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颠倒 红尘颠倒 第39章

作者:郁华 标签: 破镜重圆 HE 虐恋情深 近代现代

  “€€€€小景,到了。”

  黎景猛然回过神来,他干笑了一下,说:“这么快。”

  姜佚明摁了一下电子手刹,他朝副驾驶的方向探了探身子,取下黎景身上系的安全带,而后他掏出张纸来,温柔地拭去黎景额头上细密的汗珠。

  “别怕,我在呢。”姜佚明温声安慰着。

  黎景深吸一口气,他勉强笑了一下,说:“好,我不怕。”

  下车后,黎景与姜佚明将礼物从后备箱中取出。没等他们摁响门铃,家里的阿姨就打开了房门。

  熟悉的古朴家具映入眼帘,就连气息都与十二年前相差无几。恍惚间,黎景以为自己回到了十二年前,正想叫一句“王阿姨”呢,才发现眼前站着的是一个陌生女人,想来是家里的新保姆。

  踏入玄关后,黎景下意识地打开鞋柜,一旁的阿姨却忽然递了双鞋套过来,低眉顺眼地说:“您用这个就行。”

  黎景一怔,正要接过阿姨手中的鞋套,姜佚明却先他一步将鞋套接过。下一秒,他拉开鞋柜,从里面找出一双干净的拖鞋,放在了黎景的脚边。

  “你穿这双。”

  电梯厅传来“叮”的一声。

  李红英与黎为民见他俩来了,连忙迎了上来。李红英显然很重视这次见面,她提前做了发型、化了妆,连衣服都是精致昂贵的迪奥套装。

  李红英喜气洋洋地朝他们走来,见两人带了这么多东西,连忙说:“回自己家,带这么多东西干什么?”

  姜佚明笑笑,说:“这些都是小景对你们的心意。”

  李红英一边牵起黎景的手,一边说:“东西就放这儿吧,别往屋里拿了,多沉啊。”

  黎景连忙说了几声好。

  落座后,四人忽然陷入了诡异的沉默,老旧的钟表悬在高墙,指针缓慢移动,发出拖沓而无力的脚步声。氛围在一分一秒的流逝中更显吊诡。

  这组合实在不伦不类,就算再八面玲珑的人,也难免缄默。

  最后,还是李红英打破了沉默冰冷的氛围,她笑着说:“景景,你不知道我和你爸这些年有多担心你,我们就怕你一个人在外面过得不好。”

  她抹了抹眼角,端详着身边的黎景说:“现在,你回来了,我和你爸就只剩下一桩心事了。”

  黎景的呼吸一顿,他没有说话,只是无意地弓了弓身子,似乎想将自己无限地缩小,最好藏起来。

  姜佚明亦没有说话,只是皱了皱眉心,眼中浮现出几丝的不悦。

  恰逢此时,门铃响起。李红英的眼睛一亮,情绪明显高涨起来,她连忙冲阿姨说:“快,快去开门。”

  黎景看了姜佚明一眼,不由得更加紧张。

  半分钟后,一个身着蓝色连衣裙的女生趿着一双粉色拖鞋走进客厅。她一见到李红英与黎为民,就热络地打起了招呼,说:“英姨好,叔叔好。”

  见女孩儿出现,李红英乐不可支,她站起身,接过了女孩儿手中的礼盒,妥帖地放在茶几上,一边说着今天是家宴,你带东西来岂不是生分了,一边拉着女孩儿的手,让她坐在姜佚明的身边。

  李红英用欣赏的目光打量着眼前的女孩儿,发出两声啧叹,而后她转过身对黎景说:“景景,你瞧,我的话才刚说完,另一桩心事也要了结了。”

  “对做父母的来说,没有比亲眼看着自己的孩子成家立业更重要的事情了。这不,现在两个正主都来了。”

  “€€€€妈!你在说什么?“姜佚明脸色一沉,声音也透露出明显的不悦。

  黎景一颤。姜佚明生性温和,生活中很少有什么事情能拨乱他的心绪,像现在这般发火,黎景还是头一次见。

  眼见母子二人剑拔弩张,女孩儿的脸上不见丝毫的局促,反而主动解围。

  她冲姜佚明与黎景露出一个明媚的笑容,说:“好久不见啊,佚明,黎景。”

  黎景脸上的表情一滞,他定定地看着眼前的女孩儿。只见这女孩儿眉目清秀,打扮得体,可越是细细打量她的眉眼,黎景就越是觉得熟悉。

  电光石火间,一个名字涌上心头,呼之欲出的刹那,却又被汹涌的回忆堵在了嘴中。

  正当他沉默的关口,女孩儿突然“噗嗤”一笑,她眉眼弯弯地看着姜佚明,说:“你们不记得我了?我是子墨呀。”

第45章 我想跟你单独聊聊

  黎景怔住了。当初,因为那场声势浩大的升学宴,他与姜佚明身世的事情,在整个申城中学都闹得沸沸扬扬,最后简直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他本不欲将自己最丑陋的伤疤暴漏在人前,却偏偏闹了个满城风雨。

  人性幽微,曾经有多少人喜欢黎景、艳羡黎景,后来就有多少人等着看他的笑话。

  所以,自从高三暑假离开离黎家后,黎景便刻意地避免接触以前的人和事,更是再也没有与曾经的同学、朋友联系过。哪怕是自幼一起长大的袁伟华、肖宇也再没有了联络。

  时隔多年,他没想过竟会在黎家遇到邱子墨。

  与老同学相逢,非但没有让黎景感到激动开心,反而加重了他的心理负担。时至今日,他亦不敢面对故人,于是黎景只匆匆看了邱子墨一眼,便低下头去,而后他干笑了两下,干巴巴地朝对方打了个招呼。

  黎景的表现算不上大方得体,不过,邱子墨也并不在意。

  任谁都看得出,今天她登门拜访的目标也并非是黎景。他黎景现在算什么东西?若非因为姜佚明,现在的他只不过是个两手空空、一无所有、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普通人,又哪里配让邱子墨这样年轻有为、光芒万丈的人看他一眼?

  所以,面对黎景的冷淡,邱子墨只是温和地笑了笑。而后她就侧身转向了一旁的姜佚明。

  如今的邱子墨已然是见过了大世面、能够独当一面的成年人了,她早已不再是当初那个整日窝在书桌前,安静而害羞的女生。她的举手投足间,无不展现着她作为成熟女性的魅力。

  邱子墨对姜佚明露出一个干练的笑容,说:“佚明,当初我一进师大当老师,第一个认识的就是英姨。平时她总跟我炫耀,说自己有个非常优秀的儿子,后来我们一聊才知道,英姨口中的骄傲,竟然就是你。”

  听邱子墨话里话外地恭维自己,姜佚明的表情没有太大的变化。他只是淡淡地笑了笑,并没有搭话。

  邱子墨也笑了笑,说:“以前读书时,你就帮了我很多,后来我自己当了老师,又是英姨一直帮我。咱们俩,还真是有缘分。”

  “唔”,姜佚明点点头,权当是回应了。与此同时,他不断用余光看着黎景,小心观察着对方脸上的表情,不愿错过每一个细节。

  “佚明,一转眼这么多年没见,刚刚是不是差点儿没认出我来?”

  姜佚明收回自己的视线,他揉揉眉心,说道:“你比以前变了很多。”

  闻言,邱子墨挑了挑眉,问道:“那么是比以前变好了,还是比以前变差了?”

  姜佚明哑然失笑,却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自从邱子墨出现在家里,李红英脸上的笑容已然敛不住了。她连忙招呼保姆去厨房切水果,又亲自为邱子墨倒了杯水。

  她一边将水杯放在邱子墨的手中,一边笑着说:“你俩确实有缘分。成绩优秀、事业有成、性格沉稳,最巧的是,你俩竟然还是同学。你说这不是上天给的缘分吗?”

  听李红英这般说,邱子墨的脸霎时一红。只是她虽有些害羞,表情却不显得扭捏,反而平添了几分女儿家的可爱。

  不止李红英喜欢邱子墨,就连一向严苛的黎为民也对她十分喜欢,时不时就要与她聊上几句。

  老两口你一言我一语,言辞间尽是撮合之意,俨然已经将邱子墨视为了自己的准儿媳。

  只是,无论他们说得如何起劲,姜佚明都不做回应,他脸上的表情始终平淡如水,就像在听一件与自己全然不相关的事情。

  姜佚明向来就是这样,无论好事坏事,能惊动他心绪的事情不多。一连一个钟头,只有当姜佚明的目光与黎景的视线相对时,才能在他的嘴角看到浅浅的笑意。

  时间在这场刻意而割裂的谈笑间缓慢流逝,终于到了开饭的时间,李红英一边说着话,一边拉着邱子墨朝餐厅走去。

  几人按位次在餐厅落座。色香味俱全的精致菜肴被阿姨摆上餐桌,打眼望去,样样都是姜佚明爱吃的。

  而那些令黎景十二年来念念不忘的家常菜,或许早就被李红英与黎为民遗忘。

  想到这里,黎景不由的苦笑。事到如今,他竟然还在期盼着李红英和黎为民会为他准备爱吃的饭菜。就算他再鲁顿,如今也已明白,他只不过是今天这场宴会中最不起眼的配菜罢了。

  他本不该期待。没有期待就不会有落空。

  还记得黎景还在黎家时,家里的规矩最为严格,讲究的是“食不言、寝不语”,只是没想到他离开十二年,传承了几百年的老规矩竟全都变了。

  李红英一边与邱子墨说笑,一边不停为她和姜佚明夹菜。“你俩都从美国待过,肯定有很多共同话题,多聊聊呀。”

  听李红英这般说,邱子墨停下筷子问道:“佚明,听说你在华尔街工作过?”

  姜佚明点点头,简短的说了声“是”,却并不打算多做解释。

  邱子墨见姜佚明没有继续聊下去的意思,便自顾自的说:“以前我也在华尔街工作过,怎么咱们从没遇到过?青木资本你听说过吗?我读博期间,一直在青木做行研的实习。”

  姜佚明一愣,他有不少同学都曾在青木资本就职,于是随口问道:“你不是学新闻的吗?怎么会去青木资本做行研?”

  邱子墨笑笑,坦然地说:“当然是因为穷啦,谁不知道华尔街给实习生的工资比报社高得多呢?我总得养活自己。”

  听到这里李红英乐了,说:“瞧瞧,都是命运的安排。”

  李红英能言善语,黎为民也不时地帮腔,几句话的功夫,竟将邱子墨与姜佚明说成了天造地设的一对儿,好像明天就要领证才最好。

  而邱子墨呢?非但没有丝毫反驳的意思,反而展现出一副欢喜的姿态。

  与一双急切的父母比起来,姜佚明却表现出一副置身事外的姿态。

  他总是挂上平淡的外壳,让人看不透他的心思,也猜不出他的喜怒。

  饭桌间,李红英与黎为民对邱子墨的生活和经历展现出极大的兴致。而邱子墨则落落大方、侃侃而谈,从美国的校园生活聊到华尔街的见闻,从求学的经历聊到日常琐事。

  有那么一瞬间,就连黎景都觉得姜佚明与邱子墨很般配。

  在他们的身上,有着太多相似的东西:贫瘠的成长环境,坚毅沉稳的性格,不屈不挠的精神,还有如今同样卓越的事业。他们像是茫茫宇宙中翻版的彼此。

  而他自己呢?在他的身上,似乎找不到丝毫与姜佚明相似的地方,他们从来都是两个极端,有着天差地别。

  餐桌上,黎景一言不发地垂首坐在椅子上。他没怎么吃饭,连水都没有喝几口。

  起先,姜佚明还会为他夹些菜,只是等他身前的小碗中堆满了食物后,姜佚明便不再为他夹菜了,只是时不时伸出手来,环住他的肩膀,轻抚安慰。

  这个动作对两个成年人而言,实在太过亲密。李红英脸上的表情一僵,可碍于外人在场,亦不好发作,她只得不断说:“快,吃菜吃菜,多吃点。”

  在食色的调剂下,气氛中没了起先的吊诡。

  邱子墨与李红英之间很是熟稔。她性格极好,从不让人的话落在地上。

  而黎景则始终面容阴郁,这么多年过去,他仍是学不会作伪,阴晴都写在脸上,让人一猜就透。

  他心里酸酸的,像揣着一个烂柠檬。恍惚间,他甚至觉得他们已经成了一家人。

  黎景从来没有吃过这般煎熬的饭,好不容易熬到了酒酣饭饱,只是此时,尚不是离开的时候。

  李红英最近爱上了茶道,刚一吃饱,就张罗着带他们去家中的茶室小坐。家里的茶室位于负一层,是由放映厅改造而成的,装潢得典雅古朴,颇有韵味。

  李红英似乎特地学了茶道,投茶、摇香、注水,搞得有模有样。当她把茶杯递给黎景的时候,顺口问了一句说:“小景啊,这茶你觉得怎么样?”

  黎景捏着茶杯的外沿,只觉指尖滚烫,他抿了一小口,却尝不出好坏,只得小声说:“挺,挺好的。”

  李红英笑了笑,接着她向一旁的邱子墨投去一个玩味的表情,又将手中的茶递给了她。

  刚一接过茶,还没品味,邱子墨就说:“这是明前龙井吧?”

  她喝了一口,继续说:“好茶,口感醇厚、茶香馥郁,再加上英姨一手的泡茶绝艺,今天算是口福、眼福都有了。”

  黎为民和李红英听到邱子墨的恭维后,顿时都笑得合不拢嘴,纷纷说:“瞧瞧,不愧年纪轻轻就评了副高,一张口就跟那些头脑空空的人不一样。”

  黎景自然听得出李红英与黎为民是在点他,他心神一慌,放下茶杯的手一抖,竟失手将茶杯摔在了地上。

1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