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给秦始皇直播网课 第22章

作者:槐根一梦 标签: 幻想空间 历史衍生 系统 直播 穿越重生

  “这把玉柄铁剑,是河南博物院的‘九大镇院之宝’之一,出土于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虽然看上去像一块‘烤红薯’似的,但是却证明了我国自西周时期就已经产生了冶铁技术,可见我国冶铁业的历史之悠久。”

  林老师说到这里,语气中带着淡淡的自豪,嬴政和蒙毅原本皱眉看着画面中那块林老师口中的“烤红薯”(什么是红薯?),在感受到林老师这份自豪后也有些没那么嫌弃这把铁剑了。

  毕竟它的玉柄看上去还是制作的挺精美的。

  讲完了这把玉柄铁剑,林老师又切换到了下一张。

  屏幕中-出现了一个雕像的照片,上面写着一行字:“欧冶子:中国铸剑之父。”

  欧冶子,一代铸剑大师,嬴政没想到会在林老师的课上听到这个名字,略感意外。

  他想起前世仲父组织门客编撰的那部《吕氏春秋》,其中就有记载:“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得十良剑,不若得一欧冶。”

  可见欧冶子其人在当时的盛名。

  果然,看到这个熟悉的名字,旁边的蒙毅也激动起来,他扯扯嬴政的衣袖,另一只手指着屏幕中熟悉的名字,说:“王上,老师居然还会说起铸剑大师啊。”

  蒙毅心想,这位老师的网课还真是包罗万象啊。

  嬴政默默点点头,没有说话,因为林老师已经继续在讲课了。

  “这位就是春秋时期著名的铸剑大师欧冶子,传说中的许多名剑都出自他之手,比如湛卢、鱼肠、巨阙等剑。”

  林老师说了几个嬴政熟悉的剑名。

  “我们从中可以发现,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已经推广开来,我们这里以剑举例,实际上我们前面讲过的一个知识点也完全可以佐证这一点,大家还记得是什么吗?”

  林老师又抛出了问题。

  嬴政很快就发了一条弹幕:

  【铁犁牛耕】

  同时也有几条同样的弹幕出现在公屏上。

  林老师看到后显然很欣慰,她笑了笑,又继续说道:“那接下来我们继续来看,中国古代的冶金业在此后也不断地发展着,东汉时期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一种利用水力鼓风冶铁的工具,叫做水排,我们可以看一下。”

  蒙毅敏锐的察觉出这又是一个重要的工具,连忙凝神准备记录。

  林老师切了下一张画面,只见上面画着一副一目了然的水排结构图,蒙毅连忙提笔在竹简上忙碌起来。

  嬴政仔细观察这画面里的鼓风装置,听着老师的讲解。

  “图片里就是水排的基本结构图,我们可以看到它是利用水流转动转轮,再拉动另一边的风箱使其实现鼓风的。这一定程度上解放了部分人力,推动了冶金业的进一步发展。”

  嬴政再一次感叹起后来人的智慧,从筒车到水排,这种利用自然力量取代人力的技术,其价值真是不可估量。

  若是能在建造方面也出现这种节省人力的发明,那日后再修筑长城岂不是事半功倍,还能节省民力,简直一举两得。

  “还有!”林老师的声音突然拔高了许多。

  吓的正埋头用心绘制图稿的蒙毅连忙抬头听课。

  屏幕中的林老师郑重其事地强调:“我们每次默写都有人把水排写成灌溉工具,这次一定要记清楚了!水排是冶金工具,不是灌溉工具!”

  看林老师痛心疾首的样子,嬴政都能想象到估计没少学生搞错这一点,才能让林老师这么慎重的强调。

  不过也多亏了林老师反复强调这一点,才没有迅速切掉画面,蒙毅那边已经画的差不多了。

  明天又要安排蒙恬进宫一趟了,水排这项技术也得快速安排实践起来。

  林老师反复强调了几遍,终于切换了课件画面,继续讲起来:“好了,讲完了剑的历史,我们继续来讲碗的历史。”

  碗的历史?

  林老师这节课看来还真是什么都讲啊,连碗也值得放在课堂上讲吗?

  嬴政内心疑惑,不过想想这节课的主题是手工业,制碗也的确是很重要的内容了,毕竟是每日都要用到的器具。

  “我们可以从碗的历史一起来看中国古代陶瓷业的发展。”

  画面中-出现了几个陶制碗,分别标示着【半坡人面网纹盆彩陶】、【东莞村头遗址出土商代碗形原始瓷豆

  】、【东汉越窑淡灰胎骨青瓷碗】几个字样。

  林老师指着这几样器物一一细说着:“大家先来看这个半坡人面网纹盆彩陶,它反映出我们国家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开始烧制陶器了,可以说历史非常悠久,到了商朝,就已经能够烧制出原始瓷器,就是图片里这种原始瓷豆。”

  蒙毅看见第三个碗,表示居然还有碗能有这种光泽,要是能有这种碗吃-饭就好了,他估计能吃三碗。

  蒙毅咽了口口水。

  他还不知道,看到后面只会越来越饿。

  “东汉时期,我国已经出现了成熟的青瓷,这就是东汉时期的青瓷碗。”

  “那我们继续来看”林老师又换了画面,上面的“碗”越来越精致了。

  又是三张图片,分别标示着【唐朝邢州的白瓷碗

  】、【唐代越窑青瓷莲花碗】、【唐三彩碗

  】,林老师指着画面中几幅图说:“唐代制瓷业出现了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制陶业发展出了著名的唐三彩,这就是唐代的唐三彩碗,大家可以看到,颜色丰富了许多,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因此叫做唐三彩。”

  嬴政看着画面中的那个【唐三彩碗】,心中已经暗暗决定下课后要找老师问问相关的技术了,想不到后世的制陶业能发展到如此程度。若是有了这种高端艺术品,自己将来策反其他诸侯国的高-官,岂不是更有胜算了。

  “到了宋朝,我国的制瓷业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著名的五大名窑。”

  林老师翻到下一张课件时,一直还比较淡然的嬴政都忍不住在内心发出了赞叹,居然有如此精美的艺术品。

  旁边的蒙毅看着屏幕中的那几个碗,心想:这谁舍得用来吃-饭啊。

  画面中,五个不同样式的碗展列其中,分别标示着【宋-汝窑天青釉碗】、【宋-哥窑碗】、【北宋-定窑刻花折腰碗】、【宋-官窑绿釉开片暗花斗笠碗】、【钧窑-月白釉碗 】,每一只碗都呈现出不同精美的色泽。

  林老师继续解说道:“我们从这几种碗中就可以看出宋代的五大名窑分别是:汝窑、哥窑、定窑、钧窑和官窑,这五大名窑必须要记下来,至于怎么记呢?老师这里有个口诀可以教给大家,叫‘汝哥定军官’,也就是你哥一定当军官,是不是就好记一些呀。”

  嬴政有点纳闷,这么五个名字记起来不是很容易吗?怎么还要靠口诀记?

  (来自学霸的疑问~)

  “好,看完了宋朝的五大名窑,我们继续来看接下来重磅登场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种瓷器代表:青花瓷。”

  画面一变,出现了两张图案极为丰富的瓷碗,亮眼的蓝色和丰富的图案一起装进了嬴政和蒙毅的眼睛。

  嬴政第一反应是觉得眼睛被吵到了,再仔细看看,却发现那所谓“青花瓷”的花纹却是乱中有序,呈现出一种别样的美感。

  林老师指着屏幕中的瓷器继续说道:“到了元代我国出现了成熟的青花瓷器,明代又出现了著名的瓷都景德镇,逐渐成为全国制瓷中心。”

  讲到这里,林老师又切换了画面,只见屏幕上出现了一个青花瓷的大罐子,上面绘制着一位坐着车的老人,图片上面有四个字:【竞拍游戏】。

  林老师笑着说:“那么讲到青花瓷,我们可以一起来玩一个游戏,这是元代著名的‘鬼谷子下山罐’,二零零五年曾经放在伦敦佳士得艺术品拍卖会上进行拍卖,大家可以猜猜它拍卖了多少钱?”

  蒙毅看到屏幕上飘过去一些数字,有【三百万】的,有【五千万】的,还有【八十万】的,蒙毅虽看不大懂,却也凑热闹的发掉了嬴政本节课的最后一条弹幕:【五百万】。

  林老师看了看突然变得热闹了一些的公屏,知道学生果然就是喜欢这种无关学习的小环节,笑着说:“看来大家都保守了,这个青花瓷罐最后拍卖价是1568.8万英镑,折合人民币2.3亿。”

  弹幕飘过了一堆【我去,666】之类的嬴政又看不大懂的文字,不过他大致能从林老师的表现中感受到这件瓷器的价值不菲。

  看来又多了一样离间计要用到的东西。

  蒙毅凑了个热闹,又乖乖坐好等着林老师继续讲了。

  他发现他还蛮喜欢听这个林老师的课的,新奇又好玩。

  (最重要的是不用考试做作业~毕竟这些都是王上要干的)。

  游戏环节结束,林老师又继续讲了明清时期的彩瓷、珐琅瓷等成就,可以看出制瓷业发展的非常繁荣,色彩和做工都越来越精致。

  “接下来就是本网络博物院的最后一个展厅。”林老师说。

  只见屏幕中画面又是一换,上面有几张服饰的图片,图片上写着一句话【汉服的“前世今生”】。

  作者有话说:

  蒙毅:好看好看!

  嬴政:嗯,这个不错,可以拿去收买内奸。

  感谢在2023-03-21 19:51:24~2023-03-22 00:29:2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落十三 2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沂佳 20瓶;发大财 16瓶;始皇大大赛高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2章 始皇绑定网课系统

  嬴政没想到林老师讲完碗又开始讲衣服了,而且看她的样子明显比讲碗的时候还要更兴奋。

  “好啦,接下来我们进入最后一个展厅:汉服的‘前世今生’。”

  “我知道我们班有些同学很喜欢我国的传统服饰,之前运动会上我还看到有同学穿汉服了,很好看~”林老师说起这个的语气明显轻快了很多。

  嬴政猜林老师表面上在说学生,实际上她自己应该也是喜欢这个的,他想起自己的母亲,好像也在穿什么衣服这方面挺执着的。

  蒙毅倒是不太理解这种爱好,不就是一件衣服吗?值得这么开心吗?他低头看看自己身上的衣袍,挺普通的嘛,不懂。

  不过屏幕中的林老师显然也没有打算一直扯这个话题,她切换了一张课件,就又开口说道:“不过我们今天并不讲汉服的种类和形制,今天主要借古人穿衣服的历史来讲丝织业的发展,也就是汉服材质的演变。”

  图片中-出现了几个符号,上面写着“甲骨文”几个字,林老师指着一个颇像毛毛虫的甲骨文说:“大家都知道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那么在甲骨文中,这个字明显是一条蚕虫的形状,所以这个字就是甲骨文中的【蚕】字,下面这个像一棵树的字是【桑】字,而最后这个好像两股缠绕着的线的字就是甲骨文中的【丝】字,从这三个字我们可以看出,早在商代我国就已经出现了养蚕缫丝的技术。”

  “我们再来看这张图片”,课件中又出现了一张图片,林老师指着图中的一件薄纱衣服说到:“这件是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代素纱襌衣,它的重量只有四十八克,代表了西汉初期养蚕、缫丝、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

  嬴政看着课件中那件看上去质地非常轻柔的衣服,想到这些自己平日里经常见到的东西,原来在林老师那里都已经是十分稀有珍贵的文物了。

  “当然,汉代关于丝织业的发展最重要的代表性标志当然就是丝绸之路了。不过丝绸之路相关的内容我们会放到第三课展开讲,现在我们继续来看唐代丝织业的发展。”

  画面继续切换,课件上出现了两段文字:

  【资-料一:据《唐六典》载,少府监役使的“技能工匠”达一万九千八百五十人,将作监所属工匠也有一万五千人,作坊的规模很大,分工细密。】

  【资-料二:定州何明远大富主,官中三驿,每于驿边起店停商,专以袭胡为业,真财巨万,家有绫机五百张。——《朝野令载》卷三】

  林老师指着两段材料问道:“同学们看着两段材料,你们能从里面发现什么?”

  嬴政和蒙毅听了老师的问题,都认真读起材料来,但是这节课的弹幕次数已经用完了,没办法回应老师。

  林老师等了一会儿,见都没有人发弹幕回答,也没催促,就继续说道:“其实材料里的信息还是非常明显的,我们可以看出材料一是在描述这一时期的官营手工业,它的特点是规模大、分工细。”

  “而材料二从这个人的身份上我们可以看出这说的是民营手工业,可以看出此时私人手工作坊已经兴起。”

  嬴政随着老师的分析点了点头,和他想的一样,毕竟老师在一开始上课时就点明了手工业发展的三种形态,只是他没想到唐代的手工业居然发展到如此大的规模,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似乎都是财力雄厚,果然就像老师说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啊。

  我大秦也会尽快发展到这种程度的,只要自己能努力学习,改进生产技术,嬴政暗下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