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厨 第142章

作者:浮云素 标签: 美食 天之骄子 穿越重生

  孙悟空的心情也很好,他直接拿了一小布兜,装了捧满满的香蕉片,一边走一边咯吱咯吱地咀嚼,此物完美保留了香蕉的滋味,又磨练牙口,吃的速度很缓慢,可以让他打发时间。

  猪八戒观之,眼珠子咕噜一转,跑到莫文远身边道:“嘿嘿嘿,大郎你下次若烹制香蕉片,我可否在一旁观?我也欲学其术。”

  莫文远:“可以是可以。”

  他用古怪的眼神看了猪八戒一眼,又想到了对方跟在神农身旁鞍前马后就为学种植技术的模样,心头想:这八戒莫不是对大圣有何非分之想啊,否则为何如此……

  猪八戒若知莫文远想什么,定然会撕心裂肺地捍卫自己直男的尊严:不!我不是!我没有!

  ……

  不同于安南中南等地的贫穷荒芜,安南与占城的交界处又是番车水马龙,生机勃勃的景象。

  他们沿途遇几名唐商,都是往占城国来进口芦荟的,看见莫文远等人,受宠若惊,同行之路上好好介绍一番占城国今年之动态。

  商贾们将此国称为林邑,而占族人与真颜人则称之为占城或者占婆。

  商贾解释道:“近十年间,林邑国有向外扩张之倾向,而他们的百姓生活较之安南也更加富庶。”

  “怎会如此?”要知道安南距离大唐还近些,怎反而更加偏远的林邑经济会更好?

  “林邑国有二物做出口之用,其一为芦荟。”那人清清喉咙道,“芦荟乃是小物,不会很值钱,但此国铁器锻造却很好,安南真颜等地之铁器都是从林邑买的。”

  锻造技术最好的自然是大唐,然而李唐王朝有严格的限制,不允许向外贩卖铁器,故而那些东南亚小国便会从林邑购买,一来二去之下此地的经济就发达了。

  众人皆点点头。

  在林邑,莫文远等人过得可比安南还要好,尤其是西行师徒组合,摆脱了半文盲的窘境。

  说来也神奇,明明林邑接壤,但他们的通用语竟然是梵文!

  如果莫文远熟读佛门历史,就会知道林邑乃是佛国,在唐开元十八年,林邑国沙门佛哲甚至偕同菩提仙那至日本,传入菩萨舞、拔头舞、林邑乐等,对佛教东传起到了推动作用。

  但是他不知道,所以只能目瞪口呆看玄奘法师与路上之行僧行佛礼,后以佛法相交流,谈得不亦乐乎。

  莫文远:???

  孙悟空一边咯吱咯吱吃香蕉干,一边宽慰他道:“此地佛风浓厚,可堪为东土之小佛国,你便把诸事交给师父便可。”

  林邑中有不少东土以及天竺绕路来修行的和尚,他们在来这里时不仅带来了佛经,还带来了许多关于高僧的传说,玄奘法师可是高僧中的高僧,不仅佛理精通,还能够降妖除魔普度众生,堪称我辈之楷模,不仅林邑的僧人听说过他,就连当地的百姓也听说过他。

  更加可怕的是,不仅玄奘法师在此地扬名,莫文远竟然还有不小的名气。

  众人斜坐在路旁,看玄奘法师担起外交僧之重任,对外交流,却突然不知说到什么,那林邑僧人声音拔高,表情更为丰富,而玄奘法师则是对莫文远招招手,让他过去。

  莫文远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走到玄奘法师身边,就听他道:“这便是长安莫大郎。”

  而那僧人则睁大眼睛道:“不愧是佛子,好生年轻。”随即又感叹道,“阿弥陀佛,我竟见了做佛食之人的面貌,真乃人之幸矣。”

  莫文远:???

  佛食?什么佛食?我怎么听不懂你在说什么?

  ……

  林邑为东土佛国,信佛之人多矣,而他们主要信奉的神仙,乃是菩萨,也就是慈航道人渡西方后的佛身。

  莫约在二十几年前,也就是豆腐问世之时,观音菩萨曾经以托梦之术,将其模样传给信徒看过,大赞其味,言其质朴味优,乃是粗糙黄豆之所做,出淤泥而不染,总之以各色语言称赞豆腐块。

  林邑之僧人那时还不知道豆腐是何物,以为是仙食,对其顶礼膜拜,后来等到掌握了制作豆腐的东土僧人云游到林邑之后,他们也开始食用豆腐。

  常规吃法乃是一清二白,简单明了,颜色富有生机,又滋味醇美,僧人甚至能从其中参悟佛理。

  时至今日,豆腐已经成为了林邑供奉佛前的必备吃食,关于它如何被创造出来的传说更是一个接着一个。

  在莫文远不知道的时候,他在林邑真是刷满了时髦度。

  “闻说神食还有避灾病之功效,经常食之,少有病害。”

  莫文远:=口=

  不不不不不,豆腐并没有这种功效,最多不过是它营养丰富,含有铁、钙、磷、镁等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还含有糖类、植物油和丰富的优质蛋白,吃后能够补充人的生日所需,所以才会健康。

  什么吃了不会生病的神仙吃食,真的不是啊!

  ……

  占城国的僧侣实在是热情,莫文远等人自从来了这国,从不担心无地可住,僧寮内给云游僧人所备之房间随他们居住。

  今日也是如此,那好好夸赞了一遍豆腐之用途的僧人将他们给安置了,林邑的寺庙比之长安也不遑多让,不过是占地面积小些,然麻雀虽小五脏具全,供奉的观音菩萨更是镀了金身。

  大黑羊进入僧寮,将床榻一应清扫干净,便化为人形,在床上翻滚,以热情之眼神看向莫文远,还拍拍床上的被子,他想做什么,光看眼神便能猜到。

  莫文远:“……”

  他义正辞严地拒绝了大黑羊的请求:“不行。”

  “佛家重地,岂能同榻而眠?”

  大黑羊的表现却忽然拨动了莫文远的神经,再加之自从菩萨掉马后,他就不曾见过菩萨,也不曾见过自己的事业恩师,再看日渐龌龊的大黑羊,他便生出了谈话的心思,在当地僧人热切的眼神下做了一桌色香味具全的豆腐菜,放在菩萨金像下,点燃了香火。

  金光乍现,面若好女手持净瓶的菩萨粉墨登场。

  然而乍一出现,他就不得不直面来自半个徒弟的灵魂三连问。

  “羊对男女之事之认知,可是菩萨教的?”

  “他先前夜间出去,可是寻菩萨你?”

  “羊自打开窍之后,对某事日渐热衷,菩萨你……”

  观音菩萨:???

  我只是想来吃菜莫大郎你为何这么对我?

  你还是不是我的乖徒弟了?

第106章 完结章

  神仙也是会苦恼的。

  尤其是中国的神仙, 追根溯源,探究他们的形象, 便会发现, 中国神仙的模板与希腊的神仙有相似之处, 在性格中祈祷主导的是人性方面。

  宙斯风流成性,赫拉嫉妒成狂, 三女神为金苹果开战……东方的神仙没有表现出希腊神明超乎常人的欲求,却也会出现二郎神劈山救母之类快意恩仇之事。

  他们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 而他们自身的性格同人族相似有喜怒哀乐。

  这些可以解释,为何观音菩萨在面对莫文远的三连问时感受到了来自命运的压迫,他就像是被扼住咽喉的尖叫鸡,特别委屈, 却不知道为自己辩驳什么。

  这些事情好像真的是做的?譬如带饕餮去看公羊母羊的交配?

  想到这菩萨有点虚, 他用慈悲的眼神看向莫文远道:“我们可以一边吃一边谈谈。”

  就像是慧智法师与徒弟谈话吃饭时一样。

  莫文远理所当然同意了,他的心灵很强大,又经过了玄幻大唐的洗礼, 可以接受几乎所有不可思议的事儿,师徒二人坐在一团迷雾中,他们面前是一张矮桌, 矮桌上摆放了各色素菜吃食。

  菩萨斟酌道:“不错,羊确实是我教导的, 他若有何不甚明白的事,也会来找我讨论。”

  莫文远的表情变得有点奇怪。

  “但他对你的欢喜,却是我始料未及的。”菩萨不得不为自己辩白道, “我从未想到他会喜龙阳之事。”

  “他们去族群从未出现此事。”

  龙本性淫,只要身覆龙之血统,总会在世间留下各色血脉。

  说到这观音菩萨又是一顿,等等,莫大郎不会不知羊之身份吧?好像他们相处许久,都是以黑羊相称呼。

  下一秒莫文远却一脸惊讶道:“他之族群?莫非世间饕餮不止一头?”

  菩萨受到了莫大的惊吓:“你怎知道?”

  莫文远迷惑不解:“怎会不知?他曾言自己也乃山海经中一员,又不是所有精怪都可补食蠃鱼,再加上羊身,诸多线索联系在一起,岂会推出认不出羊之身份?”

  菩萨恨不得用手背擦额头上不存在的汗水:他都忘了,莫大郎是人世间少有的聪明人,只是这聪明人低调而又体贴,发现了什么经常憋在心里。

  “他之族群,确实只有一饕餮,”观音菩萨道,“然龙之性淫,我怕你……”

  此话一出,就连莫文远的表情都变得十分微妙,他委婉道:“龙性之淫我已知晓,师父先前可是说黑羊经常去寻你?既如此,我可否拜托师父一事。”

  师父的称呼还是挺让观音菩萨感动的,这可是来源于徒弟的认可啊,看来他们之间小小的隐瞒可以翻篇了。

  他精神百倍,豪气冲天:“你我之间可需用拜托二字,有和需求直说便是,我定给你办到。”

  若是饕餮欺负了莫文远,他也是会帮徒弟一把的。

  莫文远终于不委婉了:“大黑羊怕是年轻气盛,又有龙族之淫,我一介凡人,便是常年习武,也受不住。”

  “还请师父约束一二。”

  观音菩萨:“……”

  这、这我就无能为力了啊!

  ……

  菩萨显灵的神迹给莫文远带来了更多的威望,林邑的僧人皆以崇敬之眼神看向他,对他提出来的无关紧要的小请求也尽数照办。

  当他询问林邑当地种植谷物情况时,热情的僧人主动道:“不若我带你去看看?”

  莫文远道:“可以再带上一人否?”

  得到了僧人的回答后,他直接拉上了神农,莫文远很会分辨谷物质量的好坏,而真正的农学家,掌握了诸多种植技术的人却是后者。大黑羊与他们同行,他向来与莫文远形影不离,而且只要他想,就能在诸多稻中找到最好的那一株。

  他们仨组成的农业小队,无人能超越。

  林邑的田地不少,与安南国的农民一样,他们的种植手段也较为原始,刀耕火种不至于,但无论是农具的样式,插秧的距离,还有套种之类的技术都没有得到充分的运用,他们甚至还不大精通制作肥料的方式。

  但正是因为粗糙的种植方式,才更加凸显出占城稻惊人而充沛的生命力。

  莫文远站在高处,占城的地势特殊,这里多高仰之地,他抬头觉得自己距离天很近,这里的田十分湛蓝,但以他看来,却没有长安的天清澈而透亮。

  低头,俯身之处是大片大片看不见尽头的水稻田,那些稻子倒不至于被插得歪七扭八,但水稻与水稻之间的间距未免也太远了些,而田地也很不肥沃。

  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水稻们却长势良好,他们无不拥有翠绿色的,形状优雅的惆怅的叶,以及金灿灿沉甸甸的稻穗果实。

  清风吹拂,所有的稻穗向南方舒展枝叶,穗的浅淡的香气散播在空气中,经由风的传递,沁入人的心田。

  神农能够看出更深层次的问题,他对种植的农人道:“此些水稻可是三个月前种下的?”他是用梵文说的,神农不是佛教的神仙,但现在天界西天势力日益壮大,若想与佛打交道,最好还是会些梵文,他生前就是天下少有的聪明人,拥有超越当时代水平的头脑,学会梵文自然难不倒他。

  一队伍人几乎人人都能说梵语,这让他们降低了行走林邑的难度。

  农人给出了肯定而令人愉快的答案,他的年纪不大,莫约三十前后,但积年累月的辛劳在他的身上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被风吹日晒的皮肤黝黑而又粗糙,而他的声音也很沙哑:“三月不到。”他打了个手势,“莫约还有一旬便可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