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无可赦 第164章

作者:形骸 标签: 推理悬疑

  村里一个走南闯北的叔叔,过年时跟吴父一起喝酒,那个年代人们精神相对匮乏,除了看电视,吹牛是大人们的主要娱乐方式。

  叔叔不仅吹牛,还拿出了一样东西,给大家开开眼。

  叔叔说,它叫玉枕,枕头的枕。

  吴端只远远看了一眼,那是个玉石雕出来的小孩儿,绿油油的,跪姿,上身前倾呈水平,像是在给人叩头请安。

  小孩儿的后背呈微微凹陷的弧形,的确是枕头的形状。

  吴端当时并不知道那是陪葬品,给死人枕的,一度十分费解,谁会枕那东西啊,不嫌硌得慌吗?

  叔叔还劝吴父将那玉枕买下来,说是以后准能卖个大价钱。吴父胆小,听说玉枕是盗墓带出来的,哪儿敢经手,再说家里财政大权也不在他手上,便婉拒了对方的劝说。

  后来,那个展示过玉枕的叔叔在一次离村后就再也没回来,关于他,村里有不少传言,有说因为分赃不均,他被盗墓的同伙害死了,有说被警察抓住判刑了,还有的说他成了盗墓头子,非常有钱,再也不回来了。

  这是吴端对于盗墓和盗墓者的第一印象,他尤记得那叔叔端着酒杯,满口吐沫星子地吹嘘玉枕的价值,充满了烟火气,有点神秘,却并不可怕。

  吴端从短暂的回忆中回过神来,开始看桌上的案宗,一边看一边对同样关注案情的闫思弦转述道:“临关镇派出所上报到南城分局,因为可能涉及盗墓——墨城还从未出过盗墓案——所以,分局就报到咱们市局了。

  报案的是临关镇下辖的童村,今天一大早,村里看林人养的狗跑到一户跟看林人关系要好的人家,狂吠不止。

  等人出来了,狗就咬着人的鞋,示意人跟着它走。

  那户人家的男主人觉得蹊跷,就跟着狗出门了,眼看要进山,他又叫了两个年轻后生,带着镰刀跟上……”

  闫思弦问道:“现在不是都农业自动化了吗?怎么还用镰刀?”

  “童村情况有点特殊,因为附近的山里还出一种中药材,所以除了种地,童村村民还以采药为副业,每年仅从药材销售这块,每户就能多出几千块收入,赶上价钱好的时候,比种地还赚钱。

  当然了,村民也很爱护山里的生态环境,采药沿用最古老的手工方法,镰刀是村民进山必备的工具,割野草开路啊什么的,都用得上。而且,再过几天就要进入三伏了,夏季伏天正是采药的时候,大概家家户户都在提前准备吧。”

  闫思弦有点诧异,“童村的情况,你挺了解啊。”

  “墨城下辖的所有乡镇、村子,我都了解。”

  吴端是下过工夫的,有现成的人肉百科,闫思弦乐得轻松。

  吴端继续道:“三人跟着狗进山,走了一天多,半夜的时候在深山里发现了守林人的尸体,他身边还守着一条狗,两条狗都是守林人养的,据说很通人性,狗应该是在主人受伤后,决定分工合作,一个留下保护主人,一个回村求援,可惜主人还是死了。”

  “人是怎么死的?”

  “腹部中了数刀,初步判断是失血性休克死亡,手臂上留下了挣扎抵抗伤。不过因为尸体在山里,运出来费了不少工夫,所以还没有进行尸检。”

  “那这个人的死又是怎么跟盗墓联系起来的?”闫思弦问道。

  “因为村里进了一队人,大包小包的,还在几户村民家借宿——说是借宿,其实也给了些钱。

  据被借宿的村民反映,感觉那些人像是盗墓的。

  具体的案宗上没写,只说这队人让村民帮着介绍向导,村民说对山上最熟悉的,就数守林人了,就叫来了守林人。

  守林人一听说那些游客要深入群山腹地——采药的村民都不敢去的地方——心里就犯怵,不想去,不过对方给了很高的价钱。

  据在场的村民描述,应该是直接拍出了三四万现金,还说这只是定金,等出来了还有钱,守林人就动心了。

  之后就是进山,据村民回忆,他们是4天前,也就是7月10号进山的,看路程,刚走了一天多一点,守林人便遇害,疑似盗墓者的游客不知所踪。”

  两人一同看完案宗,闫思弦道:“仅凭这些就断定外来者是去盗墓的,太草率了吧。”

  吴端:“所以要去实地看看,跟知情的村民聊聊,一起?”

  闫思弦点头,“一起。”

  天很热,阳光刺眼,吴端开车,偏偏今早出门忘了戴墨镜,不得不眯起眼睛来,闫思弦便随手从两人中间的杂物匣里翻出一副墨镜来,“你先戴这个吧。”

  吴端欢喜地接过,戴上。

  闫思弦偏过头看了他一眼,“送你吧,它更适合你。”

  趁等红绿灯时,吴端照了照遮阳板上的镜子。

  那是个四四方方经典款的男士墨镜,他刷新闻时,似乎见过某个最近很火的流量小生戴过形状差不多的墨镜,不知是不是同款。

  无论是不是同款,闫思弦的东西想来都贵得要死,吴端婉拒,闫思弦也不强给。

  闫思弦问道:“你读过易经之类涉及风水玄学的书吗?”

  吴端:“《盗墓笔记》算吗?我刷了好几遍呢。”

  闫思弦:“……”

  吴端:“还有《鬼吹灯》,几部我都看过。”

  闫思弦:“滚!”

  闫思弦发现了吴端的新属性:他是个盗墓小说迷。

  然并卵。

  吴端问道:“那你看过《易经》吗?”

  “看过,没看懂。”

  吴端惊讶道:“还有你看不懂的书?”

  “有些事要靠天赋的,我自认为在这一块不开窍。”他继续正题道:“如果真是盗墓的,那帮人往大山里一钻,光铺人力,肯定找不到。”

  “那你有什么想法?”

  “找个懂行的人来,要是我们也能找到山里的墓穴,说不定能在那些人的目的地截住他们。”

  吴端沉思片刻道:“关于盗墓,我倒知道几桩大案,抓获的罪犯里肯定有些懂行的,只不过那几桩案子都不在咱们省,要找人来得一层层向上打报告,手续麻烦得很,等人来了,嫌犯早跑了。”

  “本省就没发生过盗墓案吗?”闫思弦问道。

  “有也都是些小打小闹,就是听说哪儿有古坟去挖一挖,根本不需要多么高深的玄学造诣。”

  闫思弦点点头,不再说话,一路都在低头摆弄手机,也不知跟谁聊着什么。

第244章 盗墓吹灯(2)

  车行驶了近3个小时,终于到了童村。

  童村是墨城下辖最偏远的村子,依山傍水,景色宜人。

  虽然距离城市远了些,却并不贫瘠,村里有公路,几乎家家都是二三层的小楼。

  车一进村,闫思弦便给正在童村办案的南城分局刑警队长去了电话。

  很快就有一辆警车从村里开出来,帮两人引路。

  到了一户村民家,南城分局刑警队长迎了出来。

  那是个年近五十的老刑警,资历远在吴端闫思弦之上,以前吴端实习时没少受他照顾,哪儿敢让他出来迎,赶忙快步上前。

  打完招呼,吴端给郑队长介绍道:“这是闫思弦,我们副支队长。”

  又给闫思弦介绍道:“郑队,我前辈。”

  几句寒暄后,很快进入正题,闫思弦提问道:“认定盗墓有什么依据吗?”

  郑队引着两人进屋,屋里有一对中年夫妻,郑队对那对夫妻道:“麻烦你们再讲一遍吧。”

  中年男人点点头,讲述道:“那一队可有不少人,其中六个住在我家,还有些人住我们隔壁的两家,他们挺大方的,一天就给我们一家一千块,只要让他们吃好,顿顿有野味就行。

  其实那些人一天只在我们家吃一顿饭,他们一大早起来就出门进山了,晚上才回来,就晚上一顿饭。

  不过,每次吃饭,他们都要我们两口子作陪,跟我们打听一些当地的事儿,什么历史啊,传说啊之类的。

  我就摘着小时候从老人那儿听到的事儿讲呗。有一件事他们特别感兴趣。

  就是建国前的几年,按说那会儿抗日战争早就结束了,小日本已经投降了,早就撤了,可不知怎么的,有一天山里突然跑出来一队日本兵,二十几个人。

  他们穿着日本军服,手里还拿着刺刀,叽里呱啦地说日语,还要杀村里的老百姓,被民兵缴了械关进牛棚里。

  这事市里很重视,专门派了懂日语的翻译来审讯,怕他们是日本间谍。

  这一审,可就奇了,那二十多个日本人只当他们还没战败,还跟审讯官儿耀武扬威,说打日本帝国如何如何厉害,我们中国人——他们嘴里说的是支那人——如何如何猪狗不如。

  负责看守他们的民兵气得不行,当场就掏出枪来,要杀这些日本兵,还是被审讯官给拦住了。

  后来继续审,才发现事情怪得很。

  那些日本兵好像穿越了似的,他们进山的时候是好几年前,当时日本还没有战败,据他们讲,只是进山呆了半个多月,最多不超过一个月,不知道为什么出来就是几年以后了。

  那些日本兵不相信日本已经战败,又哭又闹,问他们进山干嘛去了,他们也不说,审讯没法继续。

  审不出个结果,上面大概是觉得这些日本兵带了什么特殊任务进山的——我听说,当年日本侵略咱们的时候,没少搞小动作,勘探了不少地方,找金矿什么的。

  可能上面觉得这些日本兵就是带着这种任务进山的吧,就把人带走了,还派下来一队搞地质的专家进山。

  可是啊,后来出事了,那队人没能出来。”

  中年人摊了摊手,示意自己已经讲完了。

  吴端道:“你接待的那些游客,就是对这件事特别感兴趣?”

  “是啊,问东问西的,不过我给他们讲的,也都是些传言,我哪儿回答得上来他们的问题。”

  “他们都问了些什么?”

  “嗯……我想想,比如日本兵是不是夏天从山里出来的?他们出来的时候,身上有没有带什么东西?村民进山采药有没有碰上什么怪事?……对了!还有一件事他们也挺感兴趣!”

  “什么?”

  “一个传说,这个就纯粹是传说了。”

  吴端做了个“请讲”的手势。

  “传说古代的时候,我们这儿有过一个小国,国家的皇位传女不传男。”

  “传女不传男?那也就是说,这个国家只有女皇帝?”

  “嗯嗯,据说最后一任女皇帝是个暴君,天天求长生之术——古代皇帝嘛,都好这个吧——后来真有一个能人,帮她找到了长生的法子。

  据说这法子就是在我们这儿的山里找到的,具体是什么法子,为什么在我们这山里找,我就不知道了,总之女皇帝用了那个法子以后,就成了神仙,神仙可不就是长生不老。

  其实吧,我以前一直以为这传说是现代人编的——为了让我们这儿的中药材好卖呗,编个长生的传说,好像吃了我们这儿的中药就能包治百病长似的。

  我都不信的事儿,没想到那些人却特别感兴趣,问了很多问题,可惜我都答不上来。

  哦,对了,他们还专门去跟村里的老人打听呢,不信你们去问。”

  男人似乎没什么可讲的了,便总结道:“反正,在我家住的那几天,他们没少跟我打听村里的传说。”

上一篇:无限重生

下一篇:正经鱼在线破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