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快乐成长日常 七零快乐成长日常 第148章
作者:苏格拉提拉米苏
赵美妮听了周盼来的详细解释,心疼周锦绣,连忙说道:“爸,妈,我想烧点水给娃儿泡泡脚。”
家里的水,都是从水库挑回来的。除了做饭喝水,平时都得节约着用。赵美妮要用烧水给周锦绣泡脚,又废柴又用水的,必须得经过周福生跟房三妮的同意。毕竟虽然分家了,但是灶房还是共用的。全家都用一个大水缸。
周福生跟房三妮同时点头。都觉得周锦绣这阵子忙大事儿太辛苦了,应该好好泡个脚!
周锦绣还不知道这是给她准备的,压根没有回头看向赵美妮。
赵美妮得了二老的批准立马去灶房忙活起来。
周奋斗从胡田口中听说周锦绣回家了,恨不得立马飞奔回去看看闺女。可他刚当上小队长,真是为大队服务积极表现的时候。只能按耐住激动的心情,继续帮忙修房子。
赵美妮端着热水进入主屋,看到他们聊得这么开心,她小心翼翼的把热水放到地上,声音温柔地开口跟周锦绣说话:“锦绣,来,泡泡脚。泡了脚就不累了!”
赵美妮的态度变化还有这种示好的行为,让周锦绣感到不自在。她不知道该用啥态度对面赵美妮,周锦绣想要装作冷漠,不回应赵美妮。
可是坐在一旁的周福生跟房三妮同时开口,劝说周锦绣:“锦绣啊!趁着水热,赶紧泡泡脚!”
周锦绣表情为难,并不想接受赵美妮的好意。
赵美妮看到大闺女面色抵触,僵着脸说道:“这是你三婶帮忙准备的热水!我啥也没干,就抢着把热水端过来!”
王秀刚才也进灶房里了。赵美妮知道周锦绣不愿意接受她的示好,只能把这件事推给王秀。
周锦绣转头看向王秀。
王秀不擅长撒谎,可又不想影响这对母女的关系,只能尴尬地点头。
周锦绣觉得赵美妮肯定能做出这样的事儿,见王秀点头后,没有怀疑这话的真假。这才下炕泡脚。
泡脚的时候,周锦绣在想,如果她没有抓机会去首都实现理想。赵美妮肯定还是老样子对她。现在赵美妮之所以向她示好,都是因为她有出息了!
周锦绣在心里告诉自己,一定要保持清醒!不能因为赵美妮的一点点示好而松弛心理防线。就这样轻易原谅对方!
胡好就坐在屋里,看到赵美妮现在这么卑微的讨好孩子,忍不住露出嘲讽的表情。可一对上周大军那双黑漆漆的眼神,胡好的表情立马僵住了。
现在她真是怕了家里的孩子!全都被周盼来给带歪了!一个两个的,都变得叛逆不听话!
刚刚她还在嘲笑赵美妮如今沦落到卑微的讨好孩子,可现在压根嘲笑不起来了。因为胡好心里也产生了恐惧。害怕自己以后也会像赵美妮一样卑微的去讨好周大军!这可不是胡好想要的结果!
赵美妮知道胡好在看她的笑话,懒得搭理对方。反正过不了多久,就轮到她看胡好的笑话了!
第89章
赵主任跟戚苒昨夜都没有休息好。一大早起来, 他们提前组织全体工人开会,提醒大伙儿有新领导来视察的事情。
早上八点,林书记陪同汪向阳来到编织厂视察。
赵主任跟戚苒等人扬起笑脸, 欢迎领导来到编织厂了解工作情况。
汪向阳还以为这个新开的编织厂有些规模,没想到就几间屋子!就只有三十名工人!这个小工厂目前只有一个生产科主任!连厂长都没有定下!
不到二十分钟就视察完了编织厂的情况,汪向阳心里有数了。对此,他皱着眉头开口发言:“这不是小打小闹嘛?编织厂跟个小作坊似的,这怎么带动全县发展?”
赵主任低着头,没有吭声。
林书记淡定地回应道:“刘主任在的时候,定下了‘先挣三个工分再挣十个工分’的发展目标。”
“啥意思?”汪向阳表情不悦。
林书记给他解释道:“咱县里目前能拿出来办厂的资金有限, 只能办个小厂子。先从小厂子开始发展。这就是先挣三个工分!等后期小厂子发展起来了,咱县里会追加投资扩大编织厂的规模,然后就能挣十个工分了!”
汪向阳露出嘲讽的神色,缓缓说道:“照我看,这叫异想天开!这个编织厂已经办厂两个多月, 目前我没有在厂里看到库存!连产品都没有生产出来,你们怎么保证厂子能盈利?”
林书记告诉对方:“彭秘书先前在首都接了两千多笔订单,咱编织厂的工人是新招聘的, 需要培训一段时间。只要培训好工人, 就能马上生产出产品,卖到外面盈利。”
“两千笔订单, 能有多少利润?”汪向阳压根看不起这两千笔订单,觉得数量太少!
林书记看向赵主任, 询问道:“赵主任, 你来回答汪主任这个问题吧!”
赵主任立马抬头, 回答道:“目前收到了2394笔订单,每一笔订单售价十块钱, 最后能收到23940元,最后的利润情况,需要减去办厂支出以及厂里的材料消耗与工人薪资支付情况,才能确定准确数额。”
闻言,汪向阳露出诧异的表情。他的老丈人就在市里的编织厂当厂长,但是市里的编织厂一笔订单才赚一两块钱,甚至是几毛钱的利润!而西云县的一笔订单能对外售价十块钱!这价格也太高了!
“据我所知,编织产品买不了这么高的价格吧?你们一笔订单卖出十块钱的高价,这不是坑老百姓的钱吗!”汪向阳故作生气的模样质问赵主任。
赵主任面色紧张,深吸了一口气,出声解释道:“咱厂里主要推销的产品是收纳箱。在外面一个收纳箱的售价是二十块钱到三十块钱。还需要工业票才能买到。咱厂里的收纳箱定价十块钱,已经比市场价低了很多,而且咱厂里的收纳箱目前是不需要凭工业票购买的。所以很多人民群众都接受这个价格的收纳箱。”
汪向阳问道:“产品在哪?拿过来给我瞧瞧。”
戚苒马上从办公室里拿来一个成品收纳箱,递给汪向阳。
汪向阳看到这个收纳箱,立马就理解了为啥能买十块钱的价格!这个收纳箱挺大的,至少能收纳十几件夏装,两三件冬装。哪怕不装衣服,拿来收纳其他东西,也能收纳不少乱七八糟的小玩意儿。
甚至在收纳箱的左右两侧还加了两个耳朵,一看就能穿上带子背在身上!方便出门携带!关键是这款收纳箱编得很好看!上边加了一些编织的小玩意儿,看着就很高档!
说实话,这款收纳箱才卖十块钱,卖得太便宜了!还不是凭工业票购买的!汪向阳觉得西云县这边的人都是蠢货!连挣钱都挣不明白!
汪向阳把收纳箱还给戚苒,面色严肃地质问赵主任:“同样是收纳箱,为啥别的厂子在市场上卖二三十块钱,咱县里的编织厂只销售十块钱?而且还不是凭工业票售卖?”
赵主任抬头看向林书记,等了一会儿,见对方没有说话的意思,只能硬着头皮回答道:“汪主任,情况是这样的。先前刘主任说过,咱不能把价格定得太高。咱厂子里挣点钱,也要让人民群众都买得起收纳箱,用得上收纳箱。”
“咱编织厂是为国家挣钱的,同时也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咱不能卖那么高的价格给人民群众。价格高了,人民群众买不起,用不起。这样并不利于服务人民群众。”
汪向阳听到这话,笑得阴阳怪气的,嘲讽道:“依照你们的意思。其他编织厂卖二三十块钱,还凭工业票购买。那是在为难人民群众?”
赵主任急得额头冒出了好多冷汗,僵着脸回应道:“汪主任,咱不是这个意思。咱编织厂是按照刘主任的指示办厂,所有工作都是按照刘主任的指示开展。”
“所以都是刘长生的意思?这个编织厂是刘长生一个人的?”汪向阳瞥了眼林书记。
林书记觉得这人真是越说越不像样,心里头厌恶极了对方,表面上还得客客气气地回话:“汪主任真是讲了个好笑话啊!这编织厂是咱西云县的,是国营工厂,咋可能是他刘长生一个人的?从办厂前到办厂后的工作都是经过县里领导班组开会商讨定下的。”
汪向阳冷笑一声,缓缓说道:“这几天我翻看了西云县近几年的工作情况。很多会议内容都是刘长生在主持。这西云县不知道的还以为啥时候成了他刘长生一个人的天下!”
这话可真是够毒的!一边往刘长生头上扣帽子,说西云县是刘长生的一言堂。一边骂西云县的领导班组一个个全都是哑巴,没人敢出声反抗刘长生!
林书记脸上的笑容挂不住了,收敛笑容,冷漠地言道:“汪主任如果对刘主任的工作不满意,可以向上反映。如果您是对西云县的领导班组工作情况不满意,也可以一起向上反映。”
汪向阳调来西云县就是来找茬的。看到林书记敢怼他,立马顺着杆子往上爬,一脸严肃地说道:“西云县的工作情况,我一定会如实向上反映的!”
林书记转头看向别处,懒得再搭理对方。
汪向阳也不搭理林书记,继续跑出犀利的话题,质问赵主任:“为啥没看到编织厂的技术师傅?”
“咱编织厂的技术师傅回家休息了。”
赵主任看出来了,这个汪主任就是故意来找茬的!重点针对的就是刘长生!所以对于刘长生的所有决策,包括在刘长生全力支持下开办的编织厂,也成为这个汪主任针对的目标!
汪向阳表情突变,愤怒地厉声骂道:“咋回事!编织厂刚开起来,现在正是培训工人的时期,技术师傅不在厂里培训工人,在家里歇息!一点工作敬业精神都没有!这不只是在耽搁编织厂的发展!更实在耽搁西云县的发展!立马把技术师傅叫过来!我要问清楚情况!”
赵主任还没开口解释,戚苒主动出声说道:“汪主任,您好,我是技术师傅的秘书。咱县里考虑到技术师傅的情况比较特殊,所以对技术师傅的身份进行保密。将我安排到技术师傅身边,协助周师傅工作。您想了解啥情况,可以询问我。”
汪向阳盯着戚苒,没有搭理她,而是转头质问林书记:“哪怕是市里的编织厂,都没听说要保密技术师傅的信息!小小的编织厂技术师傅都能被列入信息保密?这是谁的意思?”
“是刘主任的意思。咱编织厂的技术师傅目前只有九岁。年纪小,情况特殊,所以县里经过开会商讨,最后决定对周师傅的身份进行保密。”
林书记现在只能把所有事儿都推到刘长生一个人身上。这是他之前跟刘长生商量的结果。刘长生愿意抗下所有风险,要求林书记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留在西云县继续主持工作!
汪向阳不敢置信地问道:“啥?九岁的技术师傅?你们到底在搞啥!”
林书记将周锦绣的情况告诉对方:“周师傅虽然年纪小,但是特别有天赋的人才。她代表咱编织厂去了首都参加编织技术比赛。还拿到了优秀奖!当时津市的刘师傅想收她为徒,带她去津市深造,周师傅拒绝了。她放弃大好前程回到县里,帮助咱县里培养工人。考虑到周师傅这阵子太忙了,所以厂里给她放了几天假,让她回家歇息。”
汪向阳皱着眉头追问道:“连市里的编织厂都没有收到比赛邀请,这个九岁的孩子咋去首都参加比赛的?”
林书记从对方话里捕捉到一个信息,汪向阳多次提起市里的编织厂,看来对市里的编织厂很了解。
一时之间林书记猜不透汪向阳到底想干啥。只能含糊地回答道:“也许是首都那边有人认识周师傅,知道周师傅手艺好,所以才给周师傅发了比赛邀请。”
“周师傅家在哪?她是首都人?还是县里人?”
汪向阳这次来西云县,不单是来找调查刘长生这几年的工作情况,重点还是为了这个比赛来的。他得帮老丈人搞清楚为啥西云县这边能收到首都的比赛邀请函。
现在总算是弄明白重点在谁身上了。接下来他只需要好好调查周师傅这个孩子的情况就知道为啥对方能参加这次比赛!
见汪向阳这么在意周锦绣,林书记心里警惕起来。正准备找个话题结束这次视察,就听到隔壁的办公室有电话声在响起。
赵主任跟戚苒对视一眼,戚苒反应最快,马上跑去接听电话。
汪向阳想知道是谁给编织厂打电话,抬起脚追上戚苒进入办公室里。
林书记皱起眉头,一脸烦躁的表情,示意赵主任一起去办公室。
“是。我会转告周师傅的!谢谢你们!好的!明白!”
戚苒挂断电话,看到这些人都过来了。心里有些紧张。
汪向阳直接开口问道:“谁打来的电话?”
戚苒下意识看向林书记,林书记微微摇头。
戚苒只能撒谎,告诉汪向阳:“是首都那边打来的电话。有些人询问产品发货的时间,觉得等待时间太长,所以取消订单。”
汪向阳立马抓住话题,批评道:“瞧瞧!我说啥了!你们到现在都没有把产品生产出来,这样光让消费者等着,这不是浪费大伙儿的时间吗!”
没人回话,汪向阳先后把屋里的人都打量了一遍,想起迈进门槛的时候听到戚苒提起了一句周师傅,他追问道:“刚才你在电话里说会转告周师傅,转告啥事?”
戚苒稳住心态回答道:“下单的顾客有七成以上是认识周师傅的,有些人不愿意等货了,所以让我转告周师傅。”
汪向阳惊讶,没想到这个九岁的周师傅竟然在首都这么有名气!为啥以前都没有听说过有这号人物?
他再次把话题引到周锦绣身上,问道:“周师傅要休息多久?啥时候来上班?她家在哪儿?”
“周师傅请假回家待了两天后,出发去津市学习了。咱编织厂这边还有很多需要进步的地方,周师傅特地去一趟津市找刘师傅学习。刘师傅可是行业大拿!”
汪向阳一而再地询问周锦绣的信息,让戚苒不得不多想。她毕竟是周锦绣的秘书,第一职责就是服务周锦绣!撒了第一个谎后,戚苒胡说八道起来更得心应手了。
汪向阳听说过,津市那边的编织厂可是北方佼佼者!虽然他对这位刘师傅的情况不了解,但是周师傅这个孩子能搭上刘师傅这条人脉,可见是个有能耐的孩子!也不知道是啥家庭背景能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孩子!
于是,汪向阳把话题引到周锦绣的家庭情况方面:“是周师傅的家人陪同她去津市的吗?”
戚苒犹豫了一下,点头回答道:“是的!”
“周师傅一家都是在西云县?周家是啥家庭成分?”汪向阳往下追问周家的情况。
戚苒没想到汪向阳会从周锦绣追问到周家的情况,她不知道该如何解释。只能看向林书记。
林书记出声打岔,提醒汪向阳:“汪主任要是想了解周师傅的情况,等她回来再当面了解吧!咱先回县里吧!县里还有很多工作要干。”
汪向阳不清楚编织厂这边是不是故意把人给藏起来的,从他们的话里得不到有用的信息,只能先离开编织厂,打算另外派人暗中调查这个周师傅的情况。
他目前的工作任务,主要还是调查刘长生。先把刘长生给调查清楚,回头再慢慢弄编织厂这边!看看老丈人是需要编织厂的销路,还是需要编织厂的技术!要啥就给弄啥过去!
回到县政府,吴秘书看到林书记回来了,立马拿着东西进入他的办公室,还把屋门给关上。
“书记,这是寄给您的东西。从首都那边寄来的。”
上一篇:剑尊对他一往情深
下一篇:炉鼎师尊爆改教导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