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秀才和他的侯门小夫郎 穷秀才和他的侯门小夫郎 第197章
作者:星懒懒
尤其是一些老店铺,先帝一朝时,因为不用交商税,他们反而要多给背后的官员一成利,比交商税还狠。
但是他们都没办法,谁让不用交商税是这些大人们争取来的。
可现在百姓们都叫嚣着要让他们交这个商税,这份钱应该从给上面的分红里出,还是他们自己出,这可是有很大区别的。
还没等官宦权贵们想出什么法子,谢宁就让大安报社带了个头。
第二天一大早,大安报社的大门敞开,好几个壮劳力两人一组抬着几个大箱子,有两个装满了铜板,一个装着报社这些年来的账册,荣斋先生走在后面,一路往户部的方向走去。
路上有认识荣斋先生的百姓,出言问道:“荣斋先生,你们这是怎么回事?抬着几个大箱子,是要去做什么?”
荣斋先生一脸严肃,用以前说书时的声量说话,确保半条街的人都能听到。
“这户部的官爷不来收税银,我们大安报社竟一直没有交商税,也是这几天百姓们说起,东家才意识到这么多年我们一直没交税。”
“这不,户部的官爷不来收,咱们就主动点,就像交农税一样,把这个税银给送到户部去!”
“还请大家海涵,报社以后一定会按时交税银!”
周围的百姓都停下了脚步,纷纷看向荣斋先生一行人。
问话的人满脸惊讶:“您这是要去户部交税银?”
荣斋先生一脸愧疚:“没错,实在是惭愧,大安报社做这么大,竟然还没有交过商税。”
有路人问:“那你们为什么不交商税?”
不等荣斋先生说话,旁边就有其他路人答话:“你没听这位荣斋先生说的吗?户部都不来收税银,以至于积攒了几年的税银没交。”
荣斋先生赞赏地看了那位路人一眼:“这位兄弟说得没错,我们积攒了几年的税银,正要一并交到户部去。”
第204章 宗室
谢宁处理完报社的事务后,就来到隔壁的妇联总部,福寿郡主正好带泉哥儿过来玩耍。
现在天气渐冷,泉哥儿被裹了一层又一层,整个人都圆了不少。
“泉哥儿冷不冷啊?”谢宁一把抱起泉哥儿,衣服穿多了,人也重了一些,但对谢宁来说,这点重量不算什么。
现在谢宁和福寿郡主的关系缓和了不少,谢宁也终于一偿宿愿,亲亲抱抱这个可爱的小哥儿。
泉哥儿倒是不怕生,什么人抱都可以,性格也好,软软糯糯的,甜得谢宁的心都快化了。
为此他又萌生了自己生一个的想法,可惜当时陆川外出办差,他自己再想也没用,后来陆川回京,事情太多他又忘了。
突然被人抱起来,泉哥儿一点儿也不害怕,睁着溜圆的大眼睛,咯咯笑了起来。
他伸出一只小手,贴到谢宁的脖子上,嘴里甜甜地说道:“不冷哦,宁叔叔!”
谢宁感受着暖呼呼的小手,就知道他肯定不会冷,他夹着嗓子说:“那泉哥儿肚肚饿饿了吗?宁叔叔屋里有点心。”
泉哥儿小心地看了福寿郡主一眼,然后凑到谢宁耳边小声说道:“泉哥儿想吃炸薯薯。”就是炸薯条。
他一个两岁的小孩子,平时有专人照看他的饮食,没机会接触那些油炸的食品。但上次来这里的时候,正好小溪过来溜达,带了一油纸袋的薯条,还带了山楂果酱,想要和秦竹一起分享。
结果没想到这里多了个比他小那么多岁的小哥儿,小溪在一众报童里年纪是最小的,一直是弟弟,如今看到一个比他小的小哥儿,瞬间对泉哥儿产生了好感。
正好福寿郡主想着泉哥儿平时也没什么玩伴,也不阻止泉哥儿和小溪接触。
小溪对一个人好,就是把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分享给对方,然后泉哥儿在小溪的分享下,吃到了人生第一口油炸食品,再配上酸甜的山楂果酱,顿时惊为天人。
一边说着谢谢小溪哥哥,偶尔穿插几句好吃,一根接着一根,小脸都被山楂果酱弄花了。
福寿郡主当时正好和秦竹在聊事情,谢€€小朋友被奶娘抱着,淌着口水向小溪和泉哥儿摇手。
小溪还特意安慰了谢€€小朋友两句:“小€€弟弟你还小,只有两颗牙齿,还不能吃这些。”他知道没有牙齿是咬不动薯条的。
得到福寿郡主注意到泉哥儿的情况时,油纸袋里的薯条都吃了一半了。
感觉福寿郡主注意到自己,泉哥儿还举着一根沾着山楂果酱的薯条,乐呵呵地问他娘吃不吃。
福寿郡主当时都吓到了,一个两岁的小孩吃这些东西,肠胃肯定受不了,果不其然,当天晚上就拉了三回肚子。
从此以后,谁也不敢给泉哥儿吃薯条薯片这些油炸食品。
但泉哥儿不乐意了,他第一次吃到这么好吃的东西,就被他娘禁止了,哪里受得了,每次出门都要找认识的人要薯条吃。
谢宁同样放轻声音,用气声在泉哥儿耳边说:“只能吃一根哦。”
以谢宁对泉哥儿的喜爱,至多只能让他吃一根,多了他怕福寿郡主不让他再接触泉哥儿了。
泉哥儿皱着小脸,思考了一会儿,最后一脸苦恼地妥协:“好吧,一根就一根,泉哥儿省着点吃吧。”
人小鬼大的模样,实在让人发笑,谢宁直接笑出了声,连在旁边的福寿都有些哭笑不得,默许泉哥儿吃一根薯条。
谢宁让荷花去买薯条回来,这里门外不远处就是热闹的集市,有不少摆摊卖炸薯条薯片的,荷花很快就买了回来。
刚出锅的薯条,正是酥脆软糯。光有薯条还不成,还得配上山楂果酱,不然泉哥儿都不干。
上次小溪拿过来的山楂果酱,是黎星熬制的,无奈谢宁只好让荷花去隔壁找黎星要山楂果酱。
泉哥儿坐在高高的椅子上,小腿晃荡着,小手捏着一根他精心挑选过的、最大的一根薯条,沾着山楂果酱,一小口一小口吃着,还时不时眯起眼睛露出享受的模样。
谢宁好笑地看着他,福寿郡主扫了他一眼就收回视线,转而看向谢宁。
“你们报社动作这么大,就不怕京中那些勋贵大臣们记恨吗?”福寿郡主好奇地问。
涉及到利益,表面再温和有礼的人家,也会露出丑陋的面孔。
他们借着先帝优柔寡断的性子,好不容易把商税给免了,现在圣上要重新收商税,任谁都不会高兴。
京中所有人都知道,大安报社背后有靠山,消息灵通的更是知道这靠山就是当今圣上。若没有圣上授意,大安报纸是不会刊登这样的新闻故事。
朝廷上下都知道,圣上想重新收商税已经很久了,但一直没有好的机会,大安报社的这一招,算是给圣上打开了一道口子。
民意不可违,不光是君不可违,勋贵宗亲们也不敢违啊。
更何况还有大安报社带头交税,还拿着账册交税,把一切都透明开来。有了这个对比,百姓们对那些没有交商税的商户只会更加关注。
越是有钱的人家,越是舍不得钱,特别是这个钱要上交国库,他们就更不愿意了。
就连宗亲那边,知道福寿郡主最近和谢宁关系不错,拐着弯让福寿郡主问谢宁是什么情况。
谢宁苦笑:“你也知道,大安报社背靠陛下,陛下安排的事情,我们不能不做,而且还要做好了。”
福寿郡主脸色一正:“这么说来,陛下是决意要收这个商税了?”
谢宁点头:“王公公亲自来下达旨意,监督报社写稿子,这还不能说明吗?”
福寿郡主看了一眼那边的泉哥儿,他那根薯条已经吃得只剩一点点,咬一点都含在嘴里不肯咽下,那叫一个可怜。
她名下店铺田庄不少,虽然商税税率比较低,但五年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银钱了,饶是她的嫁妆再多,多少还是会有些心痛。
根据大安报社宣传的,圣上登基后每一年的商税都要补交,先帝时候的商税,可以不算。
见福寿郡主面带犹豫,谢宁又说:“我看陛下是铁了心要收回这个商税,你想想,陛下登基这几年,国库常常空虚,陛下一再缩减后宫开支。”
“哪个皇上登基,不是大肆封赏后宫,广开选秀,偏偏咱们这位陛下,为了省钱连后宫娘娘们的位份这么多年都没升过。陛下过得苦哈哈的,咱们做臣子的,过得比陛下还宽裕,陛下忍了这么多年,看来是忍不下去了。”
福寿郡主心里一凛,从这个角度出发,确实是不能忍,若是她的丫鬟吃的穿的比她还好,只怕这个丫鬟早被她赶出府去了。
对比起来,那点商税都是小钱,还是陛下的恩宠更加重要。
对于福寿郡主来说同样如此,她虽然是郡主,但王府里里并不重视,若是惹了圣上的不喜,她这个郡主也讨不了好。
可若她能做第一批支持皇叔父的人,到时候皇叔父就是不赏赐,宗亲那边估计也会多看重她几分。
这么一想,福寿郡主完全就不心痛了,她看深深看了谢宁一眼,眼里闪过一抹感谢。
“谢了,这回我记下了。”
谢宁笑道:“你能自己想通是最好的。”
福寿郡主当即站起身来,来到泉哥儿旁边,用手帕给他擦了擦嘴角的山楂酱,然后抱起泉哥儿,就要告辞离开。
谢宁看着福寿郡主急匆匆的背影,眼里闪过一丝得逞,同时还跟泉哥儿互相摇手说再会。
宗人府的最高长官是宗人令,如今的宗人令是当朝的一位老亲王,是当今圣上的叔爷爷,年岁已至花甲。
可能是皇室的人员有太医调养,老亲王虽然年至花甲,仍然精力充沛。
老亲王用智睿的眼神看了福寿郡主一眼,声音慈祥地说:“福寿啊,来找叔爷爷做什么?”
福寿郡主在老亲王面前不敢放肆,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才开口道:“叔爷爷可知最近大安报纸最近的言论?”
老亲王低头饮了一口碧螺春,他年轻时喜欢喝大红袍,现在年纪大了口味就变淡了。
“略知一二。”
“侄孙女知道,此次陛下对重新收商税是志在必得,我们宗亲作为陛下的亲人,是不是应该支持一下?”
老亲王继续喝茶,没有说话。他活了这把年纪,钱财早已是身外之物,只是后辈子孙舍不得罢了。
他知道圣上想要收回商税,若是真办成了,他便让王府随大流,跟着一起补交商税便是。
只是福寿这丫头的意思……好像是要让宗亲出头?
老亲王猜得没错,见他不说话,福寿郡主只好把谢宁对她说的那番话给老亲王说一遍,意在劝说老亲王带领宗室,出头到户部补交商税。
谢宁的话福寿郡主是听进去了,但她一个人太显眼了,她如今不过一介妇人,一个不好就弄得被娘家婆家都厌弃。
于是她就想到了整个宗室,若是有老亲王带头,她掺和在其中,倒也不算显眼。
见老亲王一脸沉思,福寿郡主又说:“自陛下登基以来,对待宗室一直都是不冷不淡,叔爷爷作为宗人令,就不想改变一下陛下的态度吗?”
老亲王深深看了福寿郡主一眼,把福寿郡主看得不敢再说,做了几十年的亲王和二十多年的宗人令,身上的威压不是她能抵抗得了的。
过了片刻,老亲王突然哈哈笑了起来:“没想到你一个丫头片子,倒有如此魄力,不愧是萧家的人!”
福寿郡主一愣,叔爷爷这是……同意了?
第205章 青楼
继大安报社大张旗鼓往户部送税银后,不少皇室宗亲名下的店铺,也都陆陆续续往户部送税银,陆川就开始变得忙碌起来。
陆川原本打算慢慢考核观察,再招录新人进来,现在迫于人手短缺,不得不缩短时间,一场考试就定下人员。
虽然有了这些新加入的小吏帮忙,商科还是忙得不可开交。户部有新的税收入库,贺尚书高兴还来不及,连忙安排其他部门的人手前去帮忙。
瞧着宗室名下店铺都开始去户部交税了,京城里的小店铺也都慌了,加上他们的客户群体都是小老百姓,经常听百姓们的怨言,早就撑不下去。
上一篇:古代种田摆摊开店日常
下一篇:我靠卖惨装茶攻了师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