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君的第一佞臣 第232章

作者:杰歌 标签: 穿越重生

  煦烈笑谈言语间像个书香门第出身的矜贵公子,文质彬彬,谦逊儒雅。

  而万阳王煦炎却像个大马金刀的将门之后,大概是早前游历江湖之故,身上还有一股有别于帝王之家的洒脱超然。

  谢恒大概明白万阳跟大瑾建交的重要性了,煦炎和煦烈两兄弟,有手段有能力,争得了皇位镇得住朝臣,但偏偏似乎都不热衷于皇权,眼里没有对权势的渴望,一个像富贵散人,一个像江湖游侠。比起日日殚精竭虑对外敌严防死守,还有随时爆发战事的可能,选择与强国建交自然更加省心。

  双方一见面自然是一堆官方式的交谈,待场面话都说得差不多了,谢恒才笑着说:“有劳王上亲自出宫迎接。”

  煦炎爽朗一笑,“孤王知晓你们大瑾朝迎亲送嫁的习俗,这新娘子若是得夫家爱重,新郎官便会亲自迎亲。不然就是直接在堂上等着喜婆牵着新娘子进来直接拜堂。孤王不能轻易离开,无法亲自到大瑾去接公主,便只能退而求其次在这里等着,以展现我对公主的重视。”

  最后一句话煦炎说的是“我”而不是“孤王”,光是这称谓上能这般变动就很了不得了,更别说他竟然会效仿大瑾迎亲的习俗。

  大瑾虽说有这样的习俗,但一年到头成婚的人家中也未必有一家的夫君愿意主动到女子娘家亲自迎娶,哪怕是那些女子低嫁的也少有能遇到这样诚心诚意的男子。

  大多数男人觉得主动去迎娶妻子是挺丢脸的事,是夫纲不振,所以哪怕是婚前有些情谊的,成亲这日也都还是在喜堂等着。

  更别说有些爱挑事的婆母,更是恨不得新妇一进家门就开始立规矩磋磨,哪里可能让自己的儿子去主动迎亲,平白低了一头似的。

  煦炎能做到这份上,谢恒还真有几分动容。

  也该叫那些自命不凡随随便便就觉得“夫纲不振”的男人都看看,人万阳王家里还有王位继承都没你们这么势儿大,都还亲自来迎娶自己的媳妇,真活该人家为一族之王还没有糟心的兄弟闹事!

  坐在大红装饰的马车里的宣宁公主也听到了外面的动静,实际上那日煦烈跟谢恒聊说他们应该很早就见过时候,她心中确实十分惊讶,没想到自己跟万阳王还有这样的“缘分”。心下本来对这场和亲有些迷茫和害怕,可瞧见煦炎都亲自来接她,还上来就为她立威,这心就稍微放下了些。

  进宫之后,原本谢恒以为会直接开始各种仪式典礼,却没想到万阳王竟然安排他们休息,说所有的仪式典礼都等明天再开始。

  跟在万阳王身后的朝臣们都忍不住捂脸,王上又开始任性了!

  这和亲的流程规矩一般就是送亲队伍一到,就直接开始典礼,按照早前万阳王说的,大瑾公主过来就是给他做妻子做王妃的,这典礼就更不能含糊,大清早送亲的队伍进宫,典礼就顺势开始,从早上到傍晚也就将将走完所有流程。

  然而万阳王一挥手,直接让和亲使团休息,他这一开口,后面跟着大臣们就是有微词的也不敢张嘴了,老老实实听从王上的安排。

  谢恒是打心眼儿里满意,他这一路过来身子骨早就散架了,休息也没休息好,为了赶在吉时进宫,和亲队伍后半夜就从临时落脚的地方出发了,直到天蒙蒙亮入皇城。要是今儿个再直接举办典礼,谢恒觉得自己一把骨头都得交代在这,先休息一天的安排实在太人性化。

  如此倒是也能看出来煦炎确实如煦烈所说那般对宣宁极为重视,才会连老规矩都不顾做出这违背祖宗的决定。

  只是虽说典礼推到明天举行,但今晚还是要设宴为送亲使团接风,但安宁公主出于礼数不能参加,自己安安静静待在精心收拾过的房中,只得等明日典礼结束之后才能光明正大地现身人前。

  晚上的接风宴,谢恒作为送亲使臣算是主角,万阳那边除了万阳王和煦烈王子,参加的重臣也不在少数。

  万阳的规矩没有大瑾那么多,宴会上就算王上尚未离席,朝臣也可以相互走动随意交流,不必非在自己的座位上拘束着。

  作为接风宴的中心人物,围在谢恒身边的朝臣可不少,而且还有那消息灵通的,老早知道大瑾派来的和亲使臣是何人,使了手段提前调查了有关谢恒的情况,知道眼前这位谢大人看着年轻,可那一身的本事却是能将不少大瑾重臣按在地上摩擦。

  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这谢恒能历经两朝依旧混得风生水起,那自然不是简单人物,也就都收起因为年岁而略微轻慢的态度,一个个笑得慈眉善目,相谈甚欢。

  谢恒看似好说话,前来敬酒的无有不应,但都是以茶代酒,狡猾地说自己对酒过敏,喝了就浑身起红疹,醉酒的话还有性命之忧。这么一说哪里还有人敢劝着他喝酒?大瑾的使臣要是在万阳喝酒喝死了就完了。唯有煦烈在边上一脸微笑地看着谢恒面不改色地胡编乱造,却也没有拆穿。

第三百五十三章 吃醋

  推杯换盏间,谢恒靠着数杯茶水和令煦炎都瞠目结舌的超强社交能力就将万阳朝中的情况摸得差不多了,虽说这任何一个朝堂都没有完全平静的,再怎么一团和气也是静水流深,不过整体比较而言,这万阳的朝堂气氛倒是比大瑾干净清朗的多。

  更让谢恒觉得有意思的是似乎万阳的朝臣们很喜欢八卦,还八卦的明目张胆,就算是在宴会这种场合,好些人说话那也是直接得不行。那些家长里短的阴私事儿别人都是藏着掖着,看热闹面上也得收敛三分。万阳的朝臣倒是好,明明白白地就议论上了,一点都不知道背着人。

  “听说李善的孙子要成亲了,怎么也没发请帖宴请同僚,咱们也好去恭喜一番!”

  “可不是得好好恭喜,找个孙媳妇不仅门不当户不对,连肚子里的孩子都是现成的,揣着个蛋就要进李家的门!给李家省了大事!”

  “哎呦,那这事可得谨慎着点,现成的便宜可不是那么好捡的,肚皮又不会说话,谁知道经手人是哪个?”

  “那可不!难怪这样的喜事李家都没声张,嫡亲孙子的婚事这么悄没声地就办了,赶情是有这么多弯弯绕在里面。”

  “儿子死于马上风,孙子腿脚不便利又是个银样镴枪头,大夫都明说了提枪十次难立一回,别说这准孙媳妇只是一场露水姻缘还名声不好水性杨花,就是被和奸夫捉奸在床,只要怀上了就得先圈起来,谁让李家九代单传呢!只要日后孩子生下来肚脐下面有三两肉,除非日后再来一个重孙子,否则李家都得当眼珠子疼着!”

  “荒唐啊荒唐!”

  “话说刘泰家的情况跟李善家好像差不多。”

  “那差得可多了去了,刘泰的两个儿子心善,不忍邻居俏寡妇独守空房,争先恐后想要帮扶,最后愣是将两个人的快乐变成三个人,幸福最大化,结果乐极生悲双双死在人家寡妇床上,寡妇肚子里的种至少确定是兄弟俩之一的,跑不脱的刘家人,刘泰为了不落个断子绝孙的下场当然要把寡妇安顿好,舍了脸皮对外宣称俏寡妇是自家未过门的儿媳妇,到底哪个儿子的都没说清楚。”

  “造孽啊造孽!”

  ……

  谢恒听着这些乱七八糟的话题居然觉得很有意思,要是在大瑾的宫宴上可绝对没机会听到这么些八卦。在万阳人眼中似乎完全没有“家丑不可外扬”的概念,谁家有点什么下脸面的事儿都很容易传出去,然后被当做谈资在各种场合说道。

  煦烈王子瞧着谢恒端着装着茶水的酒杯四处蹭八卦,越发觉得这个大瑾朝臣口中位高权重的谢大佞臣真是十分有意思。

  接风宴会结束后,谢恒还得到了万阳王的特别召见。

  书房内就只有煦炎在,不见其他朝臣和权贵,谢恒掂量着这次的见面应该属于私下性质。

  “不知王上单独召见外臣所为何事?”

  谢恒觉得自己的感觉没错,这位万阳王对他有那么点敌意。

  煦炎:“孤王听闻这次谢大人会担任送亲使团的使者,乃是安宁公主亲自向大瑾陛下所求。”

  谢恒秒懂,这是吃醋了,他心中一动,平静地应了一声:“嗯呐。”

  煦炎:“……”

  谢恒:“王上还听说了什么?”

  煦炎:……王弟说的没错,这个谢恒的确不是个会按照常理出牌的人。

  看煦炎一时沉默,谢恒表情微冷:“王上可是要质问外臣与公主的关系?是想怪罪外臣还是想怪罪公主?”

  煦炎面上紧绷:“自然不是,孤王相信公主人品,既然公主答应嫁予孤王,定然不会与旁人牵扯不清。只是……”

  谢恒:“只是王上觉得即便公主答应和亲,与外臣之间也清清白白,但可能公主心中另有所属,这个所属就是外臣,王上是能得到公主的人却得不到公主的心?”

  煦炎却是摇摇头:“我万阳虽不像大瑾盛行君子之风,但孤王爱慕公主,自然也会尊重公主。若是公主不能从心中接受孤王,孤王自会一直对公主以礼相待。”

  谢恒:“那王上未来是准备立其他妃嫔的孩子为王?”

  “其他妃嫔的孩子未必会真心对待公主,更多可能会为自己的母妃谋划。而公主善良,想来也不会愿见孤王为她去母留子。大瑾崇尚因果报应,公主是大瑾人,孤王也不愿意种下恶因让公主承受恶果。且孤王此生只会有公主为妻,不纳姬妾。倘若公主始终不能接受孤王,或者我们一直没有子嗣,孤王会选择过继未来王弟的儿子,由孤王和公主共同抚养长大,日后必定会孝顺公主。”

  谢恒:“若是朝臣们不同意,王上当如何?”

  “孤王的家事,轮不到旁人指手画脚。”

  一瞬间,谢恒就在煦炎的身上看到了刚刚还未呈现的王者之风。果然,这位万阳王在面对自己的时候刻意收敛了,即使面对可能是情敌的人也并未以身份权势压制,这份心性确实难得。

  “那王上将外臣叫来所为何意?难不成是为了成全外臣与公主。”

  煦炎攥紧拳头,脸色已经彻底黑沉下来,脖子上青筋绷现:“你做梦!”

  谢恒瞧着那体格大约比自己壮实了三分之一的万阳王,心想他该把宁六一起带过来的。

  不过输人不输阵,这时候的谢恒面上依旧一副云淡风轻、胸有成竹的模样,这气势还是没的说。

  煦炎深吸一口气,冷眼看着谢恒:“孤王只是想看看能让公主倾心之人究竟有何特别之处,谢大人在大瑾的名声可算不得好,但还是能让公主放在心上,孤王以为谢大人当有绝对的过人之处,现在看来不过尔尔。”

  谢恒丝毫不恼,也不为自己多做辩解,只是笑着问道:“王上有何打算?”

  煦炎:“尽我所能,获佳人芳心。终我一生,保公主喜乐。”

  是“我”,不是“孤王”。

  谢恒心中满意,面上却还是没有透漏半分。

  “外臣曾听煦烈王子说过有关月下仙子之事。”

  煦炎毫不脸红,只在心中想着回去之后要如何胖揍煦烈一顿,面对谢恒只是淡淡挑了挑眉梢,“那又如何?”

  谢恒:“外臣不是不相信一见钟情,只是好奇这一见的影响力真能大到让王上多年念念不忘,如今终于娶得佳人,却还愿意让步至此?”

  煦烈抿起唇角:“孤王从前也不信,但对公主就是这般一眼入心,经年不忘。孤王的王位得来不易,守得也艰难,支撑孤王一路披荆斩棘的便是成为万阳王后自己的婚事便能由自己做主。当年得知厉王继位大瑾皇帝,更加明白只有得到王位才能促使和亲,才有机会跨越万里迎娶佳人。即便公主心中仍对谢大人惦念有加,孤王也有信心终有一天能取代谢大人在公主心中的位置,孤王才是最配得上公主的男人!”

  谢恒简直想给煦炎鼓掌!他在煦炎的眼中看到了真诚和坚定,不管未来如何,至少此时此刻,这位万阳王的确是全心全意地爱护宣宁。即便万阳不盛君子之风,但谢恒也相信如煦炎这般人物定然会言出必行!

  之前谢恒就想着,如果煦炎因为公主点明让他做和亲使者而生气迁怒,或者是自以为大度地要成全他和公主,不管万阳王采取了两种行为中的哪一种,便都算不得良人,自己总要再想办法为宣宁谋划一番。

  不过煦炎的选择和态度终究没让他失望,真男人就该努力去争取,而不是随随便便就展现自以为的大度表达成全。若是男未婚女未嫁的,人家用不着你成全,而像和亲这种情况,他倒是大度了,可没有经过详细规划、权衡多方的“成全”便只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罢了,也只会将宣宁置于一个更加尴尬的境地。

  有这样的男人为夫君才算没有辱没了宣宁!

  谢恒终于对煦炎展现出第一个真诚友好的笑容,“王上不必忧心,公主之所以会要求外臣作为和亲使者,其实是外臣主动所求,而因为外臣与公主的一母同胞的兄长冠军侯有些交情,公主才会答应帮忙。想必王上应当也从煦烈王子口中知晓,这场和亲是公主主动点头同意。我大瑾公主一诺千金,既然做了这样的决定,就不会言而无信,亦不会不尊重这场和亲。”

  煦炎眼睛一亮:“所言当真?”

  谢恒:“千真万确。”

  本来就是他主动找宣宁帮忙,既然煦炎知道了,那他肯定不能让宣宁背锅,以免日后两人若是真有缘分走到一起,这件事还会成为煦炎心中的疙瘩。

  煦炎又问:“那谢大人为何主动要求作为使臣前来?”

  谢恒老早就知道如果要去昌河必定绕不开万阳王,所以也没打算欺瞒,只是也不好说得太清楚:“是这样,我有些事情要去一趟昌河,但此行不在原本行程之内,出于某些原因,我也不能上报朝廷,因此想请王上配合一番。”

  作者闲话:  【多谢daffodils88送礼物~~Thanks?(?ω?)?】

第三百五十四章 帮忙

  煦炎很快明白过来,“谢大人是想借孤王之手隐藏行程?比如孤王对外宣称安排人带谢大人四处游览,方便谢大人隐藏行迹前往昌河?”

  谢恒微笑:“王上英明。”

  面对谢恒从善如流的称赞,煦炎嘴角抽了抽,顿感这个谢恒还真是能屈能伸。

  煦炎心中快速思量。

  按理说这种事他不应该答应,谢恒要做之事要瞒着大瑾朝廷,万阳要与大瑾建交,就更该小心谨慎,不该帮着一个臣子隐瞒大瑾皇帝,甚至他更应该书信一封送往大瑾,告知大瑾皇帝他这位臣子有异。实际上如果谢恒不是跟公主有交情,他一定会这么做,但既然谢恒能让公主主动要求大瑾皇帝安排其为和亲使臣,便说明这个谢恒与冠军侯的关系当不是“有些交情”那么简单,自己若是害了谢恒,只怕公主那边会对他心有芥蒂。

  谢恒一眼看出煦炎的顾虑,当即说道:“我向王上保证,这一次去昌河所做之事绝对不会伤害大瑾和万阳的利益,也不会有碍邦交。倘若真出了问题,王上大可以直接推到我身上,我绝不会连累万阳。还请王上相信,我由衷希望万阳能与大瑾建交,所以绝对不会做出任何伤及建交之举。”

  煦炎一咬牙,“好!就当是看在你与大舅哥的交情的份上,孤王帮你这一次!”

  谢恒愣是没能第一时间反应过来煦炎说的“大舅哥”是谁。

  明白是在说将军后顿时哭笑不得。

  如果他没记错,万阳和昌河都没这称呼。想来该是万阳王为了能拉近和宣宁的关系,了解学习了不少大瑾文化。

  谢恒拱手:“那就多谢了。”

  次日,正式开始举行封后大典。

  谢恒看着仪典一步步进行,满意到不能再满意,这般隆重的典礼确实说明在封后这件事上万阳没有半点含糊,煦炎也给了宣宁足够的尊崇和体面。

  看着煦炎牵着宣宁的手共同走上高位,谢恒突然生出一种嫁女儿的感觉,高兴又悲伤,此时此刻他在内心给自己的定位就是宣宁的娘家人。

上一篇:听说科举能发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