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夫郎文学里疯狂赚米 在夫郎文学里疯狂赚米 第53章
作者:荷包蛋里黄
“知道!”“俺们都知道!”“知道知道”
“我想再补充几句,楼里只包吃不包住,人手多的话轮值,每日卯时三刻到午时一刻是一班,为早班。未时三刻到巳时一刻是晚班。”
早上五点四十五到中午十一点十五,下午一点四十五到晚上七点十五。
除了每旬第一日没有宵禁,平常日子的小夜市也有不少人气,只要赶在八点宵禁前归家即可。
“一个班四十文,人手多了轮换着上,人少就上两个,夜里露水重,晚班酌情增加五到十文。”
“如果没有异议,就随我到沸潭楼中试菜,优秀者留下。”
没人出声。
她们在厨房转悠一天就能赚八十多文,比在绣坊那些手艺好的妇人都不遑多让,家里的汉子说不定都得羡慕,谁舍得放弃。
至于轮值什么的,她们直接忽略。
县里说繁华也繁华,说荒也荒,过得悠哉的只是那些乡绅富贵人家。
对他们来说,谋生的活计还是僧多肉少,谁也不会没事去选轮值,平白扔了到手的工钱,都是一天上满两个班。
周檀看了一圈,发现大家都没有异议,相反还跃跃欲试,就和门外等着的林老板告了别,带着人回去。
沸潭楼大门虚掩着,周檀推开进去没看到王二,小李倒是在大厨房里洗着东西,看到他带着五个妇人进来后连忙站起来问好,顺带着把是王东家交代他洗的解释给周檀。
周檀连忙摆手,制止他继续说下去,主意是他出的,他能不知道吗?
“以后王掌柜让你做什么就做什么,用不着和我再说一遍。”说完,指了下后头跟着的五人,“找根没洗的猪肠和一些菜来,再去柜子拾几块豆腐,空出一个干净锅出来。”
小李明白过来这是要试试这五人的仔细和手艺,来不及遗憾只能赚今日这份洗下水钱,连忙擦干净手,起身去找。
不多时,东西备齐了,都排排放在宽敞的大厨房空地上。
五个人都知道这是在考验她们,洗菜洗得十分卖力,还有切墩和炸一种白白的东西,都打起了十二万分精神,全力以赴,生怕其他人把自己比下去。
周檀看了全程,最后挑出去了一个洗得快但是潦草的,剩下四人,一个专门炸豆腐和炸肉的,一个看着锅煮东西的,还有两个洗菜备菜的。
把分工安排好,发现这点人手暂时还没什么轮值的余地,就问了一下大家是否还有什么想调活的异议,没有就散了,明日按时来当值就行。
等人都散了,大厨房里只剩下周檀和还在撅着屁股洗下水的小李,他开始挨个清点食材,准备待会儿去瓦子摆着买菜的摊位采购明日的菜品。
荤菜要备羊肉猪肉兔肉卷、虾滑、鱼片、炸酥肉、鸡爪、鸭掌、……除了鸭肠、黄喉和腰片的量比较少,其他的都得备上了十斤。
蔬菜,周檀打算的是每日起个大早去瓦市看看,有什么买什么。
还有各种晒干的蘑菇木耳等等。
自己做的豆制品暂且不提,王二还在后院煮浆€€€€诶?他好像忘了点什么东西……
周檀忽然想起来了,他原本说要给王二牵回来一头驴。
结果出了门就忘得一干二净。
他清点完毕,溜溜达达地往后院去。
王二正在煮浆,周檀尚且着棉衣的时节,他却只穿着一件单衣,热出来的汗水浸透了单薄的粗布衣裳,显出紧实又流畅的肌肉。
周檀内心唾弃自己好色没出息,但眼神仍黏在垒块分明的腹肌上。
王二余光看到一旁过来一个人,皱起眉扭头一瞥,却看到是周檀,才想起来前边铺子和后院的门已经锁了起来,现在能出入这个小院子的只有他们二人。
“这么早就回来了?”
“嗯,林远找来了五个人,我留了四个,两个备菜,一个炸,一个煮,到时候我们俩就能从厨房里解放出来了,至少不用整日耗在那里。”周檀上前帮忙往木框子里舀煮好的浆。
“但我觉得四个还是少了点,少了个做菜的大师傅,对了,你清点过今日赚了多少吗?”
周檀忽然想起那三个钱袋子还没有数,一下子来了精神。
“还没有,我放在东屋铺盖底下。”王二压好石块,到井水那里冲洗干净双手,往东屋走去。
周檀也跟上去,两人锁好屋门,坐在炕头上盘账。
“……九百三十六、九百三十七文!”
周檀低呼,眼神发亮地看着周檀:“今天我们只准备了两百文的食材,再加上五个人的工钱,抛去本钱后,我们还能有将近一半的余利!”
“嗯,如果明日卖得多,那每日四百文的工钱就不算什么了,余利只会更高。”王二笑道。
“盘完账,我心里底气一下足了。”周檀感叹。
“嗯。”
王二背对着他正在换下汗湿的衣服,一会儿去冲个澡。
豆腐皮和豆腐泡比豆腐复杂麻烦,两人前几日赶工一下子做了不少,都存在周檀那里,所以做好豆腐下午就没什么活了。
“那我们下午睡一会儿,今晚没有宵禁,去瓦市玩玩?”
王二闻言回头,看到他兴致勃勃闪着亮光的眼睛,一口答应下来:“好。”
“顺带着告诉黑屠户咱们要的菜,明早得送过来。”
“对,咱还得去买头驴,那得早点趁着还有点天光亮着好好瞧一瞧……”
周檀已经动作利索地脱鞋躺上了炕,自顾自小嘴絮絮叨叨着。
“嗯。”
王二只负责答应就好。
第60章 €€吧
两人相携从后门出来的时候夕阳正好。
周檀拽着王二的衣袖走在前面, 王二腿长步子大,在后头不急不缓地跟着。
两人之间虽然隔着半人的距离,但在街上路过的人看来却有一种旁人插不进去的亲昵感。
车马行味道大, 和瓦市还隔着一条街,两人刚好买完驴子去逛瓦市。
得益这里交通便利,行脚商人诸多,车马行很大, 大门敞开着,他们站在外头都能闻到一股味道。
只是进去后才发现里头大多都是驴和骡子,马只有一匹,被精心供养在前院, 周围环境打理得很干净。
比起上面三种卖给行商驮东西的牲口, 后院还有一群半大的羊羔,被简单粗暴地拴在草棚底下,咩咩叫唤着。
周檀指着那群羊, 好奇问道:“你这里还做羊的生意?”
那人害了一声, “这些羊不是我们老爷的生意,是他和一个常走雁门关的老乡关系好, 人家把弄来卖的羊临时放到空着的后院,一月给二两呢。”
“这么多小羊羔,没说放到什么时候啊?”说着给伙计递过几枚铜板。
那伙计看出周檀有心打听, 看在这几枚铜板的面子上, 笑呵呵说道:“最多到二十二之前就拖走宰了, 这批羊是县丞夫人要在上元节设宴用的。”
周檀咂舌,视线不由得下意识寻找起王二分享自己心里的震惊。
谁知一转头,正好和在外头大多数时候都是一脸冷峻的男人对视上了。
王二其实从出门起就视线就一直落在他身上,几乎没错眼。
两人对视一眼, 里头的情黏糊得能拉丝。
不过很快,伙计收起铜板,又说道:“不过我看您是想买羊吧?这简单啊,听说王夫人只选羊羔最嫩的羊肩肉和羊肋排,剩下的都是管事的私下分了。”
但那几个人敞开了吃能吃多少,留下一部分,剩下的都是拿着分到的肉直接过来换成了银子。
不过这话伙计肯定不会说出来,只对周檀和王二比了个数,笑着说道:
“您要是真想要,那我给您想想办法,只要这个数就成。”
周檀笑了笑,肉铺里的新鲜羊肉确实少了些,每日都得起个大早抢。
“行,你物色着,有鲜货了就来码头街沸潭楼找王掌柜就行。”
伙计笑得见牙不见眼,虽然不知道这沸潭楼是何时开的,但也连忙应下。
揭过这茬,两人终于踱步过去看起了驴和骡子。
到王二上场的时候了。
伙计在一旁指着棚子里的骡子介绍起来,周檀听得双眼迷茫。
王二言简意赅:“买驴。”
刚才一直沉默着的男人忽然出声,伙计赶紧领着人来到了驴这边。
王二凑上前挨个看了下驴的牙口和蹄子,转头征询周檀意见:“那头白脖子、那边那头额间带白、全青的,这三头都不错,你喜欢哪头?”
伙计这时候也看出了这两人之间是这个俊逸无害的小哥儿做主,连忙说道:“这位老爷好眼力啊,这三头全是两岁左右的小母驴,看着皮光水滑的,多健康!拉回去马上就能配种。就是这个价格上,比其他驴贵上一些。”
很快他又说:“但是今和您二位确实有缘,要是喜欢,我吃点亏给您抹个零头,五贯,怎么样?”
王二点头,“再给我们配副驴鞍。”
伙计大喜:“得嘞!那我给您二位把这三头都牵出来,凑近了慢慢挑!”
周檀直接指了白脖子那头,那头最干净。
五贯铜钱几十斤,谁都不会随身携带着,周檀从兜里掏出几张钱庄银票,从一贯到两贯不等。
他抽出几张,递给了伙计,伙计喜笑颜开捧着银票往前院去了,顺带着给他们拿驴鞍。
5000钱就这么换来一头未成年驴。
周檀感慨了一句,“这钱真是不经花。”
王二抬手摸摸他的脑袋,高度正好,“赚了不就是花的,花完了咱们再赚。”
哟哟哟,这又不是他自己抠搜住茅草屋的时候啦?
周檀想笑,又觉得万一笑出声会不会被王二武力压制,生生忍住了。
让伙计直接把驴送到沸潭楼,周檀和王二转头就去逛瓦市,不对,是带着任务逛瓦市。
挑驴耽搁了一阵儿,此时天色将暗未暗,半明半昧。
有些店家已经上了灯笼烛火,到处彩灯高挂,有些还隐在灯影烛光中还在卖力吆喝,热油烹炒的锅气和辛辣气传来……
摊位上也是五花八门,比镇上的瓦市勾栏丰富太多,杂耍、捏糖人、吹糖画、皮影戏、舞番乐、花鼓、舞刀剑等。
吃食摊位除了些香味不断的热食铺子,还有卖各类鱼生,卖自家晒干的河里咸货,卖自制粉条,卖山货皮子,卖北边来的奶豆腐和马奶酒……
周檀看得目不暇接,两只眼睛差点看不过来,必须得王二伸手揽着才不至于被人群冲散走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