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之小炮灰也要读书 穿书之小炮灰也要读书 第177章

作者:仙元 标签: 生子 穿越重生 轻松 穿越重生

  此时被程哥儿惦记的许泽平已经出了岭北县城,到达了岭北县下面的第一大贫镇小满镇。

  岭北将近十万人口,有一百九十五个村,许泽平算了算平均人口,差不多一个村五百人,按五人一户算,也就是一个村一百户。

  当然这只是许泽平算的平均数,不为实数。

  老县令政务倦怠,人口户籍登记也有很多是不实的。

  这主要还是跟重男轻女有很大的原因啊!

  从岭北这严重的阶级观念以及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讯息来看,不难看出一些苗头。

  许泽平的第二步计划便是等到经济安稳下来,他要来一次大的人口普查,将岭北县真的人口数量统计出来。

  岭北的镇落划分还是按照传统,三十个村为一镇。

  岭北共有七个镇:大吉、大利、大喜、大顺、小吉、小利以及小满。

  其中大吉镇算是最为富庶,每年人口都有递增,将近有两万人口。

  小满最穷,据人口宗卷记载,不到八千人。

  小满镇年年都有人冻死饿死,去年将近折损了百八十人。

  “灵小子,你还好吧?”

  因为下雨,马车只能够停在镇上。

  许泽平想要查看小满镇的良田的情况,只能够披着蓑衣下到村镇来看。

  陈灵他们又不放心许泽平一人下乡,自然都是纷纷要跟上。

  走到半路,许泽平看着脸色苍白的陈灵,不禁发问。

  陈灵摆了摆手,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县令大人的体力这么好,走了差不多一个时辰了,都还气定神闲。

  他快要撑不住了:“大、大人..大哥,我得缓一缓。”

  他们下乡是隐藏了身份来的,陈灵说道一半突然想起了这茬。

  “天色很黑了,看着架势,等下可能会下暴雨。”许泽平隐约能够看到前面有人烟了,“灵小子,坚持一下,前面就是村庄了。”

  陈灵看向周捕头,“周叔,搭把手。”

  最后陈灵靠着周捕头,他们在暴雨到来之际,躲到了一户农人的屋檐下。

  他们运气还算好,刚到农人的屋檐下,就霹雳吧啦的暴雨淋淋。

  叩叩叩

  许泽平敲起了院门,等到一个老伯撑着拐杖来开门时,许泽平露出了一抹和善的笑容:“老伯,我们几兄弟是来小满镇游玩的,不小心迷了路,可否容我们进来歇歇脚?”

  王老头看着许泽平与陈灵一副书生打扮,再看看身后的周强与曾龙这人高马壮的模样,约莫猜得出应该是富贵人家出来的,他后退了两步:“进来吧,只是我这里可没有什么好招待你们的。”

  “哎,谢谢老伯了。”

第247章 青云路47

  “天气怪冷的,来灶屋烤烤火吧。”王老头拄着拐杖打着油纸伞走在前头,许泽平四人慢悠悠的跟在他后面。

  许泽平看着不大的小院,虽说小,但收拾的很干净。

  成堆的木柴被堆积在灶屋外头,袅袅的青烟从烟囱飘入混黑的高空。

  “老头子,是谁来了?”一个穿着破旧袄子的老太从灶房中探出头来,见着王老头跟着四个年轻汉子,惊恐的缩了缩身子,又将脑袋缩了回去。

  “老婆子年轻时候,有些不好的遭遇,就害怕生人。”王老头将半掩的灶屋门推开,先一步跨进去。

  许泽平听着王老头这话,若有所思,不好的遭遇?

  随后四人一前一后脱了蓑衣,跟着王老头进了灶屋。

  王老头坐在灶门烧火,王老太沉默的低头切着土豆,将三个土豆切成了两半,放到蒸笼中去蒸...

  而许泽平四人各自找了个小凳子,围着灶台烤火,将烧火的王老头拥护在最中央。

  土豆是高产食物,按理来说,只要好好育苗、小满镇是应该不会出现饿死的情况。

  许泽平仗着自己的视力好,瞄了一眼王老太切成两半的土豆,额,不大,只有婴儿拳头大小。

  “老伯,灶屋外的那些木柴够你们过冬吗?”许泽平懂得利用自己的皮相好,讨巧的露出了长辈们最喜欢的笑容。

  “那木柴啊?”都说伸手不打笑脸人,王老头看着许泽平那乖顺的笑容,自然也不好冷着人:“那是远远不够的,年轻人,我们这里很冷的,过了十月份温度就猛然下降,缸子里的水都会结冰的。”

  “过了十月份就开始大降温了?”许泽平看过宗卷记载,自然晓得岭北是怎么个情况,正常是九月初或者是中旬开始冷,十月开始大降温,一直到第二年三四月份开始回春。

  也正是这样的情况,五月份才能够水稻育苗,六月份才开始插秧,七八月份秧苗开始成熟收割。

  回春的时间太晚、寒冷的时间又太早,让他们只能够收种早稻,中稻和晚稻根本就来不及种植。

  南方早稻成熟的时间是七月上中旬、中稻是九月中下旬、晚稻是十月上中旬。

  许泽平装傻的说道:“那你们的粮食岂不是不够吃?”

  说起粮食,王老头沉默的拿起了身边的焊烟,重重的吸了一口然后又吐了出来:“小娃子,你不是北方人吧?”

  “是啊,老伯。”许泽平嘿嘿一笑,实诚的说道:“我是从南方来的,对你们北方十分的好奇,这不就邀着几个兄弟出来逛一逛,哪晓得迷路了。”

  “南方好啊。”

  说起南方,王老头就想起了村长说的南方的粮食都是吃不完的...要是有机会了,他也想去南方看看。

  “我年轻的时候这里夏季雨水充足,我们这儿啊,靠着这土豆混着些粥食还能够吃饱饭。”

  就在许泽平以为王老头不在说话时,他又吸了一口旱烟,幽幽的开口:“这些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夏季总是不下雨,雨水不足,种植的土豆收成不好,粮食自然就不够吃了。”

  岭北气候原因,土豆育苗与水稻育苗差不多是同一时期,种植的时间自然也是一前一后。

  豆苗五月中下旬,水稻是六月上中旬。

  夏日雨水不足,他们的重心会下意识的放在水稻上头,这样..很多豆苗因为缺水旱死了。

  一些活下来的豆苗,收成也不是很好。

  土豆不但少,且个头还小。

  听完王老头的话,许泽平对于这里的情况也大概了解了。

  “小娃,吃口热乎的吧。”

  王老太摸了六个瓷碗出来,一个碗里舀了瓢米粥。

  王老头挨个将碗递到几人的面前,最先递给的就是搭话的许泽平。

  许泽平看着稀稀拉拉的米粥愣了一下,随手接过了王老头递来的瓷碗:“谢谢老伯。”

  王老头分了粥后,又从蒸笼里拿出那分成两半的土豆,给他们一人分了半边。

  许泽平左手拿着粥、右手拿着半个土豆,心里是热乎乎的。

  “吃吧,小娃。”王老头喝了一口热乎的米粥,说道:“天冷,吃两口热乎的正好暖暖身子。”

  说实话,在大景十多年来,除去乡试中难以咽下的馒头,这可以说是他最为简朴的一顿了。

  但是喝着这没有几粒米的粥食,他的眼眶是湿湿的。

  咬了一口土豆,沙糯的口感,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因着王老头点出了许泽平南方人的事实,为了更好的贴近事实,陈灵三人就没有开口,保持着沉默。

  身为底层的官吏,知道百姓苦。

  他们更是知道这几个土豆代表着什么。

  听着屋外噼里啪啦的雨声,王老头开口说道:“看样子今晚上大雨是难得停了,小娃,你们就在我家歇一晚上吧。”

  “那就多谢老伯了。”

  “睡前泡个脚会暖和一些,小娃,你们泡个热水脚吧。”

  王老头说着就将王老太支出去找洗脸泡脚的盆,许泽平看着走路不利索的老太,马上起身说道:“老伯,你告诉我们放在哪里,我们自己去就成。”

  陈灵劳碌一日早就熬不住了,在泡完脚的时候都是哈欠连天。许泽平看着他这样,就让周捕头送他去睡觉。

  许泽平觉得精神头还不错,就坐在灶前靠着余温和王老头唠家常。

  从王老头这里了解到了他家的人员以及他们这个村里的情况,王老头一共有三个孩子,老大没养大、三岁的时候病死了,老二是个女儿,老幺是个儿子。

  为了儿子娶亲,将老二卖了。

  老幺娶亲后,他们两口子除去农耕时候会在家里务农,其他时候就带着婆娘去镇上讨生活。

  王老头的儿子在镇上做店小二,他儿子的婆娘就给人洗衣服。

  而他们这小王村绝大部分都是这样的情况,要一直等到实在找不到活计了,他们就回来过年节。

  小王村大概有三百多人,约莫有七十户人家,是个小村庄。

  “老伯,明日的时候,可以去看一下你们田地吗?”许泽平笑眯眯的说道:“我对你们北方的田地挺好奇的,我在南方的时候,可是听说你们这里都是黑土地,土质都肥沃极了。”

  “哈哈哈,哪里来的黑土地。”王老头哈哈大笑,“要真是有那么肥沃的黑土地,我们还至于吃不饱饭吗?不过让你去看看,也是没有问题的。”

  次日卯时三刻,许泽平从暖和的被窝中爬起来。

  瞅了一眼还呼呼大睡的陈灵,伸了一个懒腰,推门走出了屋子,去后头的茅厕解决了一下三急问题。

  王老头的小院不大,除去灶房,也就睡觉的屋子就三间,王老头夫妇一间、还有一间是他们儿子儿媳的屋子,许泽平四人自然也不是不知趣的,所以四人挤在了后头的罩屋。

  “大人,您起来了?”周捕头见许泽平从茅厕出来,压了嗓音打了招呼。

  “嗯,我等下跟王老伯出门转悠转悠,你们就别叫陈灵起床了。”许泽平将自己的安排告诉周强:“等转悠回来,过个早,我们就去下一个村子。”

  “是!”

  “还有,记得往枕头下压点碎银子。”

  许泽平当然也知道周捕头他们的日子不好过,所以出发前交代了,但凡是对公花的银子,只要合理都可以回去报销。

  陈灵一觉醒来都辰时了,他舒服的伸了个懒腰,挠了挠头走出门,看见在帮王老太劈柴火的周捕头,打了哈欠:“周哥,大、大人呢?”

  王老太听着陈灵的口音,抱柴火的手僵了一瞬间,马上又反应了过来,若无其事的从周强身边将劈好的柴火往柴堆边抱。

  周强是个练家子,眼神敏锐,他自然也注意到了王老太的不自然,回头瞪了一眼陈灵。

  这时,陈灵才反应过来,尴尬的摩擦着双掌,然后讪讪走到灶房打水洗了一把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