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年代锦绣人生 第115章

作者:媚骨 标签: 穿越重生

  他一个人买不完这么多辣椒。

  但是这部分多出来的辣椒他这边吃不下要怎么办呢?陆锦就跟送货来给他的王成林提议,让他跟他们队里提建一个作坊来做辣椒酱,这样他们村里以后种出来的辣椒,就算是上面收不完,他们也不用担心会烂在地里头或者是贱卖了。

  反正建议他是给了,连做辣椒酱的方子都送了一张给王成林,这个事情能办得怎么样,要看王成林的本事和他们村里人的意思。

  至于王家沟子那边会不会听从王成林的提议建作坊,就看他们自个大队的人的决定了,陆锦也管不到别人村里的事去。

  不过在秋收结束之后,他终于能找到机会跟他们队长谈扩大豆腐坊的事情了,他们豆腐坊现在的地方不够用,屋子里放了许多装了豆腐乳的坛子,他们进进出出都担心会碰到了,万一碰倒一个,他们可就是要损失一坛子的豆腐乳的。

  “是啊,我也在琢磨这个事情,咱们的豆腐坊到底是小了些,大伙儿在做事转个身都转不开来。”秦大娘对此是深有同感,她平时没事也是经常在豆腐坊里面帮忙,所以他们豆腐坊里是个什么情况,她这个队长的心里也十分的清楚。

  陆锦一听他们队长的话,就知道扩建的事有戏了,按耐住了心里的高兴,继续游说道:“还有咱们外面的灶台,咱们是不是也要多打两个灶,要不等年底生意好的那会,咱们的灶台不够用,经常耽误事儿。”

  “对对,要是多两个灶,咱们干起活来还便利些。”秦大娘也跟着点头。

  “既然这房子迟早是要建,晚建不如早建的好,反正钱都是要花的,咱们早些建了还能早些用上。还有咱们平时要晒腐竹,放在外面晒到底不太放心,咱们到时候不如一起在后头围一个地方出来,以后晒腐竹也不用专门的人盯着了。”现在他们在外头晒腐竹,因为周围都是空阔的,他们要时刻的盯着,以防止有人来偷腐竹。偷腐竹倒是还好了,就怕某些人会往上面撒什么不好的东西,他们不知道的,拿去卖给了人吃,吃出什么问题来才是最麻烦的。

  既然说到盖房子,他们的豆腐坊也不是开三两年就关门的,像现在盖的沥青房子,最多就是用个两三年就会坏掉了要重新扯沥青来换,他们的屋顶今年三四月还补了一回,上头好几个地方漏水的。

  陆锦知道他们豆腐坊从去年开到现在肯定是有赚钱的,这点钱不多,分到每个人的手上没多少,但是但是拿来盖房子肯定是足够的了,就跟他们队长提议:“咱们不如盖一处青砖瓦房,还耐用一些,也不用两三年就要修整一回。”

  秦大娘总算是看出这个小子的目的了,跟她说了半天,原来是等在这里。

  “你以为我不想盖啊,现在盖青砖瓦房哪有这么容易的啊。咱们村里没有砖窑瓦窑,要买砖瓦还要队里批了条子上别的地方去买,再找车子拉回来,现在的砖瓦也不好买,还得排队,也不知道要排到什么时候去。”要说盖房子,秦大娘当然也是想盖的,但是买砖瓦难啊,这年头有钱还不一定能买得到,要不然他们乡下的人盖房子也不会那么难了。

  “现在的砖瓦这么难买吗?”

  这个陆锦还真的不知道了,不过在他看来这个事情也不是那么难啊,“咱们为什么不在自个村建一处砖瓦窑啊?这样以后咱们烧出来的砖瓦可以自用,也可以卖给附近几个村子的人。”

  “这玩意哪是这么好烧的啊,要是这么好烧,别的村子不早就建了。”秦大娘觉得陆锦这个孩子的年纪就是太小了,才这么异想天开,说开个砖瓦窑就跟吃饭那么容易。

  “万事开头难嘛!以前豆腐坊没建起来,队长你也不会想到咱们会做豆腐啊是吧?咱们可以在自个村里问问有没有会做这个的,要是有的话,咱们就找两个师傅来教大伙儿做,等更多的人学会了,咱们的砖瓦厂子不就开起来了?”陆锦还真不觉得没什么不可能的,事在人为嘛。

  而且他早就发现农村其实还有很多剩余的劳动力,要是能把这部分劳动力利用起来的话,还是能办很大的事情的。

  “正好秋收结束了,下半年大家都没那么忙,要是咱们村里再开一个砖瓦厂子,咱们村里的人也能找到活干,这对大家来说都是好事。咱们豆腐坊的地方小,用不着那么多人做事情,但是要是要开砖瓦厂的话,需要的人手多了,那些想来咱们豆腐坊干活的人就让他们到砖瓦厂子去做事。”

  “你这说得我都有些心动了啊!”秦大娘听陆锦这么一说,还真的有点觉得他们的砖瓦厂子能建起来了,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咱们要是烧出来的砖瓦没人买怎么办啊?”

  “怎么会没人买呢?”陆锦听到他秦大娘这问的话都惊讶了,拉着人坐了下来,把这件事情好好的掰扯给他秦大娘听,“你看啊,咱们村里就有好多人的家里房子住不开的啊,你看好些人还因为没有房子娶不到媳妇的,要是咱们自个村子就有砖瓦,大家就不用上那么远去买了。不信你去外头问问,要是咱们村有砖瓦卖,看大家想不想买的,到时候咱们在自个村里建的砖瓦厂子烧出来的砖瓦,卖给自个村的人还能便宜一些。”

  “这个想,肯定想的。”秦大娘也想到了他们村子里是有不少大龄还未结婚的青年,就是因为家里没有房子,外村的人来一看,都不肯把闺女嫁到他们村里来。要是能解决房子的问题,他们村的青年要娶媳妇就没那么难了。

  不过想是一回事,能不能拿得出来钱又是一回事了。

  “嘿,这还不简单啊,没钱的可以用工来抵债啊。到时候咱们核算一下需要多少工分才能挣够一处房子的砖瓦,就让村子里想建房子的青年们到砖瓦厂子来干活,挣够了工分可以换砖瓦盖房子,保准好多人来抢着干活的。”陆锦觉得自己为了给他们豆腐坊盖一处砖瓦房也是很拼了,连砖瓦房子和怎么运作都帮他们村里想出来了。

  “而且大娘你看啊,咱们村谁家没有一个外村亲戚的,到时候咱们村子里盖起了大片的青砖瓦房出来,那些外地来亲戚们上咱们村来走亲戚,一看咱们的房子这么漂亮,不得羡慕?不得比较?这一羡慕这一比较,不就得掏钱跟我们买砖买瓦回去盖房子的了?光是烧出来的砖瓦卖给附近几个村子的人,就够咱们烧的了。”他就不信了,到时候别的村人上他们这里来,见到他们村的房子盖得这么漂亮会不心动的。

  “咱们自个村的房子都还没盖起来呢,怎么能卖给他们外村了。”秦大娘一听就不赞同了,哪能让别人村子的房子比他们村子的漂亮啊!

  “对对,是这么个道理,要先紧着咱们自个村的,别到时候别人的房子盖得比咱们村里的漂亮,漂亮的姑娘都嫁给外村的小伙子去了,咱们村的小伙子还要继续打光混。”这不,鱼儿不就上钩了?陆锦觉得他们豆腐坊盖一处青砖大院的希望是有了!

  “是这么个道理……你这小子,还专门给我下套了!”秦大娘看到陆锦在冲着她笑,才知道自己这是上了这小子给她上的套子。

  不过上就上吧,秦大娘还是觉得陆锦提的这个主意正,她自己心里也在琢磨着这个事情,就答应道:“行行,等晚上回去我就跟你们大队长好好的说说,这个事啊,还是得咱们大队长同意了才能办得起来。”

  “这个事就麻烦大娘了,你回去好好跟大队长讲,他肯定也会答应的,这可是事关到咱们全村未婚青年们的幸福的好事啊,要是成了到时候不仅全村的未婚青年们都要感谢大娘你,他们的家里人也是要感谢大娘你的。”陆锦咧着嘴笑得一脸开心,仿佛看到他们的青砖瓦房在想他招手了。

  “行了行了,你也别说好话,厂子都还没有影儿呢!”

  秦大娘知道自己上当了却也不生气,要是他们能建起一处砖瓦厂子,的确是好事,她跟陆锦承诺道:“要是咱们的砖瓦厂子能建起来,第一批烧出来的砖瓦我就给咱们的豆腐坊盖一处院子!”

  “对对,就是这样,等咱们的豆腐坊建起来,大伙儿看到咱们的豆腐坊建得这么漂亮,就一个个争着来挣工分换砖瓦盖房子了。”陆锦从始至终的目标都是把豆腐坊的沥青小房子换成青砖大瓦房。当然到时候要是村子里的砖瓦厂子开起来,他在村里买块地盖一处房子也不是不可以的,到时候就不用借别人的房子住了,毕竟借的总是要还的,只有自己的才能一直住着。

  两个人在这个事情上商量了好一会,都高高兴兴的去干活去了。

  别人见他们这么高兴,问他们有什么开心的事,秦大娘只是笑着也没有告诉别人。事情没办好之前陆锦就更不会对别人说了,别说着说着就黄了,到时候他找谁哭去?

第225章建厂子

  事实证明还是他们秦大娘给力,过没几日他秦大娘就悄悄的来跟他说,他们大队长同意这个事了。到了七月底,陆锦就听说连会建窑烧砖瓦的师傅都找到了,队里准备在他们村后的山脚下建一排房子来做厂子。

  这年头只有城里才有厂子,乡下什么时候有过厂子了,就连他们村的豆腐坊都是几个村才有的一个。村子里的人一听说他们自个村要建厂都很是高兴,奔走相告,就跟过节似的。

  大家开心的原因主要是有两个,一个是他们村子有厂子,以后他们村里的人就可以在厂子里找到活儿干;二个是他们自个村就能烧出砖头瓦片来,以后他们村的人想要盖房子就容易多了,不用到外地去买砖瓦,还能省下一大笔找人拉运的费用。

  所以,这个在自个村里建砖瓦厂子的事,整个村里的人没有哪个是不赞同的,除非他们家已经住得很好的房子、也不缺房子住,这个在整个村子还真的没几个人家家里头是不缺房子的。

  村子里的豆腐坊已经归给了妇联管,这个即将建起来的厂子自然就不能再给妇联管了,要归给大队管,陆大队长那边派出了专门的人负责这个厂子。这个提议是他们提出来的,最后好处落不到他们的头上来,秦大娘倒也没有生气,来跟陆锦提这个事情的时候还是很高兴的说:“我跟你们陆大队长说好了,第一批烧出来的砖瓦得给咱们豆腐坊盖两间大房子,不能主意是咱们给的,一点好处都不给咱们,那我可就不干了啊。”

  “对,是这么个道理。咱们大主席都说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秦大娘你就是这个!”陆锦比了一个大拇指。

  “哎呦,你这孩子,说话还怪好听的。”秦大娘也忍不住的笑了。

  新建的厂子落不到他秦大娘的手上,就更不可能落到他的手上了,当然陆锦也没有去争管理权的想法,一来他不懂建窑二来他也不懂得烧砖,很显然那是他不懂的领域。

  现在光是豆腐坊和家里这边就够他忙活的了,他也没必要去把不该自己管的事情往自己身上揽。不过他还挺期待他们的砖瓦厂子建起来,到时候烧出的第一批砖瓦用来建他们的豆腐坊的。也许再过不了多久,他们的豆腐坊也不叫豆腐坊,改名叫食品加工厂了呢?

  ***

  在整个村子的人的支持之下,他们村子的砖瓦厂子顺利的建立起来了,正好他们村子里有一个懂得烧砖瓦的老手艺人,被队里请去了厂子里当大师傅,指导下面的人建窑烧砖瓦。

  当上厂子里干活挣工分可以换砖瓦的消息一传出来,不用厂子主动去招人,村子里的男人们都争着去报名干活,就连女人和半大的孩子都跟着去报名,不出两日就把做工的人手招齐了,再后面去的人都不要了。

  正好他们后山那边就有烧砖瓦用的黏土,泥土也不用到太远的地方去运,可以就近挖取。烧砖不是光烧就行了,前期还有不少的工作,要有人负责挖土、有人负责摔打、有人负责砌砖还有人负责烧砖看窑等等。

  陆锦倒是没有去报名,他们家到时候就是要盖房子他也可以用钱去买砖瓦,不必通过那么辛苦的挣工分去换取。

  不过这对于许多拿不出钱买砖瓦盖房子的人来说,能通过做工争取工分来换取砖瓦盖房子,就是一件很划算的事情了。而且这也让许多没钱盖房子的人看到了希望,只要去干活他们就能有新房子,娶上新媳妇了。

  厂子正式宣布成立的那一天他全家人也跟着村子里的人去凑了一回热闹。

  其实说是厂子,就是几间用竹子搭的沥青屋子,还有几个烧砖瓦用的窑子,这个很简陋的地方,就是他们村子建立起来的第一个厂子了。

  当天陆大队长和书记们还发表了一番讲话,大意就是鼓励大家利用闲暇时候上厂子来干活,但是也不能落下地里的活儿,毕竟粮食还是他们主要的食物。陆大队长最后还说了一句:“希望到时候咱们全村的人都能住上新房子过上好日子!”

  “对,咱们全村的人都要住上新房过上好日子!”

  听到他们大队长的这句话,村子里来看热闹的人都喊了起来。

  在整个村子的人的期待之下,他们厂子的第一批砖头烧出来了,除了烧裂开的几条砖头之外,其余的大多是很好的。

  “好好好,咱们这一次烧得很成功,快,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大队长和书记他们。”带头开窑的师傅看到他们烧出来的第一批砖头后,笑得一脸的皱纹都开成了花儿,让徒弟去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们的大队长和书记们。

  当天陆大队长和书记还有几个小队长们在田头视察工作,听到有人一路喊过来,他们还以为是村里发生什么事了。

  等到人跑到他们的面前来,一边喘气一边把厂子烧出砖来的消息告诉他们,陆大队长都忍不住的哈哈笑了起来,转头对书记几个说道:“走,咱们也回去瞧瞧去。”

  “对,瞧瞧去,看看咱们厂子烧出的第一批砖是什么样的。”书记跟着点头。

  其他的人都纷纷的附和,说要回去看看。

  很快的整个村子的人都知道他们的厂子真的能烧出砖头来了,许多在干活的人都纷纷的停下了手头上的活,跑去后山的砖瓦厂子看他们烧出来的第一批新砖,看了回来后一个个都笑得脸跟一朵花儿似的灿烂,逢人都问一句“你去看砖了吗?”

  要是别人回答“去看了”,那么两个人就会围着新砖说到他们家想盖房子的事;要是别人说“没去看”的话,去看了的人就会催促没去看的人赶紧去看,这一天整个村子的人都奔走相告,告诉大家这么一个好消息。

  陆锦也在第一时间就得到厂子烧出砖的消息了,不过他没有在人多的时候去看,而是等到了下午家里的两个小孩放学回来了,他才带上家里的三个小孩和他姥爷一起去看的。

  烧出来的砖头整整齐齐的码在屋子里面,站在外头的人一眼就能看得见了。

  看了砖头回来的路上晨晨都在叽叽喳喳的说,“哥哥,我也要到厂子去报名干活,挣了工分给咱们家盖一处新房子。”

  这个……志向就有点低了!怎么也得定一个当管事的位置不是?不过这也说明了他们家小孩实在。

  陆锦都不忍心的打击这个孩子的自信心了,不过他还是告诉了小孩:“厂子招工是有规定的,最少要十三岁以上才能去干活,你还不到年纪,别人是不要你去干活的。”会有这个规定也是因为村子里太多人报名去干活,人实在太多了,厂子里才出了规定,要求最少十三岁以上才行,低于十三岁都是不要的。

  “啊?”那他不是不能去了?

  陆浩晨一脸大受打击,还要等到十三岁啊?他今年才八岁,扣着手指来回数了两遍,发现等到自己十三岁还要再过五年,那他们家的新房子怎么办?呜呜……

  陆锦看小孩一脸快要哭出来的表情,赶紧的安慰道:“这件事情你们暂时还是交给哥哥吧,哥哥会想办法的。你跟姐姐当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书读好,多认识几个字,把二十以内的算术算清楚,以后干活才知道自己赚了多少工分,不会被人记错了你自己都不知道。”

  “哥哥,我能算到一百了。”姐姐已经学到三年级的课本了,平时老师给三年级的同学上课,她都能听得懂课。

  晨晨则是要差一些,还在学一年级的课本,算术只学到二十以内的,超过二十他都不会算了。他读书没有姐姐勤奋,姐姐放学回到家要不敢家务活就是读书,他自己就是最多把作业写好了就是跟弟弟们玩,把学习抛到一边去了。

  “姐姐很棒,晨晨也不错。”陆锦鼓励家里的小孩读书,但是他知道不是每一个小孩都能像他们家小姑娘这样爱读书又愿意刻苦去学习。男孩子的各方面发育要比女孩子的稍晚一些,因此弟弟对学习没那么热衷,在小孩能把一年级里的课本内容知识学好,他也没有要求弟弟像姐姐一样去学二三年级的知识。

  一路上于文昌看着几个小外孙围着哥哥叽叽喳喳的说话,他的脸上也挂着一点笑意。

  以前在劳改场里他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能从里面出来,身边还能有几个这么乖巧懂事的外孙外孙女,眼前如此幸福的日子就像是偷来的似的,他生怕下一刻就被收走了,因此跟外孙们在一起的这些日子他都十分的珍惜。

  等他们回到家做了饭,再吃了晚饭,外面的天都差不多黑了。

  一家人吃过晚饭后没有外出,隔壁家的大毛和二毛今天都没到他们家来玩。

  等他们一家人一个个的轮流去洗完澡出来,外面的天就黑了。屋子里点了煤油灯,小孩们在门口铺着的小桌子上写作业,陆锦就跟他姥爷坐在院子外面乘凉,听着收音机里的主持人播报新闻……

第226章学校罢课

  陆大队长果然信守承诺,过没几天就派人把厂里新烧出的第一批砖瓦送到他们豆腐坊来了,在豆腐坊的旁边划了一块地方给他们盖房子。

  有了砖瓦后,他们要请人来建房子这个事情就容易办多了,他们自己村里就有泥瓦匠,由他们队长出面去请了师傅,又从村子里找了几个青壮年来帮忙干活。他们村里有了砖瓦厂子,村里头的人正愁没地方学手艺,这不机会来了,等他们学会了手艺回去以后就可以盖自家的房子了,所以不用他们去找,每天就有许多人得空就来帮他们干活了。

  陆锦他们每天在豆腐坊这边做事,就能看到隔壁空地上的新房子平地而起。

  村子里的人见到他们厂子出的第一批砖用来盖房子,大家有空都会来看看,见到房子一点一点的盖起来,仿佛看到他们自家的房子也盖起来似的。

  “你们家去预订砖瓦了吗?”

  “去了去了,你们家去了吗?”

  “我们家昨天也去了,哎,我们去得晚,前头都排了好些人了,也不知道今年能不能排到我们家,要排不到只能排到明年去了。”

  “还好我们家去得早,一听说可以预订砖瓦,我们家那个人就跑着去了,生怕落在别人后头似的,当天就把名字给报上了。”

  “那你们家还好,今年没准能盖上新房子住了。”

  “呵呵,希望吧。”

  两个站在外边看人盖房子的妇人正在讨论买砖瓦盖房子的事情。

  他们村厂子烧出的砖瓦是要提前预订的,而且还要交订金,这年头的穷人多,但是手上有点钱的人也不是没有,有的人一听说他们村里有砖瓦第一时间就跑去交了订金,但是也有的人犹犹豫豫,等后面再去报名都已经排到几页纸之后去了。

  但是不管如何,他们村子里有一座砖瓦厂子,以后他们村的人想要盖房子都比别的村人要容易一些。

  这年头不仅城里的住房紧张,乡下的地方同样许多人家家里的房子都不够住,家里一大帮的兄弟住一个房间,想娶个媳妇回来都没地方住,许多人都渴望有一间屋子,要是这间屋子能用砖瓦盖起来的,那就更有面子了,因此家里有点钱的都去报名排队买砖瓦,没钱的就努力去挣工分,房子总是能挣到,媳妇儿也是能娶到的。

  每天来豆腐坊这边看人盖房子的里面,大龄未婚的青年特别的多,有的光是看还不够,还要上去练练手,这样等他们以后挣够了工分换了砖瓦回来,没准还能自个动手给自己把房子盖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