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娇夫的首辅大人 小娇夫的首辅大人 第32章

作者:阿杜行 标签: 生子 天作之合 朝堂之上 轻松 穿越重生

  叶胥昨日同荀文林喝的确实是有些大了, 也的确是不知道还有什么宴会要参加,若不是掌柜的提醒,他们二人可能就要忘了,这次也是多亏了掌柜的提醒。

  叶胥也不是什么不识趣的人, 当即道谢:“多谢掌柜的提醒!”

  “举手之劳罢了, 叶举人莫要多礼!”

  叶胥目送着掌柜的离去, 看他离去的方向,叶胥猜测:掌柜的应当是去叫荀文林了。

  目送着掌柜的离开后,叶胥转身便进了房门。陶青听见声音,迷迷糊糊的睁开眼,开口问道:“谁啊?”

  许是正处在半梦半醒之间,陶青的声音中还带有未睡醒时的沙哑。

  叶胥看着困得睁不开眼的小夫郎。弯腰揉了揉他的小脑袋瓜, 语气宠溺的说道:“你再睡会, 掌柜的怕我们会错过时辰,唤我们起来前去参加鹿鸣宴!”

  陶青听清楚没有自己什么事情,当即便放下心来, 听着听着再次进入了梦乡, 叶胥见陶青头一歪就睡着的小模样, 一时之间竟笑出了声, 只觉得陶青一股子孩子气的模样很是可爱。

  顾忌房间中还有正睡觉的夫郎, 叶胥洗漱都不敢太大声,生怕吵醒了熟睡的陶青。收拾完毕的叶胥,走到床前,低头看着小夫郎恬静的睡颜, 一时间只觉得:也许这就是他人口中的岁月静好!

  只想让时间停止流动,只停留在这一刻,让他静享这安逸的时刻。

  叶胥低头亲了陶青的额头后,对熟睡中的夫郎轻声的说道:“我去参加鹿鸣宴了,你醒来后记得去找店小二拿饭,我已告知了店小二!”

  眼看着陶青的眉毛即将蹙起,叶胥很有眼色的没再说下去,只最后说了句:“那我走了!”说完还有些不舍,说着要走,腿却丝毫没有移动。

  陶青只觉得叶胥好吵,他紧闭着双眼,嘴里敷衍道:“知道了,你走吧。”

  叶胥看着床上的小夫郎,一时间还是有些不舍得走。直到一同赴宴的荀文林寻来,叶胥便知时间不早了,才下定决心般的离开了。

  昨日荀文林和叶胥喝到半夜,陶青楼上楼下的唤小二,之后又是给叶胥擦洗,忙忙碌碌之下,将近丑时才堪堪入睡。

  陶青知晓二人过度欢喜,也没有说什么,就遂了二人的愿,任由二人胡闹,没想到,最后受累的竟是他自己。

  客栈离鹿鸣宴举办地点布政司衙门不太远,二人步行不到一刻钟便到了布政司衙门。

  等二人递上请帖后,小厮恭恭敬敬的领着二人到达了宴会中心,因着举子们尚未到齐,宴会并未开始,叶胥和荀文林也就并未见到正副主考官、执事各官等官员,

  宴会上没有什么虚情假意的来来往往,有的只是各位举子之间的侃侃之谈。

  叶胥和荀文林都不是什么善于交谈之人,二人各自找了个位子坐着,品着宴会上准备的茶水。

  就算叶胥不是那喜爱品茶之人,他也是能品出这茶确实是有与众不同之处的,他虽然不太会品,却是能描述出这茶的独特之处。

  这茶入口微苦,喝下之后却是又能吃出茶水的醇厚,咽下后口齿中又留有一丝的甘甜。

  叶€€不懂茶€€胥啧啧称奇道:“好茶!”

  一旁的荀文林一双眼直勾勾的望着那精致盖碗中的茶水,看那模样是在出神,这还是他第一次见这种微黄的茶水,细细轻嗅之下,只觉得有种醇厚的奇特之处。

  荀文林一时之间不知该不该饮下这微黄的茶水了。

  没等荀文林做出决定,就听到叶胥对着手中的茶水开始夸赞了起来。

  叶胥一边端着茶碗啧啧称奇,一边让荀文林也品尝一下这人世间的好茶!

  荀文林不知该如何做,只当这茶水如同家中的清水一般,大口喝了下去,俗称:一口闷。荀文林一口下去,茶水只剩下些许的茶叶渣。

  荀文林尝了一口只觉得这水并不像是叶胥口中所说的那般出人意料,荀文林心想:这到底是什么东西,怎的这般的苦。

  叶胥也被荀文林这喝茶的架势弄的有些懵,随即便想到:农家子出身的学子到底是同家有底蕴的学子不同。

  叶胥懂得品茶也是因为研究院中有些老学究喜欢品茶,一个项目完成后,无所事事时,他们总是喜欢拉着对品茶不太感兴趣的叶胥讲茶的由来,如何品茶等等。

  耳染目睹之下,叶胥也对品茶了解一二。

  叶胥倒是对荀文林这种做法没什么,叶胥对五官皱成一团的荀文林说道:“荀兄,这茶要慢慢品,不能牛饮!小口喝才能品出这茶的美妙之处,你再尝试一番,定是会有不同的感受。”

  荀文林半信半疑至于又小口抿了一下盖碗中所剩不多的茶水,细品之下,荀文林发现这茶确实如同叶胥所说:当真是别有一番韵味,一瞬间,荀文林就爱上了品茶。

  他觉得这品茶如同他的人生一般,先苦后甜。等荀文林品过这世间各种各样的茶水后,才发现并不是所有的茶都如同他初次饮茶那般先苦后甜。

  有入口甜,喝下甜,最后口齿之中还是甜的,如同那些个世家子弟,不仅家世好,自己也争气,生活一直都是无忧无虑的;

  也有是一直苦的茶,入口苦,喝下苦,口齿之中留下的还是苦,就如同那些世世代代以耕种为生的佃户一般,生下苦,中年苦,老年苦;也许苦的并不是茶,而是不同人所经历不同的一生罢了。

  叶胥见荀文林的脸上终于不再像是方才那般的苦涩后,微微向荀文林的方向倾身,询问道:“荀兄觉得如何?”

  荀文林同方才叶胥的称赞一样,还竖起了大拇指:“好茶!”

  荀文林说罢,二人相视一笑,尽在不言中。

  二人刚想对这茶水进行讨论一番,未等二人开口,就见一书生模样的男子,那书生的模样倒是端正,穿着却是同叶胥他们有着天壤之别。

  只见他身穿了件素面春纱袍子,腰间系着蔚蓝色几何纹宽腰带,留着一丝不乱的发丝,眉下是黝黑的朗目。

  那人并不是什么目中无人之流,先是同二人行了一礼,二人回礼后,缓缓开口道:“在下郜奇文,此次乡试中的亚元。”

  自报家门后,郜奇文向叶胥问:“不知阁下是否是叶胥叶解元?”

  郜奇文说完后,觉得自己有些唐突,像是怕叶胥误会解释道:“叶解元不要误会,我只是想认识一下您,知晓叶兄夺得了此次的案首,只想知晓叶兄对此次的考题是不是有什么不同的见解。”

  叶胥见郜奇文并没有那些读书人该有的自视清高,反倒是彬彬有礼,谈吐间也令人舒畅。

  面对郜奇文的疑惑,叶胥说出了自己关于此次考题的见解,郜奇文听完后只觉得受益匪浅。

  郜奇文见荀文林也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便也拉着荀文林谈谈自己的见解,于是一行三人各有各的看法,都是些少年书生,在读书上也都是小有成就的举人。

  三人交谈完后不久各位考官和总督、巡抚等官员纷纷到场,原本在各自位子上坐着的举子们,纷纷起身行礼。

  总督赶忙让举子们就坐,就算现在他们这些举子可能官位不如他,那谁知以后呢!

  他观这么多的举子中定是有比他走的更加长远的人。

  在座的举子之中像叶胥、荀文林这样的年轻面孔并不多见,大都是比他们大些的中年学子。

  三人年轻,又坐的靠前,各位官员自然是对他们的关注较多。

  古往今来,婚姻大事总归是长辈口中盛久不衰的话题,更何况是这些大有前途的年轻人。

  总督首先是将目光放在了此次的解元叶胥身上,总督先是举起酒杯,朝着叶胥举了举,叶胥会意,赶忙举起酒杯与总督对饮。

  都是千年的狐狸,总督并未直入话题,先是同叶胥扯皮了一番;先是询问了叶胥这次考后的几天是如何过的,心情如何,是如何调整的,还回忆了当年的自己是如何过的。

  叶胥虽然是一头雾水,但也是答得滴水不漏。

  总督看着叶胥脸上一直未消失的笑容,情绪并未有太大的起伏,最后直击话题:“叶解元一表人才,现下又是举人,家中可是说了妻室。”

  听到这叶胥总算是明白了这老狐狸的“良苦用心”,他就说,怎么这总督对自己为何这般的关怀,原因在这!

  叶胥笑笑,回答的依然是滴水不漏:“多谢总督关心,家中确实已有妻室,自小定的娃娃亲,到了适婚的年龄,便娶回了家。”

  总督听到这心中确实是有些失望的,脸上却不显,嘴上连连叫好,夸道年轻人该是成家立业的。

  之后总督又将目光转移到同为新晋举人的郜奇文身上,谁知一脸端正的郜奇文竟是个书呆子,心中只有读书,三句话离不开书,总督失望之余,终归是将目光放到了荀文林身上。

  谁知竟连这小子都有娃娃亲,连问了三个,不是有家室,就是书呆子,还有一个竟是有了娃娃亲,看那模样,是个将心挂在了那未进门的夫郎身上了。

  三个都不成,再好脾气的人脸上也会挂不住,总督脸上的笑容终究是淡了一些,看着剩下的举人们,有的年纪同他一般大,终归是不能让女儿做小的,更别说是年纪同他一般大的了。

第62章 总督见三位年轻人不给力……

  总督见三位年轻人不给力, 最终还是放弃了当场给自己找个女婿的想法,直到宴会结束,总督都没再问什么举子是否有妻室的诸如此类的话。

  鹿鸣宴的举办终归也是有用的, 宴会上一群书生饮酒赋诗,吟歌畅谈,意气风发的模样,似乎也感染了在座久居官场的官员们。

  这对前途充满希望的学子们的模样似乎也是唤醒了他们当年参加鹿鸣宴时的肆意与张扬。

  直到宴会结束, 众人还都是一副不尽兴的模样,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总归还是要各自归家的。

  宴会结束后,已经同叶荀二人称兄道弟的郜奇文,非要用马车送二位哥哥回客栈。

  明明是几步的距离,但是二人最后还是拗不过醉酒的郜奇文,不知这酒后的郜奇文怎的这般的倔,就是不听劝, 终究还是顺了他的意, 二人乘马车到了客栈门口。

  乡试尘埃落定,叶胥同陶青商量了一番,叶胥拿出恩师写的推荐信, 以赵夫子的意见来说:让叶胥去京师读书, 总归是过不了多久就要去京师参加会试, 明年的三月就要参加春闱。

  若是回家读书, 路上来来回回又耽搁不少时间。叶胥同荀文林商量了一番, 荀文林也是同意的恩师的想法,就这样,三人开始一同北上赴京师。

  历经半个月的风雨兼程,三人终是到达了京师, 到了之后,一行人先是在客栈中修整了一番,等叶胥和荀文林觉得着装得体后,便出发去川安书院。

  二人向门房递上了推荐信后,门房二话不说便领着他们去寻院长,院长接过推荐信后,细细研读了一遍后。

  慈和的对着二人道:“既然是赵元纬的得意门生,就先留下读书吧!”

  之后院长便唤人给他们安排住宿及书本和院服的领取等各种杂物。

  等一切安排妥当后,二人又返回了客栈。

  到了客栈后,叶胥忙的没有时间坐下来喝口水,便去寻牙人租赁房子,一同前去的还有陶青,这以后毕竟是陶青居住的时间较长,肯定是要在意陶青的意见才是。

  租赁房子,讲究的就是一个住的舒心,如若不然,银钱没少花,住的又不尽心意,最后得不偿失。

  陶青在京师人生地不熟的,总归是要注意一些的。

  叶胥同陶青一同走了两三家都不太满意;那几间房子不是庭院略显拥挤,就是地方偏僻。平日里陶青一个哥儿独自在那,叶胥实在是放不下心。

  虽说叶胥并不打算住在书院之中,但若是地方太过偏僻,离书院太远也不行,将时间都浪费在了路上总归是不妥的。

  地方太过狭隘,他们两人住着又确实显得拥挤。

  牙人见走了两家二人都不太满意的样子,便下定决心般的带着二人去了另一处。叶胥见那道路越走越是熟悉,直到在走路的间隙中抬头看,发现头顶上川安书院四个大字竟明晃晃的挂在最上方。

  叶胥才察觉出:原来这是他不久前走过的路,他就说怎的那般的眼熟。

  叶胥虽是心中惊奇,但也没开口说话,倒是陶青看到了这书院,想开口说些什么,被叶胥拦了下来,二人跟着牙人的脚步慢慢向前走去。

  不久后,那牙人便转了个弯,没走两步,牙人便停下了脚步。

  打开门后,三人一同走了进去,叶胥环顾着房屋的布局和院子的环境,心中很是满意。

  这房子不仅离书院近,以后就算是二人出去买饭也走不了几步,很是方便。

  可这房屋的位置这般的好,房屋的建筑与院子的布局也都丝毫挑不出什么毛病,在这寸土寸金的京师,怎么回租不出去,想来这价格应当不会便宜。

  叶胥心中有数,牙人观察着陶青和叶胥的脸色,察觉出二人对这院子很是满意的模样,心中有数。

  见时间不早,那牙人张口问道:“二位对这房子可是满意?若是满意这价钱咱们也是可以商量的。”

  叶胥见牙人主动张口,回道:“这房屋倒也是可以,就不知这价格是如何算的?”

  牙人见叶胥有意,开口便夸赞这房子:“您看着房屋的位置也算是便利,若是什么时候想尝尝外面的饭菜,走几步到了隔壁那条街,想吃什么便买什么,再说,这儿离书院也不远。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若是您诚心想租住的话,我给您个良心价,一口价,四两一个月怎样?”

  四两?一般的农家人一年才用二两,叶胥觉得这个价钱听起来确实有些高,可这个价格在京师应当也算是便宜的。

  叶胥觉得这个房屋,这个价格也算是便宜的,可叶胥总归是想再便宜一些的,开口砍价道:“二两!”

1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