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 青竹 第247章
作者:寓风
“什么铺子?”
知不知道的都互相问着, 吕香梅是彻底放心了。
梁玉兰一瞧就知道她是个明白的,马上追着她问怎么回事。
倒是姜树上了山,沈青越和姜竹都反应平平的。
“哦。”
“哦?”姜树无语了,“不小的铺子呢!”
沈青越:“我知道,在展馆里面,铺子什么铺子, 墙和门都得自己装呢,那顶多叫个摊子。”
姜树:“……”
说完沈青越朝姜竹眨眨眼,悄悄朝他比个搞定的手势,然后马上问:“展馆都建好了吗?什么时候开始营业?”
姜树:“……月底呀!你们什么时候弄完就能开业了。”
要是能赶在茶市前弄这么个房子多好, 可惜现在只能赶年前这阵子热闹了。
他好奇地坐下,从桌上拉过来沈青越那碟子零食, “你们可真不够意思, 早知道的事也不提前跟我说一声。你们打算上那儿卖什么?哎, 沈先生, 我们县衙要调人手去码头那边, 你说我去好还是不去好?”
沈青越一听就知道最后一句才是他的重点。
他笑问:“那得看你在县衙混到什么程度了。”
姜树:“什么意思?”
沈青越:“你觉得你……”
他瞥见也在好奇小猫似的听的姜竹, 话锋一转, “你觉得我和姜竹关系怎么样?”
姜树:“啊?好啊。”
就没见过像他们俩这么黏糊的。
沈青越:“他要是进山十天半月, 或者一个月两个月的才能出来, 我们会因为长时间不见变生疏吗?”
姜竹:“……”
姜树有点儿听明白了。
要是他在县衙关系够硬, 无论去不去都没问题, 去码头说不定还能博个机会。但如果在县衙关系不够硬,就有可能去了码头会弄生疏好不容易混熟的关系。
姜树纠结了。
问了这一句反而比来之前纠结得更深。
去还是不去呢?
县城没什么事,秋茶市结束了, 春茶市还早。
这段时间县令最关注的就是码头,去码头辛苦是辛苦,但说不定能受重视。
留在县城,则能天天在县令跟前晃,又说不定有什么事儿能近水楼台。
他好纠结,半晌没出声,一点儿没发现姜竹往沈青越旁边挪了挪,小声反驳沈青越:“我进山最多一次去了五天。”
沈青越:“天不亮去,天黑了才回来,五天很短?”
“那我……”姜树一转头,见他们俩嘀嘀咕咕,都无语了,“能不能先替我想想你们再聊啊?”
天天腻歪在一起,还没聊够吗?
“沈先生啊,你再帮我想想。”
沈青越:“我又不知道你在县衙是什么状况,问我还不如去找你关系好的同僚问问呢,你那些同僚有能信任的吗,他们想去吗?”
姜树:“他们不想去啊!他们都是县城人,下衙就能回家了,要是去码头,一下雪每天往返多冷啊。”
沈青越:“就没有一个想去的?”
姜树挠挠头,“那倒是有,有几个家里让去的,还有几个跟我差不多在县衙没啥关系的,想去赚钱……”
去码头每天能多二十文钱,除了家里条件真捉襟见肘,又没其他赚钱路子的,还真没什么人想去。
他又一想,都是些这样的人去,有关系的本人不想,本人想去的背景又差,那他在里面岂不是还显得挺机灵能干的么?
沈青越:“去码头以后还能回县衙吗?”
姜树:“说是明年会换人过去。”
但开春了肯定比年前舒服。
往下是越来越冷,码头风还大,开春是越来越暖和,逃不掉也都想明年再去。
要不要喝这两个月的冷风呢?
他站起来,挤开了姜竹,坐到沈青越旁边。
被挤开的姜竹:“???”
姜树:“你往那边挪挪,我走了你们俩再说,先说我的。”
姜竹:“……”
沈青越狂乐。
姜树:“沈先生啊,我从来没见过你这么聪明的人!”
姜竹:“……”
沈青越:“有事说事。”
姜树:“哎,好嘞!码头那个大房子是你建议我们大人弄的吧,你再跟我说说,盖好了以后码头将来会变成个什么模样?跟咱们镇比怎么样?”
沈青越挑挑眉,还挺聪明的嘛,姜树想到对比的是镇,而不是草市,“只要不打仗,江上没水匪,码头迟早能发展成一个小镇,说不定还能更大一点儿。”
姜树眼睛都亮了,“我说呢!怎么城里那几家都琢磨着去码头买地,你再跟我说说,你说咱们家要不要也去买片地?”
沈青越惊讶地看他。
他都没想到要买地。
姜树:“不成吗?”
沈青越:“你有钱吗?”
姜树:“你有啊!”
姜竹:“……”
姜树:“我都打听了,紧挨着码头那块儿的地都被县里那几家都盯着呢,买不上,他们肯定会抬价抢,稍远一点儿屁也没有连草都长不好的荒地,现在要十两银子一亩,码头还有间不大的小茶摊,在两个店面中间夹着,都快塌了还想卖二十两,偷偷想买地那几家都嫌小还没人要,我知道那茶摊是谁家的,咱们要是买,我找那家谈谈,十六七两差不多能买了。咱要不要?”
沈青越:“……”
他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问姜树,“你还没想好要不要去码头?”
姜树:“我想好了还问你干吗?”
沈青越:“那你就先惦记着买地了?”
姜树:“我听见孟家、李家找人打听码头那边的地在谁手上,前阵子那个池少爷不是也买了一大片吗?”这些人肯定不会做亏本儿买卖吧?
沈青越:“……”
他现在觉得姜树去哪儿都能发财。
这回沈青越真的来点儿兴致了,凭记忆画了张码头的简图,和姜树一起琢磨起来哪儿能买哪儿不能买。
只要县衙愿意持续地支持,码头早晚会发展起来。
就是县衙不太关注了,只要能正向发展,顶多会慢些,也能兴旺起来。
不过如果想见效快,就得选靠近码头的位置了。
这些地方也是想买地的各家最关注的。
和炒房差不多,这会儿都在闷声买,要不是姜树就在县衙,对赚钱的嗅觉又足够灵敏,等码头买铺子、买地能赚钱的消息传到姜家村,好地方没了不说,远的地方说不定都得涨价。
沈青越:“你能查到这些地方都是谁家的铺子谁家的地吗?”
姜树:“能啊,地八成都是附近那几个村的,还有不少荒地,你看哪儿能买,我上他们村里问问,问不着的反正县衙有文书册子,我去查查,再一家一家去问就是了。”
沈青越看了他一眼。
赚钱姜树是真不嫌麻烦。
之前跑茶,这会儿买地,好一阵子不见,姜树也比去年长结实了,看上去比从前在村子时稳重靠谱些了。
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沈青越:“你先前说那个铺子能买就买,价钱你看着谈,我原本打算山货和竹帘那些一起卖,如果能多买个铺子,就外面卖山货,里面只卖竹编和书了。”
姜树:“行啊。”
沈青越在纸上大致勾了一下,“旧街和这块儿,有类似的铺子、空地都能买,以后咱们不开店,往外租也行,不要太靠近江边的,万一汛期发洪水,说不定会淹。”
姜树:“地也不能买吗?”
沈青越想了想:“想买也行,价钱合适可以买,大不了回头卖掉。”
要是买到的地方多,还可以带村里的山货、皮子一起卖,弄个菜摊也行。
商量完,沈青越有点儿想早点儿去开张了。
竹帘主要是春天到秋天用,这个季节已经不太好卖了,所以刘三走前没再买一批,就是不想压太多钱。
他们早点儿开张,多卖一点儿,就能多点儿钱拿去买地买铺子了。
算算年前用得着钱的地方,开荒已经暂停了,作坊下个月差不多也该停了,剩下的主要就是书院这边儿。
沈青越问姜竹:“张师父说什么时候买瓦了吗?”
姜竹:“嗯,他说年前买能便宜些,入了腊月再买最划算。”
沈青越想了想,那他们留个五六百两应该就足够应付年前的开销了。
他朝姜树道:“咱们怎么算?算合伙?还是你帮我买,我付你辛苦费?”
姜树愣了愣,他还没想呢!
沈青越:“城里帮人介绍房子、铺子的牙人要多少钱?”
姜树:“差不多是一百两的买卖,要个六七两银子。”
沈青越:“那两个方案,第一个,我按十分之一给你,你每帮我买一百两的地或者铺子,我给你十两,你攒了钱再自己去买自己的,第二个,咱们合伙,我出钱,你出力,买到的所有铺子和地,都有你二十之一,相当于每一百两我给你五两的辛苦钱,不过将来铺子涨价了,你的五两可能变六两、七两,也可能变十两、二十两。”
上一篇:漂亮死对头他超会钓的
下一篇:真佛系与假佛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