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厨 第143章

作者:浮云素 标签: 美食 天之骄子 穿越重生

  按照水稻的生长周期,他们可以被分为三类,分别是早稻、中稻和晚稻。早稻的生长期为九十到一百二十天,中稻为一百二十到一百五十天,晚稻为一百五十到一百七十天。

  目前莫文远见过的大唐本土水稻都是中晚稻,而占城稻则是这个时代少见的早稻。

  早稻的优点自然不必多说,如果说原本大唐内的稻谷,即使是在最南方最温暖的地区都只能做到一年两熟,那么换成占城稻,就能做到一年三到四熟,譬如在有天下粮仓之美誉的苏杭地带,只要从两熟变成三熟,就会让粮食的年产量达到一惊人的数字。

  而这些,正是莫文远希望看见的。

  神农比他更加专业,他的一双眼睛好比是最精密的农业测试仪器,可以在短时间内看破诸多寻常人研究很多年,甚至是一辈子才能发现的规律。

  他知道什么样的稻穗是最好的,植株多高才恰到好处,他通过叶子的颜色去判断那些水稻的好坏,更加重要的是,他能看出占城稻与他们在安南看见的稻谷有何不同之处。

  神农先给了农人一些钱与布匹,随后他便得到了可以去植株观测的权利,当然,取的不能很多,几株是上限。

  但从这几株中,他却得到了某种令他兴奋的结论。

  ……

  在看过稻田的景象后,神农带着才得到的新鲜的稻穗回到落脚的寺庙中,见四下无他人,仅有南行同路的伙伴,他毫不避讳地使用袖里乾坤之术,将他在安南不同地区收集到的新鲜稻穗拿出来一一对比。

  因他们到达安南的时间与到达林邑的时间不同,收集到的稻穗成长程度也很不一样,若按照普通人建立对照组的习惯,这些稻穗所处时期应该是相通的,但有了仙人手段,即便处于不同时期,神农也从植株上残留的痕迹,知晓它们未来会长成的样子。

  莫文远看他使用法术,令安南的稻穗迅速成熟,不免提出了疑问:“若有此伟力,何须千里迢迢从林邑寻找稻谷,直接创造出新作物便可?”

  当年五谷,不也是神农找到的吗?

  听过莫文远的疑问,神农露出一和蔼的笑容,他道:“此两者不大一样,我当年并非是创造了五谷,而是发现了五谷。”

  “即便是神仙也无造物之伟力,否则女娲娘娘也不会成为圣人。”就譬如说这些稻谷,他神农充其量就是一发现之人,他可以用农家的手段进行嫁接,再用仙人法术加快成长的速度,得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观测结果。

  但是直接无中生有凭空捏造新的品种,这是不可能的,天道不允许。

  莫文远其实不大理解天道允许与否的概念,但他还是点点头,心道若没有天道留下的种种限制,这世间说不准早就乱套了。

  在对照组成熟程度相同时,只要是洞察力丰富而敏锐的人,都可以看出两植株的不同,按照本地农人的说法,安南大面积种植的早稻,也是他们林邑传过去的品种,既然是出于相同品种,那么俩稻穗应大体相似。

  而展现在他们面前的稻穗虽有相似之处,但若集体比较米粒大小、粗细、颜色,植株的高度,稻穗的饱满程度,就会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也同样的多。

  神农走遍了安南的田地,他见识到几乎所有种植在安南的稻种,也知道他们长成熟后会是什么模样,神仙的智慧同凡人还是有区别的,他可以轻易记住成千上万的样本,将他们的特点从芸芸众生中?绎出来,组成典型形象,再进行二次总结。

  而林邑的水稻,他目前看的并不是很多,但一片广袤无垠的天地却也能让他得出相同的结论。

  莫文远看向他,只觉得拥有古铜色肌肤的大汉眼睛正在闪着光。

  “它们皆出自于同源,却各有一番发展。”神农宣布了自己最后得出的结论,“此种稻谷会因土地的改变而改变。”它们拥有极其强大的适应性。

  莫文远想到走之前在江南稻田中生长成熟的稻穗,再同印象中的安南水稻对比,生长情况如何他不知道,但所结的果实,也就是被稻穗所包裹的米粒,确实很不同,江南水土养人,肥力充足,养出来的稻米比安南种植出来的香甜数倍。

  当然滋味比本土的中晚熟稻还差不少,纵向对比却很足够了。

  神农的眼中依旧闪烁着狂热之情,他已经不是在对莫文远说话了,而是在对自己说话:“如若将其同大唐稻谷杂交培养,或许能养出兼具口味与生长期的新种。”

  这正是他长久以来的目标!

  莫文远闻言,也不由自主弯眼笑了。

  他很期待看见早熟稻谷迎风招展的景象。

  ……

  他们在林邑停留了很长一段时间,期间除了林邑的水稻,其他谷物也看了个遍。

  林邑是个相对繁华的城市,盛行的佛风为此地带来了诸多远道而来的僧侣,而独特的热带雨林气候则让此地的瓜果蔬菜更容易种植,熟制更短。

  在此地停留大半年,队伍中的每人都很有收获,神农日日跟他心爱的稻谷在一起;玄奘法师带着徒弟宣扬佛法,同本地僧侣探讨经书;莫文远带着大黑羊,致力于寻找他东南亚独有的食材,还学习这些食材的培育方法,欲将其带回大唐一并种植。

  永徽二年末,南行的队伍终于回到长安,他们不负众望,带来了产量极高生命力顽强的稻谷,还有香蕉、开心果之类原本大唐境内不可见得的瓜果。

  ……

  莫文远回京当日,全家人一起出动来迎接他。

  时令已进入深冬,长安城中风雪飘摇,凛冽的东北风、晶莹剔透的雪花并没有阻挡行人,脚夫、小商贩、农人,有的穿棉衣,有的穿兽皮,皆很忙碌。

  而在城门口矗立的人群中,李三娘格外显眼。

  她已年近四十,眼角有了细微的纹路,黑发间也生华丝。然而她穿了一件剪裁精美的棉袄,下半身穿直筒的厚实罗裙,亭亭玉立站在遮蔽风雪的门洞下,全身上下却透露出一股少女都没有的,蓬勃的朝气。

  赵二娘与莫小狗站在李三娘身后,莫小狗的怀中抱着一白玉似的雪娃娃,他的身躯已被厚实的棉袄所包围,棉袄的小帽子中缀有细密的白色绒毛,即使六出蔽空,分外寒冷,看他灵动的眼睛,白嫩小脸上微薄的红晕,也知他身处温暖之中。

  羊与莫文远并排行走,看见这景,也咩咩咩咩咩地叫唤起来,他同莫文远一起生活了二十来年,早已成为了家中的一份子,见此情景怎能不激动。

  大黑羊:“咩咩咩咩咩咩咩!”

  我回来了!

  莫文远也招手道:“我回来了!”

  ……

  回到长安之后,他们所带来的稻种以及瓜果呈给圣人,相较于李世民,李治更显优柔寡断,但好在他是个爱听臣下意见的甩手柜圣人,对莫文远唐玄奘等人又有异样的敬重,在能干臣子的辅佐下,几乎能够适用于大部分地区的早稻,便在全国上下推广起来,占城稻早了将近三百年登上历史舞台。

  莫文远自然欣慰于这一莫大的改变,不过他现在所面对的最大的问题却并非是占城稻,而是来自阿娘的诘问。

  “你先前可是说回来便将心上之人带我面前,那人在何处?”

  莫文远与大黑羊面面相觑,下一息,羊变成人形,姿容姝丽的大黑羊端端正正坐在李三娘的面前,态度慎重道:“阿娘!”

  莫文远:“……”

  李三娘:“???”

  充满疑问的尖啸声响彻长安李三娘食肆上空:“啊啊啊啊啊啊???”

  莫文远裹挟大黑羊连滚带爬冲出了李三娘食肆,仿佛身后有鬼怪在追赶,当然了一致被蒙在鼓子里却猛被唤醒的李三娘比鬼怪恐怖不知道多少倍。

  “你咋直接就称阿娘了?”

  “那我该如何说?”

  莫文远的声音扩散在风中,更显游移不定:“额,委婉些?”

  大黑羊很无辜:“再温婉,也是要捅破窗户纸的。”无论说什么,李三娘的一通发作也是肯定躲避不过的。

  莫文远和羊跑得快,但他们已经能够听见李三娘在身后穷追不舍的凌乱脚步声,闲聊暂时被搁置在一旁,两人飞快地讨论起去路:“近日,家怕是不得回,若是跑到大兴善寺也一下子就会被逮住,依我看,只能找一阿娘力所不能及的偏远之地地静待风平浪静,再回家便可。”

  大黑羊兴奋道:“都依你都依你。”他道,“南诏、西域、天竺我等都去过,这回去哪里?”

  谈到偏远之地四字,再想到大黑羊无所不能的神通,莫文远脑海中灵光乍现,想到了对厨师来说充满宝藏的乐土。

  辣椒、南瓜、土豆、甘薯、花生……宝藏都在南美洲等着他!

  “我们去海的另一端如何?”

  “海的另一端?”大黑羊先是一愣,随后他便看见了莫文远眼中闪烁着的光以及神采飞扬的笑容,被美色诱惑的大黑羊想都不想,当即点头道,“好!莫小远你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随后他又犹犹豫豫补充道:“那里可有甚美食?”

  莫文远笑了:“遍地是美食,你且不必担心。”

  土豆玉米辣椒,他莫文远与羊来了!

  ——正文完——

第107章 番外1

  建立一座种植园, 并不是件简单的事,尤其是对从来没有做过类似事情的猪八戒来说, 就更难了。

  但他表现出了充分的耐心, 猪八戒寻找身边对农事、对果蔬培植有见地的熟人、朋友, 询问他们相关事宜。

  第一个被找到的是神农,他正在进行占城稻的品种改良,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做此工作,事实上在发现了占城稻以后, 他所有的精力都被倾泻在了这种稻谷中,诱变育种、杂交培植、单倍体育种……这些具有现代气息的名词他一个都不知道,但古老的智慧以及在粮食上的钻研精神,却让他超脱了时代的束缚, 将这些方法提炼出来, 并且付诸于实践。

  “种植香蕉?”神农先是一愣,随即他用崭新的眼神打量猪八戒,似乎很搞不懂, 他为何要种植此物,但心中的疑惑并没有阻止他细致回答对方的问题,“不, 我不清楚如何种植香蕉,你若想知晓, 不妨去问问占城之人。”

  但我不能像大师兄一样,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猪八戒想到,

  他决定换个人问问。

  第二个被他找到的人是莫文远,距离他从大海的另一端回来也过了挺久,在海上被阳光暴晒成古铜色的皮肤恢复白皙。

  他从南美洲带来了很多东西,土豆、甘薯、南瓜、辣椒、玉米……那些食物单独拿出其中之一,都能对大唐的种植业产生深远的影响,更不要说是全部一股脑儿地涌出来,盛世无饥馁成了唐代的真实写照,农人们并不担心粮食收成不足,他们烦恼的是应该种植土豆还是玉米。

  一时间,莫文远与羊的故事在唐代进一步地传唱,无论到何处都没有人不认识他,以猪八戒的理解来看,他几乎成了当代的神农氏。

  而当代的神农氏在献上了种子以及种植方法后,拍拍屁股走开,接着做他的美食去了。

  猪八戒千里迢迢找到莫文远,甚至没来及坐下吃炸薯饼就先提问道:“我若想建一座香蕉园,应先做何事?”

  莫文远用诡异的眼神打量他,前者的记忆力很好,好到没有忘记猪八戒在安南的宣言,用香蕉园来迫使孙悟空认输。

  当时他就觉得猪八戒的脑子怕是不太好,等对方准备将空想付诸实践的时候,他更加确定自己的判断。

  在短暂的沉默之后莫文远决定作壁上观,不插手也不推动这件事儿:“我从未种植过香蕉,然只要是瓜果蔬菜,种植之术皆有异曲同工之妙。”

  “你应先找一温度气候合适之地,在此地开辟果园。”

  猪八戒恍然大悟,他诚恳地感谢道:“多谢莫大郎,之后若我还有甚问题,怕还是要打扰于你。”

  大黑“羊咩咩咩咩咩”地嘲讽,若是人形,他肯定会向猪八戒吐口水。

  呸呸呸呸呸呸呸!种你的香蕉去吧,别来打扰我们!

  猪八戒轻蔑地看了大黑羊一眼:“看在莫大郎的面子上,我不与你计较。”

  呵!只有大师兄才值得他严阵以待!

  大黑羊:“???”

  怕不是只傻的天蓬元帅。

  ……

  猪八戒选择将种植园落在琼州。

  琼州隶属现代海南境内,在唐代,海南被分成了五个州,分别是设崖州、儋州、振州、万州、琼州。

  安南的农人对香蕉种植技术不是很了解,而在此种果物被带到大唐境内后,越来越多的农人选择种植它,但这些人对香蕉的了解不比安南人好多少。

  猪八戒不得不承认,一切投机取巧的途径都被堵死了,他需要自己好好研究,用耐心与爱心呵护香蕉树。

  目前所知,香蕉生长过程中却需要大量的水与热量,一年四季都处于夏的琼州是个种植香蕉的好地方。

  香蕉是大型草本植物,它们的种子在现代已经退化到没有发芽的能力了,在唐代也亦然,事实上安南引进的香蕉已经挺接近现代的香蕉了,若说差别,最多不过是结果少些,香蕉也不够长。

  这些都会随着时间流逝,一点一点被改变,除了神农那般可以用神仙手段加快植物种植进程的农业大佬,还有谁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进化出更好的香蕉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