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快乐成长日常 七零快乐成长日常 第111章
作者:苏格拉提拉米苏
难得大伙儿聊得这么高兴,临近夜里十点点,方念雨才送彭上行跟林胜利回去。
林胜利喝了不少酒,左手揽着方念雨的肩头,右手揽着彭上行的肩头,高兴地说:“今儿可真是喝的痛快!要不是明儿要上班了,我指定跟你们喝到天亮!咱下回再接着喝!在我家里喝!”
方念雨也喝上头了,只笑着不说话。
彭上行好久没喝这么多酒了,脑袋晕乎乎的,压根没精神说话,只想倒头睡下。
周锦绣也被华老太太带回了家。
两人躺在一个被窝里,华老太太抱着她,感慨道:“我儿子小时候,我也是这么抱着他睡觉的。”
周锦绣没看到华老太太的丈夫跟儿子,好奇地问道:“他去哪儿了?”
华老太太没好气地说道:“失踪了!找不到人!”
周锦绣还以为人真的失踪了,赶紧问道:“那您有没有去公安局找公安帮忙找人?”
华老太太当然去过公安局,公安局对此表示找不到人。
一开始华老太太真的是急疯了。后来收到儿子寄来的信,收到汇款,她知道儿子是去参加实验,人还活着,华老太太这才放心下来。
起初头几年,华老太太还盼望着儿子能回家。可是长达二十几年,儿子压根不回来!华老太太从期待变成了怨气。她也看开了,这个是给国家生的,现在已经跟她没啥关系了。
她觉得哪怕到了自己闭眼的那一天,也等不到儿子回来看她最后一眼。
索性华老太太就当自己的儿子已经死了。别人问起来,华老太太也是这么对外说的。
闭上眼睛,回想儿子的模样,华老太太声音哽咽地说:“他啊,现在归国家了,不归咱。咱指望不上他了!”
“归国家是啥意思?”周锦绣不明白。
“咱也不清楚。反正咱就当他已经死了。”华老太太不想说太多。
周锦绣改口问道:“那您的丈夫呢?”
“早就死了!就剩我一个老太太孤苦伶仃的!”华老太太说话的时候语气里带着浓浓的怨气。
这对爷俩是真伟大,也是真对不起她!
周锦绣没想到华老太太竟然这么孤独!她不知道咋安慰对方,只能用行动来抱紧对方,做无声的安慰。
华老太太难过了一会儿后,调整好情绪,对周锦绣说道:“现在好了,有你来陪着咱,咱就不孤单了。”
周锦绣心疼这位老人,不知道自己能陪对方多久。等她离开之后,华奶奶又要变孤单了,这太残忍了!
华老太太随口问道:“盼来说你叫大妮,大妮是你的小名儿?”
“大妮是我之前的名字。在来首都之前,我跟爸妈闹裂了……”
周锦绣声音平静的说出来首都之前发生的事。
听完之后,华老太太觉得很生气,特别心疼怀里的孩子。她低声骂道:“你们大队长骂的没错,你爸妈的思想有问题!就是得接受改造!啥人啊!咋忍心这样伤害自己的孩子!”
周锦绣低声说道:“他们都说我心硬,说我没良心,说我无情。可我就是不想原谅他们。”
“咱不想原谅就不原谅!别管其他人咋说!痛没落到他们身上,他们当然能张嘴指责你!”华老太太轻轻拍着孩子的后背。
“我说过,等我挣了钱我会养他们,但是我不会再亲近他们。”周锦绣很感谢华老太太对她的理解。
华老太太抱着怀里的孩子,幽幽地叹了口气,低声呢喃道:“瞧我这孤苦伶仃的。真是不明白为啥有些人家庭那么热闹,却一点儿都不会珍惜,非要把家给拆了。”
虽然华老太太很喜欢吃瓜,但是每次听说谁谁谁家又闹起来了。她心里其实挺不理解的。家人就在身边的时候为啥不能好好过日子,非要闹得鸡飞狗跳的,这有啥意思?
周锦绣回答不了华老太太的话,因为她也无法理解周奋斗跟赵美妮的想法。
过了一会儿,华老太太轻声问周锦绣:“要不你别回去了,留在这儿陪着我?给我当孙女好不好?”
周锦绣被对方的话弄懵了。
虽然首都很繁华比西云县强,这里的生活水平比林华生长队的生活水平高太多了。
虽然她的父母很糟糕,但是她有一对明理的爷爷奶奶。
周锦绣不愿意留在城里,她还是想回去。
正如周盼来所说,咱看到首都跟西云县的差距,咱应该要努力奋斗改变这份差距。遇到困难,唯有解决才是唯一的出路。
留在首都,给华老太太当孙女,固然能过得比以前好。可这不是周锦绣想要的。她想要的未来,是凭着自己的奋斗去拼搏出来的未来。而不是走捷径不劳而获的未来。
周锦绣小心翼翼地回复华老太太:“华奶奶,对不起,我不能留下来陪您。我以后会努力学写字,等我学会写字,我给您写信行吗?”
“好!那咱可说好了!”华老太太也没指望着孩子能够答应她,想想也觉得这件事不可能成的。
第65章
新的一天, 睁开眼的时候周锦绣懵了一下。
“醒啦?快起来吃吧!”华老太太面容慈祥地看着周锦绣。
周锦绣呆呆地看着这位老人,想起了自己已经来到了首都。想到自己的任务那么重,有那么多东西等着自己去学习, 她立马从被窝里爬出来。
“来尝尝这棒面粥!”有周盼来他们三个出急性肠胃炎在先,华老太太也不敢给周锦绣吃太好的东西。
周锦绣面色犹豫,出声问道:“我小弟他们吃了吗?”
华老太太告诉她:“他们一早就出门扫雪去了!”
昨晚又下了一场雪。孩子们一大早起来就忙活着扫雪行动。从小院到外面,从大院到街道。一群孩子精神抖擞,真是有使不完的力气。
“他们咋不叫我呢!”周锦绣不想被人抛下。大伙儿都去干好事,就她一个人在睡懒觉,这咋行!
华老太太解释道:“是我让他们别过来叫你的!就想着让你多睡一会儿!好了, 咱不说这个了。快过来喝粥。喝了粥咱再去找他们!”
周锦绣乖乖地点头,马上下炕喝粥。这棒面粥比老家的棒面粥浓稠多了,味道也特别香浓。配上小咸菜,周锦绣快速喝完一大碗棒面粥。
她认真的对华老太太说道:“谢谢华奶奶!等我以后有出息了,我会报答您的!”
“咱两甭客气!等等我, 我带你去找他们。”华老太太把碗筷收拾起来,拿去厨房里洗干净。
这是周锦绣第一次见到自来水,她目光好奇地盯着水龙头。
“咱真是太棒啦!”
“难怪有句话叫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
“方知青, 咱干了多久?”
方念雨看了眼手表, 回答他们:“咱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把大院跟外面的大街给清扫干净了。”
听到外面的声音,周锦绣跑出去。看到这一群人, 她的目光锁在周盼来跟金旺身上,朝他们跑去。
“小弟!你们扫完雪了吗?”周锦绣有些失落。她咋错过了扫雪行动呢!
“扫完啦!大姐, 你吃早饭了嘛?”周盼来询问周锦绣。
“吃了。咱今儿是不是得去看看别人编的东西?”扫雪是赶不上了, 周锦绣只能去学习。
“那咱现在带你去瞅瞅!”周盼来拉着周锦绣的手, 转身往外走。
金旺跟阮国强跟上他们。
周长城对他们喊道:“那咱在家里待着?等你们的消息?”
“行!”周盼来回头对他们挥手。
华老太太从厨房里走出来,看到大伙儿都回来了, 不见周锦绣跟周盼来这几个孩子,知道他们肯定是出门了。
周盼来带周锦绣去找吴大姐。早上已经打过招呼,吴大姐看到他们,让阮国强帮忙守着电话亭,带几个孩子回家。
“这草席啊,可是我特地托人弄来的。在商场里压根买不到!拖了不少人,才找到一个会编草席的老乡编出来。我想着等孙子或者孙女出生,以后能爬会走的时候,就把草席往地上一铺,让孩子自个儿活动!夏天的时候,咱也能铺上凉席,睡觉能凉快些!”
第66章
吴大姐把桌子椅子都收到一旁, 将蒲草席子打开,铺在地上,展示给几个孩子看。
周锦绣一脸兴奋地欣赏着这一大张草席。蹲下身子摸着草席, 低声呢喃道:“真好看!能编出这东西的人真厉害!”
仔细观察这个编织规律,周锦绣的脑子里出现很多弯弯绕绕的编法。
吴大姐告诉他们:“这个草席可不便宜呢!从托人帮忙到把东西拿到手,我至少花出去二十块钱!”
周锦绣此时此刻听不到其他声音,脑子里一直在琢磨编织技巧。
周盼来跟金旺听到这个草席竟然要花二十块钱才能得到,两个孩子瞪大眼睛。
金旺低声算账:“一张草席二十块钱,十张草席就是二百块钱!那一百张草席是两千块钱!一千张草席就是两万块钱!那一万张草席是二十万块钱!”
越说越激动,金旺拉着周盼来的手欣喜地说道:“咱县要是能卖出一万张草席, 是不是就能接上自来水了!”
周盼来的盯着地上这张草席,觉得这就是一大张钱!这可是能够让他们西云县接上自来水的宝贝!
吴大姐被金旺的话逗笑了,笑着说道:“你们去哪找一万个人愿意掏二十块钱买草席的!这二十块钱,可是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光把钱拿去买草席,还要不要吃饭生活了?”
周盼来跟金旺愣住了。脸上的兴奋逐渐褪去, 两人有些不知所措。
吴大姐跟他们探讨起来:“除非你们县能把草席卖到全国各地,这样才有机会卖出一万张草席!”
“咋把草席卖到全国各地呢?”周盼来认真地请教。
“这就不是一件容易事了。首先得派人东南西北的到处跑,跟各地的百货大楼还有供销社谈妥商品上架渠道。谈妥之后, 光是运输就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吴大姐摇头, 觉得这件事不是那么容易办成的。
西云县现在只是有办厂的念头,还没正式开始办厂呢。等办厂后还有好多事情要面对。能打通省内的销售渠道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跑去外省打通上货渠道太费功夫。而且路程遥远,在运输方面还要花费不少资金。
周盼来挠头, 金旺的表情也有些急躁。
两个人终究是孩子, 见识有限, 光会算简单的账,对于这些复杂的事情根本不知道咋处理。
吴大姐翻找柜子, 拿出蒲扇,递给他们看:“我建议你们县还是从这种小物件开始卖起。多编这种常用实用东西。夏天热起来的时候,谁家不需要一把扇子!烧火的时候,也会用到扇子扇火!”
金旺问道:“扇子多少钱?”
“我这把扇子当时买的时候花了一块钱。用了不少年呢!”
吴大姐还告诉他们,“咱百货大楼也卖有扇子。扇子在夏天可是抢手货,一直有供应!你们要是卖扇子,还是得多费点儿心,才能竞争得过其他扇子。”
金旺快速在心里算账。发现卖扇子的价格太低,他们得卖出二十万把扇子,才能挣到二十万块钱!
二十万把扇子啊!他们得卖到啥时候才能卖出这个数量!
吴大姐又拿出自家的菜篮子给他们看,缓缓说道:“像这种菜篮子在商场里也能买的到。要三块钱一个。现在基本上是各家都有菜篮子。市场上的需求应该不大。”
上一篇:剑尊对他一往情深
下一篇:炉鼎师尊爆改教导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