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君的第一佞臣 第233章

作者:杰歌 标签: 穿越重生

  本来也没错,他跟将军夫夫一体,将军是宣宁的娘家人,自己当然也是。

  热热闹闹的仪典沐浴着朝阳开始,披着星月结束。

  从今天开始,宣宁的身份中,除了高贵的大瑾公主之外,还是尊贵的万阳王后。

  万阳太后已经故去多年,煦炎的后宫中又只有她一个,连个暖床的婢子也无,在宣宁来之前,后宫中都只有侍卫,还是宣宁来了之后煦炎才给添了宫女。就是为了避免有那心大爬床的或者勾引的,万一一时不慎丢了清白,煦炎会觉得不干净的自己配不上他的月下仙子。

  如此,宣宁可真算得上是上无公婆压顶,下无妾室闹心,中间有丈夫如珠如玉地疼着,再没有比这更加令人羡慕的。

  新婚第一日的早上,谢恒按照规矩来给宣宁请安,同时也是看看宣宁有没有不适应的。

  疏了妇人髻的宣宁看着多了分成熟,朝着坐在下首的谢恒微微一笑。

  “谢大哥。”

  “咳咳!”第一次被宣宁这么称呼的谢恒很是不习惯,一口茶水呛到了嗓子眼儿。

  宣宁笑了两声:“以你跟兄长的关系,我叫你一声大哥不为过吧?”

  谢恒也笑起来,“那自是我的荣幸。王上没跟公主一起?”

  宣宁:“他早起后就去上朝了,这会应该在书房。我已经同他说过谢大哥要过来看我。”

  既然已经是夫妻,宣宁也想最大程度地对自己的夫君坦诚,所以就提前告知谢恒会过来。这会早就到了下朝的时辰,煦炎应该是为了方便他们说话才没有过来。这份体贴宣宁感受到了。

  谢恒:“一切可都还好?”

  宣宁笑着点头:“很好。”

  丈夫比她原本想象的还要英俊伟岸,最重要的是非常尊重她,并且明确表示在她发自内心接受自己之前,不会要求行夫妻之礼。昨晚两人就是躺在床上纯聊天,或者说是煦炎一直在说,而宣宁多数时候都是在静静听着,偶尔回应两句。这种感觉倒也不错,至少比她原本想象过的新婚之夜好很多。

  这也让宣宁对未来的日子有了一点期盼。

  看了看宣宁脸色、精神都还不错,谢恒也就放下心来。

  这一次来和亲,宣宁身边除了带着自己的贴身心腹宫女之外,还有武德帝另外赐给她的许多宫人和嬷嬷,还有资历深厚的老姑姑。当会把宣宁照顾得妥妥当当。

  最重要的是煦炎对宣宁的态度挑不出半点毛病,满宫里的人因为煦炎的态度,对宣宁也是恭恭敬敬,没有丝毫怠慢。

  谢恒的心有八成都放到了肚子里,想着再看两日没什么问题,便动身前往昌河。

  宣宁:“谢大哥有要事要办就赶紧忙去吧,我在这里一切都好,谢大哥不必担心。”

  谢恒:“不着急,左右都已经到这了,昌河距离这里也不是很远,放心吧,我心里有数,倒是公主,我观公主的精神比昨日好多了。”

  宣宁歪头一笑:“坐马车久了也累人不是?昨晚休息了一番,今早吃的也不少,精神自然好了许多。”

  “这里的吃食可还习惯?”

  宣宁点头,“习惯,本来父皇给我带了厨子,但没想到王上已经专门安排厨子学了地道的大瑾菜式,做得十分正宗,口感极佳,早上吃的水煎包味道极好,昨晚的麻辣豆腐也极正。会的菜式比父皇给安排的厨子会得都多。”

  “他这般把你放在心上是好事。”

  宣宁点头,“确实比我期望得好了太多。我也跟兄长说好,会时长去信,不让兄长担心。”

  谢恒也觉得这样最好,经常保持联系,真要是出了什么事,也能尽快察觉。

  两日后,谢恒便动身了。

  煦炎给打得好掩护,将整个和亲使团都直接分散开,安排不同的人带着被分散的使团去不同地方游玩观览,如此一来就算谢恒不在,使团的其他人也只当是被分开了。

  到底是在人家的地盘儿上,而且人家对公主好的没话说,招待他们也挑不出错,总不能因为人家想要尽善尽美地招待而说人家的不是。

  谢恒和宁六轻装简行,煦炎给他们准备了快马,一路不停歇地赶往昌河也就小半个月的事儿。

  如今的谢恒已经不是当初那个骑一会马就会把大腿磨得通红破皮的菜鸡,有宣景的教导,这骑术日渐提高,赶路根本不会拖宁六的后腿。

  到了昌河国都,先找了地方住下来。

  万阳和昌河男子的衣着打扮与大瑾没什么不同,谢恒和宁六也就不用另外装扮。

  在客栈住下来,先大概了解清楚国都的形势,以免横冲直撞地惹麻烦。

  到国都时正好是中午,谢恒和宁六在落脚的客栈用了午膳,顺道叫来店伙计询问丞相府的位置。

  那伙计看谢恒一身儒生打扮,穿着讲究,形容大方,再看谢恒身边的宁六,有眼色的他立即猜测估计是外地来的出自书香门第的有钱人家的少爷,身边跟着的护卫瞧着都很不简单。

  “这位公子是外乡来的吧?”

  谢恒故作惊讶:“你如何知道?”

  伙计把抹布往肩上一甩,笑着说:“城内的人家哪有不知道丞相府在哪的?”

  谢恒点头,“说的是,我们的确是外地来的。”

  伙计接着道,“这每年从外地慕名而来拜访丞相大人的读书人多得是,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小的见得多了,不过像公子这般气质的还是少见。”

  “小哥儿可真会说话,”谢恒笑眯眯地转头看向一脸严肃的宁六,“你瞧瞧人家,多能说会道,你可得跟人家好好学习!”

  一贯如此从来没被嫌弃过的宁六:……

  伙计被谢恒夸得高兴,更愿意多说几句,告诉了谢恒丞相府的位置后还特别叮嘱道:“公子可要注意了,去拜访丞相一定赶着上午去,下午就莫要去了。”

  谢恒不解:“这是为何?难道是你们这还有什么习俗忌讳?下午拜访不吉利之类的?”

  伙计摇头:“那倒是没有,只是到了下午丞相家的公子就回来了。韩公子跟韩相父子不和众所周知,上午韩公子一般外出去书坊,下午才会回相府,这只要一回去,一个月里半个月都是在争执。”

  谢恒笑了:“难不成丞相训子还是在门口训的,不然如何知道他们经常争执?”

  伙计:“嘿!这又不是啥秘密,而且有几回外人都看到韩公子被大发雷霆的韩相直接赶出家门。而且你们读书人不是有句话叫人前训子人后教妻,这当着同僚好友的面儿,韩相都不知道骂过韩公子多少次了。韩公子回回顶嘴回回被教训,一对父子处得跟仇人似的。”

  谢恒:“那韩公子的母亲不会说他?让他别总跟韩相犟?”

  伙计又叹息一声,“公子是真不知道啊!韩相的夫人都走了好几年了,要不韩相父子俩可能还不会闹到这份上。”

第三百五十五章 好与坏,忠与奸

  谢恒一愣,这事他倒是真没了解过。

  这会都已经中午了,要是非要等到上午去拜访那就只能等到明天。

  谢恒想着反正他真正的目的也不是去拜访韩相,而是去看韩钰,下午就先到韩相府附近转悠转悠,看看情况。不过他还是要好好筹划一番跟韩钰的第一次见面。

  用过午膳,两人便按照伙计说的路线前往相府。

  大概由于现在正是午休的时候,相府的位置又不是在闹市,一条街上都没什么人,不过有几处门口树下坐着一些妇人老者,大腿上放着笸箩针线,在那便做针线活边聊天。无非是东家长西家短,再炫耀炫耀子孙。

  谢恒和宁六就站在胡同拐角处的一棵大树后面,看着不远不近的距离外相府紧闭的大门。

  谢恒:“你觉得这相府如何?”

  宁六一激灵,有种公子这是要考验自己的感觉。

  以前石竹跟在公子身边,这些问题公子都是问石竹的,不过这一次公子只带了自己过来,没让石竹跟着。宁六以为自己只要保护好公子听公子差遣就是了,却没想到没有石竹在那公子的问题就得自己来回答了。

  “嗯……很朴素。”

  憋了半天宁六也就憋出这几个字,觉得自己的回答可能会让公子不太满意。

  然而谢恒却点点头,笑着说:“不错,是很朴素。比京中阮相府还要朴素。”

  宁六:“虽说昌河只是边境部落,但也算个小国,国土面积即便远远不及大瑾,但一国丞相的府邸还不及大瑾一个富商居所,确实清减了些。”

  谢恒:“是啊,更何况昌河又不是穷乡僻壤,你瞧瞧这皇城国都,即使没有大瑾盛京那般富丽,却也不算差的,一国丞相的府邸却这样素简,若是一般人看来定会觉得这位丞相大人必定清正廉明、两袖清风。”

  宁六:“外表看起来素简并不能说明清廉。阮相府虽然大气,但阮相却并非贪官,两位阮大人也都是好官。”

  谢恒回头笑看着宁六:“哎哟,我们宁六也这么会说话了,不会是因为我让你跟那能言善道的伙计学学就把你给刺激到了吧?”

  宁六低头,“没有。”

  谢恒没继续逗宁六,转头再度看向丞相府的大门,“不过你说的也没错,很多人和事不能光从外表看。生活素简也许能说明对方不贪,却不代表就是个好官。在朝为官不是自己的事,是要为天下百姓谋福祉,光是个好人可没用,还得有那个本事,有那份兼济天下之心。”

  宁六:“公子的意思是韩相是个好人但不是个好官?”

  “这要看人们对好官的定义是什么,在有些人眼中,韩相这样就已经是好官,不倚着官职贪污受贿,不仗着权势欺压百姓,甚至还会为百姓鸣不平,会提出惠民的政策方法。但在我眼中,要被称之为好官,仅做到这些还远远不够。真正的好官就是把天下百姓放在第一位,效忠维护的从来不是皇权,不是某个姓氏。这天下不是一姓之人的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韩相是有治国之才,只是他忠于的是皇权,是昌河皇室,他考虑百姓如何也是建立在维护和巩固皇权的前提下。”

  宁六:“巩固皇权和为百姓谋福祉冲突吗?”

  谢恒:“这要看是什么情况了,倘若皇室无道,奸臣当朝,那自然就会冲突。又或者皇室平庸,在当前皇室的带领下百姓的日子会越加艰难,但如果归顺一强国,放弃国主之尊,百姓们的日子就能更加好过,如此也会冲突。”

  宁六大概明白了,“也就是说,昌河皇室不能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如果归顺我大瑾,便能改善昌河百姓的生活。且昌河本就不敌我大瑾,但却要挑衅大瑾,挑起争端,昌河百姓们也会因为皇室的举动而陷入水深火热饱受战乱之苦。而在这种情况下,韩相若还是支持昌河皇室,坚决不肯定站在百姓的角度,那便算不得好官。”

  谢恒眼神赞赏地看着宁六,“孺子可教也。”

  其实纵观历史,忠臣与奸臣,并不能完全作为划分好官和坏官的标准,很多情况下的界定也都很模糊。

  忠的对象是谁,这很关键。

  若是一个王朝已经处在风雨飘摇之际,可当权者们却还是纵情酒色,大片国土战火四起,而国都皇城还歌舞升平,那这样的朝廷,可还值得效忠?

  倘若这时候有人,或者有其他的国家势力有能力也有这个心接手这个千疮百孔的国家,肯花心思安抚凄惶困苦的百姓,那么即便身为当朝官员,归顺这样的势力也只能说是顺应大局,如此也算是心怀天下,为了百姓而不顾自己的名声,不怕被世人唾骂,不惧遗臭万年。

  而韩钰,就是这样的人。

  谢恒相信,如果韩钰没有死于昌河皇室的党派内斗,他一定会被将军招揽,成为未来大瑾的肱股之臣。

  等了一会,也不见相府有人进来或者出去。

  宁六正想着是不是公子要找的那位韩公子还没回来,就见公子朝着不远处坐在院门口大树底下的一堆妇人走过去,便赶紧跟了上去。

  “几位婶子,冒昧打扰了。”

  几个妇人就是在闲话家常,瞧见谢恒面貌清秀,举止有礼,身后还跟着护卫一样的人物,一看就是大户人家出来的有教养的公子。这样好看又有礼的孩子,处在她们这个年纪的女人就没有不喜欢的。

  “什么冒昧不冒昧的,公子客气了!有什么事儿啊?”其中一个妇人热情地说。

  谢恒清清爽爽地一笑:“我们是来拜访韩相的,但是之前听人说拜访韩相最好上午过来,但我们中午才到这里,所以就先过来瞧瞧,要是合适就直接登门拜访,实在不合适再明天上午过来。我看几位婶子应该都是住在这附近的,便想先跟婶子们打听打听情况。”

  几个妇人被谢恒那清爽的笑容晃得眼睛一亮,立刻热情地让谢恒坐下,她们都乐意给谢恒好好说说。

  “可不!这相府的情况哪有人比我们这些左邻右舍的清楚,小伙子你可算是问对人了。”

  谢恒继续展现能让几个晕头转向的笑:“我也是看几位婶子该都是热心肠的人,这才向大家打听。实不相瞒,我是外乡来的,就是想面见韩相,有那荣幸得韩相两句点拨。韩相可是我们读书人的典范,只可惜韩相很少收学生,若是能设讲坛于坊间,我肯定慕名而来的读书人会更多。”

  “嗐!可别说得这么好听了,还教人呢!他连自己的儿子都教不好!”

  谢恒露出个恰到好处的疑惑表情:“啊?婶子这是何意?我听说韩相的儿子也在朝为官啊?”

  “在朝为官又怎么样?不得王上重用啊!”

  “韩相可是丞相,他的儿子如何会不得重用?”

  “要不怎么说丞相教不好自己的儿子呢!自己这么大官,儿子却不成。父子俩还天天吵架!”

上一篇:听说科举能发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