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反派的爱意糊了一脸 第95章

作者:炸牛奶 标签: 天作之和 宫廷侯爵 强强 穿越重生

  只存有灵体的黑猫即便看得见也没有实感,但沐语安的动作仍旧小心到像是抱着一件易碎品,看着笑而不语的宓葳蕤,沐语安低声道:“国师当真是老谋深算。”

  “将军过奖了。”看着黑猫已然开始黯淡的身形,宓葳蕤心中微动,“伽邑有秦家,大夏有沐家,开战不过是鹬蚌相争,分不出高下不说,最终还会落得个两败俱伤的下场。这仗不该打,也不能打。此前将军手握三十万大军都不曾出兵,想必便是看清了眼前形势。”

  “如今有人欲以万万兵卒的性命来铺出一条登天之路,这样的人做了天下之主,必使得生灵涂炭。将军与我所行之事,皆是为匡扶正统,要知,先下手者为强,错过了时机还会反受其害。”

第137章 (补全)

  宓葳蕤说得话, 沐语安何尝不知。

  只能说权力当真诱人,即便不择手段, 也要扫除他们这些所谓的障碍。

  十多年前下毒不成,如今又使出鬼蜮伎俩。

  沐语安苦笑了下,他该庆幸好在伽邑上下也并非一心,不然如今哪还有机会让他和宓葳蕤对坐于此。

  “国师之意,我已知晓。”话音间,沐语安神色坚定起来,“后日子时, 军中会潜入刺客, 国师到时可借机趁乱离开。”

  如他所料, 沐语安并非没有准备。

  只不过在他将话说开前,仍对他存有戒心,是以有所保留。

  “将军是明白人。”得到肯定的答案,宓葳蕤神情也不似之前严肃, “待我离开,还有一事须得将军帮忙。”

  “何事?”沐语安问。

  “还请将军放出消息, 军中大火,国师所在军帐亦未能幸免, 帐中之物皆付之一炬,国师生死不明。”宓葳蕤一字一句道。

  “国师难道没想过, 此举会陷大夏于不义。”以宓葳蕤的心思, 不可能想不到这些。

  “非也。”果不其然,宓葳蕤笑着摇头, “若这些刺客皆出自伽邑呢?”

  沐语安细细一想,看向宓葳蕤的眼神又变了变,“国师多智近妖, 在下佩服。”

  “不过是所处位置不同,考虑得不一样罢了。”宓葳蕤并未故作谦虚,但沐语安显然并不这么认为。

  后日行动的刺客乃是受太子指使前来暗杀李商,打算事后嫁祸与他,从而寻到借口对他和国公府发难。原本沐语安计划拿到人后以此来策反李商,顺道让宓葳蕤趁乱离开,却没想到宓葳蕤的谋算不止于此。

  不得不说,宓葳蕤这招可谓是一举多得。

  若是放出刺客出自伽邑的消息,既能暂时迷惑太子一方,还能免除宓葳蕤失踪后各方猜度。

  同样地,对宓葳蕤而言,也给了他妥当离开大夏且不被认作内奸的理由。

  既然是伽邑的刺客,国师失踪那极有可能是被救走了,到时宓葳蕤不论出现在伽邑何处,都更显合理。

  沐语安没有异议,宓葳蕤便知此事已十拿九稳。

  只要能确保沐语安执掌兵权,大夏与伽邑便不会轻易开战,宓葳蕤假装被擒至大夏,便是为此。

  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

  沐语安虽为大夏人,但同样是君子,这样的人作为统帅,才可免战乱之苦,才可解边关之忧。

  这次沐语安起身欲走,宓葳蕤没有再出言阻拦。

  两日过得极快,期间沐语安借着送饭,将许家通敌的证据交给了宓葳蕤。

  毋需多言,宓葳蕤看清书信上的印鉴后,便将东西纳入袖中。

  日落后,军中燃起篝火,宓葳蕤如往常一般待在军帐内。

  直至夜半时分,军中突然有人大喊“刺客”,“走水”,火光冲天,照亮半边夜空,凌乱的脚步声响起。

  和衣而眠的宓葳蕤掀开军帐一角,帐外无人看守,显然早有安排。

  宓葳蕤闪身而出,身影没入夜色。

  沐语安告诉他的路线看守果然很松,但宓葳蕤并未因此放松警惕。索性沐语安确实言而有信,照他所言,宓葳蕤很快便离开了大夏驻地。

  四周皆是光秃秃的戈壁滩,脚下的土地因干涸而龟裂,偶尔传来一声狼嚎,带着边关独有的苍凉。

  现下有两条路可走,一是从沙漠朝南,直抵阳池大营;二是从玉怜山绕路,如此会多花些时辰。

  想到瑶仙草,宓葳蕤收回步子,化为本体朝着玉怜山飞奔而去。

  离宫前,宓葳蕤曾为此卜过一卦,卦象显示一路顺遂。采摘瑶仙草看似可有可无,但宓葳蕤隐隐有种预感,他应当再去一回。

  夜里的玉怜山愈显冰冷。

  寻常人若是此时进山,不到半刻必定会被冻伤。

  然而对于化为本体的宓葳蕤来讲,这样的温度根本算不得什么,他身形灵活地在山中穿梭,只见黑暗中划过幽蓝的光。

  瑶仙草长于极寒之地,宓葳蕤朝着高处攀爬。

  山中猛兽众多,甚至有狼群聚集,但每每有猛兽想要围上来时,宓葳蕤便会放出威压,大乘期的修为足以压制得让这些猛兽起不了身。

  越靠近山顶,妖风越大。

  宓葳蕤逆风而行,两只尖耳朵被狂风压得消失在皮毛间,他努力看向周围,乱石被积雪覆盖,白日里被太阳一晒化作雪水,到了夜里再冻住,一座座横在山间,冷硬且锐利。

  恍惚间,一阵清幽的草药香传来,宓葳蕤停下脚步,仔细寻觅。

  瑶仙草犹如暗中萤火,藏在冰封的石缝中。

  宓葳蕤小心地寻到一处能够落脚的背风处,他不敢用灵气,只能用尽全力徒手掀开石块,凝结成冰的积雪包裹着瑶仙草,冻土很难破开,好在有石块充作利刃,紧握着石块的手被震得发麻,他小心地避开瑶仙草的根须,花了将近一个时辰,终于将瑶仙草连根拔起,放入洞府中提前准备好的药鼎。

  得益于敏锐的嗅觉,寻找瑶仙草的过程比想象得顺利。

  天边残月高挂,宓葳蕤翻过山,时辰尚早,以他的速度,赶在破晓前抵达阳池大营并不难。

  想到能与喻苏相见,宓葳蕤脚下又快了几分。

  如今伽邑与大夏交战,夜里必定有守兵在军中巡逻,宓葳蕤离开大夏时,就已打算好不在阳池现身,是以选择了营地背靠的峭壁处潜入。

  白狐的身形到底灵巧,潜入营中也没引起注意。

  操心着战事,喻苏睡得很浅,几乎是宓葳蕤刚坐到榻边,他便醒了过来,接住扑进自己怀中的人,宓葳蕤叹了声,“阿娆。”

  喻苏跨在他腰间,宓葳蕤仰躺着拉住喻苏的手轻吻。

  “你这回自作主张,可知我有多担心。”喻苏努力压抑着怒气,想要拍开宓葳蕤拉着他的手,终究是舍不得。

  “是臣之过。”宓葳蕤拉着人躺下,“殿下莫气。”

  “我怎能不气,俘虏是那么好做的么?你竟敢孤身一人前去。”沐语安说着就想坐起来,宓葳蕤哪能让他如愿。

  “殿下可还记得此前欠着臣的好处?”宓葳蕤贴在喻苏耳边说,“你可是答应了,等我想到,随时可以讨要。臣现在想到了,殿下可要说话算话。”

  不用宓葳蕤多言,喻苏就知道他要说什么。

  “殿下莫气了。”宓葳蕤轻哄道。

  柔软的话音惹得喻苏眼眶发热,隔着衣服,他用力咬住宓葳蕤的肩,这样做,哪能伤到宓葳蕤半分,不过是发泄情绪罢了。

  喻苏想,他怎么会生气,他只是担心。

  他宁愿自己以身涉险,也不想宓葳蕤置于险境,但他同样知道,宓葳蕤亦是如此。

  待喻苏的情绪平复了些,宓葳蕤取出许家通敌的证据,放到他手中,“我要赶在天亮前出发。有这些东西在,殿下便可名正言顺地清理边军,收拢兵权。”

  “那你呢?”喻苏的脸仍埋在宓葳蕤怀中。

  宓葳蕤强迫喻苏看着自己,“殿下不是已经猜到了么?臣会在京城等殿下归来。”

  作者有话要说:  渣渣牛奶又滚回来了orz

  由于身体和三次元考试诸多原因,这篇文更得很是波折,现在开始收尾啦!到完结前都不会再断更了

  感谢木九小可爱灌溉的营养液,鞠躬~

第138章 (补全)

  胸口的衣襟被喻苏死死攥在手中, 宓葳蕤垂下头,在眉心落下一吻, 喻苏的眼睫随之颤动。

  “京中我已安排妥当,你大可与我一同待在阳池。”喻苏仍未松手。

  宓葳蕤还从未见过喻苏这么执拗的样子,好似京城是龙潭虎穴,“待在阳池,固然无伤大雅,但到底是下下策。”

  “等大夏那边放出消息,我总得现身, 且我与你来阳池的原因不同, 到时一道圣旨召我回宫, 若我强留在此,就意味着与贤王端王撕破脸皮。与其如此,不如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许清雅等不了太久的,就算撕破脸皮也无妨。”喻苏急切地说。

  “何必无端增添麻烦。”宓葳蕤坚持, “有我在京城,殿下可安心在边关驻守, 待京中事定,不论用什么名义, 你都可名正言顺地回来。何况我到底并非常人,自有保命的法子。

  “你一定要走?”喻苏咬着唇。

  “嗯。”宓葳蕤看着喻苏, 用指尖撬开他的牙关, “别咬。”

  喻苏听话地松口,但力道太大, 下唇已经压出了一道齿痕,宓葳蕤凑过去亲了亲,“阿娆, 乖。”

  两人静静相拥直至天明,喻苏闭着眼,看似正在好眠,但宓葳蕤知道他在装睡。

  这样的行为已然表明了态度,宓葳蕤假作不知,下床后取出两人都再熟悉不过的糖罐,轻轻放在榻边……

  离开阳池后,他并未着急联络贤王安插在戎城的眼线,而是寻了处山洞,将存在药鼎中的瑶仙草炼制成了回阳丹。

  此时,沐语安已派人将宓葳蕤被刺客救走得消息散播开来。

  消息传入阳池,有人相信,有人猜疑。

  喻苏借着流言之乱,将贤王端王安插在军中的钉子一举拔除。

  一直在暗处观察城中动向的宓葳蕤等风声过后,才乔装打扮一番,不慌不忙地前往戎城。

  戎城内的四方镖局是贤王的产业,印信在手,宓葳蕤很快便被请进内院。

  “我有要事告知王爷,需得尽快回京。”宓葳蕤表现得很是迫切。

  那镖师有些犹疑,“不若你书信一封,镖局内有专人自会送到王爷手中。”

  “我只怕这信途中被劫,若是因此坏了王爷大计,你可能担待得起?”宓葳蕤取下幂篱,声色俱厉道。

  那镖师看清宓葳蕤的发色眸色后,瞪大双眼,慌忙跪倒在地,“小人有眼无珠,竟不知是国师大人。”

  “如今,你可还有疑问?”宓葳蕤冷着脸。

  镖师虽然心中仍存有疑惑,但碍于宓葳蕤的身份,不敢再多问什么,擦着冷汗赶忙道:“小人这就去备马。”

  有贤王的名头在,回京路上省去了不少麻烦。

  途中宓葳蕤要求连夜赶路,陪同的镖师也不敢违逆,快马加鞭,几乎是不眠不休,终于在第七日抵达定安门。

  城门外熙熙攘攘,附近有不少百姓赶集,此时正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