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 青竹 第269章

作者:寓风 标签: 布衣生活 种田文 市井生活 轻松 穿越重生

  几人麻溜就跑了,生怕沈青越又突发奇想什么歪招让他们一起坑小孩儿。

  欺负孩子好玩是好玩,但实乃非君子所为,也不是大人所为,他们还是溜了。

  沈青越“啧啧”两声,朝听到五百字才回过味儿来目瞪口呆的家业道:“你自己写还是找人抄?”

  家业:“我、我自己写!”

  沈青越:“哎……”

  这种热衷自己写作业的小孩最没意思了。

  第二天一早,姜竹他们天不亮就出发往码头赶了。

  家里其他人则要先忙完自家的事再分成两批来凑热闹。

  今天大嫂领着家蕙、石生、家业、姜奶奶,还到刘家村叫上了刘小丫和她嫂嫂、娘领着孩子一起,作坊临时放假一天,隔壁梁玉兰、毛玉珠她们也是领着孩子先来玩。

  早上家俊跟姜竹他们走的,把驴车留下了,姜齐赶车陪他们一起过来。

  一辆车坐不下这么些人,家业跟姜松、姜壮壮、家旺他们一起跑到认识的书生车上去蹭座。

  反正在村里住的书生们今天也到码头去,村里谁想凑热闹家里又没车的,打声招呼问问有没有人能捎上他们就行了。

  这一天来展馆瞧新鲜的人比第一天还多。

  经过一天的宣传,宝峰县各村镇的百姓们听说码头有玉佛、金树、虎皮看,有茶水点心能免费吃喝,连那些店铺都又大又漂亮,都是专做批发买卖的,种类多,东西齐,还比县城、镇上要便宜,远的近的,全赶集似的提前来囤年货。

  姜竹他们带的东西比先前要多。

  还给酱酱套上他们开来进山的小车帮姜望南多拉了些菜和山货过来。

  昨天来的人远超码头各个商家预期,卖到下午,吃食铺子村的肉、菜、米、面都要用光了,姜望南的菜摊生意好得不得了,东西卖得干干净净。

  姜竹他们也多装了些皮货和竹帘、灯笼。

  他们距离远,到时码头已经很热闹了,今天不止展馆里,连外面的铺子、小摊都不缺游客。

  江上渔船也比往日多,忙忙碌碌地往各家后厨送新鲜的鱼虾。

  这回带来的东西他们没往池家酒楼仓库放,全搬进店里了。

  灯笼放不下,还临时占用了池家书铺一块儿位置。

  不过最叫沈青越和姜竹意外的是他们铺子最先迎来的不是买竹帘、买灯笼的顾客,也不是看画的游客,而是好几个卖瓷器、卖家具、卖灯具的老板。

  他们进铺子时那几人就在对面坐着了,一开门,几人热情洋溢就迎上来,一个个熟稔地打着招呼,“沈老板可还记得我?”

  沈青越被问得一懵,叫他沈先生、沈公子、沈少爷的都不少,叫沈老板的还是头一遭。

  伸手不打笑脸人,沈青越也笑道:“面善。”

  一人道:“沈老板好记性!你和这位小兄弟一起上我家铺子买过茶壶!”

  另一人也笑道:“您这铺子里的书案是我家买的,小兄弟可还记得,是我家小伙计一起抬过来的。”

  “那个灯架是我家的。”

  “矮塌是我家的。”

  “哦哦哦!”沈青越愣了愣,“几位怎么有空……”

  说着说着,他好像明白了,笑问:“昨天茶壶、书案、灯案都卖得不错?榻也好卖么?”

  瓷器老板马上朝他竖起拇指,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简单,“好卖!许多公子专找着‘青竹’摆的茶壶买呢,我家还有几套茶具,也适合沈老板这铺子。”

  另一人道:“我们那儿也差不多。”

  昨天瞧上他书房布局的人还挺多的,有人一路打听着问“青竹”用的什么什么是你家的吗,都把这些个老板都问迷糊了。

  “青竹”是什么?

  怎么一点儿印象没有呢?

  这也不怪他们,当初姜竹和沈青越上他们店里置办东西时候,自家铺子的牌匾还没挂上呢。

  他们弄不清怎么回事只道不清楚,向找来的顾客推荐自家的好东西,不想那群小年轻压根儿不买账,不是你家,那就去别家问问。

  人呼啦啦来,又呼啦啦走,瓷器铺的掌柜还是直到有一个人认出来同款的东西,喊了声“这个好像就是‘青竹’用的那个茶壶”才开始往外卖起同款来。

  一传十,十传百的,茶具铺子那款茶壶一下午就卖下去大半,任他怎么推荐别的,都不如这个“同款”好卖。

  后面挑的人还十分不满,“怎么这个看上去没有‘青竹’那个圆润呢?”“这没‘青竹’那个好看呀。”

  一个个质问他:“你这是同款吗?”

  搞得瓷器老板那个无语。

  都是同样的工匠,同一批土料,还是一批烧出来的,怎么就不一样了?

  他非要弄清楚“青竹”到底是什么不可。

  他逮着来买茶壶的人问了问,又按他们指的位置找到沈青越这铺子,一瞧见坐在里面的沈青越,当即就腹诽上了。

  啊,那是圆润。

  沈青越当初上他们店里挑茶壶的时候,挑得哪叫一个仔细啊。

  简直比他们家老师傅给徒弟挑毛病还能挑呢。

  隔了好些天他都记得这个相貌俊朗还特别挑剔的年轻人。

  原本他也没太当回事,不过晚上回客栈遇到了其他人聊起来,他们这才发现那个“青竹”出现的次数实在是有些多了。

  茶壶、茶盏、灯、棋、小几之类的不说,连榻都有人冲着“青竹”买!

  他们相互打听了,又问了同样住在客栈的官差们,才弄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

  展馆真是藏龙卧虎啊!

  县令大人口中的青年才俊都用着他们家东西呢!

  难怪那么多人想买同款。

  几家商量了一番,一大早的他们就来探口风了,如果沈青越好说话,他们想多给“才俊”送点儿东西,让他多摆上点儿自己家的同款。

  要是沈青越不好说话,那他们就同为展馆商户,过来打声招呼,认认脸。

  沈青越回过味儿来也是哭笑不得。

  他弄个使用场景是为了卖竹帘,结果竹帘卖得还没店里摆的东西多。

  他想了想倒是没马上拒绝,场地费、好处费什么的他没打算要,但他们主动送来的东西,他肯定不再掏钱了。

  少花钱就是赚钱,沈青越客气地表示都可以拿来看看,若是合适他会留下。

  早上大批游客抵达前,他们铺子里已经换上了更贵的茶具,更贵的灯架,更贵的摆件,连他坐的椅子都换了两把。

  要不是沈青越觉得会影响布局且风格过于豪华,卖家具的老板都想把他书桌也给换了,换成最贵的大漆桌子。

第195章 身份

  一番布置后, 他的书房又添置了不少东西,卖灯具的老板也是个妙人, 给他送了灯油、蜡烛还有熏香蜡烛,还弄了个羊角灯摆到他书桌旁,把他的小铺子弄得灯火通明的。

  不过蜡烛、烛台、灯架都算是送给他们铺子了,那盏昂贵的羊角灯人家只是借给他。

  弄丢了弄坏了他们还得赔偿。

  姜竹仔细看了看,也没瞧出这灯好在哪儿。

  亮,不如家里的法器灯亮。

  好看, 又不如走马灯漂亮。

  还贵。

  主要是贵。

  贵得他从那儿过都生怕撞到它,忽略它诸多优点。

  姜竹:“要不还给他们吧,这灯也不怎么亮。”

  沈青越忍笑,“放着吧, 没那么容易坏的。”

  放到用电的时代,这可是文物啊!

  就摆这两天人家就拿走了, 到时候想看他们还得自己掏钱买。

  他挺稀罕地跟姜竹讲了讲羊角灯是怎么做的, 姜竹听得目瞪口呆, “比明瓦还复杂。”

  沈青越:“复杂多了。”

  姜竹:“难怪这么贵。”

  沈青越笑。

  其实他们也不是买不起, 只是没那个必要。过两天眼瘾就算了。

  他挺喜欢现在这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 健康用眼, 保护视力, 有限的灯光能简单照明就行了, 天一黑人就该休息。

  然而, 对同时代的人来说, 他这铺子里的灯可不算是照明而已。

  别人看完外面挂的画, 都被店里灯光晃得忍不住探头朝里望。

  大白天的,点那么多灯,败家子啊!

  吕香梅他们领着孩子到看完玉佛、金树, 听见有人说有家点着好多灯的铺子能看画,门口坐着好俊一个小伙子,他们一路走一路找,远远瞧见一家最亮的铺子,走近一瞧,嚯!这抱着手炉坐在摇椅上看话本儿的不是他们沈先生吗?!

  姜竹奶奶“哎哟”一声,嘀咕道,“怎么比庙里点的灯还多呀。”

  沈青越:“就点这两天,别人白送的,不要钱。”

  姜奶奶:“不要钱?”

  沈青越:“嗯,不要钱。”

  姜奶奶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还是道:“不要钱也不能点这么些灯……”

  沈青越:“要不给您拿回家点?”

  姜奶奶都被他说蒙了,“我不要。”

  吕香梅听得直笑,她往店里瞧了一眼:“怎么就你自己呀?竹子和家俊呢?”

  沈青越:“他们都在皮货铺子那边呢,那边买东西的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