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清泉奇案之山歌 第30章

作者:七名 标签: 推理悬疑

  厢泉点头赞许:“接着,我想到这种可能。毕竟上辈人涉及两事:财宝之事,水云与哑儿爹娘之事。若是复仇,定然是与遇难的这几人都有联系。然而纵观凤九娘、孟婆婆、哑儿、小泽,这些人之间并无必然关联。若硬要说关联,哑儿与水云,凤九娘与孟婆婆才真的能连到一起。”

  乾清狠狠甩了甩头,想起那日厢泉在纸上画起鬼符,这才明白,厢泉当时试图弄清其间关系。

  “那到底为什么?”

  厢泉眸中闪光:“这四件事情的唯一联系,就是山歌。乾清,我早言吴村之事琐碎异常,而山歌却将它们联系一起,若是没有山歌,这四起事件又是什么?两起意外,一起谋杀,一起失踪,仅此而已。”

  乾清一愣,厢泉继续道:“我想到此,觉得脑中一下清亮了。抛开山歌不谈,这四个事件中,最奇怪的只是哑儿的死亡,次而是小泽失踪。当我意识到这点,再去细读山歌,这才发现了问题。”

  乾清双目瞪圆:“怎么回事?”

  “第一,‘姑娘吃了木头桩子’没有发生。第二,‘老四上吊庙边林子’,小泽并没有上吊身亡,她只是躺的地点是寺庙附近的树林,而她毫发无损。第三,老大与老四的事件对应凤九娘与小泽,而事实发生时间则是颠倒过来的,曲泽先失踪,凤九娘再出意外死亡。”

  乾清现下有些明白厢泉的意思:“依你之意,事件与山歌不完全对应?”

  厢泉点头:“不错。何况按我方才所说,若是以山歌威胁他人,意在复仇,目的使做错事的人感到惊慌失措,备受威胁。可是再看吴村,所有人的惊慌都来自于对事件的不明,而不是感到焦虑与极度恐惧,所有被害人都不知道自己是下一个,这显然不符合常理。”

  乾清觉得自己晕了,深深吸口气。

  “所以不是复仇?”

  厢泉摇头:“从时间和复仇源头、几人反映来看,都不像是复仇。”

  乾清揉揉脑袋:“那为什么按照山歌的内容杀人?那人脑子烧坏了不成?”

  厢泉尝了一口粥,点点头:“快好了。”

  “别吃了!”乾清压抑住满腔怒火,“绕来绕去,居然无解!”

  厢泉道:“你方才所说‘按山歌杀人’,是谬误,谋杀仅有哑儿一起而已。”

  乾清一拍脑门:“换言之,歹人仅想谋害哑儿一人,余下事件全是障目之法,混淆视听。”

  厢泉翻个白眼:“哑儿之死本就怪异难解,足够我费劲心力。那歹人还要设障目之法去推孟婆婆下悬崖,害死凤九娘,送曲泽出村?何必,何必。”

  乾清愣了半晌,细细思考良久,突然一脚踢开地上的柴火,怒道:“无解!易厢泉,想到这里之后无法再继续,事件根本无解!”

  厢泉不屑的看了他一眼:“对。”

  “什么?”乾清木愣愣,“无……解?”

  “不是无解,而是推断错了,”厢泉自嘲一笑,“我想到此,也觉得事件无解。便追溯回去,看看哪个环节推断错了。可惜,并未看出什么严重错误,可为什么就无解呢?”

  乾清默然不语,等着他说下去。炉子上的两个锅子冒着热气,肉汤传来阵阵扑鼻香气。厢泉站在窗前,慢慢的搅着锅子,轻声道:“无解,因为大前提错了。我说过‘以山歌谋害人,若是人为,属于按规律犯案,有预告、警示作用,意在威胁’。‘人为’,是我刚才那番推论的大前提。”

  乾清觉得背后一阵冷汗。

  厢泉的这句话,不仅一下子推翻了之前的所有设想,还提出了一种乾清从未细想过的可能。

  柴火发出一阵噼啪声响。乾清看看厢泉,就像看着个大仙。他反复咀嚼着厢泉的话,才缓缓问道:“依你之意……这事件不是人为?”

  “不是。这件事情不是人为。”厢泉淡漠道,用扇子扇扇火。

  乾清呆住了:“那、那……什么叫不是人为?那是什么?”

  “是巧合。”厢泉似乎是一心一意的煮着粥,没再说什么。

  乌云慢慢挪了过来,遮住了日光,阴影投射在乾清那张诧异的脸上。他的面孔先是像个木头,随即扑哧一声,捂着肚子哈哈大笑,不住拍着桌子。

  “哎呦易厢泉大师!您休要在这胡言乱语!”

作者有话要说:  最近至一月中旬,考试很多,偶尔断更,次日定更;连续断更两日,之前会有说明……

  

  ☆、第四十七章 预言(烧脑第二弹)

  厢泉扭头,面含一丝怒气:“动静小些,免得吵醒别人坏了大事。”

  乾清笑得直不起腰来:“我呸!巧合——哈哈哈!什么叫巧合?这几个人的死与山歌相符,全是巧合?”

  厢泉转过头去,看也不看他一眼。

  “是巧合也是因果,你不信?”

  “我信鬼也不信你!”乾清翻个白眼。

  厢泉见粥已熟,遂取碗来盛,慢吞吞道:“你无知,我懒得再取笑你。但我方才所言,你为何不认真听?山歌不与事件完全对应,换言之,山歌之中只有部分词语与事件一致。乾清,在孟婆婆死亡之时,你有没有发现山歌与事件相应?”

  乾清迟疑一下:“只是觉得有些相像,晚上睡觉会想想,并没有完全觉得……”

  厢泉点头:“不错。你们觉得事件与山歌一致时,是哑儿死亡时。‘肉汤’这种奇怪的词出现在山歌之中,又出现在现实之中,这才引人察觉。若不是哑儿死得怪异,‘肉汤’一词出现,你们可能压根不会察觉山歌与事件有关联。”

  乾清被厢泉说得一愣。的确,这些事件与山歌的关联,全都是吴村一干人等的臆想,从未有人判定它们完全相关!而这种联想竟是毫无依据的。

  厢泉的语气平和,声调毫无起伏,乾清听他所言自己愣了半晌,抓了抓头发:“可是——”

  厢泉冲他笑笑:“我来猜测一下你的内心。关于二者的对应关系,在此之前你心中一定有疑虑,一种朦胧的、隐约的疑虑——山歌真的与事件有关吗?若说与事件无关,为何出现这么多类似的场景?你无法解释这种疑问,你的内心会判断二者必定相关,估计是有歹人故意为之,因此,你会变得惴惴不安。这个歹人不是潜伏于村中,就是吴村之人。”

  乾清犹豫道:“其实我没有细想,只是觉得有些像,大家也觉得有些像,这也就……”

  厢泉摇头:“若是有人故意凭山歌杀人引发恐慌,大可以在每个出事的人身边写上‘老大’‘老二’之类的话语,抑或是山歌的字条,但是有吗?没有。”

  乾清木讷道:“好、好像是。”

  厢泉慢慢盛着粥。乾清看他半天,这才反应过来:“不对啊!二者无关,为什么出现这么多类似的场景?”

  厢泉不屑的看他一眼:“我就知道你要这么问。这也是山歌问题的关键——你可知山歌有预言未来的本领?”

  什么?

  预言?

  乾清闻言冷笑三声:“预言未来?你真能胡扯。你方才说山歌与事件相关仅仅出于巧合,如今又说是预言!”

  他嘲笑的看着厢泉,轻声念叨了句“神棍易先生。”

  厢泉并未理会他的嘲讽,深吸一口气:“历朝历代的天子在位统治之时,总会相信民间的儿童所编童谣。祥瑞也罢不吉也罢,它们都预示世运或人事。在我看来,这的确不可信,然而换个角度讲,为何天子会相信?童谣、歌谣,都来自民间,来自于百姓,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透露出民间发生之事,透露出某种迹象。而自古以来,农谚、俗语也是比比皆是,形成歌谣经人传颂百年,而且朗朗上口。你说这些话语的应验,是不是单纯的凑巧?不是,因为这是前人总结的经验。”

  乾清脑子里一团浆糊,却听厢泉继续道:“五个兄弟的山歌,这是前人的故事和教训,是吴村先人的经历。编成山歌,意在警示后人,这才会代代相传至今。今天应验,是因为吴村发生了与山歌相似之事。”

  乾清彻底晕了:“我还是未弄明白,依你之意,山歌是先人对于后人的告诫?”

  “事情发生,有因就有果。五个兄弟的故事与如今吴村发生之事有着相同的起因,相同的环境,这才导致相同的结果。故而使得其中有这么多相似元素。这与农谚的道理相同,也与万物之理等同。”

  语毕,厢泉走到窗前,一下子将其推开。灰蒙的天空袒露出来,阴风阵阵。厢泉道:“你且看这天气,定是要下雪的前兆。古语也曾云‘三月死鱼鳅,六月风拍稻’,‘冬至天阴无日色,来年定唱太平歌’。全都是前人的经验教训,有些关于天气,有些关于时运。换言之,天时地势全部相同,起因相同,顺应自然规律,必然导致相同的结果。吴村的先人们经历过这样的事,哪知后人也遇上了相同的事。”

  乾清摇摇头:“你少在这装神弄鬼胡说八道,相同的起因指的什么?相同的事又是什么?”

  厢泉将白色的粉末分成四份,一份最多的加入肉汤中,余下的加入三碗粥中,徐徐道:“你仔细看那山歌,看似庞杂,细细读来却能瞧出端倪。故事的根本,不过是两条起因:‘暴富的富翁’和‘生病的姑娘’。由此,才引发五个兄弟上山的故事。暴富的富翁我们可以对比至今,那是古人留下的财宝,就在这山里,只有孟婆婆知晓,引发了凤九娘之事。而‘生病的姑娘’——”

  “易公子、夏公子,你们怎么起来了?”黑黑猛然一下推开厨房的门,乾清一个激灵,下意识挡住正在下药的厢泉。而厢泉却是笑盈盈地点了点头。

  “打扰数日,此举不过聊表心意。”他冲黑黑笑笑,笑得一脸温和,不慌不忙地把包裹药粉的纸塞进袖子。

  厢泉这一笑让乾清吃了一惊,随即便黑下脸来恶狠狠看了厢泉一眼,这厮做了坏事还一脸坦然!他不由得在心中暗骂厢泉,真是个十足的伪君子。

  水云从旁边冒了出来,瞪大她漆黑的眼睛扫了厨房一圈:“做饭?你们在做饭?”

  被人撞见自己在厨房做这些妇人家的事,乾清突然觉得异常气恼。他埋怨的看了旁边的厢泉一眼,只见厢泉一脸淡然道:“思来想去觉得没有什么可以表示心意,倒是不如烹调来表达谢意,更为妥帖。见你们都没起,就擅自来了厨房,”厢泉脸上不红不白,转过身去慢条斯理的搅着粥,“不出片刻即可食用,耐心等候即可。”

  易厢泉本身说话就带着几分沉稳之气,如今他的语气平淡,一如既往的可信。

  吴白远远的站在厨房外,那句“君子远庖厨”深深影响了他。水云踮着脚尖看着厨房,良久才冒出一句:“易公子不是都盛好了么,为何现在不拿去吃!”

  厢泉利索答道:“连火都未熄,眼下粥正滚烫,凉些再吃会更好。眼下若是端出去,馋虫作祟,岂不烫了口?”

  他不紧不慢的搅着粥,似乎在等药粉溶解。乾清暗暗震惊,这易厢泉撒谎功力比自己都强,不,自己怎么可能连撒谎都比不过他?乾清挂上真诚笑脸,打发黑黑、水云离开,进了厅堂等候。

  他们谁也没看到,厢泉此刻的脸在粥的热气熏腾之下,显得这么怪异。他虽然动作沉稳,脸上却挂着忧虑,似乎是看见了即将到来的暴风雪,忧虑满天的乌云不会散去,忧虑再也看不到天明。

  他看了一眼肉汤,端了锅子下来,深深呼出一口气。

作者有话要说:  《山歌》的真相阐述方式会尽量拉长,尽量不让信息一股脑的涌出来……

  关于童谣的描述,让我想起了某一年的……六级翻译题QAQ……

  第三部《北宋·清泉奇案之猜画》是我觉得比较精彩的一部,场景不像山歌这样单一,出场人很多,我最喜欢的男配女配也会出场,这个以后再说详细的……

  

  ☆、第四十八章 妖物

  几人坐在厅堂中等待,而乾清坐立不安。余下几人小声议论着,话题不过是昨日发生之事,以及鬼怪之事。

  黑黑问道:“你们说什么东西比鬼还要可怕?易公子所言‘鬼当然不是世间最恐怖之物,总有东西比它更胜一筹’,到底是何意?听来不似玩笑话。”

  水云坐在桌子边上,一脸严肃,像极了临危受命的战士,摇头道:“黑黑姐又担心什么?妖魔鬼怪,只会怕人。能胜鬼,当然是人了。”

  黑黑问乾清道:“不知夏公子有何见解?比鬼可怕的,是妖吗?”

  乾清有些心不在焉,却也答了:“易厢泉的话你们也信?比鬼可怕的当然不是妖物了。俗话说‘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对鬼尚且如此,妖物就更加不足为惧。若说是有妖作祟,老百姓总会请人作法,驱除干净。这种东西若是出现了,现形了,人人得而诛之。乱棍打死,更加没什么好担心的。”

  黑黑叹气:“话是这么说不假,若是真的碰上,只怕会吓得不轻。”

  乾清听闻,突然来了兴趣,问众人道:“若是你们见了妖,要怎么办?”

  吴白面无表情:“没有妖。”

  水云神色有些冰冷,犹豫片刻,低声道:“除掉。”

  黑黑见只剩自己未答,思索一番,摇头:“我不知怎么办。夏公子,你怎么办?”

  乾清眼眸微亮,笑道:“抓来养家里!”

  众人闻言,都是一阵笑。吴白道:“自古以来,遇见妖物、怪物,都是人人喊打,人人欲诛杀的,夏公子为何要养家里?”

  “好玩。”乾清随意答着,瞅了瞅窗外,竟还不见厢泉身影,只得继续道,“若是真能见到妖物,此生无憾。”

  黑黑叹气:“哪里好玩?多晦气,弄不好招致祸患。”

  吴白不屑:“姐,你胆子太小了。”

  水云哼了一声:“人比妖魔鬼怪可怕多了。”

  “这话不假,”乾清表示赞许,“最可怕的当然是人,永远是人。”

  吴白一脸正经道:“人心险恶胜似鬼,这是古训。不过我依然不相信鬼怪一说,世上本无鬼怪。”

  乾清抿了口茶,反驳道:“你这么说可就未必了。《山海经》所记录的上古神兽,哪个不是似鬼怪一般,五官错位,叫声古怪,有些还能预知未来。你觉得那都是无稽之谈,但《山海经》所言‘鹦鹉’一鸟,能讲人语,那就是真实存在的。”

上一篇:潜猫

下一篇:北宋·清泉奇案之城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