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书院在古代 新式书院在古代 第74章

作者:一水月 标签: 穿越重生

  白琅月微笑着,“小师兄的院报看着就很不错呢。”

  --------------------

第91章

  林清和哭唧唧,含泪应下,美好的生活终究是离他远去了。

  白琅月满意一笑。

  九月的下旬,学子们莫名觉得少了点什么,平静无波的书院生活令他们感到不安,仿佛就像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果不其然,消失了许久的林院长出现了,带来了一个震惊他们全家的消息。

  “什么,要我们给官府的县报写稿子?”

  “不,重点是,我们定江县什么时候有县报了,这玩意儿不是府或者是一些大州才有的吗?”

  “农忙的稿能不能用?”

  “我去,兄弟你可以啊,一稿两用,我也要!”

  ……

  学子们议论了好一会儿才停息,林清和继续向学子透露消息,“县报是九月下旬成立的,白大人对我们青山书院寄予厚望,你们可不要令大人失望。”

  “不仅是我们青山供稿,还有县学和其他书院私塾,都是你们的对手,所以,为了青山的荣誉,加油!”

  这个主意,还是白琅月给他出的,不能光盯着青山一个书院的学子薅羊毛,其他书院私塾也要一起薅。

  采纳的最终决定权还是在林清和手上,定江县的造纸坊还是他一手建设。

  “还有其他书院,那我必须要好好写了!”齐华清握紧拳头,修路时遭受到的白眼,他还清楚地记得。

  杜晃臭着一张脸,怎么说,这熟悉的感觉让他找到了往日的感受,仔细想想,他竟然还有那么一丝丝兴奋。

  这一定是被训练出来了。

  其余学子差不多一样的表情,震惊过后,只剩下早有预料的淡定感。

  林院长久了没有给他们找一些新鲜的事情做,他们居然还有点不习惯岁月安好的书院生活。

  “不是,你们这就平常地接受了,没有什么异议?”蒋川摸不着头脑,连杜晃这个刺头都异常地平静,这样显得他真的激动啊。

  “自从有了修路这一件事,我就知道没有什么事情是他做出来,连其他的先生都被院长带坏了,什么稀奇古怪的课业都布置下来了。”黎惊雪一针见血地指出事实。

  “对,我们还是担心一下这十几门课的课业如何完成吧。”宋离风淡淡地说道,一手拿着他记录下来的课业,一手挑着自己需要的书籍,准备带回家,能完成的课业要尽早完成。

  现在好几位先生没有布置假期的课业,得尽早做准备。

  每位先生都认为一个月假期的时间很长,所以布置起课业来毫不手软,以至于,所有先生加起来的课业连秋宜年这个好好学子都承受不住了。

  秋宜年已经开始在临近放假的最后两三天写假期的课业了,求生欲可以说是很强了。

  林清和布置完课业,拍拍屁-股走了,白琅月一直催着他教会官营造纸坊的工匠,现在工匠们的造纸工艺还不熟练,他外援都找了好几个,全是从闻吉那里叫过来帮忙。

  林清和的时间几乎都泡在县衙造纸坊,有时候白琅月忙不过来,肥皂坊的事情也来找他处理。

  有时候,人太厉害也不行,林清和摸摸自己光洁的下巴。

  九月三十一日,秀才院的学子放假了,包袱书箱收拾得飞快。

  蒙童们羡慕地看着师兄们离开书院,他们还要过一段时间才能旬休呢,现在每日还要继续进学。

  师兄们有一个月的假期可把他们羡慕坏了。

  光宁和光瑶心心念念的先生授课开始了。

  先生们一开始看着这些小萝卜头,还有些不习惯,看着没有他们的师兄皮实,教学上还有点心软的成分在。

  随着日子一长,再天真可爱的小脸在先生们面前也没有用了。

  光宁和光瑶这才发觉,师兄们对他们真的是很温柔,很体贴,还会问他们有没有听懂。先生们则是心硬如铁,对他们的苦苦哀求,一点都看不见。

  苦,真的太苦了,在皇宫里听太傅讲学都没有这么密集。

  对,密集,书院内所有的先生都来到了蒙学院,每天讲学的节奏完全按照了隔壁秀才院。

  基础打得好的蒙童,比如游语梦,如同海绵一般吸收着十几个先生们教导的知识,一点都不觉得累和苦。

  基础差一些的蒙童,学得欲哭无泪,每天睁开眼睛就是库库学,闭上眼睛,梦里都是先生在给他们讲学。

  休假的学子也不见得好到那里去,齐华清回到家后,直接在他的书房住下了,头也不抬地在书房内赶课业。

  为什么这么赶,还不是有相当一部分的课业要出门采风才能完成,他现在不抓紧时间做完,谁知道采风的时间需要多久,万一需要的时间太长,他剩下的课业要怎么连夜点灯赶完。

  关先生的观星课业,他天天晚上看星象,冥思苦想,然后刷刷开写,至于写了什么,不知道。

  齐华清的变化,齐家人自然是看在了眼里,只觉得齐华清现在和他远在临川府的兄长也差不了多少,青山书院有点东西在,竟然能把一个只会吃喝玩乐,学业稀烂的纨绔改造成功了。

  至于花先生交待下来的课业,齐华清真是毫无头绪,他怎么知道作为待字闺中的女儿家要怎么处理人际关系!

  齐华清不得不向他的堂妹齐希月探讨探讨,好完成课业,谁让他没有亲姐妹,唉,有堂的也不错了。

  想想左丘栾,独苗苗一个,在花先生的课上,他们一样勉勉强强吊车尾,好在有人陪。

  齐华清越发觉得在突破自己的底线和下限,什么鬼课业,想要找花先生理性讨论一番吧,自己没那胆气,只能含泪咽下苦果。

  一想到,不止自己一个人做些课业,还有二十几个同窗陪着,心情诡异地有些平静下来了。

  自己的不会做固然心痛,但同窗要是成功完成课业了,那才叫可怕。

  齐希月看着齐华清花样繁多的课业,连内宅管理都有,心思微动,“小堂兄,你说青山书院会不会招女学子?”

  由于课业探讨的关系,齐华清和齐希月两人一向疏远的关系,变得亲密了。

  齐华清下意识脱口而出,“怎么不招,青山书院已经有了,我还教了。”

  齐华清说的是,他教了最新一个月进入青山书院的蒙童,居然还轮了两次,他何德何能啊!

  因为他平翘舌不分,拼音折磨了他很长一段时间。

  “小堂兄,那你说……”齐希月欲言未尽。

  齐华清顿时大惊,手上的动作停下了,上下打量着齐希月,仿佛从未见过她一样,“你怎么这么想不开,要是我现在能离开青山,我高低得在县里最好的酒楼开上两桌庆祝庆祝。”

  青山书院,怎么能有人想不开要进去呢?齐华清大为不解。

  齐希月无语,这是什么堂兄,“有就行,其他的你别管了。”

  看来青山书院五花八门的讲学没有把小堂兄缺心眼的毛病纠正。

  齐华清无言,算了,不识好人心,想来就来,来到就能见识到青山的可怕之处了,现在说得再多都没有用,还是做课业吧。

  他转念一想,齐希月来了也好,以后花先生布置下来的课业,他再也不用抓耳挠腮那么久了,还能她自己亲身体会一下青山书院的厉害。

  齐华清思及此,心情莫名畅快极了,好哇,终于有人能尝到他的苦了。

  他哪里知道,齐希月在未来的一个月内,缠上他了,专门看着他做课业,还跟着他出门采风。

  齐华清不是一个人出门采风,他还约了一圈在县城熟悉的同窗,左丘栾、杜晃、宋离风、游承安,黎惊雪几位。

  秋宜年没能约出来,他对农忙深有体会,在林清和布置下来的那一天夜晚,他就已经将文章的雏形写出来了。秋宜年现在的重点是做钱先生的课业,出门去摆摊换点做生意的心得。

  眼看着蹭秋宜年是无缘了,齐华清只好带着一个小尾巴出门赴约了。

  齐希月的心情显然极好,能和齐华清一起出去游玩。

  他们几个约好在县城门口见面,在晨光微曦,露水沾满野草的早晨出发。

  一出城门,他们就看见了伫立在城门口右侧高大的功德碑,上面刻满了修路捐款的善人名字。

  “白银一万两,临川府定江县梧桐巷杜氏商行捐赠,商行商铺位于……”左丘栾看着功德碑一字一句地念叨着,眼神不住地往杜晃那边飘去,你小子,行啊,家里居然还有这种传播商行的手段,连商行具体-位置在哪里都刻上了。

  左丘栾逐渐停下念叨,专心找着自家的名字,他娘给他说了,他们家也捐了大笔的银子修路,有五千两呢!

  想到娘亲肉痛的眼神,左丘栾也心疼了,那可是五千两啊,就为了送他去修路,他拿来做个什么生意不比他去修路强。

  捐赠的名单不长,左丘栾没一会儿就找到了娘亲的名字,只能说,和其他人一样平平无奇,远不如杜晃家那般。

  这一瞬间,左丘栾把杜晃视作了自己经商路上最大的对手。

  正常人哪里能想得到用功德碑打招牌这种事啊!

  杜晃只觉得尴尬,面上无光,“左丘栾,别念了,赶紧出发,课业要紧!”

  左丘栾的目光从高大的功德碑上收回,“行,我们走。”无所畏惧,反正功德碑的用法他是清楚了,如果有下一次还有功德碑,他一定不会放过。

  黎惊雪看着他们两人的眼神,一言难尽。

  “诶,你们看出县城的官道是用水泥修的,可是我记得我们没有人修出县城啊?”宋离风惊奇地望向地面。

  刚才他们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功德碑上,还真是没有注意到地面的变化。

  况且他们几个正当青春年少,风华正茂,记忆力没有问题。

  这路,究竟是什么时候修建的呢?

  --------------------

第92章

  这说起来是白琅月的锅,他想着县城里的路是修好了,县城城门口的路必须得修一下,不然,门口的功德碑放着显得很没有说服力。

  因此,在修功德碑的时候,顺手把城门口的官道一块修了,一直修到现在也没有结束。

  在力役们放回家的情况下,剩余的官道都是由县衙的衙役和小吏们一起修建,所以这就造成了县衙人手紧缺,白琅月处理政务,怨气加身。

  齐华清他们一路顺着已经修好的官道往前,别说,水泥路就是好走,马蹄声声清脆,跟在身后时也没有尘土飞扬,空气清新美好。

  既然是出来采风,齐华清等人也不着急,骑着马在官道上慢悠悠地走着,欣赏着难得的夏日景色。

  此时出城门的人也很多,因着农忙时节,城里有地的人家倾巢出动,推着板车和农具,在这其中的齐华清等人格格不入,而进入县城的百姓寥寥无几。

  “修路?”游承安耳尖,听见了百姓人群中的耳语,他的声音也被一众同窗好友听见了,抬眼看着他。

  游承安努努嘴,眼神往下,暗示他们听听百姓的声音。

  这也是采风的一种形式。

  好在,大家经历了书院内的各种组队模式,对彼此有默契,明白了游承安此时的暗示,皆沉默不语,凝心静气听起了百姓们的低声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