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养夫郎 重生养夫郎 第114章

作者:岛里天下 标签: 种田文 轻松 穿越重生

  他取出此次买纱的账簿,同祁北南一观。

  挽月纱甚么价格祁北南心里有数,当初他初见这纱绸觉得好看,也想买一匹与萧元宝捎去,可彼时料子已经在京都风靡,价格飞涨到了十余贯钱。

  他手头紧,又还要遣人送东西到岭县,路费更是了不得,便只好作罢。

  如今两贯钱一匹,属实是价贱。

  城中那些料子中上等,款式老旧的丝绸尚且要三四贯钱的价格,挽月纱料子虽不说上等,但新颖,这般价格买下,自然是很合适的。

  不过祁北南也算得来账,挽月纱之所以能低价拿到,一则是尚未大肆在市场上流通,价格还不曾涨起来。

  纱绸人还未把生意做稳,遇见明家这般大商队,能一回盘空他的积货,足可见实力雄厚。

  两厢必然不会只做这一回生意,定拟了契约,往后还会拿买货物。

  为此才谈了个十分低廉的价格下来。

  大树底下好乘凉,祁北南就是料到了这些,才站在明家这颗大树下乘到了凉。

  “我与明老爷也是老相熟了,你生意的品性我是信得过的。”

  祁北南扫了两眼账簿,作似意思了一下,实则他一目十行已经看了个清楚,道:“若是信不过,也不会将这桩不错的生意与明老爷做。”

  他将账簿合上递还与明达:“明老爷,你说是不是?”

  明达朗笑:“祁郎君所言不差,承蒙瞧得起鄙人。”

  言罢,明达抬手,跟着的人单独抱来了个红漆描金的匣子。

  他将匣子递于祁北南,道:“郎君说交情,我也厚着面皮再央一回交情。这桩生意还可长远的做,只是好不好做,还得请郎君行个方便。”

  “货好,迟早是要兴起。只不过遍地布行都有挽月纱,时日长短上,大有不同。”

  祁北南微微一笑,明达的意思他明白。

  如今得了好货,明达是生意人,看得出这东西能得利,他当然想着得更多的利。

  挽月纱在并州尚且不曾兴起,外地的丝绸商得知这般好货,到拿了货回地方上售卖,其间会有不短的一个时间。

  明达想尽可能的延长这个时间,一家独自经营这桩买卖。

  只要旁的商户不晓得拿货地,他不仅能在邻县售挽月纱,且还能去州府上售,以及邻府地江州。

  州府上达官显贵比地方上云集,越是昂贵市面稀少的东西,反倒是越好售出去。

  祁北南打开了明达奉上的匣子,内里是红绸铺底的四根金条。

  一根当是十两重的规制,便等同于百两银,四根金条有四百贯钱之数。

  他未言,把匣子放在了茶案上。

  明达见状,摸不透祁北南是个甚么心意,道:“我知若非两家交情,祁郎君定也不会选择与明家合作这桩好买卖。”

  “我诚心想守住这桩生意的路,若郎君嫌这点不够诚意,你只管开价。届时岭县上只你我两家做挽月纱的买卖,岂非美哉。”

  祁北南对明达的利诱十分清醒,并不心动。

  若说往后就两家做挽月纱的买卖,属实是长远盈利之相。

  只不过还是那句话,家里底子薄,绸缎是要投大钱的买卖。

  既是做丝绸,未必就只卖挽月纱一样,全然不卖旁的丝绸了?

  倘若是自家的手艺人制造的挽月纱,那还能琢磨一番独只卖这一样料子。

  实际便是,他们只是路途迢迢前去拿货的,其间有太多的风险。

  若再行买卖旁的丝绸,姑且不说他们有没有这些银子投进去。

  就算投进去了,此前从未经营过丝绸布匹生意,往后如何能经营下去?

  “我不是生意人,挽月纱的买卖,未有长久经营的心思。而明老爷想做挽月纱的生意,怕却不止在岭县上吧。”

  明达讪笑了一声,早寻摸出祁北南不是个简单的人物。

  今再次觉出他心有盘算且不受人左右。

  “祁郎君眼明心亮,当真瞒不过郎君的眼睛。”

  祁北南看着明达:“明老爷这般有长远谋划的心思,才是商人当有的样子。商人不图利图什麽。”

  “其实我不与旁人言拿挽月纱的路子并非甚么难事。我还能告知明员外,我得此路子的人亦不在磷州,且无心这些生意。”

  祁北南道:“只是我不说,未必旁人就不能从别的路子上得知。届时又当如何?”

  明达听闻祁北南的话,知晓事情有了苗头,心中大喜。

  “祁郎君只管安心,只要你答应不张口,我自有法子防范,能保得一段时间上只两家做挽月纱的买卖。”

  “倘若是有人知晓了路子,郎君信我给我这桩生意,我也定信绝非郎君所传出去。”

  祁北南道:“话说在前头,对谁都好。届时若出纰漏,也勿因猜忌而伤了交情。”

  “为彼此安心,明老爷的心意我收下便是。”

  明达欢喜不已:

  “与郎君这般明事之人交往,当真爽快。”

  祁北南笑了笑:“明老爷吃茶。”

  上午明达脚下生风的走,下午与杜家生意的中间人也来了。

  商队一切顺利,拿得货也不错,不过祁北南投的钱要等着货出了才能分成拿回。

  此先送来了一箱子东西,算是商队送的。

  祁北南打赏了中间人半吊子钱,与萧元宝开了箱子来瞧。

  箱子里东西繁多,装整得却整齐,五花八门的甚么都有。

  女子哥儿贯常用的胭脂、玉女粉、唇脂、洗面药、澡豆儿、玫瑰碱,香水等用物;

  又有彩线、簪花针、粉盒、梳篦、洗手帕……

  日常家用的铜制藤花手炉、铁制莲花烛台、红烛白烛若干;

  读书人的用具也有,譬如湖笔、花笺、墨池、书签一系。

  甚至还有小孩子玩耍的升官图、陶响器、九连环、投壶、傀儡儿等等……

  “我以前竟都不晓得商队会带这么多东西回来!”

  萧元宝翻看侍弄箱子足足就去了一个多时辰,却还没把这些东西点看够。

  货都是从外头的州府上采买回县上的,东西不似纱绸名贵,一匹料子就得几贯钱。

  可这些却都是日常起居用得上的物。

  且许多样式县里都没有,瞧着时新好瞧不说,又还实用,怎能不喜欢。

  “只要太平年间,外头没有起甚么匪患,商队都会从外地采买东西回来卖。只不过以前咱们住在乡下,没得机会在城里逛荡,也就没逢上商队卖这些外头来的货。”

  萧元宝嗅了这盒子香粉,又闻闻那包澡豆儿,欢喜的不行。

  “早先倒是听说过城里有商队大集,不过一直没得机会逛。如今商队直接挑好的送家里来,这不比在外头逛更方便么。”

  “我正愁着二姐儿过些日子成婚送她什麽好,时下商队带了这么多好东西回来,可再不必愁了。”

  “再者眼看着就年关了,过节时少不得人情来往,别家送礼来,咱要回礼去。”

  “库房里没两样东西还真是周展不开。年底上再去采买礼品送人,样样都涨价贵的不行,东西不见得好,价格却不低。”

  萧元宝抱着这些新得的东西,舍不得放下:“有了这些好货,我与人送礼去,也教他们眼前一亮。”

  祁北南好笑道:“再是没人比你会盘算过日子的了。”

  “你只管把东西挑了送人便是,要觉着带回来的东西好,下回杜家的商队出去,拿了银子再教他们带一箱子回来便是了。”

  萧元宝点头说好,又道:“挽月纱贵重,虽是要拿去卖钱的,不过我还是想自留下四匹来。”

  “送一匹去冯娘子家里,她老人家虽然见多识广,可这纱绸是才出的好东西,想必她能瞧得上眼;一匹给二姐儿做礼,一匹送桂姐儿,鑫哥儿自家里多是挽月纱,咱这头的纱绸还是他家里搬过来的,就不必要再搬过去;另外再给老师一匹。”

  祁北南听萧元宝的安排,点头道:“这些都是应当送的,不过依蒋夫郎的性子,只怕不肯收。不如你按照他的尺寸给做好一身送去,如此这般,他倒容易收下些。”

  萧元宝圆了眼睛:“还是哥哥想的周道。那再留一匹,我与哥哥也做一身衣裳吧。”

  “哥哥不喜欢鲜亮的颜色,我瞧有一匹皎玉色的不算太鲜。”

  祁北南摆了摆手:“我一男子,就无需穿月下发光的衣裳了。倒是你,自留两匹来做衣裳吧。”

  两人说一番,最后留下了八匹挽月纱。

  年十五上,县城里便张灯结彩起来,夹道的商铺都陆续挂上了喜庆的红灯笼。

  瑟瑟的街市因着这一抹红彩,让人觉着好似暖和了两分。

  这日一早,县里外出的商队发了功,清早就赶着车子巡街吆喝。

  祁北南休沐,天冷起的迟了些,正与萧元宝在屋里吃羊肉饺子,隐约也听到了外头的吆喝声。

  这些大商户,在闹市上赁用了几十个摊位的位置,要一同布开卖年货。

  城里冷,大伙儿为着置办年货,有新鲜玩意儿,也都愿意前去凑一凑热闹。

  祁北南和萧元宝不为着前去凑热闹,也要去瞧瞧与家里有关联的生意。

  吃了早食,两人系上厚厚的斗篷,一并步行前去闹市上。

  今朝无雨也无雪的,不过走在巷子里,却依然干冷的厉害,言语间,呵出来的气都是白雾。

  冬日里鸟虫的鸣声少,转被顽童点的鞭炮声替代,倒也不觉过分寂寥。

  两人到闹市上时,这头已然热闹得很了。

  几家商队把摊子铺开,吃穿日用的物品应有尽有,瞧看得人眼花缭乱。

  每个小摊儿上都有两个伙计招呼着客,老百姓从这个摊子欢喜的寻看到那个摊子上,都在寻买着好物,人声鼎沸。

  杜家今年受了祁北南的介绍,前去拿得货都很新颖,且是日用的东西。

  摊子前最是热闹,生意都不知做了好几十桩了。

  人多怕起事,还有四个巡街衙役在此处守着。

  受了商户的好,正在一处面摊儿上吃馄饨和羊肉汤。

  萧元宝两只耳朵上带了一对圆圆的白兔毛暖耳,他两只手揣在袖子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