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娇夫的首辅大人 小娇夫的首辅大人 第49章
作者:阿杜行
莘欣然红着脸看了陶青一眼,不知是羞的,还是怎的, 低着头走的更快了。
等到了叶胥和荀文林出贡院这天, 陶青和莘欣然二人便起了个大早, 他们甚至连饭都没顾得上吃一口。
就算这样, 二人紧赶慢赶, 等到了贡院门口,门口的壮观景象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人与人之间拥挤的过分,根本不给陶青和莘欣然二人留下站脚的地方。
二人绕着场外转了一圈, 依旧没有看到一丝缝隙,自认而然的没找到落脚的地方。
没办法只得在外围站着,被迫站在外场的莘欣然嘀咕道:“怎么人这般多,里面连个停脚的地方都没有。站在这如何能在他们出来时第一时间看到?”
陶青也没想到今天的人竟然这般多,见莘欣然心中似乎不愉,只好开口宽慰道:“这次会试毕竟是大考,那些举人的家人关心这些举人们的成绩,来的人多也正常。我们就待在这着吧,反正也挤不进去。”
“换个角度想想,这也挺好的,还没有人挤,最关键的是地段好啊。”可不是地段好吗,礼部贡院的地段能不好吗。
陶青苦中作乐的安慰道。听到陶青这般说,莘欣然也觉得换个角度其实也没有那么差吗?这里最起码不那么挤。
二人站的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就见一个熟人往他们这边走。
许久不见的茅荣轩还是一如既往的手持一柄竹扇,悠哉悠哉的走了过来,朝二人行了一礼:“原来是二位嫂嫂,嫂嫂可是在等叶兄和荀兄出来。”
“今日是他们出贡院的日子,我们在家也没事,就想着过来了。”
听陶青这样说,茅荣轩看了一眼四周继续道:“嫂嫂在这怕是不能第一时间看到他们。”
“这边视野不太好,我在二楼定了房间,不如二位上去歇歇脚,二楼视野好,等二位兄长出来后你们也能第一时间发现。”
虽说已是早春时节,这早上的天气并不明朗,眼前的二位若是得了风寒,而后这风寒迟迟不好,茅荣轩怕到时候影响了那两位书生的发挥。故此邀约二人上楼坐坐。
以他看来,那二位都将会在朝堂上大有作为的人,若是殿试未发挥好,这不仅是他亲哥的一大损失,也是朝堂的一大损失。
茅荣轩今日本来是打算去郊外踏青,没走多久,却见好些人往这边赶,他随口问了一嘴,才知晓原来今日是贡院开门的日子。
茅荣轩随即便想起来自己去年认识的那两位潜力股书生似乎也是这个时间要开始考,于是茅荣轩便停下了去郊外踏青的脚步,改为去礼部贡院的方向。
这边茅荣轩刚找到位置坐下,那边便发现他认识的两位书生夫郎似乎在贡院外围站着,茅荣轩当机立断便下来邀请二位上去。
茅荣轩想着,若是自己往后有事情求他们二人,到时候若是枕边人吹吹耳边风,这事情不就好办起来了,这才有了茅荣轩邀请两位去二楼坐坐的事情。
陶青见来人是叶胥的好友,虽不好直接拒了茅荣轩的邀请,但陶青也还是委婉的推脱道:“麻烦茅公子了,我二人在这等待便好,眼瞧这时辰也快到了。”
见二人拒了他的请求,茅荣轩倒也没有强求。告别二人之后,茅荣轩便去了茶楼的二楼,这天他觉得也还行,但是能不吹风,他还是不吹风的好,毕竟他又不是没有那个享受的条件。
茅荣轩走了之后,二人便安静的站着等贡院的门开,不一会人群中就传来猛然的喧哗声。
原来是有学子出了贡院,本来只是小声嘈杂的贡院门外,刹那间犹如菜市场般的吵闹。
可且不论陶青和莘欣然二人心中是如何的着急,凭借着二人的小身板也挤不进前面去啊。
于是二人就想了个办法,既然他们挤不进去,那便守在街口,就是从贡院到他们居住的小院的必经之路。
二人商量一通之后便觉得这个方法妙极了,陶青和莘欣然二人属于行动派的那类人。
等敲定了法子,二人立马转身便朝着街口走去,没等二人走几步,就听到后面有人喊自己。
陶青和莘欣然一回头发现原来是叶胥和荀文林站在他们身后,陶青和莘欣然二人便朝着叶胥他们走去,叶胥也快步向前走,四人均是脚下带风,属于双向奔赴了。
等四人走近了,陶青才将他们为何不在贡院门口的原因告诉了叶胥,顺便也说了方才茅荣轩过来邀请他们去二楼等坐着等他俩。
“我当时想着:若是我们去了二楼,那便不能第一时间看到你们出来,于是便拒了他,谁承想,你们出来的这般快,我们还想着去街口等你们呢。”
听到陶青这样说,叶胥解释道:“我与文林兄的位子离门口比较近,所以出来的比较早。”
然后又解释了茅荣轩的做法:“许是茅公子觉得你们两个哥儿站在这里,怕引起歹人的注意,就让你们去茶楼坐坐。”
虽是这样说,叶胥总觉得事实不会如此简单,皇室之人,能够健康长大的,没有一个简单角色。
陶青听到叶胥这样解释,这么一想,好像也说的通。
“等有时间了,我和文林兄便找个机会,好好感谢荣轩兄一番。”
众人都没有意见,叶胥和荀文林二人在贡院好几天,就是这短短的几天,二人既没吃好也没睡好。
几人没有多说几句,陶青就看到叶胥眼下的黑眼圈,知道二人在贡院中肯定未睡好,便提议道:“咱们还是赶紧回去,让他俩休息会儿,什么事明天再说。”
几人便赶忙回去,等到了家,二人先是粗略的洗漱了一番,洗漱完后便开始休息。
这一睡,二人就睡到了天黑,等二人醒来后,陶青和莘欣然已经给他们准备好了热水。
然后又买了一桌子二人爱吃的小菜,于是从贡院出来的第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等叶胥和荀文林修整完毕后,便将感谢茅荣轩的事情提上日程。几人想着先去感谢茅荣轩一番,虽说最后陶青和莘欣然并未接受茅荣轩的好意,可做人要懂得感恩。
二人想着先送去拜帖,随后他们才后知后觉的发现,认识了茅荣轩这么久,他们似乎还不知晓茅荣轩家住何处。
几人除了茅荣轩这人的姓氏名字外,其余一概不知,更别说茅荣轩的府邸。
可叶胥却是知晓一点,他在书院中念了这么久的书,多少知道一点:当今国姓为“茅”。
以茅荣轩的年龄推测来看,茅荣轩可能是哪家王爷家的世子也说不准,好像当今圣上的亲弟弟€€王似乎也是这个年纪。
虽说叶胥这样想,可他终究没有证据,也确定不了茅荣轩的身份,于是想要感谢茅荣轩这件事便暂且搁置了下来。
二月末举行的春闱,三月初便开始放榜,放榜这天,叶胥和荀文林这次一反常态的没有像会试那天起个大早。
二人还是如同往常那般睡了个自然醒,醒来之后便慢悠悠的看看书。
若是问二人为何这般,只因二人知晓去得太早也不一定能在第一时间看到自己的排名。
二人商量好了,不如等醒来再去,反正结果已定,早知晓晚知晓结果都是那个样,无论如何,结局已定。
况且考完的第二天,叶胥和荀文林便被夫子叫到了书院,板着脸要求二人默写出自己的策论。
当然一同前去的还有其他的三人,此届参加春闱的书院学子只有他们五个被叫了过去,要求他们默写出自己的策论。
然后再由夫子结合这次考官喜爱的风格判定几人有多大的把握能榜上有名。
毕竟书院中考上贡士的人越多,书院的名声就越大,这样对书院招收优秀学子也是有着极大的帮助。这也是算得上是书院的老传统了。
等几人将策论默写完毕之后,几位夫子一一翻阅,然后又商讨了一番。
而他们默写出策论的五位学子就被几个夫子赶出了门外,说是怕他们影响他们几人讨论的结果。
瞧瞧,典型的用完就扔,可偏偏这五人丝毫不敢有怨言。
于是屋外的五人排成排的站在门外,静静的等待老师最后的审判结果。
虽说几人站在门外,可他们也没有闲着,几人的耳朵都竖的老高,静静的听着屋内夫子们的讨论声。
原本只有批判声的屋内,霎那间便变了方向,几人站在门外听到几位夫子对着一片策论大赞特赞。
第88章 “哎,几位夫子……
“哎, 几位夫子且看这篇策论,这篇策论的出发点清奇,条理清晰, 字字有节,可行性也很高。”
这位夫子的话刚落,屋内便传出纸张翻动的声音,似乎夫子们在交换策论, 空气中安静了半刻钟的时间, 之后便是另外几位夫子对着这篇策论大夸特夸。
几人站在门外, 大气不敢喘一声,生怕方才被批判的策论是自己写的。
还好夫子开门之后,宣布说他们五人皆有可能榜上有名,可最终也没有单独点名夸奖他们中的任何一人。
等几人走出了书院,终于有人按捺不住,开口发问:“不知几位可知方才夫子们夸奖的策论是谁写的?”
他们又如何得知, 几位夫子只是对着策论夸, 丝毫没有透露出那片策论的一丁点的信息。
他们当时只是能隐约的听到几句:“你看这一块,当真是让人拍案叫绝啊!”然后跟着就是几位夫子的附和之声。
一时之间,竟没人敢认领那篇策论, 能得到几位夫子一通夸赞的策论, 他们谁也不敢大言不惭的说是自己的策论。
毕竟往常夫子们对他们谁写的策论都不满意, 总是能从中挑出一些不足, 不是用的典故不对, 就是写文章不应该用过于偏僻的成语。
总之就是无论他们如何避免上次夫子提出的问题,夫子总是能从新的角度给你找出毛病。
于是几人都不敢轻易确定夫子在屋内夸赞的策论是他们的,他们甚至都怀疑夫子们看的不是他们几人写的。
这个时候,夫子们奉行的还是打压式教育, 他们觉得学生不能夸。
若是夸的勤了,学子们定然会傲娇自大,打压式教育是历年来的夫子都奉行的教育方式,这一脉传承下来,被夫子们贯彻了个底。
所以方才听到有篇被夫子们变着花样夸赞的策论,众人也都不敢确定那篇被夸出花来的策论是他们写的。
虽说是不能确认那篇策论是谁的,可他们这次也不能说是完全没有收获。
虽说不能确定自己会是头榜,最起码他们都能榜上有名。
被夫子们判定榜上有名的几人悬了一晚上的心悄悄的放下了些许。
这也是叶胥和荀文林今日睡到自然醒的原因,左右都是榜上有名,只不过是名次不同罢了,倒也不太着急去看榜。
等他们收拾好了再去看也不迟,左右那红榜上的名字又不会变。
等他们去看榜时,看榜的人会少很多,这样便不会出现像荀文林上次看榜的情景,整个人满怀紧张穿戴整齐的去看榜,出来之后少了只鞋。
最后还是荀文林机灵,没有单脚跳的回家,而是等到人差不多走完了,才将蹦蹦跳跳的将自己的鞋子捡了回来。
荀文林在捡鞋子时,他还看到几只颜色不同的鞋子安详的躺在那。荀文林默默的想:这世上又多了几个穿一只鞋子回家的可怜人。
旧话暂且不提,再说叶胥和荀文林二人。
最后叶胥和荀文林也不是通过去看榜得知自己的排名,而是官府报喜的人来报喜。
因为二人刚起没多久,打开院门的二人正准备去看榜,便与报喜的人撞个正着。
这样他们才得知原来前三之中二人皆在内,一个第一会元,一个第三。
没等他们开始庆祝榜上有名的喜悦之时,茅荣轩就又赶来了。
前脚报喜的刚走,后脚茅荣轩就来了。报喜的刚走,叶胥等人没来得及关门,茅荣轩就来了。
“恭喜二位金榜题名。”
“茅兄这是专程来道喜的啊。”
“可不是嘛,我专门派人去榜下等着呢,可那小厮却说不见你们的身影,这不,贤弟怕二位不知晓自己榜上有名,便亲自跑了这一趟,谁知我这紧赶慢赶,到底是快不过官府报喜之人。等着官差来报喜,叶兄和荀兄的心怀旁人不足以与之相比啊!”
听到茅荣轩这样夸赞自己,叶胥觉得自己并没有茅荣轩想的那么淡定,便开口解释道:“其实我并未有茅兄想的那么淡定,不过是夫子预估了一下我们的成绩,想着左右是榜上有名,若是考的好了,也会有人来通报一声,便没有起个大早去看榜。”
“若是旁人知晓了自己榜上有名后,也会忍不住自已也去确认一番,若非自己亲眼确定一下,肯定不能放下心。换做是我,我肯定做不到像二位兄长这般淡定。”
叶胥听完解释道:“并未是不打算去亲眼看,只是想等人少一些再去,免得人多,过于拥挤。这不,我们正打算去亲眼看看呢。”
“原是如此,可叶兄不知的是:现在看榜的人倒也不少,叶兄何不过半个时辰再去?”茅荣轩建议道。
“茅兄说的有道理。”
“今日是个好日子,我与荀兄一同高中,正好你们都在,咱们庆祝一下,今日去福满楼酒楼尝尝鲜。”叶胥只觉得自己穿过来这么长时间一直在啃古书籍,不停的写策论,这么多天的努力,今日终究算是有个结果。
上一篇:死鬼老公,爆点金币?
下一篇:在夫郎文学里疯狂赚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