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 青竹 第59章

作者:寓风 标签: 布衣生活 种田文 市井生活 轻松 穿越重生

  不想画一千六百把扇子, 沈青越让姜竹、韶宗升、韶宗固见识了下落魄大少爷的砍价能力。

  他们杀回去,沈青越要走姜竹钱袋子, 走在前面,杀气腾腾要找茬似的直奔那头骡子,“这头,卖不卖?”

  正啃饼子的老板:“?”

  他咽下饼子,“卖呀。”

  沈青越:“十五两,我要了。”

  老板:“???”

  那你怎么不去抢?!

  他怒道:“少了二十两不卖!”

  沈青越:“那我干嘛不添几两去买匹马?”

  老板:“我这骡子比马一点儿都不差!”

  沈青越:“它是马吗?”

  老板:“不是。”

  沈青越:“那你卖马价。”

  老板:“???”

  老板被说得都愣了一会儿, 高声道:“我这骡子品相好呀!你看看,三岁的骡子,这蹄子,这牙, 你看看,你看这体格, 多结实, 好好养, 还能干三十年活儿!”

  沈青越岿然不动:“那它也不是马。”

  老板:“我这骡好啊!”

  沈青越:“不好我还不要呢。”

  老板:“你说个实在价!”

  沈青越:“十五两。”

  老板:“不卖!”

  沈青越:“不行, 我要买。”

  老板、姜竹、韶家兄弟:“…………”

  老板怒道:“我不卖!十五两我不卖!”

  沈青越:“你不是县城人吧?”

  老板狐疑地看他:“关你什么事?”

  怎么还是个县里的恶霸吗?

  不卖要打人是怎么样?

  老板色厉内荏:“这儿可离衙门不远!我在县里头也认识人!”

  沈青越莫名其妙:“进城卖骡子要交入城费, 进坊市也要交钱, 你认识人就不用交钱了?”

  老板:“……交。”

  沈青越:“那不就是了, 还有, 你每日吃喝, 喂骡子的草料, 都是钱, 你卖几天了?”

  老板:“……我这头才卖十来天!”

  沈青越:“十来天都没卖出去,你觉得你再卖几天能卖出去?”

  老板火都要起来了,“你不买就不买, 你会不会说话?”

  沈青越:“谁说我不买了,现在问题是我不买吗,明明是你不卖!”

  老板:“你,我,我……”

  沈青越:“我问你,如果你这骡子一年都没卖掉……”

  老板调门嗖就拔高了,“谁说我一年都卖不掉了?!”

  沈青越:“当然不会,卖给我,今天就卖了,不卖给我,那谁知道呢。”

  众:“…………”

  沈青越无视老板要喷火的眼珠子,反正他们人多,韶家兄弟是地头蛇,还能打起来么?

  他自顾自地算账,“我给你算算啊,如果你一年没卖掉,明年卖多少钱?还是二十两吧?”

  老板:“你到底要说什么?”

  沈青越:“很简单,你的骡子多吃一年草料,多花一年的入城费,多担一年你的饭钱,还是卖二十两,我若二十两买了,不是这些钱都被我掏了吗?我现在买,你必须把这些钱扣掉。”

  众:“……?”

  沈青越:“要是你两年卖不掉……”

  老板怒了:“我卖得掉!”

  沈青越相当心平气和:“反正你得把这些多余的钱扣了,你一天吃饭花几文?”

  “……”

  几轮拉扯后,沈青越又给他算了一笔他卖了骡子可以拿本金去置办别的产业,每天随便去干点儿别的也能多挣一笔钱,时间就是金钱,钱生钱才能赚更多钱,他越拖,里外里差的越来越多……

  绕到后面,听到的人都要相信再不卖了骡子那老板要亏了。

  老板脑袋嗡嗡嗡的,一会儿觉得他讲得有点儿道理,一会儿觉得他信口胡说,可自己算吧,又算得不够快,没算几下又被绕晕了。

  最终,他到底被动摇,突破心理预期,以十六两五钱的价格卖给沈青越。

  不过去衙门登记的十五文手续费得沈青越自己掏。

  沈青越“啧”一声,“赚了十六两多,十五文也不愿意出。”

  老板:“???”

  他没出骡子吗?!

  他是白捡了十六两多吗?

  县城里的人都这么不要脸吗?

  可他已经吼得口干舌燥,不想再和沈青越胡扯了。

  他们一起牵着骡子到牲口市那儿开了文书,填好信息,还花三百文买了个鞍子,再一起到衙门去登记。

  这种牲口的买卖合同都是制式的,有模板,只需将买方卖方信息填对,交易内容和交易信息写清楚即可。

  不过关于交易内容,这头骡子,要写的东西还挺细的。

  包括骡子几岁,毛色,骡子是哪头驴配哪匹马生的,出生的人家,交易过几次,健康状况等等都要写。

  就差拍个照片了。

  沈青越、韶宗固都会写字,不用再专门花钱请人写,拿好一式两份的文书,到衙门找专门的文吏检查无误,签字画押即可。

  文吏还要帮他们办骡子的出户和入户手续。

  等手续办完,两张盖了章的文书会还到他们手里,由他们自行拿回家,八月核对户册交税的时候,还要再拿出来作为交税的凭据。

  卖方尤其要拿好,否则,弄不好就要多交一头骡子的税钱。

  办完手续,韶宗固去找了认识的熟人帮姜竹看看他的户册。

  正好刚办完入户,倒是找来方便。

  那名差役替他们跑了个腿儿,他们请他到附近的酒肆去喝酒。

  见点的是好酒,差役又开心了几分,“你兄弟家那山头买时是六千两的荒山,离升四品户还远着呢,别说买头骡子,再买一百骡子都不成问题。”

  韶宗固放心了,“这不是得问问你才踏实嘛!来喝酒吧。”

  姜竹显然不会应对这种场合,安安静静地看着,别人端酒杯,他也端,倒酒也轮不到他来,韶宗固替他干了。

  不过把人约出来,沈青越也不只想问这点儿信息,否则他们回去找里正看不就得了。

  去里正家抓把菜就够了,还不用着买酒呢。

  沈青越笑问:“常言道朝中有人好办事,对差役大哥说这是件小事,可对我们来说,正经是件大事呢,没您这样帮忙,我们怕是糊涂一辈子也弄不明白户品间的区别。”

  差役一听他这么说就乐了。

  他爹和韶宗升他爹熟,他们几个也熟,帮个忙不是什么事,但有人知道他这差事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搞定的,愿意承情,不是不知好歹的,他就更高兴了。

  “这位小兄弟说话敞亮,我爱听!”

  沈青越给他倒了杯酒,“小弟对此还有几分好奇,不知方不方便多问?”

  “你说,这又不是什么不能说的。”

  沈青越显得有些不好意思:“那什么,小弟爱吃梨,想在山上种几棵果树,不知道……呵呵,若多种几棵,那山还算不算荒山,我们那山还长了片竹子,竹子您知道,长得快……”

  差役听懂了,“€€”一声,“尽管种就是了,那茶山一座才算三万、五万两,你种几棵果树还能比茶值钱?”

  他一脸神秘,低声道:“若你们能种,不如种茶,那东西值钱。”

  沈青越还真不打算种茶。

  姜竹家那山一棵野茶树没有,不见得适合。否则,之前买山的人干嘛不自己种呢?

  而且茶山似乎是被世家大族垄断的,水太深了,不适合他们这种只想过安稳日子的小鱼小虾。

  每年顺应时节挖挖野菜就挺好的。

  其实果树他也不打算多种,山路远,运不出来,价低不划算。

  沈青越问:“能种些桑树吗?”

  官差:“自然可以。”

  大致上,大虞官府是鼓励农桑的,桑树虽然算在资产里要收税,但头五年不算。

  之后按棵,一棵按资产二两来算。

  沈青越听得想笑。

  茶按山。

  农户们院前院后种几棵桑树,按棵算。

  不过茶摘了炒成茶叶卖还得再算其他税就是了。

76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