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忌 镜忌 第641章
作者:往生阙
比起顾忆柳,姜遗光淡然很多。
他又不是没碰过这种情况,原来还有他自己写的书里的鬼跑出来的事呢。
因为他对古语不算很了解,担心被看出破绽,问答时便十分言简意赅。
反而那渔人看他们不像常人,主动说了许多话。
和姜遗光读到的一模一样。
渔人所处时代为“晋”,此时算不得安稳,而据渔人所说,他的确是沿着小溪、穿过一片桃花林,又走过一处山洞才到了这个村庄。
这村里的人其实都不知是什么时候搬进来的,他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从来没见过外人。
村民初见渔人十分惊讶,为了回答渔人的问题,他们还想要翻出祖辈流传下的东西来解答。
不过昨天没找出来就是了。可能有些人不愿意拿出来,也可能他们都忘了放在哪儿了。
渔人还发现了一点。
这一点,两个入镜人也发现了。
村里人全都不识字。
会说话,但不会数数,不认识字。
姜遗光一想就觉得没什么奇怪的,这些人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彼此都认识,自家耕地自家吃,不需要买卖,也就不需要用货币,需要什么又缺了的,直接和人家换就是了。
这样一来也不必读书,只要会种地、会养蚕、会织布就行了。读书干什么?又不考功名,而且一个人读书就意味着少一个人干活,慢慢的,也就不读书了。
不读书,自然也不会珍惜书,许多书都破坏了。人们不会写字记录,所有事只能靠一代代口口相传。这无疑又给两个入镜人增加了难度。
因为他们不知道,这次死劫到底要他们干什么。
要把“桃花源”变成真正的桃花源吗?
姜遗光就提出,他知道村民们的祖先留下了东西,他想要看看。
村民们一阵骚动,最后真的把东西给找出来了。
书早就没了,那些楔了字的竹片片不知什么时候被当柴火烧了。有些丝绢也被拿去裁衣服穿,只剩下一个尺头还算完好的一块布,原本准备拿来糊窗户,现在姜遗光要,这户人家就忍痛让了出来。
渔人也不识字,只会写自己的名字。
阴差阳错下,这份分明是祖先留给后辈的传书竟然只有姜遗光一个外人能看懂。
顾忆柳看着那块略略泛黄的丝绢,轻轻叹息。
正是原来孟怀英她们发现的那卷。
是巧合?还是人为?
真的……有这么巧吗?
她问姜遗光:“上面写了什么?”
姜遗光眉头都皱起来了,似乎思索了一下怎么回答。
他先让其他人不要跟上来,示意顾忆柳和自己走到无人处,才问她一个问题:“你知道烂柯人的传说吗?”
顾忆柳不明所以,飞快答道:“我知道,有个樵夫上山打柴,发现两人正在对弈,便在一旁观棋,等他观棋完下山后发现山下已经过了一百年,用来打柴的斧头的木头柄都烂了。但……烂柯人故事和这个村庄有什么关系?”
这些村民的祖先似乎很希望后人记住他们的事,所以写的十分详尽。
他们是秦末战乱逃出来的一批人。但他们还有另一重身份,即受上峰之命,寻找“乱时之山”。
烂柯人典故出自南朝《述异记》,但早在该典故以前,就有“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说法,有人认为神仙的寿命其实与凡人无异,只是他们的一天等于地上一年,神仙的一百年就等于凡间的数万年,所以神仙在凡人眼中才会长生不老。
又有人坚信,神仙的居所与凡间应当有某些交融之处,神仙可以通过这些地方进入凡间。
只要找到了这些地方,居住在这里,虽然不能达到“一日一年”的效果,但也能叫时间变得更慢,也算得上延寿了。况且,若是真的找到了,岂不是证明世上真有神仙吗?
有神仙,就有长生。
神仙要么住在山里,要么住在海中,必然是远离人烟处。凡神仙所居处,因仙力澎湃,必然与其他普通山脉有所不同,春秋冬夏随心交替,昼夜不分,故称“乱时之山”。
为求长生,秦皇派出不知多少忠勇之士,寻找乱时之山。
这儿就是先祖们挑选的“乱时之山”,因为他们发现,住在山中的人显得年轻许多。他们当中有人会摸骨,绑了几个验了骨龄,发现果真比应有的岁数更年轻些。
只可惜,等他们找到想回去禀报时,秦皇殁了,秦二世登基后荒淫无度,对长生一道嗤之以鼻。
他们就没回去,而是在此地定居了下来。
他们手中也有九鼎之一的线索,利用鼎上阵法,在乱时之山的山林中建了一处祭台,又把房屋也排列成阵法。同时又将这座山和外面的道路彻底封了,从此以后,里面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进不来。
先祖们想得很好,他们认定秦皇一定会复苏,他们要守着此地等陛下驾临,于是不断给后人留下警示,想把祖训传下去。
谁能想到,一代又一代,还是失传了?
说到此处,姜遗光和顾忆柳都明白了。
那一处祭台,就在林中。
顾忆柳声音颤抖地说:“我在坑底下摸到一扇门,推开以后,我们就到这儿了。”
乱时之山……真的存在这种地方吗?
姜遗光看出她的心思,道:“这是在镜中。”
镜中发生什么都不奇怪,不要奢望镜外也有这样的地方。
顾忆柳叹气:“唉……我就是想想。”
她把姜遗光刚才说的那一长串话倒回去,突然瞪大了眼睛
“等等!你刚才说,他们把道路封了,出不去也进不来。那……那我们怎么办?我们岂不是出不去了?”
姜遗光:“恐怕这就是我们面临的难关,我们要想办法离开乱时之山。”
他们俩都在阴差阳错之下打开了某扇“门”,这扇门把他们带入了村庄的过去和将来。姜遗光有种预感,他们恐怕会在离开的途中不慎打开更多“门”,一直在这座村庄里打转,却很难找到出路。
顾忆柳喃喃道:“应该……不会吧?五柳先生的书里可是写了,那个渔人最后离开了的。”
姜遗光:“五柳先生还写桃花源中的人们衣食无忧呢。”
顾忆柳哑口无言,半晌道:“总得试试,想办法能不能跟着他离开。”
书中写,桃花源中的人们非常热情,挨家邀请渔人到家中做客,备好酒菜。
如今就没这个待遇了,各家的口粮自己还不够吃呢。
渔人做惯了苦活,一天只吃一顿也是有的。昨天已经做客过了,虽然只吃了一点点,但再待着在别人家吃喝他也不好意思,就提出了告辞。
听说他要离开,村民们都有些不舍。一个年纪大的老人叮嘱他,绝不能把这里的事告诉外面的人。
老人年纪很大了,他也不识字,但他还隐约记得小时候长辈们的警告。
渔人忙道自己一定不会说。
“光说不行,你要发誓。”老人拄着拐杖拦住他,“你要发誓,你绝对不会说出去,否则……否则……”老人好像一时没想起来。
顾忆柳其实没听懂,不过根据书上所说,她知道这是村民们让渔人保证不说出去。但不知出于什么心理,她鬼使神差地说了一句话:“否则死无葬身之地。”
也是古语。
其他古语她不会说听不懂,偏偏这句,她说的格外清晰。脱口而出时丝毫没有察觉不对。
老人拐杖重重一点地:“你发誓,否则死无葬身之地。”
那些在渔人来时惊异地欢迎他的村民们,全都围住了他,目光炯炯。
眼看不发誓不能走了,渔人不得不手举过头顶,对天发誓。
“我一定不把这里的事说出去,否则,死无葬身之地。”发过誓,他还暗暗瞪一眼顾忆柳。
顾忆柳瞪回去,却发现姜遗光也瞪她一眼。
她有点不明所以,可等姜遗光也说自己要离开以后,顿时冷汗就下来了。
她刚刚为什么会说出那句话?
他们也打算跟着渔人一起离开!渔人发了誓,他们岂不是也要?
不对,她根本不会古语,她怎么说出来的?
村民们很不舍得让他们离开,明明是上天派来救他们的人,为什么要走?
于是想办法挽留。
好几人忍痛把家中留着下蛋的老母鸡给杀了,囤积过冬的粮也取出来做饭。炊烟伴着香气缓缓飘起,早就饿坏了的顾忆柳一时间犹豫了,问姜遗光:“我们要不要再留一段时间?”
姜遗光摇头:“走!”
不顾村民再三挽留,两人追上刚收拾完东西准备离开的渔人。
三人一道同行,但……一直到天黑,他们都没能找到渔人进来的小山洞。
就像书中所写,后人再也找不到进入桃花源的路。
如今他们也再找不到离开的路。
一切似乎都朝着相反的路发展。
第489章
三人折返回去时, 天已经快黑了,村中惜油,并不点灯,于是村庄看上去一片阴森黑暗。
只有一户人家亮了灯, 大门敞开, 三人走过去, 那户人家里坐着许多人,屋里坐不下了,还有人在屋外站着。
都在等他们。
村民们对他们折返并不意外, 一个少女上前,微笑着对他们说:“你们果然回来了,先祖们说过,这里进来了就出不去的。”
渔人纵使已经试过,仍旧无法接受, 忿忿道:“哪有这样的道理?我顺着原路走也找不到!我家中人还在等着我回去!”
那些人只看着他们笑,却并非嘲笑,而像是见怪不怪的叹笑。
渔人更恼怒了,却无可奈何, 不敢对那些人生气, 转而看向姜遗光二人,他们却也不说话。
天黑了, 村民们收拾了一间屋子出来供三人住,又提了一瓦罐清水和先前做的食物。离开前,一个老人说了一句话。
大意是, 既然已经来了, 就不要想离开。不如想办法和大家一起应付过难关。
等大家都走了,顾忆柳低声问姜遗光:“你是不是故意的?原本按照书里所写, 渔人能离开的。”
上一篇:开局大学门口卖烧烤
下一篇:吃吃喝喝的重生小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