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子的红楼生涯 世家子的红楼生涯 第64章
作者:木璃
不求和三皇子一样,未来妻族是正二品御史嫡女,背靠清流,只求人品出众,贤淑能干,能帮着四皇子好好掌管后院也就好了,千万别叫内院起火才好。四皇子今年也要满十七了,成亲了就是大人,也就能领差事了……
何斯叫回了他发散的思维,贾瑚顿足一看,已经到了二门口了,何斯给他回禀道:“今儿上午,太太来找过您,二爷也来过,像是找您来问些事儿,您不在就走了,小的问过了,后面去了演武场,跟东府的蓉哥儿一块儿玩呢,蓉哥儿年纪小,二爷就没动刀剑,在那儿练习射箭,顺带着教蓉哥儿。二老爷那里,二太太又来给老夫人请安了,车架现在还在马厩里,下人给喂好了草料,不过一直没走。”
贾瑚点点头,表示知道了,让他先回去:“过两日就要放榜了,如今我也清闲,你不必在这里守着了,回去歇着吧,今儿我不出门。”
打发了何斯,贾瑚抬脚进了内院。这里很显然与前院有些不同,比之之前路上景色的大气富丽,这里显然更多了些花草妖娆之色,女子多喜鲜妍,张氏也不能免俗,自掌了府中中馈,便将府里的布置按着自己的心意改了一遍,两道花草去了那些珍惜难打理的,只留下那好养活的菊花海棠丁香,不是一小点一小点的栽种,而是一种一大片,用苏州园林惯用的隔景法,一步一景,从此处透过小窗看去,紫色丁香明媚鲜妍,走过回廊近处一看,芭蕉林下,成片菊花正自绽放。花草也多是不带香味或只是淡香的,凑在一起,也不会觉得香味刺鼻。
再看四周廊柱,早些年贾母当家时喜欢金粉银饰,富丽堂皇,张氏却不喜这般炫富一般的做派,十年间几次修缮房屋,乘机就去了那些晃花人眼的装饰,只叫人刻了吉祥的蝠纹,雕了好运的瑞兽在上面点缀也就是了。
再走进荣禧堂,与当年贾母住时也大变了模样,匾额正厅大处尚且还好,左右偏厅耳房,张氏叫人把那金玉器具收了大半,换上贾赦本人最喜欢的古董青铜器,怕男子气太重,又放了汝窑美人瓶,插上淡香的新鲜花卉摆设。熏笼因为去了,只桌上摆了时鲜蔬果,并不吃,单用来熏屋子。炕上桌上用的垫子毯子一律是针织纺做出来的暗绣云锦,看着简单,细细一摸一瞧,不说纹理质地,单只那分心思,足以叫人惊叹。张氏用这屋招待了几回清流夫人,尽皆赞叹不绝。
贾瑚如今年纪大了,就算是亲生母子,也不好再往张氏屋子里跑,问左右张氏在做什么,知道张氏在用午膳,不由皱眉,时辰不早了,怎么弄到现在才吃?又一想今儿王氏来,怕是贾母又叫张氏过去了,当然她不会为难张氏,不过她规矩大,用膳都得张氏王氏在一边伺候,单只她一人就算了,还有二房的元春在贾母跟前养着,张氏吃过亏,在贾母那里吃饭只挑着吃几口意思意思,回房来再另叫小厨房做一份,今儿想来也一样。
贾瑚便不叫人跟张氏说他来了,等她用完饭再说,免得张氏为了见他,饭都没用好。一边又让人把张氏身边伺候的淡云叫来,问她:“今儿在老太太那里,太太可还好?”
淡云是五年前就在张氏跟前伺候的,闻言笑道:“太太好着呢,就是心里多少不舒服,二房的太太今儿过来了,说是诊出了有身孕,老太太高兴,拉着她在跟前说了好些话,太太坐在下首,我瞧着一上午老太太都没和咱们太太说几句,净顾着二太太那边了。不过太太并不在意,回来的时候还有说有笑的。吃饭的时候,因为体恤二太太有孕,老太太没让她布菜,咱们太太跟着没布菜,都一起坐着的,太太看着没什么胃口,几乎没动筷子,回来了直说饿。”
有些话,下人不好说,淡云是个伶俐的,只说是张氏没胃口,从不提其他,贾瑚便也满意地点头道:“祖母喜欢那些大油的,母亲素喜清淡,怪道会没胃口。那回来后饭量可好?”
淡云说起这个,更是欢笑:“太太今儿饭量好呢,红御米饭足足用了一碗,还吃了一小碟鸡皮笋丝,小的已经记下了,明儿还让厨房做。”
贾瑚也高兴:“这么些年调养,母亲的身子总算是慢慢养回来了,想起早些年,母亲哪有这样的胃口?”
突然有一个声音在门外响起来:“这是谁在背后说我呢?”两人回头去看,进门的,可不就是张氏?
贾瑚笑着迎上去:“母亲用过饭了?这儿正说您要喜欢那红御米,儿子就去跟四皇子要些来,咱们庄上产的怕不多,宫里却是尽有的,您喜欢,就多用,再没有少的。”
儿子一片孝心,乐得张氏合不拢嘴,拍着他的手道:“不用不用,咱们今年庄子风调雨顺的,产量极好,除了上交的,留下的够咱们吃了。你爹最不喜欢这米你不知道?你和你弟弟也不吃,我一个人能用多少?你和四皇子好我知道,不过这些小事,别老去烦他。”
贾瑚并不在意:“母亲你别担心,别看他是皇子,好说话着呢。十几年交情,他没那么小气。前儿他还让我谢谢您给他做的扇套呢,说是那老鹰绣的特别好。”
张氏听贾瑚说徒宥昊好说话,暗自撇嘴,京里谁不知道四皇子是个霸道人,这还没开府出来,在宫里就敢跟太傅明火执仗的对上了,遇到不顺心的,捅破天去也不肯受半点委屈,直来直往的,虽说没心机不会叫人心里犯嘀咕,也没事让人下不来台的,也实在脾气太大了。
不过话说回来,要不是徒宥昊摆明了是个与皇位无心的,这些年皇帝对他这个长成的皇子也算宽容,自己是绝不容许贾瑚跟他混在一起,还跟锦乡侯府的韩昹一道,三人好的可以穿一条裤子。自己也是看在贾瑚的份上,才时不时捎了东西给四皇子,并不是图他什么,不过是有心帮贾瑚打点关系而已。
“四皇子喜欢就好。”淡淡带过这话题,张氏埋怨贾瑚,“你啊,就知道到处跑,谁家儿郎科举后,不是在家休息,反而跟你一样,一出门就跟丢了似的?放榜没几天了,你这样出去,让人看到了,还当你十拿九稳了呢,人言可畏,你也不经心。”
贾瑚笑笑,却是成竹在胸:“人生在世,哪能尽看别人眼光?我本就是十拿九稳的事,怕他们做什么。再者他们在家休息,那是在贡院里累着了。大男人,不过围在贡院里几天,身子就撑不住了,还有躺着被抬出来的,身子骨未免太弱了!我岂能和他们一样?”
“就你歪理多,我啊,说不过你!”瞪了他一眼,张氏说起这个,掌不住又笑了:“你才回来怕不知道,你二叔那边,珠哥儿病了。”
贾瑚挑眉:“病了?怎么昨儿还没听说啊。”
张氏撇着嘴不屑道:“还不是那边怕丢脸瞒着?当初你要习武,那边说了多少风凉话,好想你习武就读书无望了一般,亏得你还好心劝说珠哥儿一起习武强身,那边断然就给拒绝了。如今好了,平日你们兄弟站一起,你就比他气色看着好,现在一同下场,你活奔乱跳精神奕奕的出来,第二天就能打马满京城的走,那位听说在贡院的时候就撑不住了,得了风寒,一直在家里养着呢,昨天晚上似乎是吃了酒还是怎么的,早上就起不来床了,实在瞒不下去,这才叫那边透出了风来。不然,他们能说实话叫咱们看热闹?你没听到才是正常的。”
贾瑚不免也是摇头。这些年,因为两家矛盾的日益激化,贾珠和他更是生疏了,他又在徐家读书,贾珠去了族学,两人常年不在一起,不过给贾母请安、过年过节时见上几面,虽然是堂兄弟,如今怕还不如陌生人呢。此次科举,贾珠更是存了心要和他争,听说是彻夜彻夜不眠的看书,他本来就体弱,这般苦熬,身子受得了才怪了。
“这般下去,就算他中了举人,再要过殿试,他那身子,怕也熬不住。”
张氏不喜贾政王氏,便是知道贾珠算是不错的孩子,闻言也只道:“那能怪得了谁?他的身子,他自己,他父母都不在意了,我们这些亲戚,也不过说上几句,他听得进去吗?我也不是没提过,那边还当我是想要耽搁他的前程呢?不识好歹的,有什么后果,也是他们自己造的。”
说着又想起件事儿来,拉着脸对贾瑚道:“早前你说要科举后有了功名再说亲,如今时间也差不多了,你既有把握,你的亲事也合该说了,再晚就没什么好姑娘了。”
贾瑚只道她危言耸听:“选秀将至,谁家姑娘不是准备着待选,有的是您挑的。母亲看着办的,等着我名次下来,您给儿子挑一个贤淑的,儿子信您的眼光。”
张氏就知道他会这么说,苦恼着道:“你这孩子,怎么老不开窍呢,我挑的跟你看中意的,能一样吗?我办了多少花会,你就是不肯去看一看,都好些夫人问我了,我都不好说的。”
贾瑚就问她:“今儿二婶来,应该还说了什么事吧?难道是珠弟的亲事定下来了?”
张氏说起来就糟心:“可不是定下了?国子监忌酒李大人家的闺女,很不错的一个孩子,还是珠哥儿自己看上眼的呢。你啊,你弟弟还知道给自己挑个媳妇呢,你每天就知道东跑西跑。”
贾瑚熬不住,推说还要去给贾母贾赦请安,一溜烟跑了,只道:“母亲还能害我,定然会给我找个十全十美的好姑娘的,儿子不担心。”话音没落,人就不见了身影。
张氏又好气又好笑,怎么都想不明白,自己这么个有才有貌的儿子,什么事都没叫人操过半点心,怎么在这男女之事上,就那么不开窍呢?!
第124章
贾瑚从张氏处落荒而逃,到花园了的时候还止不住苦笑。要说他年纪实在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同龄人有的成了亲抱了孩子不假,也有些却是连婚事还没定下来的,张氏如今着急地恨不能让他赶紧定下来,甚至连让他自己‘心悦’女子这般明显有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话都放出来了,可见对他的婚事着急成什么样了。
说来也有他自己的过错,长到如今十七,贾瑚却很洁身自好,对一般女子也没什么感觉,张氏原本挺乐意看到这情况,深怕他年少轻狂,沾了女色伤了身子,可等到十六及冠,张氏亲自挑了两个丫头送到他院里伺候,贾瑚也只装糊涂对她们毫无青眼,张氏可就坐不住了,旁敲侧击了好几次,末了,还质疑起他身子有没有毛病。弄得贾瑚哭笑不得,不得不跟着几个朋友出去玩了几次,才叫张氏放下了心。
其实也不是贾瑚对女色完全看开了,实在是当前女子,大多唯唯诺诺听话如木偶,娇娇滴滴孱弱似弱柳,便是高门贵女,除了那刁蛮任性混不讲理的,稍有些贤名的,俱是那通读四书五经,以女则女戒为天的女子。贾瑚敬重张氏,也乐意母亲是这样一个女子,但他未来的妻子?他实在生不起欢喜之心。
当年骄傲如火般明媚的世家贵女,家世给了她们傲人的资格,才学给了她们享受生活的资本,她们打马游街,呼朋引伴,何等尊贵,遇到乱世,也绝不会只在原地哭哭啼啼,反而是奋发向上,为自己寻一条生路。烈性如火,温暖时暖动人心,发怒时也能灼伤那心怀歹意之人。这般的女子,是贾瑚当年所目见、常处的女子,才是他心中合格的妻子人选。这样的妻子,便是他不在,也能撑起整个家族。
而如今的女子,贾瑚不得不说,礼教害人,程朱理学,竟将女子生生完全束缚住了,当年隋朝之时世家贵女的金贵,到如今,除却皇家公主,便是宰相家的嫡女,也不过是可以称金按两估算着利益牺牲出去的筹码罢了,其本人,没有任何存在意义。如若是当年,娇贵的贵女们,便是为了家族,谁又敢这样糟践?
还有那宠妾灭妻,嫡庶不分的事,比比皆是,贾瑚看得多了,实在懒怠再跟这些女人纠缠。学了十几年,就学会了在后宅里跟着小妾庶子庶女都心思耍阴谋,不过是奴婢之流,看不惯直接发卖了就是,哪值当花这般多的心思?
当然也不是没有那爽利的姑娘,可能这般随心所欲过日子的,必定是后台极大,一生可以不用看人脸色娇养的嫡女,荣国府如今不过二流勋贵,这般来头大的姑娘不说能不能娶进门,便是最后娶回来了,也是麻烦一堆。贾瑚想起这些事就是一脑门子的官司,哪还有心思往这方面?索性撩开手,由得张氏操持,他只最后看看就行。
贾瑚琢磨着,自己要真娶了妻,干脆就不纳妾室,也省得妻子生出那般多心思,反而白白减耗了夫妻之情。他这一生,要做的事还有很多,实在不耐烦忙着外面的同时,还得顾着后宅不要起火。
贾瑚一路先去给贾母请安,到了那里,王氏果然还在,坐在贾母身边说话,元春在一旁给贾母轻轻地捶背。
看到他来,贾母原本歪在榻上也起来了,笑道:“听说你今儿出去了?才考完,怎么也不在家多呆几天好好休息休息?”又问,“可回去见你母亲了?”
贾瑚笑着给贾母行过礼,又拜见了王氏,这才说道:“回去换了身衣服,见过母亲了。虽说在贡院几天呆的有点累,不过我还受的住,师傅那里师兄们回来了,我去见见。”
贾母想起贾瑚的师兄,好半天才记起来:“好像是刘家和曾家的两个吧?怎么都回来了?”
元春过来给贾瑚见礼,贾瑚受了了,打了声招呼,这才笑道:“刘师兄没回来,是师傅另外的在湖南任职的张师兄回来了,曾师兄也回来了,我就去见见。曾师兄家老太爷过身了,得回家守孝,所以从永州回来的。”
贾母面露叹息,摇头道:“我记得他如今都是知州了吧?回来守孝,多少耽搁了他的前程。”又悲道,“老了老了,真就没用了,本来就一把老骨头病病歪歪,整天不是这里不好就是那里不好,叫你们小一辈的操心,回头没了,还得带累家里子孙的前程,想想啊,真是没意思。”
贾瑚忙道:“祖母这话可差了,谁不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不说别的,便如祖母您,只要您在,家中便如有了定海神针,谁人不知道祖母您的能干?我们晚辈还多有不足的地方,正需要您教导呢。”
贾母止不住笑起来:“你啊,就是嘴巴甜。”
王氏也跟着笑道:“瑚哥儿向来孝顺,这话说得可真真没错,老太太啊,就是我们所有人的主心骨,少了谁都不能少了您啊。”
贾母听得越发欢心,大笑起来。
有些话,虽然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可面上却还是要过得去。贾瑚陪着贾母聊了好一会儿,贾母打发他走:“你大了,读书看字,都是事儿,没得在这里陪我个老婆子浪费时间,今儿在外也累了,回去歇个晌午,好好休息休息。”
贾瑚自然少不得说一些“陪着祖母不累”的客气话,然后就走了。走之前,元春忙忙站起来,蹲个半礼送他,贾瑚走出门了,还听到后面贾母说道:“元丫头快坐下,不用帮我敲背了,你个孩子,就是孝顺。”又跟王氏说,“你养了个好姑娘啊,贴心的我一刻都离不得她,小小年纪,谁家的姑娘能有我们元丫头这般懂事。”
元春在一旁羞赧道:“祖母……”
贾瑚不耐地走远开去,所以说,他才不喜欢现今的这些贵女。生生都被教养坏了。贾母王氏也都是高门大户的嫡女,嫁的国公府邸,可瞧如今教养元春,都是按着贞静贤淑的模子来教养。元春如今不过八岁,诗书女戒,背了个通熟,平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笑不露齿行不露足,还要孝顺长辈,好好一个主子,抢起了丫头的活儿,正当午的,站在贾母身后给她捶背。王氏这个做母亲的,也忍心!
贾瑚也知道,王氏贾政虽然早就搬出了荣国府,可都还没死心呢,虎视眈眈地还在妄想着有朝一日再回到荣国府来。为此,八年前元春出世,看着贾母喜欢女儿,就把孩子送到了贾母身边养着,亏得她这个生母狠得下心,唯一的女儿还没周岁,就送离了身边。不过也不能说没有效果,贾母本就偏心贾政,对着元春这个满府里唯一的孙女儿,也是爱的跟什么似的,八年下来,如今连贾珠在元春面前,也要退一射之地。
张氏只有儿子,当年元春进府来的时候,看着她玉雪可爱,回到屋里,也没少跟贾瑚贾琏两个说,要他们有个妹妹就好了。说来要不是大房和二房积怨太深,张氏对元春,也不会似如今这般,不过面上情。如今府里看在贾母面子,没有怠慢元春,要说多经心却也没有,早些年没有对比也就算了,去年贾赦的钱姨娘挣命生下了个庶女迎春,现在也一岁多了,待遇比起当年元春,丝毫不差什么。这还是迎春没有养在张氏名下,只是交给了贾赦另一个姨娘宁氏养着,要是记在了张氏名下,那待遇可就不止如此了。
亏得如此,元春也算是看清楚了自己的身份,早些年仗着贾母疼爱,年纪又小,在府里没少闹腾,贾琏自小和贾母不亲,几次看中的好东西被贾母先一步给了元春,私底下烦透了这个堂妹,直跟张氏嚷嚷着把她赶回家去,被张氏收拾了好几次才算学乖了。元春现在八岁,懂得也多了,总算学会了夹着尾巴做人,再也不在下人面前耀武扬威,也知道没事做点针线给张氏贾瑚贾琏,她才起步学针线,有这份心意,已是难得。只是她早年磨光了众人对她的喜爱,又有贾政王氏这样一对父母,张氏等人面上亲热,回过头去,也不过把那些东西扔到了一边再没看过。
寄人篱下,总要有所自觉,客大欺主,怎么能叫主家欢喜?元春如今才学乖,已经晚了。更不要说,贾瑚是个喜欢爽利性子的,比起她如今两面三刀,面上乖顺,心里藏奸的模样,还更宁愿她是曾经没有心机的那个刁难姑娘了。
“娶妻这种事,不管什么时候,都是个麻烦。”前世今生两辈子都没成亲的贾瑚摸摸鼻子,只觉烦透了。
本来还要给贾赦请安的,不过下人说贾赦出门去了,贾瑚就转到去了演武场。贾琏带着贾蓉在那儿玩呢,贾瑚得把人抓回去读书去。
要说贾琏,也是不喜欢读书的性子,习武也一般,倒是对钱财特别感兴趣,贾赦是个宽以待己严以待人的,自己就是不学无术的主儿,对着贾琏这儿子,却是三天一骂五天一打,就要他好好读书,好好习武,不求他能跟贾瑚一样少年扬名,才学满车,至少也得拿得出手,把贾琏逼得是连连叫苦。还是贾瑚最后给他出了个主意,让他跟着贾赦学那些金石古玩之道,一来可以投了贾赦喜欢,二来这些也是经济之物,价值不比金银俗物低,旁人看来,更是文雅之道。
贾琏得了这主意,果然天天往贾赦跟前凑,贾赦先始还要骂两句,后来教儿子教出了乐趣,便再也不说了。不过贾琏读书还是不能落下,怎么着,也得拿个秀才功名,家里再帮衬帮衬,自己得个官身才好。不然日后贾瑚得中官身,日日向上,贾琏白身一个,便是虚职,也不过是糊弄平头百姓的东西,天长日久,兄弟间地位差距,再好的兄弟情谊也得生疏掉了。
贾瑚到演武场的时候,贾琏可不就手把手教着贾蓉练习射箭?这小子今年虚岁也十一了,跟贾琏不过两三岁的年龄差距,想来玩得很好,虽名义是叔侄,实际上跟兄弟一样。早年贾蓉跟在贾敬身边读书,不过近些年贾敬迷上了炼丹修道之事,对这孙子就放开了些,这些天一直管着贾蓉读书的贾珍妻子黄氏身体也不好,贾蓉得了空,就跑来找贾琏一起玩。贾琏这两个月正跟武学师傅练射箭,比起贾瑚马上开弓百步穿杨的本事是望成莫及,不过站在地上糊弄糊弄贾蓉已经够了。如今可不就趾高气扬地指点着贾蓉:“你真笨死了,我都说了,脚不能这样直直的,双脚得略略分开些,腿也得微微弯起来,这样才能站得稳,射出箭嘛~”
贾蓉好不委屈:“先头还不是你说我腿不直,所以箭才瞄不准的。”
贾琏就叫起来:“你还想瞄准呢,看你那箭射的,半道上就掉下去了,你目标都没够着,要什么准头啊。”
贾蓉气得捏着少年用的小弓上下只摆,差点没冲上去跟贾琏打起来。
贾琏下巴一扬:“你还学不学射箭了?你再这样,我可就不教你了啊?”
贾蓉一听,只能憋屈的忍下气,闷声说:“我学。”
“笨死了你,我再射一次,你可看好了啊。”贾琏得意得紧,拿着自己的弓箭上好箭,拉开弓,当着贾蓉的面,稳稳立好身子,手一松,箭离弦而去,正正中了靶子,虽没正中红心,倒也不远了。贾蓉见了,也顾不得前头才受了气,两眼放光地惊呼道:“琏二叔,我要学,我要学,你快教我。”
贾琏得意地紧,放好了自己的弓箭——这是他十二岁生辰的时候贾瑚特地让人做了送给他的,走到贾蓉面前,一边教他,一边说他:“你光在我这里练能练多少啊,你在家里也不能落下呢。怎么嫂子还不许你学武啊?”
贾蓉苦着脸:“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娘,我外祖一家都是读书人,她哪能让我习武啊。我说了好多次了,没用!”
贾琏便有种微妙的优越感,高高昂起头:“嫂子就是短见,读书人怎么了,读书人就不能练武了,你看我哥,那学问多好?夫子们都夸呢,练剑骑马,比谁都厉害。上次家里的护卫,三个都打不过我大哥!”
贾蓉羡慕地红了眼睛:“你有哥哥真好,我也好想有个瑚大叔叔这样的哥哥。”
贾琏眼角暼着他:“你做梦吧,我大哥这样的,是能随便人都有的哥哥吗?你没听我爹他们说啊,我大哥这样的,那是京里万里挑一都难看见的。”说这话的时候,贾琏肯定忘了,早上他还叫苦,怎么他就这么命苦,遇上了个喜欢给他布置一堆作业的哥哥?!
贾瑚看着这一对叔侄,摇摇头,干脆转身离开,今儿是有些累了,不几天就要出榜了,自己还是在家休息几天,也省得有些人急红了眼睛去。
第125章
下午的时候贾瑚好好写了个晌午,睡醒了就拿着邸报看了一下午,等到晚间贾赦回来了,一家四口便聚在一起吃晚饭。
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完饭这习惯还是贾赦学的贾代善当年一家吃饭的传统沿袭下来的,毕竟一家人如今读书的读书,有事的有事,一天难得聚在一起,碍于和贾母的微妙关系,她就罢了,一家四口晚饭时围坐一起,吃完饭说说话,彼此也不会生分了去。
不过这聚会也不过是三五天一次,倒不是贾赦繁忙,经常缺席,却是张氏,时不时就会被贾母绊住脚,回来时饭菜早凉了,只能另叫小厨房弄点清淡易消化的,自己捡着吃了。为这个,贾琏对贾母存了一肚子不满。
贾赦如今在京里古玩圈里,也算是玩出名头来了,京里玩古董这行的,多多少少都知道荣国府一等将军贾赦这么个人,别的本事或许不大出奇,在这古董器具上的眼光却很是不凡。打五年前贾赦帮着水文先生鉴定出了一尊被认定了是汉代铜鼎是个赝品后,来找他掌眼看古董的人就络绎不绝。
大抵人都是要别人认可的,在古玩圈子里打响了名头,贾赦的变化比之十年前,简直天差地别。从前贾赦虽然挂着个一等将军的爵位,可自小被人拿着跟贾政比较,还一直被贾政压得死死的,谁都说他不如贾政,做事平庸,能力一般。贾赦面上不说,心里总没有自信。第一次人找上门想请贾赦帮着掌眼看鉴别古董真假的时候,贾赦激动的一晚上没睡——当然,这是张氏后来打趣的时候说起来的,到如今,贾赦在古玩圈里的地位,可不是谁随随便便想请他掌眼看就能请得动的了,非得相熟的人带着,珍重虚礼上门来请,贾赦才肯‘勉为其难’帮着看看,那架子,摆的足足的。他现在还留起了一摞漂亮的胡子,每天修修剪剪,得意高兴的时候,就拿手摸摸胡子,那个劲儿,张氏背后没少跟两个儿子说笑。
因为投入到古玩的时间多了,其他事贾赦就不怎么在意,这些年对张氏也好,又有两个儿子承欢膝下,十年里,贾赦抬了三房姨娘,迎春去世的母亲钱姨娘一个,如今养着迎春的宁姨娘一个,还有个宋姨娘,是贾母送来的,一贯不得贾赦心意,如今在大房,也不过比一般婆子强点罢了,贾母塞了好几次人,都被张氏打太极给推了,贾赦自己也不怎么在意,次数多了,贾母一恼,干脆就撂开手不管了,总算叫张氏贾赦松了口气。
张氏管家很严,那些姨娘通房,她也不要她们日日来立规矩,每日里好吃好喝养着,自顾在院子里呆着,安安分分过日子便罢,她也不是善妒的,膝下又有儿子,每月都会叫贾赦去姨娘房里呆几天,但要是姨娘动了不该动的心思,她也绝不会轻饶了她们。迎春的母亲钱姨娘就是个心思不正的,早些年仗着颜色好,贾赦颇喜欢,对着张氏耍了好几次脸色,彻底惹恼了张氏,着人拖下去饿了好几天,贾赦知道了,也对她没了好脸色,钱姨娘吃了苦头才知道了收敛,后来怀了孩子,也不敢在放肆了。宁姨娘宋姨娘看到她这个前车之鉴,此后表现也都乖巧了许多。
贾赦张氏两个年少夫妻,到如今,长子都是可以娶妻生子的年纪了,早年少年的爱慕情感早已化为亲情,再不可分。近二十年里,这两人一路扶持走过,吃过亏,受过苦,这些感情,怎么会是些姨娘通房之流可以比拟替代的?不过是他们自认如今已步入中年,到了可以做祖父祖母的年纪了,很不该放下身段跟这些姨娘通房玩物之流计较,所以对有些事才睁只眼,只要她们不出大格,就随她们去了。
不过哪怕是到了这把年纪,对着可说是宿敌的二房,贾赦张氏还是改变不了年轻时候的习惯,一提起他们的倒霉事,就满心满怀的幸灾乐祸,看热闹看得好不欢快。
贾赦这日喝着茶的时候就兴高采烈道:“我今儿遇到张学士了,他不也喜欢古玩吗,下午遇见了和他聊了好一会儿,他跟这次主持会试的胡大人是至交,我们喝了点酒,兴致上来了他知道瑚哥儿和珠哥儿都参加了科举,偷偷摸摸跟我透露说,咱们瑚哥儿文章做得好,改卷的好些大人都在夸呢,高中是铁板钉钉的事儿,就看后面名次怎么排来了。”
张氏喜不自禁:“真的?算算时间,放榜就是大后天的事了,文章好坏,也该有个结果了。按老爷的说法,那我们哥儿,到时候就是举人了?”
贾赦瞥了眼张氏:“这有什么,凭咱们儿子,一个小小的举人,还不是手到擒来?要不是他三年前死活不肯下场,他如今早就是进士了。”
张氏没好气地瞪眼他:“我不就是那么一说,怎么,你连说都不让我说了。我还能不知道咱们儿子学问好,可真来了,我不也是高兴坏了?就你多嘴,抓着我的话柄就不肯放。”
三年前贾瑚在京城一众学子间便打响了名头,不单是徐渭大学士嫡传弟子的身份,他本身翩翩少年,俊秀挺立的模样,也叫那些贵夫人传了许久,久而久之,荣国府贾瑚大公子的名头就传遍了京城。贾赦当时想让贾瑚去参加科举,拿个功名来,气死后街的贾政,不过被贾瑚拒绝了。科举入官是大事,怎么能拿来单纯为了怄气?三年前他才十四岁,就算高中状元,皇帝也不会派给他实差,不过是呆在翰林院混日子而已,相反因而年少中举顶个天才的名头,还招人嫉恨,怎么看怎么不划算。哪比得上如今十七,正是好年岁的时候,要是高中拿个好名次,凭自己勋贵家世,就能结一门好亲,得一门好差事,以此立阶,步步向上,达到他掌家立户,光耀贾家的目标。
贾赦跟张氏两个吹胡子瞪眼的,死死盯着对方,谁都不肯服输,贾琏只当没看见,自打他记事起,这对夫妻感情就很好,这样偶尔开开玩笑的场面多了去了,他早就是见怪不怪了。贾瑚听出贾赦话里未尽之意,便笑着打断道:“我中没中,名词多少,不几天也就知道了。倒是父亲,我听你的意思,怎么珠弟那里,名次不好吗?”
说起二房的倒霉事,张氏眼睛都亮了,贾珠,那可是王氏贾政的心头肉啊,这些年,二房就这么一个孩子,就前年一个周姨娘有过怀孕的消息,最后还小产了,二房把光耀门楣的希望全寄托在了贾珠身上,怎么他现在竟然落榜了吗?也顾不得先头还跟贾赦闹呢,张氏巴巴看着贾赦:“老爷,张学士怎么说的?珠哥儿那么好的一个孩子,不是说学问很不错?六叔老夸他呢,说是断然能中的,这会儿要没中,可不是打了自己的嘴巴?”说着好像多可惜似的,可声音里的笑意,分明掩都掩不住,就连贾琏都能听出她话里的言不由衷来。
贾琏当即欢喜道:“要这样就好,六叔祖可讨厌了,在学里的时候,老拿着珠大哥说事儿,一趟一趟的,烦死了。”
六叔、六叔祖,说的就是贾代儒。六年前,他总算是吊了末榜,名在孙山之上,给自己挣个进士的功名,可算是摆脱了一辈子白身的身份。可也不知道是不是老天爷在玩他,前头才叫他达成了一辈子的心愿,后脚就叫他的独子一场大病没了,他媳妇伤心过度,也没撑过去,两个月后跟着去了,接连办了两场丧事,贾代儒差点也没熬过去,要不是独子还留下个小孙子贾瑞,贾代儒定是活不下去的。饶是如此,儿子儿媳连丧,贾代儒的差事就不成了,顶着个进士的身份,背后还有宁荣二府,贾代儒连个最低等的知县官位都没坐过。三两年过去,贾代儒干脆也死了那份当官的心思,在族学里当了先生,教导贾氏一族的孩子读书,专心管教孙子贾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