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娇夫的首辅大人 小娇夫的首辅大人 第12章

作者:阿杜行 标签: 生子 天作之合 朝堂之上 轻松 穿越重生

  陶青在见到卢栖之前一直以为所有的书生都是和夫君一样的一身的书卷气,温文尔雅的,身上自带一股稳重的气场,最次的也是一身的书卷气,有礼有节的,

  自从见到卢栖之后,陶青觉得原来书生也有跳脱的啊,他还是第一次见这么活泼的书生呢。

  不免的对着卢栖多看了几眼。

  卢栖察觉到陶青的目光,便对着陶青道:“嫂夫人此次前来是送叶兄的?”因着叶胥在书院里都是独来独往的,之前也不曾见到叶胥的家人来送。

  于是心中好奇:“之前怎的没有见过嫂夫人前来。”

  陶青刚想回卢栖的话,但又不知该怎么回。

  他总不能说之前自己把夫君当成亲人,再说了,原先夫君也不让他送啊。虽然这次也没说,但这次他愿意,夫君也没有拒绝。

  叶胥见陶青支支吾吾的说不出话来,便打断卢栖的发问:“卢兄,这是要住宿了?”

  卢栖看向自己身后拿着自己行李的小厮和马夫。

  不得不接受了自己要住宿的现实:“父亲不让我在家住了,叶兄你是不是一个人住?要不我找夫子申请,我住你那间吧!正好我俩还能有个伴,怎么样?”

  说完,还两眼发光的看着叶胥。

  叶胥见卢栖终于不再执着于对陶青问东问西的,心中松了一口气:“若是夫子同意的话,我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第24章 陶青有幸在人生中第一次……

  陶青有幸在人生中第一次见到了人型哈士奇,当然陶青并不知道什么是哈士奇,他只是觉得此时的卢栖好像是不大聪明的样子,若是卢栖身后有条尾巴,可能已经摇出了残影,那双眼睛亮晶晶的,就像是看见骨头的小型犬。

  叶胥见到卢栖这般的欢喜模样,都没忍心告诉他那个残酷的事实:自己可能在书舍中住不了多久就要搬走了。与同窗相比,他选娇娇软软的小夫郎同住。

  当卢栖听到叶胥同意自己与他同住的意愿,恨不得当即抱住叶胥转几圈,人们常常因为卢栖长的一副细皮嫩肉的大家公子模样而不知在这精致的外表下面是一颗糙汉子般的心,卢父也是很纳闷,自己与夫人都是细致讲究的人家,也不知为何生出来的儿子为何与他二人完全相反,这般的不拘小节、一副得过且过的模样,一点也没有大户人家公子的模样。卢父不知道的是在现代有个名词叫做隔代遗传。

  卢栖也知道像叶胥这般清冷的人,肯定不会同意自己抱着他转圈圈的奇怪要求,再者说,两个大男人抱着一起说不出来的奇怪。更何况叶兄的夫郎还在旁边,虽然卢栖极力忍住心中的激动,但是,他一开口就出卖了他此时激动的心情:“叶兄这是要进学堂吗?正好,我将行李先搬进你住的地方。”

  卢栖想给夫子来一手先斩后奏,因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叶胥所居住的房间里至今都没有学子居住。

  不得不说,卢栖在眼力见这点上是一点都没有继承到他父亲作为商人该有的眼力,人家小两口正在这难分难舍的,两人还都很珍惜这短暂的时光,结果他上来就是一顿输出,之后还直接拉走叶胥。

  陶青心中也知到了夫君进学堂的时间,但是心里还是舍不得,还想在与夫君多待一刻。

  叶胥见卢栖这么说,也知晓要进学堂了,于是叶胥转身对着自家小夫郎说道:“青儿,为夫先走了,若是青儿有空的话,可以来学堂寻我。”

  叶胥之所以没有说小夫郎想念自己时来寻找自己,是因为在众目睽睽之下,不能直接挑明哥儿家的思念自己的夫君,这样是会被他人说笑的,为了陶青着想,叶胥把锅全揽到自己的身上,说是自己离不开自家小夫郎。

  叶胥看着陶青的眼眶隐隐的有要变红的趋势,也不顾旁边卢栖的目光,将陶青揽在怀中,用手轻轻地拍打了下陶青的背,以此来安抚陶青。在陶青的耳边安慰道:“青儿一定要来看我,若不然,为夫定会想念青儿想的夜不能寐。”

  陶青听到夫君这般说话,悄悄红了耳尖,轻轻地“嗯”了一声,表示自己定会来学堂看望夫君的。

  夫子也是从书生那个时代过来的,也知晓书生的不易,对家属来看学子这件事,也并没有像平常的书院那般苛刻。

  因着夫子知晓书生们在学堂中要集中学习小半个月,夫子是对家属来探望的行为也是准许的,但是有前提的:不能占用学习的时间。那些娇生惯养的富家子弟即使是不在书舍住宿,中午还是时不时有人来看望。

  叶胥让陶青先去寻叶姆他们,陶青转身离开,叶胥就站在那看着自家小夫郎的身影渐渐远去,直至看不到一丝丝陶青的身影,叶胥才转身和卢栖一同进了学堂。

  卢栖还是第一次见到叶胥的柔情模样,虽然是对着他的夫郎。在学堂的叶胥与这完全相反。整天是一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好学生模样,整天冷着一张脸,白瞎了一副好皮囊。

  使得卢栖每次想和叶胥说句话,拉进拉进关系时,看见他那张冷脸都是望而却步,无一不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现在看着叶胥与他夫郎两人之间的拉拉扯扯的不舍模样,卢栖心中好奇:难道这就是爱情使人盲目,爱情还能改变一个人吗?卢栖摸了摸自己的下巴在那天马行空的想象。

  那要是自己也娶了夫郎是不是也会稳重些,你说为什么不娶姑娘家的,叶胥娶的都是哥儿,那可是叶胥,是他们学堂的传说,跟着他准没错。

  当卢母将自家儿子想娶夫郎的想法告诉卢父时,卢父气的胡子都快飞了起来,叉着腰骂卢栖想一出是一出,书都读不好,还想着娶夫郎,卢父还叫嚣着卢栖要是读不出了名堂来,这辈子都别想娶夫郎,就做一辈子的光棍吧!

  卢栖没想到自己的一时兴起,竟然惹得老爹如此暴躁模样,吓得卢栖一个月没敢回家,就怕回到家之后,被老爹逮住揍一顿,至于为何卢栖这么大岁数,还在挨揍,还不是卢栖太皮,起初的卢父是准备走慈父路线来教导儿子,发誓自己不能像自己的老爹一样不着调,他要树立起做父亲的威严,但是后来卢父发现慈父这条路根本不可能教育好卢栖,所以卢栖是从小到大都在吃自家老爹的鸡毛毯子。

  于是卢府的下人常常能听到自家少爷的狼哭鬼叫,鬼哭狼嚎之后便是一个新的鸡毛掸子便摆在大厅,所以这十几年来,卢府消费最多的不是扫把,而是鸡毛掸子。

  在叶胥与卢栖一同去书舍的路上,卢栖就像是一个BB机一样,一点都不消停,对着叶胥问东问西的,叶胥都心疼他的嗓子,心中不得不佩服卢栖还是有做BB机的潜质的,说了一路,也没见卢栖口渴或者是嗓子有什么不适之状。

  叶胥也是对着卢栖的问题是知无不言的,毕竟卢栖也算是帮助过自己的,礼尚往来,再者就是卢栖一路上问的全部都是关于在功课上的内容,叶胥别的不行,就学习经验多。叶胥结合他之前学习以及清醒过来之后的这些天的学习经验告诉卢栖的。

  当卢栖听到叶胥说“学习要劳逸结合,不能读死书,要理解着学习”之后,卢栖对叶胥的崇拜之情都溢出了眼底了,卢栖没想到像叶胥这样的大学子竟然会说出劳逸结合这种话,他每次见叶胥不是在看书就是在温习功课,他就没有见过叶胥有休息的时候。

  没想到,他竟然会在叶胥的口中听到劳逸结合这种话,他一直以为叶胥是读死书的书呆子,因为每次夫子讲课时,叶胥都是一副认真听讲的乖巧学子的形象,每当卢栖开小差,抬头就见叶胥在按照夫子的要求在温习夫子所讲解的内容。

  每次散学之后,叶胥都是在拉着夫子探讨一些什么他听不懂的东西,卢栖是那类看见夫子就掉头跑的人,所以,每当看到叶胥拉着夫子一脸请教的情况,卢栖心中就对叶胥的勇敢表现佩服的五体投地,简直就是人间楷模啊!不愧是夫子的心头肉啊。

  像他这种看见夫子就腿软的人是永远达不到叶胥这个等级的,卢栖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二人这样边走边交流学习的心得,主要是叶胥说学习的经验,卢栖在旁边担当气氛组,一脸的惊奇和佩服。

  通过一路上的交流,卢栖对叶胥的佩服之情又有了新高度。

  二人穿过竹林时,远远的就看见了坐在亭子里对弈的夫子,卢栖看见夫子之后,第一反应就是跑,但是又看见夫子看向了这边,卢栖吓得双腿直抖,还是卢栖急忙之下抓住了叶胥的胳膊,才勉强维持住了体面。

  夫子往这边看时,叶胥就与夫子对视上了,叶胥心想这次的问候是逃不掉了,于是,迈着步子朝着夫子的方向走去,为了照顾腿软的卢栖,叶胥走得缓慢,生怕走快一点,卢栖就颤颤巍巍的摔倒了。

  就算是走得再慢,路也是有走尽的那刻。

  叶胥与卢栖并排的对着夫子行了一个学生礼,夫子摆摆手,叶胥见夫子正与一老者对弈,心想不便打扰他们,便想着告辞,那老者全程没有抬头看他们一眼,老者的眼神完全的粘在那棋盘上的棋子上面,叶胥见夫子允许他们离开后,同卢栖一起走出了竹林。

  等二人离开后,那老者开口了,对着夫子说道:“这便是你的得意门生,倒是有些礼貌,也有读书人该有的气质,倒是不知这人品如何?”

  “舒老还不相信我看人的眼光吗?我这学生读书用功,人品倒也不错。”

  那老者听完夫子的话,只是摇摇头并没有说什么。

  远处,一书童打扮的人,正捧着用油纸包裹好的糕点往这边赶,那书童奔跑的方向正好与叶胥离开的方向相反,书童跑的忙不择路,差一点就撞到叶胥,还是叶胥眼疾手快,及时接住了书童,这才避免了一场意外的发生。

  那书童只是一心的想邀功,心里想的都是他寻到了一样这镇上人人都赞不绝口的糕点,书童想着舒老尝了定会食欲大开。书童的脑中都是舒老对着糕点的满意的神色,况且这竹林一般都是没什么人来的,至少这几天没人来,所以那书童就没有注意眼前有人。

  等叶胥安抚住书童后,发现一直被书童护在怀中的正是自家的糕点,因他们家独特的包装手法,即使只露出了一角,叶胥还是一眼就认出了那是自家的产的东西。

  那书童也是极其的有礼貌,对叶胥道谢过之后才离去。

  等叶胥与卢栖走远后,卢栖才开口:“叶兄知道与夫子对弈的那老者是谁吗?我还是第一次见这般精神矍铄的老人,虽然没有看到脸,但是他身上散发出来的气息就非同一般。”

  叶胥听到卢栖这般说,有些好笑,又不是修仙世界,还气息与众不同。却还是中规中矩的回道:“我也是第一次见那老者,并不知晓那老者的身份。”

  卢栖惊讶叶胥竟不知那老者的身份,他还以为叶胥经常到夫子的住处去请教,还以为叶胥知道些什么呢,没想到叶胥也不知。

  叶胥见卢栖还一脸好奇的神色往竹林的方向看,也没说什么,反正那老者是什么身份都与他们无关。

  竹林这边,书童冒冒失失的走到了那老者身边,语气中是掩藏不住的惊喜:“舒老,这是这镇上口碑最好的糕点,您尝尝,听说老少皆宜,对老人也是极其适合的。”

  那老者看着书童冒冒失失的模样,也没说什么,反正他说了这书童也不改,次数多了,老者就不再苦口婆心的要求书童稳重些了,这书童也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他也不好拘着他的天性。

  夫子见着书童还是那般的活泼,笑着对书童说:“你这性子还没改掉呢?也就舒老能忍受的了你。”

  书童也只是笑着摸了摸自己的头上的两个小角角,没有说什么。

  调笑间,那老者已经打开了那包装,手拿起了模样并不太出众的糕点。这糕点的上方还点缀着红枣碎,味道闻起来也是从未过有的香甜,隐隐约约的还能看到糕点上面冒着热气。

  老者将糕点放入口中,细细的品尝了起来。

第25章 没想到这糕点卖相虽是其……

  没想到这糕点卖相虽是其貌不扬,入口却是有蛋麦两香、回味悠长、自然清香、不粘不腻的味蕾体验。

  赵夫子见舒老沉溺在这小小的糕点之中,有些好奇这糕点能有什么魔力,能让尝遍大齐境内各地美食的舒老享受其中,舒老不仅是国子学的博士,还是一个号称不羁的品尝家。

  只要是美食,不管是在酒楼售卖还是小摊贩摆卖,只要是听说味道鲜美,他都是来者不拒的品尝一下,往往是舒老亲口赞美的食品,无一不是卖的火热,生意大好,所以在京城只要是做买卖的人家,都万般的请求舒老能亲自品尝一下自家售卖的食品,只求舒老的一声点评,舒老的点评也是一针见血,直指弊端。

  但此时的赵夫子见舒老还沉浸其中,便有些好奇这糕点到底是有多么的美味,便想着若是有时间自己也买上一些品尝一下。

  其实,当舒老打开油纸的那一刻,赵夫子也是被那香甜的味道勾起了食欲。

  赵夫子想着等会他就去询问书童这是在哪里买的糕点,他并没有听说这镇上的李记糕点出什么新品,应当是这书童在别处买的。

  舒老也不是一个藏私的人,等舒老细细的品味之后,也邀请赵夫子品尝一下这人间美味,赵夫子的手指早就蠢蠢欲动了,彼时舒老刚一开口,那边的赵夫子的手就已经伸了过去。

  舒老看着站在一旁的书童,也招招手让他也来品尝一下,他一大早就起来去排队才买来的糕点。

  也不知这书童是哪里来的渠道,听人家说去晚了便不能买到,买这糕点可是要排队的,天刚蒙蒙亮,他就听到书童开门外出的声音了。也不知那么急干什么。

  书童本以为自己起这般早,肯定是第一个去的,他早已打听好了那糕点的摊位,听说那摊位是衙役专门给那买糕点的人家准备的,所以并不用担心会排错队的情况。

  因舒老爱好各种美食,所以每新到一处,书童就会尽职尽责的去打听当地的美食,这次,他打听到有一家的糕点特别的美味,问了许多人,他们都是对那糕点一脸的向往之色,又好像是在回味。

  但是当那书童到地方时,那摊位前已经有十多人小厮模样的人在那规规矩矩的排队。他急忙小跑着向前,生怕自己排到了后面,他可是听说这摊主,每天卖多少都是有定量的,所以他才一大早的往这边赶。

  慢慢的,他身后的队伍越来越长,这眼看着太阳都要升起来了,还是不见摊主的身影,他心中有些泄气,以为这摊主不来了,有想离开的打算了。

  天刚亮时,他就来排队了,别的小厮还有人来换班排队,前面的人换了一拨又一拨,就只有他一直是一个人,现在的他是口干舌燥的,肚子还在咕咕叫,抬头又是热辣辣的日光,但是就这么的离开,又有些不甘心。他转身询问身后的老人家:“老人家,您知道这摊主什么出摊吗?”

  老人家身体硬朗,声如洪钟:“往常这个时间,摊主应该是到了的。”那老人家抬头看了看这日光。

  “此时的叶摊主他们应该是到镇门口了吧!”

  “孩子,你这是第一次来买吧,咱们排队的时间虽然长,但是我们很快就能买到的,年轻人,心急是吃不了热豆腐的,心急也是尝不到鸡蛋糕的。”

  说完,还一脸深沉的看着书童,拍了拍他的肩膀。

  听见那老人家这样说,书童没想到这摊主竟不是镇上之人,能得到这镇上这么多人都赞不绝口的摊主,究竟是何方神圣。

  转身想询问那老人家,却突然间觉得人群沸腾了起来,书童就见那不远处,有三个背着背篓的人影往这边赶。

  等人影走近了,书童才发现那三人的打扮和模样,分明就是村人的形象,他半分也不相信这卖糕点的想法是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想出来的,打听过才知晓,原来卖糕点的想法并不是这摊主想出来的,而是这摊主的儿子,这摊主的儿子是今年刚刚考上秀才,说是现在正值农闲时刻,在家中也是闲着,所以就摆摊来补贴家用。

  书童听说那秀才就在他们现在的学堂读书,心想着若是有时间,他还是想见见这秀才的真面目。

  他这一路上都在想那秀才,激动之余,肚子也不饿了,等舒老将油纸打开时,一股香味扑鼻而来,他才感受到肚子确实是有些饿了,他见舒老招手让他也尝一下,他也没有什么好扭捏的,从天亮至今,他滴水未进,伸手就拿起了一块糕点吃了起来。

  等他吃完之后,就已经被这口齿间香甜完全征服了,正想伸手再拿一块来吃,就见那油纸上哪里还有糕点啊,连渣都不剩,书童从未有像此刻这般后悔过,他为何就没有多买一些呢。

  书童见二人吃完之后都是一副意犹未尽的模样,便将自己心里的想法说了出来,书童对着赵夫子行了一礼:“赵夫子,我在路上听说,这卖鸡蛋糕的想法还是您这学堂的书生想起来的,说是你们学堂的大才子,是什么叶姓的书生。”

  赵夫子听书童这么说,心中已经有了一个人选,符合这几条的书生就只有自己的得意门生叶胥了。

  赵夫子见书童眼中满是好奇,便笑着说道:“那书生你不是见过吗?刚还扶了你一把呢。”

  书童听到赵夫子这般说,便也知晓赵夫子说的应该是刚才在小道上帮了他一把的那个书生,书童没想到那书生长得一副正人君子的模样,也不像是想出这般奇妙点子的人,果真是人不可貌相。

  赵夫子见舒老的眼中有着与那书童相似的好奇,以他对舒老的了解,大概是舒老是打上了叶胥家的鸡蛋糕的主意了。

  舒老也是心疼书童天刚亮就起来买糕点,正好那书生也是这学堂的学子,告知那书生一声,让他们每天给他们留一份,他又不是不给钱。就怕是有钱也买不到,要不是他家的生意太过火爆,他也不至于把心思打到一个学生的身上啊。

  于是两双满怀期待的眼睛,亮晶晶的看向赵夫子,赵夫子在心中叹了口气,这么多年了,这俩人在生活上还都是一副不太着调的样子。

  赵夫子认命般的在前面领路,带着二人向着学子书舍的方向赶去,一路上还看见了许多刚刚返学的书生,正往书舍的方向赶,书生们见赵夫子来了,纷纷行礼。赵夫子对着学子们摆摆手,此时的赵夫子心中有丝丝的后悔,早知便等到晚上入睡前来寻叶胥了,现在人这般多,他一一的回应,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11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