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秀才和他的侯门小夫郎 穷秀才和他的侯门小夫郎 第235章
作者:星懒懒
谢宁的肚子没有什么变化,陆川实在想象不到,怎么就突然有个孩子在里面了。
陆川低着头,谢宁没看清他是什么神色,只听他问:“大夫怎么说?”
白玉说:“大夫刚刚来看过,说怀孕三个月了,应该是在玉山县怀上的,好在公子身体底子好,路上奔波了两个月也没出什么问题。”
黎星补充:“大夫说怀孕的哥儿呕吐是正常的,公子这胎还算比较稳,不用喝安胎药,多吃些温补的东西即可。”
陆川“嗯”了一声,之后再也不出声,任凭白玉荷花他们兴奋地说着以后有了小少爷或小公子之后的生活。
倒是谢宁看出了端倪,他夫君看着这不像是高兴的样子,挥了挥手让白玉他们先出去。
荷花一头雾水,和白玉对视了一眼,都安静了下来,退了出去把门关上。
谢宁双手捧住陆川双颊,把他的脸抬起来,陆川眼里冒着血丝,满是担忧和懊悔。
自从了解过生孩子的风险后,加上这个时代的医疗水平落后,陆川就打消了想要孩子的念头。
一个未出世的孩子,一个没有感情的孩子,自然比不过谢宁在他心里的地位。
所以他在京城的时候,特意找人开了药,隔一个月吃一次,男子和人同房,便不会让对方怀孕。
在京城的时候,陆川一直都在吃这个药方,即便要外放,他也找大夫要了方子,打算继续喝下去。
却不料在玉山县遇上了天花,在那里逗留了两个多月,玉山县内的药材紧缺,他自己也没想起这茬。
本来有天花压着,他们是没有什么同房的兴致,可后来梁军医他们来了之后,陆川和谢宁就放松下来,躲着人厮混了几天。
现在想想,应该就是那时候怀上的。
陆川在懊悔,自己怎么能忘了这一茬,怎么能不做任何措施,怎么能让宁哥儿怀孕。
生孩子是多危险的事情,一旦有点闪失,他承受不起。
可偏偏宁哥儿已经怀上了!
谢宁吓了一跳,定定看了他许久,才轻声道:“你,不想要这个孩子吗?”
陆川摇了摇头,他担忧谢宁的身体、懊悔之前的不谨慎,可偏偏在这担忧和懊悔中,他心底又生出了一丝欣喜。
他欣喜于自己在这个朝代将要有血脉传承,欣喜于一个留着他和宁哥儿血脉的孩子将要出现,可这一切都建立在宁哥儿的生命安全上。
这让他觉得自己很卑劣。
复杂的情绪将陆川的心拉扯着,以至于他无法给谢宁任何反馈。
但谢宁不一样,他对这个孩子的到来完全是抱着期待的心态,他曾经看秦竹生孩子也有过害怕,可随着时间的流逝,那种害怕的情绪慢慢消散了。
看着日渐长大的谢€€和可爱软糯的泉哥儿,他对孩子的喜欢日益增长,谢宁非常高兴这个孩子的到来。
可能是陆川的态度刺伤了他,谢宁本来高兴的心情瞬间变得低落,他也红了眼眶,眼里满是伤心:“你不想要我们的孩子吗?”
谢宁没想到,他怀孕了,他的夫君是这样的反应。
看到谢宁落泪,陆川一下子就慌了,连忙伸手去替他擦眼泪。
“没、没有,你别哭了。”
陆川这些日子早出晚归,跟着做了不少农活,加上骑马勒缰绳,手上长了不少茧子。
粗糙的茧子把谢宁嫩滑的肌肤磨红,陆川又飞快地收回手,都忘了找手帕,直接用衣袖替谢宁抹泪。
这副慌乱的模样,反倒把谢宁逗笑了,至少这反应表示陆川还是在乎他的。
谢宁把陆川的手拍开,自己找出一块手帕擦干泪水,平复了一下心情。
他恢复了精气神,瞪着陆川,开始审问他:“说!为什么这个反应?是不想要这个孩子吗?”
陆川深呼了一口气,知道这是一个他们夫夫俩敞开心扉的机会,他也做不到在谢宁面前一直掩饰自己的担忧和恐惧。
“我害怕,我害怕你会因为这个孩子,而发生什么危险。”
“你为什么会这么想?天下这么多女子哥儿生孩子,也不见有什么危险。”谢宁不解,他没法理解陆川的恐惧。
陆川说:“可还是会有女子哥儿因为生孩子而离世,一尸两命的事情并不少见,一百个里面就有三四例。”
谢宁:“一百个里面才有三四个可能难产,这概率多低啊,你也太杞人忧天了吧。”
陆川苦笑:“这概率还不高吗?凡事最怕万一,我不能忍受你有可能成为那三四个中的其中一个。”
谢宁又扯着陆川的手放在自己腹部,安慰道:“可它已经在里面了,我已经怀孕了,就避免不了。而且我身体这么好,折腾了三个月都没事儿,以后也一定会没事儿的。”
陆川感受着手下的柔软,仿佛隔着布料能感受到孩子在里面回应他。
陆川这才有了实感,他和宁哥儿的孩子在里面。
谢宁把自己埋进陆川怀里,双手抱住他的腰,两人紧紧相贴,好像这样能给对方传递能量。
“这个孩子来得突然,是我们和它之间的缘分,就顺其自然吧。”
陆川抱住谢宁,闭了闭眼,宁哥儿说得对,孩子已经怀上了,他再如何懊悔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何况宁哥儿是如此期待孩子的到来,不如平静接受,尽自己的一切努力照顾好他。
第247章 挑拨
自从大家伙儿得知谢宁怀孕了之后,所有人都对他小心翼翼的,陆川更是抽调了一半的护卫跟着他。
黎星专门找大夫询问怀孕的人适合吃些什么东西,在询问的时候,陆川也拿了个小本子在旁边记录,搞得大夫都有点瑟瑟发抖。
由于报社的事情还要忙活,白玉荷花更是寸步不离,谢宁有什么事情,不用吩咐荷花就自动去做了。
在临安府,谢宁也让人找了些报童,虎子和小溪积极帮忙培训,把自己这几年当报童的经验都传授给他们。
尽管开垦梯田的事情繁多,陆川还是尽量腾出时间来,每日中午回来陪谢宁用午膳。
同时陆川和谢宁也写信给京中送去,走的是加急信件,告诉谢母他们谢宁怀孕了。
他们来到临安府,身边没有信得过的老人仆从,也没有医术高超的医师,陆川信不过这边的医师,想让谢母给他们送得用的人过来。
自从第一次孕吐后,谢宁的孕吐反应就没停过,沾不得一点儿荤腥味儿,只有吃些米粥和腌菜时才不会吐。
陆川为了谢宁不被其他食物的味道熏着,谢宁吃什么,他就吃什么,也是顿顿吃白粥小菜。
临安府的夏日漫长,即便已是八月,气温仍然很热,平时谢宁中午都会吃一碗冰沙解解暑气,但他现在怀孕了,不能吃冰冷的食物。
开始那两天,谢宁为了肚子里的孩子,还能忍得下去,结果没几天就破禁了。
“我想吃点芒果冰沙,你就让我吃一点儿吧!”谢宁对着陆川撒娇道。
陆川避开他的目光,径直给谢宁舀了一碗温凉的白粥,喂到谢宁嘴边。
他劝道:“你现在的身体状况,还不能吃冰的,来吃点白粥吧,我让白玉晾凉了。”
最近陆川天天回来用午膳,谢宁想偷吃一点儿都不行,而且白玉荷花这两个叛徒,也都听陆川的,现在是一点儿冰都不给买。
之前天天吃冰,那是大家伙儿不知道他怀孕了,现在知道了,大家几乎都吓出一身冷汗,哪里还敢给谢宁吃一点儿冰。
但谢宁的想法不一样,他想着自己前三个月最不稳的时候,天天吃冰都没出事儿。现在都过了三个月,他再吃点冰又有何妨。
谢宁张口吃下白粥,然后继续缠着陆川:“ 这白粥有点没滋没味,吃点冰沙甜甜嘴,兴许我能多吃点?”
他现在就算是吃白粥小菜,一顿也只能吃一小碗,和他以往的饭量相比,实在是差太多了。
但也不能强逼他多吃,超过一定的量,就容易呕吐,把好不容易吃下的东西再吐出来,陆川瞧着都心疼,舍不得逼他多吃。
陆川没搭话,而是夹了块腌黄瓜送到谢宁嘴边,说:“嘴里没味儿就吃点咸菜,这个有味儿。”
谢宁身板往后一退,鼓气道:“不要,这个味道太重了,吃起来太咸了。”
陆川眼角一抽,这味道还重?昨儿不是吃得很起劲吗?
见陆川不说话,谢宁又缠着他,围着陆川转着圈地撒娇,陆川架不住,只好同意了。
“就给我吃这点儿?”谢宁看着眼前只有个碗底的冰沙,一脸不可置信,这份量估摸着只有两口吧。
陆川理直气壮:“就这点儿,你要不要吃?要是不吃我就吃了。”
他作势要抢过碗,谢宁赶紧护住:“吃吃吃,我吃!”
少是少了点,总比没有好。
陆川每天大半的时间都放在谢宁身上,对开垦梯田的事情没有之前上心,大多都交给了谢五和冯师傅去处理。
至于府衙里的衙差,他行使知州的权力,一个个都安排下去帮助百姓丈量土地。
陆川搞出了个梯田,还颁发了几条政令,保证了普通百姓的利益,得了临安府百姓的民心,府衙里的官差也不敢对他的命令阳奉阳违。
可就算安排得再好,也架不住有人要使绊子。
临安府下面的村子里,按百姓来区分,大概能分为三个类型,纯蛮夷人村落、纯大安人村落和两者混居村落。
其中南蛮人和大安人混居的村落最多,云南地处边境,前朝是虽然归顺了中原,但由于难以管理,前朝时便认命了当地人当官员来管理百姓。
后来大安夺取了天下,对云南的政策就变了,为了能更好地管理云南,强令当地的蛮夷村落和大安人混居,只有少部分顽固的村落,依然坚持不肯和大安人混居。
云南当地也和前朝时一样,任用当地人做官员,但一县县令、一府知州、一省知府等最高长官,却由朝廷派遣任命。
丁同知就是临安府当地出身的官员,所以不管他再怎么努力,只要不离开临安府,他最多只能做到同知。
一开始他对陆川的到来并不反感,就如同上一任知州,哪怕官职比他高,整个临安府不还是听他的,是他们丁家做主。
只要别多管闲事,他丁家能保证让人安安稳稳地调任。
可偏偏陆川非要和他作对,就算有大才又如何,就算他让临安府多出许多田地,可他丁家喝不上一口汤,就足以让丁同知对陆川恨得牙痒痒。
更别说陆川用造梯田之法,在府衙站稳脚跟后,就开始和他夺权,现在已经有不少低阶的小吏投靠了陆川,府衙已经不是丁同知的一言堂了。
一开始还以为对方是个愣头青,没想到却是扮猪吃老虎,竟让他用造梯田之法夺取了民心,站稳了脚跟。
他丁家的权,不是那么好夺的。
千云村是临安府下面的一个村子,蛮夷人和大安人混居,铁大牛是在千云村居住的蛮夷人。
今儿铁大牛一进屋里,便气得把靠门边的板凳都踹了一脚,他妻子本来在厨房里忙活,听到声音走了出来。
“怎么了?不是去村长家谈事了吗?这么大火气?”铁嫂子问。
铁大牛一拳捶在桌子上,气愤地说:“前些日子,不是有官差来说,咱们这里可以开垦梯田吗,结果去了村长家,他们说没我们的份!”
铁嫂子嗓音大了起来:“什么?没我们的份?那些官差不是说,只要是家里田地不超过两亩的,可以开垦五亩梯田吗?怎么就没我们的份了?”
铁大牛说:“谁让我们是外族人呢,村里大安人多,说不给我们开垦就不给我们开!”
千云村虽然是蛮夷人和大安人混居的村子,但蛮夷人并不多,整个村子里只有十三户人家是蛮夷人,比大安人少了一半,最重要的是,千云村的村长是大安人。
上一篇:古代种田摆摊开店日常
下一篇:我靠卖惨装茶攻了师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