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士系统在三国 谋士系统在三国 第172章

作者:辣个糊涂 标签: 历史衍生 系统 古典名著 穿越重生

  如此这般,他们两个凑在一起岂不是再所应当不过的事情。

  都说见面三分情,按来说随着他们相处时间的增加,这关系不说突飞猛进,也该是渐入佳境。

  然而可能有些人之间注定就无法拥有过于亲密的关系,相敬如宾似乎就已经是他们两个的极限了,两人都没有更进一步的想法不说,也都非常一致的认为更进一步会很别扭且完全没有必要。

  曹操这边被荀€€推荐的、来自颍川的手下已经很多了,虽然内部暂时不曾出现什么争斗的端倪,但荀€€真的不觉得所有人都跟自己特别好是什么必须的事情。

  有些事情没有任何端倪,或许这辈子都不可能出现糟糕的情况,可这并不影响聪明人防微杜渐,不要轻易拿着情谊去考验人性,荀€€明白这个道。

  而陆离也不知道自己是被刘宏的不正经给传染了,还是被吕布等人的极端给调高了阙值,面对如荀€€这般他以前最为喜欢的情绪稳定的人,现在反而没什么交友的激情了。

  但情绪稳定的人好就好在,你不需要非与对方将好感度刷到一个很高的程度,也能在对方这里得到认真的对待。

  乍一听似乎很像是中央空调,实际上谁用谁知道,这是真的很令人喜欢。

  如果陆离如今还有个阵营好感度的任务要刷,他现在或许会非常头疼,因为如荀€€这般情绪稳定的人,他的无感一般来说也挺稳定的。

  你一开始打动不了对方,后面也很难轻易让对方改变自己对你的看法。

  但谢天谢地陆离的这一任务已经在刘宏死后完成了,所以陆离现在只需要享受对方这份稳定情绪带来的办公效率就可以了,完全没有必要绞尽脑汁的非要去跟对方打好关系。

  顺其自然,毕竟你不能要求全世界都喜欢你。

  而这种话语与想法,往往产生于拥有的足够多的人心中,因为他们已经拥有了许多喜欢自己的人,所以反而可以从容接受有人会不喜欢自己,反正这也影响不了什么不是吗。

  情绪稳定的荀€€有些无奈的看向好似有些坐不住的陆离,好歹也是三十多岁的人了,比自己都还大呢,怎么有些时候看起来这么……跳脱?

  不是说当年几乎一直随侍先帝身侧,把其他侍中都挤得坐了冷板凳吗,做侍中跟在天子身边,那可是几乎一跟就是一天,总不能当年陆离当侍中的时候也是这般模样吧。

  荀€€不由回忆了一下自己当年在洛阳见到的陆离,明明也挺沉稳的,现在怎么反倒焦躁起来了?

  况且那个时候对方在天子的默许之下,那是什么事情都能管上一手的,全国的公务不可能比不上他们如今要处的多啊。

  要是让陆离知道荀€€的疑惑,他虽然未必会回答对方,但这个答案还是有的,面对刘宏,那感觉像是面对能够决定你生死的恐怖教导主任,面对荀€€则像是面对没法把你怎么样的班长。

  尽管陆离来到这个世界后有很长一段时间的自主学习,但那个时候明面上没人监管他,暗地里却有有考核与运气逼着他。

  那种紧迫感,让人想不端正都难。

  况且当年虽然在刘宏的默许下权利大了那么亿点点,但刘宏这个做天子的都不会天趴在公务上,他这个主要任务还是陪伴天子的人,自然也不可能丢下权力来源只抓着权力。

  所以尽管当时看起来是管着全国的事情,实际上需要处的还真的不一定比现在多。

  毕竟大汉的臣子们拿着俸禄是要干活的,要真让他一个侍中将活都干了,他们难道吃白饭吗,把钱财看得比什么都重的先帝可见不得这个。

  再者说,人都是会成长的,现在或许正是因为他经历的足够多了,个人都成熟了,面对很多事情多了许多的从容,自然也就不像以前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的那么端着了。

  不过要说这就是跳脱,陆离是万万不认可的。

  他这最多就是……

  成年人的活泼?

  好吧,可能确实有那么点跳脱。

  毕竟顶头上司不在,剩下的两个任务进度都是那种看起来就差一点点便可以完成的程度,陆离不可避免的有点飘。

  想想自己曾经吐槽的何进等人,陆离又一次切身体会到了一些。

  在荀€€并不带任何责怪的注视下,陆离变回了可靠的、稳重的陆卫尉。

  文若你别看了,端,端起来而已,我最会端了。

  端正的将需要自己处的事情都处好之后,陆离起身放轻动作走了几步。

  虽然先帝活着的时候搞出了小板凳,当时还颇为流行,但如今正式场合里面,大家依旧是以跪坐为主的。

  哪怕已经这般坐了几十年,坐久了该有的不舒服还是会有的,只不过习惯了而已。

  陆离没走几步,荀€€放下手中一份文书起身:“今日轮到我去为陛下讲学,这个时辰,伯安可要去宫门处巡视一番?”

  陆离看了看外面的太阳:“自然,同往?”

  荀€€点头。

  两人了一下衣服,因为要入宫面见天子,荀€€的格外认真。

  好之后,两人并肩走出去,上了一辆车。

  等到了宫门口,荀€€对了牌子之后向着宫内走去,完全没有因为他身边有这群人的顶头上司,就免了什么步骤。

  荀€€丝毫不认为这是什么有意为难,事实上如果大汉所有官员都能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别搞出什么多余且会对百姓有伤害的私心与特例来,如今或许一切都会不一样。

  荀€€进宫给天子讲学去了,陆离则是巡视完了宫门的守卫工作后,又在宫内进行巡逻与相关检查,等到他结束出来时,好巧不巧的,荀€€也正好完成了讲学从宫内出来。

  这般巧合自然是极好的,便是不巧没能这般正好,先结束的那个也会等上一等。

  两人来时同坐一辆马车,如今回去也是按照距离远近先后将两人送回了住处。

  分别时两人有礼的进行了相互道别,相约明日再见,有板有眼到让陆离都忍不住怀疑他们是不是在演什么特别无聊的日常话剧。

  这便是曹操带兵出征后,留守人员之二平平无奇的一天了。

  当然了,荀€€并非每日都会进宫去给天子讲学,陆离却几乎是每天都要在处完公文之后去巡视一番的,他再也不想经历突然有人在宫里跟宫人搞出人命官司这种抓马的事情了。

  当初怀孕的宫人在生产时难产,生下一个男孩后没多久就去了,孩子的父亲因为秽乱宫闱、串联内外、私通消息,比孩子的母亲死的还早一些。

  当初那人那么紧张便是因为年长无嗣,因为是个男孩,便是他的存在算是害死父亲的因素之一,也被那家人接纳了。

  失去了一个儿子,多了一个孙子,父亲有这般的前科在,这个孩子的前途几乎被堵死了大半。

  他们会后悔吗?

  可是后悔也没有用,或许普通人需要几辈人的不断努力再加上一点运气,才有可能上升一个台阶。

  但只需要那些贵人的一句话,一个计划,一切都会被打回原形,甚至更加不堪。

  从这方面来说,他们承担风险的能力就跟百姓面对天灾人祸时一样弱小。

  从审讯得到的口供来看,对方一开始是迫于上司的压力不得不做,后面则是被利益美色彻底绑到了车上,换成他主动去做。

  事实上就算对方当初死命拒绝,怕不是拒绝失败,就是拒绝成功但命没了。

  陆离其实也没有那么有良心、有道德,他只是在稀少的同情之余还有巨大的面对疏漏的气愤。

  许多错误的背后是制度的不完善,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少利用漏洞的人,陆离想做的是让漏洞不要出现在自己身上。

  虽然他现在的心态不是大家谁出岔子都行,只要我不出就中。

  但他也不希望所有人都没有出岔子,就唯独自己出了。

  所以他现在每天的巡视内容还包括了解底下人的情况,这或许有收买人心的嫌疑,但是他来做这种事情,那是关爱下属。

  换成别人发现并给予帮助了,那就是收买他的人要对他不利了。

第180章 勾践之能

  留守人员日常的平平无奇,对于前方作战的人显然是一个利好消息。

  毕竟带兵打仗的人,对于后方情况求的就是一个安稳,谁会希望自己在外打仗,家里头鸡飞狗跳、没个安生时候。

  甚至可能别说帮到自己,还要反过来拖累着自己顾着外面、担忧着家里,这样的后方到底是谁那么倒霉会拥有啊。

  事实上留守的人过得安稳,外出打仗的人也并非每天都过得惊心动魄,战争不是平稳的事情,但比起你死我活的交战,战争的更多时间可能发生在赶路上与对峙上。

  毕竟交战就会死人,真要是每时每刻都打,多少人口都经不起这么造。

  跟曹操这边前后内外都相对平稳不同,袁绍这边在得知曹操带兵来犯后,那反应可就剧烈多了。

  他们这个世界因为刘备从许都逃离后几乎立刻来到了袁绍这里,后面哪怕曹操大败袁绍,他也是很麻利的带着兄弟家眷又跑到了刘表处。

  可以说因为三兄弟走的一直都很及时,关羽并未被曹操短暂得到过。

  不过虽然没有关羽,颜良文丑也没有活下来,当体军队随着荀攸的计策溃败,将军便是有万夫不当之勇,也很难过一死。

  颜良文丑不曾活着,加上他们两个,袁绍的将军们或死或降没了大半。

  虽然现在他拥有的武将数量与质量依旧可以傲视当年乐安郡的陆离,但此刻面对曹操带兵而来,他估计很能共情陆离当年活在黄巾残部包围圈里却找不到合适武将的无奈。

  不,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他这边人虽然还有,但情况比当年的陆离境况更加糟糕。

  当年陆离虽然死活招不到武将,但到底背靠大汉,黄巾当时也是一个超级残血状态。

  可袁绍不同,他的依仗与优势因为前面的失败被败了个大半,曹操却是远胜以往。

  曾经是袁绍主动出击,想要向南继续进行扩张,现在面对曹操北上,却只能被动防御。

  前后攻守易型,都不到三年。

  他环视自己帐下文武,比起之前各抒己见的热闹,如今他们脸上的沉重似乎半点都不亚于自己心中的。

  现场寂静的好像能够听到外面风吹过的声音,大家似乎都无话可说,不敢说,或许也不愿意说。

  袁绍环视一周,沉声问道:“诸君何故一言不发?”

  知道你们可能有点丧,但你们先别这么丧。

  当初我们携优势兵向曹操的时候,他帐下的文武要是也如你们这般丧气,今日我们可能就不会在这里丧气了。

  袁绍面对这一片寂静,只觉得如今比当年看到何进人头被宦官扔到自己面前还要令人红温。

  想到官渡之时自己收到的来自曹操那边部分文武的信件,袁绍忍不住看向自己的下属们,心中闪过的想法是:此时此刻,你们中有多少人暗中向曹操示好、投诚了呢?

  大敌当前去怀疑自己人,这显然不是取胜之道,曹孟德有焚烧信件的大度,难道他袁本初便是疑神疑鬼的小肚鸡肠之人吗!

  袁绍压下了自己心中的怀疑,只是用期待的眼神看向其他人。

  不少人看着这样的袁绍,如果忽视对方那令人难以忽视的白发与暗淡,恍惚间还真有种当年第一次见到袁绍时的感觉。

  €€€€礼贤下士,求贤若渴,举止有度、自成风范。

  明公,你但凡早点支棱起来,我们如今也不至于这般丧。

  有钱难买早知道,有智慧似乎同样换不来。

  不过现在显然不是互相埋怨、翻旧账的时候,明公等着人说话呢,这个时候也确实该有人说话。

  哪怕你要当投降派,你也不能哑巴着当啊。

  在这个需要人发声的时刻,不少人看向了最爱说话的郭某(郭嘉:不是我)。

  被大家看向的人是郭图,一个在袁绍阵营中存在感非常高的存在。

  当年帮着袁绍得到冀州的韩馥劝说者中有他,郭嘉离开袁绍前对袁绍进行点评(DISS)时的听众中包括他。

20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