买,多点些孩子的衣物用品。等成绩出来,家里再收拾东西,体面些的行头,都给他们送去。

  江知与先跟着一块儿去,不论成不成的,一家子在一块儿,心里舒坦些。好过在家里干等着着急。

  京城镖局那头,他俩考完以后再去看看。何镖头夫夫俩都是讲理的人,不会介意。

  余下的人情走动,比如说程明程国师,霍首辅家的三公子,这些都看谢星珩的意思来。

  他俩须得把来喜带上,身边有个懂事的自家人做管家,在外生活压力小一些。

  谢星珩拨弄着炭火,先把这事儿拒了。

  “来喜都成亲了,也是有家业的人,跟着我们在外头,要拖家带口的离开家乡,还是算了。而且我估计我不会差人用,有得是人给我塞人。”

  随便吧。

  能用用,不能用再买些人。

  买来的不伶俐,那只能再麻烦林庚也想想法子,给他塞几个来用用。

  他们夫夫俩也有件事想跟两个爹说。

  “我跟小鱼的意思是,留个孩子在家里,你们帮着带一带,家里也热闹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