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夫郎文学里疯狂赚米 在夫郎文学里疯狂赚米 第74章

作者:荷包蛋里黄 标签: 生子 布衣生活 种田文 穿越重生

  二叔唬侄子的时候像模像样,面对大方的雇主时却有些老实木讷,闻言连忙应下,又去找水洗手,上前接过周檀递过来的碗筷。

  “多谢主人家!”

  大全家的负责盛饭,因为周檀提前嘱托过,她打饭的手丝毫不抖,结结实实给了满满一大碗鸡肉。

  “吃完了就再来打,一人每顿两碗肉,吃完鸡肉再拿着空碗来盛汤。”她给大家讲清楚打饭的规矩。

  有了老资格带头,剩下的几个同辈人和后生们也大着胆子上前盛饭。

  大全家的做饭的手艺不算好,不过但凡加上肉,哪还有不好吃的道理?

  几只鸡清洗切块,加水加料,小火炖煮到鸡肉的香气在屋子里弥漫开来时,再往锅里加入泡好的山蘑菇,盖上盖子炖上一会儿,撒上点酸萝卜碎就能出锅。

  周檀和王二也和众人一起吃,周檀边吃边和王二小声商量。

  “……弄完屋子,你再看着人,把院墙上半部分重新砌了,我以前那是手头紧,没银子全用青砖砌墙,这下干脆全用青砖砌上吧。”

  王二看了眼院墙上半部分的黄泥石块,点头。

  “还有,除了后院留着,前院你找些石板石块把靠院墙那边铺一铺,再铺出一条院门到屋门的石板路,不然以后下雨……”

  王二看着被这么多人进进出出踩得尘土飞扬的泥土地,点头。

  “杂物间我想放的东西感觉好多好多,我这几日画些图样子给老木匠,让他尽快做,你记得三不五时去看两眼……”

  “我呢?”

  王二忽然开口打断他。

  周檀话音卡在了嘴里,“?”

  “你交代这么多,连木柜子都说了,我呢?”王二重复了一遍刚才的问题。

  莫名的,周檀觉得他的声音有些凉。

  周檀:“……”

  两人是单独蹲在空鸡窝后头吃,他抬头看了眼都聚在院子另一头的众人,大家都在埋头吃肉,没人往这边看。

  他做贼心虚般把身体往后头又藏了藏,把碗筷往地上一撂,然后一头扑上了男人后背,两只手臂往前一揽,抱住男人的脖子,哼哼唧唧道:“那些死物怎么能和你比,你才是最重要的呀……”

  男人不语,只是也将手里的碗筷撂在了地上,空出来的手握住了小哥儿放在他脖子和胸前的双手。

  周檀看不到他的表情,就扭着头使劲去看他脸上的神情。

  察觉到背上开始蛄蛹的动静,王二偷摸勾起的唇角一顿,被他强行压下来,伸手拦住那只把他的脸往后掰的手。

  “老实点,我先去打扫老房子,你赶紧把饭吃完。”

  说罢,把背上的猴儿轻巧甩下来,脚步匆匆离开。

第81章 回县

  王二紧锣密鼓地建着房子, 周檀已踏上了回平河县的脚步。

  “师父,你快到驴车上坐着歇歇!”

  三娃子跟在驴车后头,对周檀说道。车上的柳条儿闻言急忙跳了下来, 想给周檀挪位子。

  被周檀一把拦了回去,“老实坐着,你才坐上去,急什么?”

  看到两个半大孩子都用愧疚和不认同的眼神看着他, 他无奈为自己辩解道:“我真的不累,驴没这么娇贵,这会儿路平坦我就想下来走走。”

  这话周檀说的一点都没有掺水分,驴车虽难得, 但他们三个的分量轻, 又不像之前拖家带口那么多行李,一直坐着驴车到县里绰绰有余。

  周檀只是单纯想下来走走罢了。

  按理说,天热起来, 胃口或多或少都些困乏, 除了周檀。

  得益于手中某些难以言明的‘金手指’,他的胃口不减反增, 毕竟谁能抵抗得了冷饮和冷面的快乐呢。

  于是身上的肉膘也随之不减反增。

  周檀为此苦恼良久,还拉着王二一同上山打猎,企图消耗脂肪来减肥。

  更令他难过不解的是, 大家都是吃同一锅饭, 凭什么王二身形丝毫没变?!

  他又没有给自己开小灶……

  只有周檀自己郁郁的局面达成了。

  去县城的路太远, 三人单独去肯定不成,王二也放心不下。

  于是一大两小三个人,这回是跟着春婶子一个娘家亲戚一起赶路。

  亲戚还带着几个看上去壮实的汉子和哥儿一起,他们一行人是去平河县卖自家里养的那两头大猪。

  两头圆滚滚的大猪被擦得干干净净, 不凑近闻不到多少异味。三娃子和柳条儿这阵子虽不缺吃喝,但幼时饿极了的印象仍刻在脑海中,如今一见不免下意识咽了下口水。

  平河县路途遥远,亲戚一行人舍不得好不容易养上膘的猪走瘦了,把两头猪分别挪到两个板车上,由几个汉子轮流拉,累了就换人。

  几个身形匀称、看上去结实健气的哥儿则跟在自家汉子身旁,背上的背篓也都满满当当。

  周檀见他们有时走得吃力,就邀人上来歇一歇。刚开始他们还不好意思地推拒,后来实在走得累了,周檀又再三邀请,才红着脸轮流上车歇一会儿。

  他也十分自然地和这群人聊上了,几个哥儿身后的背篓吸引了他的目光。

  片刻后,周檀还没回平河县,就在半路上收获了若干筐晒干的木耳、蘑菇和还带着露水的新鲜绿叶菜。

  甚至还有一小篓子酸甜可口的野山莓。

  这桩驴车买卖做成,双方都十分满意。

  周檀没有压价,还看在菜色新鲜的份上给了个好价。

  当场就得了银钱的哥儿们摸着手心里还热乎着的铜板,脑子还晕晕乎乎的,回不过神来。

  轮流拉猪的几个汉子见状也很高兴,他们要拉猪帮衬不了多少自家哥儿,看着哥儿背着沉甸甸的背篓赶路也心疼。

  感激的目光让三娃子和柳条儿一下子坐立难安,他们不禁将目光投向唯一能做主的大人,周檀。

  却见周檀神情如常,让几个哥儿都将背篓放到驴车上,又和他们唠起了家常。

  淡然寻常的模样让两个半大的孩子心一下定了下来,有了主心骨,心中刚升起来的忐忑和激动也随之平静了下来。

  周檀余光瞥了一眼二人神情,嘴角微微往上抿了一下,又继续和几个哥儿说话。

  到了县里,驴车停在了人声鼎沸的沸潭楼前,眼尖的伙计见状赶忙下来帮忙搬东西。

  将驴车交给春婶子娘家亲戚,让其带回环水村,周檀又带着人将背篓腾了出来,空背篓还给了一行人。

  “进院子喝口水吧。”

  “不了不了,大猪腥臊,你这开门做生意让人闻着不好。我们还得赶着天色尚早,去瓦市早些将猪卖了,才好安心。”亲戚连忙摆手推拒。

  周檀见几人去意已决,确实耽搁不得,连忙让小李赶紧从铺子里取些茶水和糕点来让人带上。

  又叫了一个人,让其跟着一同前去瓦市。既是探路,也是让人看着情面,不至于压价压得太狠。

  等那一行人走后,机灵的小李已经将三人的行李和山货都搬进了后院中。

  “东家,这两位就是柳三小兄弟和他的小兄长吧。”

  “嗯,让你提前打扫出来的屋子准备好了吗?”周檀两手空空一身轻,领着人往沸潭楼后院走去。

  后院的钥匙只有他和王二有,三人的行李和山货此时整齐地堆在单独开辟出来的木门外,擎等着主人家归来。

  周檀掏出钥匙开门,小李在一旁笑嘻嘻,“东家吩咐的事肯定做好了,柳三小兄弟就住在春芽他们旁边,有事也来得及,这位小哥儿和春麦相邻,想来春麦也能帮衬上。”

  “干得不错,这个月月钱加上一成。”周檀笑了下,然后带着三娃子和柳条儿进了院子。小李识趣地停在了院门外,没跟着进去。

  进了城,身后两个小孩儿就像吞了哑巴药,全然没了路上的活泼动静。

  周檀好笑,“还不赶紧将行李先搬进屋子里,在这儿傻站着作甚?”

  三娃子和柳条儿这才如梦惊醒,听着周檀的指挥,手忙脚乱将行李都放进堂屋,山货都搬进东厢房。

  周檀今日当了回甩手掌柜,心情十分舒畅。

  “先歇会儿,前头待会儿就会送饭过来,你二人吃完了再去西院子也不迟。”

  “哦对了,西边那个糕点茶铺子也是我的,西院子原本还住着几个哥哥们,白日里都在前边铺子里帮我做工,到时候见了人也别吓着。”

  周檀都打算好了,既然三娃子叫他一声师父,那么他不说要为此负责,至少要给他们二人一个选择。

  是学门手艺,还是读书?

  决定给三娃子一个读书机会是周檀和王二两人深思后的决定。

  周檀负责深思,王二拍板决定。

  供一个人读书不易,有时甚至能拖死一个根基不深的小富之家,他原本确实没有这个想法。

  三岁看老也不尽然,万一供养出个白眼狼怎么办?

  但随着这些时日的相处,周檀还是心软了。

  但在这过程中他也短暂地动摇过,还问王二,“无亲无故的,你觉得值得吗?”

  王二无奈地叹了口气,从地里出来,擦了擦额上的汗,“你想的太多了,士农工商,商户无法参加入朝入仕,肯定要考虑家族长远发展。县里不少商户都或多或少资助或交好过学子,县学更有一大部分的童生都是因着乡绅商户捐银才能入学读书。”

  “而资助三娃子和他们是一码事,无非就是年纪小了些,性子还不成熟,资质也未见明了。”

  周檀:“……”

  你这么一说,那还有资助的必要吗?

  “不过在我看来,年纪小不定性也不是什么坏事,年纪小情分才好培养,性子若有不好也能及时点拨扶正。”

  “至于资质,若是不好,不念不就是了。”王二随意笑了笑,心里其实不太在意三娃子日后到底如何。

  这就是周檀纠结的第一个地方,“升米恩,斗米仇。我担心自己多管这桩闲事,日后反而被埋怨。”

  “性子憨厚的让他学门手艺,要是因此反目成了仇,那反倒提前认清了一个白眼狼。”王二用还沾着泥巴的大手默默摸了摸小哥儿的脑袋,安慰他。

  “还有别的,若是节衣缩食都要……”周檀还有另一个纠结的地方。

  王二失笑,“你想多了,读书花费的银钱说少不少,说多其实也不多,杨家之所以被吸干了血,是因为杨奇不止自己趴在上头狠命吸,连带着外头交的狐朋狗友、那些不干不净的腌€€地儿女子哥儿一起吸。你别因此吓到。”

  他继续温声道:“你纠结的地方我知道,但我觉得这不算什么,两件铺子如今日进斗金,别说一个,就算再来十个也供养得起。”

  周檀听到‘十个’时白了他一眼,竟是些胡咧咧。

  不过他也知道,王二也是在安慰他才说的这些话,只是稍显夸张了些。

18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