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C位出道 太子殿下C位出道 第114章

作者:南溪糖醋鱼 标签: 娱乐圈 穿越重生

  崇德帝端坐御座之上,即便深夜,仍旧精神奕奕。几位臣子立在另一侧,都听到崇德帝威严的声音:“筠儿,此事交给你办理,应当如何?”

  尘封的记忆扑面而来,慕秋筠几乎脱口道:“儿臣以为……”

  四字既出,他顿了下。

  他记得这一幕。

  十六岁那年,黄河水患,周遭三州皆受水灾,民众流离失所,饿殍千里。

  崇德帝深夜召他入书房,询问他的见解。

  他甚至记得自己当初是如何回答的:应先安抚百姓,开仓赈灾,将受灾百姓转移到附近州县;再修堤筑坝,改善水路;如有可能,尽力恢复受损良田……

  他自问思路并无问题,斗胆抬头,看到的却是父皇沉沉失望的眼神。

  慕秋筠感受到帝王那沉重的视线,他垂首,将记忆中的回答复述了一遍。

  崇德帝勃然变色,拍桌道:“‘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到底被你读到哪里去了?!”

  刷的一声,众人齐齐跪地。

  慕秋筠看到了记忆中的自己:他低下头,脊背脖颈却挺得笔直,只当父皇心情烦躁,又拿他做了出气筒。

  他并不觉得自己回答有什么不对。

  如今,相似的龙威笼罩头顶,慕秋筠垂首,双臂平举,颤声道:“儿臣不解,请父皇明示。”

  崇德帝看着他,轻轻吐出一声叹息:“‘乐民之所乐,忧民之所忧’,你可知百姓忧在何处,乐在何处;为何而忧,为何而乐?”

  慕秋筠遽然抬头,冒犯地直视龙颜€€€€

  他看到了崇德帝眼中沉郁的担忧。

  帝王的嗟叹轻得像风:“这天下交给你,朕如何放心啊……”

  皇袍玉冠的皇帝走下御座,来到他身边。他跪在地上,背对君王,却仿佛借助君王的眼睛,看到了书房外的桂树,视线又穿过桂树,俯瞰纵横交错的山河。

  然后来到了麦田间。

  “真正的帝王术不在书里,不在太傅口中,不在朕,”他沉沉拍着慕秋筠肩膀,指着门外道,“在山野间,在集市上,在百姓众口-交传的言语里。”

  慕秋筠急促地起身,转头却发现门外是千亩良田,金黄的麦子无边无垠,天空清澈得如同洗过,穿着汗衫的百姓在田中劳作。

  紧接着€€€€不过转眼€€€€滔天洪水直冲而下,浑浊黄汤以破云之势冲垮麦田,遍地浊水,根苗不见。

  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官兵竭尽全力拖拽他们到远方安顿,他们却不依不饶,哭着喊着:

  “我的田啊€€€€”

  “我的家啊!”

  多少人跪倒在地失声痛哭,在那粗布长衫的人群中,慕秋筠看到了白青禾和李成收。

  两人悲痛欲绝,恨不能手脚并用奔向浊水,奔向自己侍奉了那么久的幼苗。

  有人在身后拽他们,但他们用尽全身力气不肯离开。

  这是在土地上生长起来的人,他们的脚时刻踏在这片土地上,他们全部的心血都交付给这片土地,官府可以硬拉着他们安顿去别的州府,但……

  转瞬场景又变。

  青天白日,明镜高堂。

  巡抚大臣送来新的消息:“禀陛下,转移灾民不堪移居,病死者众,仅此一月,黄河几州病死者达……”

  “噗€€€€”

  听到臣子报上的数字后,崇德帝一拍龙椅,颜面骤红,竟生生喷出了一口血!

  周遭骤乱,慕秋筠疾步冲上,不住安慰:“定有方法可解,父皇莫要心焦……”

  他仍记得崇德帝那个眼神。

  那个明明亮得惊人,却隐含着无数沉郁情绪:痛惜,不解,失望,悲哀……

  那是一个令人一看就感到揪心的眼神。

  曾经,慕秋筠不懂,他的父皇为何在那种时刻,对他露出那样的眼神。

  现在,他却依稀明白了。

  怎么能不心焦呢?那可是整整数万条人命!

  怎么会不心焦呢?如果连皇帝、太子都不心焦,谁来替那些安土重迁的黎民百姓心焦?

  他想起自己成年后,某次与崇德帝同游花园,两鬓斑白的皇帝望着远方天空感叹:“你什么时候才能做一个体恤民情的好皇帝啊。”

  彼时慕秋筠以为父皇怪罪自己懈怠,忙保证必定认真批阅奏疏。

  崇德帝露出一个复杂的微笑€€€€那时慕秋筠不懂,现在才知道,那是一个苦笑。

  就和他当年锒铛入狱,崇德帝望着他,露出的悲哀苦笑一样。

  帝王说:“你若不是我儿,若没有这么聪明,就好了。”

  他心头泣血,暗恨父皇昏庸,竟不知他一片忠心,当真以为他等不及登那皇位,信了他谋逆的说辞。

  现在想来……

  现在想来!

  知子莫若父,崇德帝岂会不知!

  但他更知,这个自幼聪明过人的嫡子,却没有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皇城之外民众叫苦连天,皇城之内他仍在玉座上做着自以为正确的命令。

  而他那向来不得皇帝“喜爱”的大皇兄€€€€今日被派去这个州,明日被派去那个州,每每回京,定然要与京中贵族一番唇枪舌战。

  他也曾与皇兄同心协力,力排众议,肃清朝堂,激浊扬清。

  那时崇德帝总用他不甚理解的复杂目光看着他。

  归根究底。

  是谁在为百姓谋福?

  是谁动了京中权贵的利益?

  为何大半京城都默认继位的会是太子,最终登上帝位的却是那“流落在外”的大皇子?

  朝堂皆知太子为人刚正,谋逆的风声到底从何处传来?

  慕秋筠心念乍变,几欲泣血。

  眼前的画面变了。

  城郊外,柳树下,清酒坠地溅起灰尘。

  不知多少年过去了,须发皆白的老皇帝,在心腹老监的搀扶下,走到那片土地,靠坐在横斜的矮树上。

  苍老的手抚摸着枯干,老人一语不发,目光悲切。

  片刻后,他忽然捂住口鼻,哑声闷咳。

  “陛下……”老监声音哀戚,正欲劝说,却被帝王抬手止住。

  “咳€€€€!”

  一声剧烈的咳音后,鲜血陡喷,溅在灰黄的尘土上。

  “陛下!”

  老监心神俱惊,忙扶住他。皇帝却只是哀切地笑了,叹道:“老了,老了……”

  他仰头看着灰蒙的天空,目光像在怀念什么人。

  末了也只是溢出轻叹:“老了啊……”

  还算盛年时选择了最合适的继承人,将聪明而充满威胁的那个替中意的人选除去。

  到了暮年,却想起那个沉默寡言而惊才绝艳的孩子。

  但再也找不回来了。

  ……

  “父皇……父皇……”慕秋筠满目悲戚,声声泣血,眼角感受到从未有过的灼热与滚烫。

  “慕秋筠?慕秋筠!”

  远方却不知何人一直叫着他的名字,那声音带着一股力量,将他从无穷的漩涡中拽离出来,慕秋筠感到自己握住了一块浮木,便紧紧抓住,猝然睁眼€€€€

  林宥辰坐在他的床边,紧紧握着他的手,满目惊讶。

  慕秋筠胸膛剧烈起伏,身体好像刚从冷水里捞出来,一时分不清哪里是彼岸,哪里才是归途。

  他鬓边的发几乎都被汗湿了,素来清明的眼睛不太聚焦,细细看去尽是惊惶。

  林宥辰从没看过他这副模样,既不知道他做了什么梦,也不清楚他到底经历过什么。

  心急之下,他大力将慕秋筠拽起来,揽进自己怀里,手掌自上而下抚过慕秋筠的脊背,一遍一遍地重复:“没事了,没事了,都是梦,梦醒了就没事了……”

  是……梦?

  慕秋筠迷茫的视线这才有了焦点,熟悉的声音一下一下落在耳畔,他轻轻启唇,声音犹带着刚刚冲破洪水的沙哑:“……林宥辰?”

  “对,是我,”林宥辰拍着他清瘦的脊背,声音前所未有的温柔,“我在呢,我在呢。”

  慕秋筠逐渐定神,像是要确定他回到了这边的世界般,低低地道:“林宥辰。”

  是林宥辰。

第96章 久在樊笼

  林宥辰拎着早餐回到院子, 一推门,慕秋筠正坐在院中石凳上,面前是一张A4白纸, 手边放着他的黑色签字笔。

  这人正仰头,看着头顶渐变的蓝橘色天空,听到门响,清亮的眼睛看了过来。

  “没多睡会儿?”林宥辰走过去,就势把早餐放到桌上, 自己在慕秋筠对面的石凳坐下。

  昨晚慕秋筠半夜惊醒,林宥辰也没怎么睡着。隔着屏风,他依稀能看到对方半坐的隐约轮廓。

  那轮廓大概维持了半个晚上。

  慕秋筠摇头,接过林宥辰递来的早餐。林宥辰拈起他面前白纸, 看到两列工整的行楷:

10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