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言说夜晚 谁来言说夜晚 第83章
作者:金十四钗
第138章 临崖(二)
针管里是微量的麻醉品与肌松剂的混合物,一针下去,蒋贺之瞬间就被剿了行动力。他用最后一丝力气回头望了望盛星来,带着一脸不可置信的表情倒在地上。
他濒临窒息,全身僵硬,但意识犹然清醒,甚至比平日里更加清醒。
“我一直很恶心你,搞同性恋的人都恶心,你把我哥都带坏了。上回把你锁在冷库里,怎么就没冻死你呢?”盛星来对这位蒋队长的观感基本都是负面的,他恨他出生于与自己截然不同的阶层,嫉他夺走了自己心爱女孩儿的芳心,更因为被“继兄”长期侵犯的不堪经历,令他对所有的同性恋者都深恶痛绝。他对长留街的复仇已经借由那些白色粉末开始了,自然也不想放过这个男人,所以当有人找上门来要他设计伏击蒋贺之时,他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还精准地提纲挈领,知道唯有涉及他的哥哥盛宁,这个男人才会方寸大乱。
此刻,这个成年男人就匍匐在他的脚边,令未成年的男孩大感快意,什么高贵的出身、优越的教养,什么得体的举止、出众的品貌,还不是都烂成了一坯任人践踏的泥?
不远处的电线上停着一排黑背皇鸠,传来粗哑低沉的啁啁之声,这种鸟形似乌鸦,城市里较为罕见,它们用一只只满含敌意的眼注视着地面上发生的这桩恶行,令这巷子里的一方世界变得更为幽玄而不详。
这凶兆般的阵阵啼叫声中,蒋贺之拼尽全力仍没法儿抬起头来,只依稀感到有人自那群混混身后向自己走近了。他同样没法儿看清来人是谁,即将坠落悬崖却无能为力,这感觉实在糟透了。
“敢跟周公子抢人,我看你是不想活了。”来人突然扬起一枚一米多长的尖头钢筋,狠狠朝地上的男人扎去€€€€带尖儿的那部分瞬间就扎穿了蒋贺之的右手,将他的手掌钉在了泥地上。
犹嫌这样的惩罚不过瘾,这人甚至手握钢筋尾部搅了一下,一注鲜血顿时溅入空中。随着这道优美的血色弧线的画出,蒋贺之听见了肌腱、韧带被齐齐切断的可怖声音,他全身痉挛,痛苦地从胸腔深处发出一阵非人类的低吼声,但依然开不了口,说不出话。
紧接着,如雨的拳头与腿脚就落了下来。
被钢筋钉穿、切割的手掌不断地往外冒着血,脏污的地面很快殷红一片。蒋贺之从头到尾只能活活受剐般任人宰割,他的脸被谁的鞋底踩进了巷子里的一塘烂泥里,鼻腔里充斥着腥腐的令人作呕的气味。濒于昏迷的时候,他好像听见了一句上海话,应该是上海话吧€€€€
“香港宁了伐起啊,册那,港巴子!”
这群混混到底不是穷凶极恶的新湘军,尽管接到了杀人的指令,但并没有胆量真的杀人。他们狠狠教训了这位落魄的三少爷一顿,就将他留在漆黑的巷道里自生自灭了。
还是一个大早出工的环卫工人第一个发现了巷子里的伤者,他打了报警电话,将他送进了医院。
第一家医院太小,没有对这种不完全性断掌进行手术修复的把握,待连续转院之后,已经耽搁了太多的时间。
再度恢复意识的蒋贺之感受不到右手的存在了。钢筋的尖头几乎将他的右手掌切成两截,原本修长的五根手指完全变了形,掌骨和指骨自一片模糊的血肉中露出,白森森的,捣碎的蒜泥一样。他听医生说最稳妥的法子就是立即全麻截肢,说他从受伤到这会儿已经耽搁太久了,断掌之间虽还有少量组织相连,但所受污染严重,肌腱、血管、神经皆已毁损,即使艰难地保留下这枚手掌,手部功能也不可能恢复如初。
然而蒋贺之既不接受全麻,也不接受截肢。他担心,在自己失去意识的时候,这只手就保不住了。
没有这只持枪的手,没有这只拭泪的手,他又怎么能守护与拥抱他的爱人呢?
医生拗不过这个固执的男人,只能再次忧心地提醒:“你的伤情非常严重,手术时间会较一般手术更长,臂丛神经的局部麻醉不可能支撑你完成整台手术,你已经遭受的痛苦还将加倍€€€€”
“不,就这么来。”蒋贺之却坚持就这么清醒着接受断掌“归位”手术。长达12个小时的手术过程中,每吻合一条细小的血管或者神经,他都会咬着后槽牙轻轻蹙一蹙眉,但始终不出一声。
就连见惯了这类血腥场面的主任医生都在心里暗暗吃惊:这史书上记载的“刮骨疗毒”也不过如此了!
蒋三少倒没有关二爷“割炙引酒、言笑自若”的豪情与潇洒,他其实都痛麻木了。他一直静静地眼望头顶上方的无影灯,又听见了那一声声不详的鸟类啼鸣,又看见了他爱的那个男人的脸。
昔年的那些好月好花,全是泡影。
蒋贺之的伤情很快就传遍了€€州的司法系统。盛宁没有及时去医院探病,却联系了人在上海的蒋继之。为了这个不争气又不妥协的弟弟,蒋二少终究还是飞了一回€€州。
两人约在晶臣酒店的咖啡厅里见面。这不是盛宁第一次见这位蒋二少。当他第一次从胡石银口中听到3000亿的时候,就曾约他见过面。
时隔八九个月,蒋继之却发现自己快认不出这位检察官了。
前阵子还算合身的衬衣,又大出了不止一个号码。勉强靠一米八出头的身板架子维系着体面,不至于憔瘦得太难看。这个男人的脸上都没有活人气息了,只有雪后戈壁一般的荒与寂。
“‘商道从政道,天意胜人意’,这是我到内地经商后,我父亲提醒我的第一句话。”蒋继之当然明白对方的来意,顾自低头喝了一口咖啡,说,“我很钦佩盛检的良知与为人,也很欣赏你能用这样的品质去对抗这个世界的暴乱与无序,事实上我们全家人都对你赞誉有加,但无论出于商业的考量还是一个兄长对其弟弟的爱护之心,我都没法接受你成为我的家人。”
“你不用接受我,”盛宁丝毫不在乎自己能不能被豪门接纳,他从来都只想让他的爱人远离黑暗与威胁,他以一种近乎央求的口吻说,“可他是你的弟弟,是蒋家的血脉,在这个只有冬日长夜的€€州,只有你能给他庇护了。”
“香港没有冬天,可从他为你离开蒋家的那一刻起,他就不是了。”蒋继之面上带笑,镜片后的那双很美的眼睛却透着寒意,“抓住那个黑社会,贺之本已打算回家了,可就在他受伤的前几日,他又突然反了悔,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面对一位兄长的诘问,盛宁的眼神稍稍躲闪一下,单薄的双肩也轻轻颤栗。他怎么会不知道,因为那癫狂失序的一夜,因为他曾亲口答应要跟他一起走。
“贺之的伤是谁在背后搞鬼,我一定会查清楚。”蒋继之向这个男人作出保证,淡淡道,“但前提是他还是我的家人,是他主动向他的家庭低头。”停顿一下,他又微笑着补充道,“盛检,藕断何必丝连,我们上回见面就达成了这个默契,而你本应该做到的。”
“明白了……”盛宁点了点头,起身欲走。
“出于对盛检愿意放手的感谢,你让我帮你找的人,我找到了。”蒋继之将一只厚实的文件袋,轻抛在对方面前,“我的人跟踪了这个方蕊几个月,拍到了她带着儿子跟小男友偷情的照片。”
盛宁接过这枚重要的文件袋,却没有一点喜色。他转身而去,脚步有点踉跄,背影亦有种将随着这世界一起崩塌的先兆。但很快,他又被身后的男人唤住了。
“去看看他吧,他现在很不好。”在“藕断丝也断”的前提条件下,蒋继之又给了他好大一个难题,“贺之一直很骄傲,我想右手落下的残疾已经让他痛不欲生了。”
出了晶臣酒店,天气就不太好了。风是斜刮的,雨是横来的,天色如舞台的大幕急落,盛宁趁着这场风雨的藏掖,再次独自来到了荔宁路。
老旧的骑楼街下,为那蝇头蜗角的一点点小利,两方人马正在“嗌交”,一口一个“你老母”,一口一个“死仆街”,围观者众多,场面激烈得不得了。
但盛宁却一个字也没听见。
我会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我会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最后在痛不欲生的绝境中死去€€€€
最近这句疯道人的箴言总是反复在耳边回荡,在他得知他受伤的消息时终于确信,这一天终究还是来了。
房东一边替这个年轻人打开房门,一边喋喋地抱怨着:就因为是警察才放心租房给他,也没押几付几的,没想到租期到了还拖着后续的房租不交,你若不来,我都要闯进去了……
直到盛宁掏出一沓大额纸币给他,他才满意地收声,欢喜地离去。
门一开,酒味扑面而来,还有满屋子盘旋缭绕的浑浊烟雾,蒋贺之没有躺在床上休养,而是倚墙歪头而坐,就坐在满地狼藉的酒瓶与烟头中央。但他早就失去意识了。盛宁的走近他也没有发现,只痛苦地蹙着眉,闭着眼,喃喃自语。
念叨着的还是他爱人的名字,却完全不知道他就在自己的身边。
盛宁伸手探了探蒋贺之的额头,滚烫的体温令他瑟缩了一下手指,少说四十度吧,难怪都没意识了。他紧张又心疼,赶忙跪坐地上,一粒一粒地解开他的衬衣扣子,检查他的伤口。
一身的伤痕在昏暗的灯光下仍然显眼,最严重的莫过于险些断裂的右手掌,重重纱布缠绕,却仍往外洇着淤黑流脓的血。
再解开纱布一看,一道狰狞的伤疤完全模糊了他掌心的纹路,起于生命线的下方,终于爱情线的尾端,几乎横剖至他手掌的边缘,惨不忍睹。
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只要留在€€州,就免不了要被这无边的黑暗与寒冷吞噬。牵你一发而动我全身,盛宁一边不自禁地颤抖、流泪,一边发自肺腑地低声诘问:你为什么就不回香港?你为什么就不回到爱你的家人的身边去?
得不到一个伤重者的回应,他便无可抑制地责怪起自己,正如他的兄长所言,他本该好好地把对他的爱继续瞒下去,他本应该做到的。
像是听见了这声声绝望的责问,这张昏迷中的英俊的脸忽然轻轻地搐动了一下,似痛得皱了皱眉,盛宁的心也跟着狠颤一下。他以双手拭面,催促着自己从自诘的状态中醒过来,然后打来一盆温水,替蒋贺之擦拭身体,消毒伤口。
一切收拾妥当之后,盛宁又往自己自己嘴里含了一口凉水。他先低头轻贴他的嘴唇,用自己湿漉漉的唇瓣润一润他的嘴,再小心翼翼地一点一点地将水喂给他喝。
就这么舌抵舌、嘴对嘴地饮下几口凉水,男人紧蹙的眉心舒展一些,好似遍体的伤痛终于得到了一丝慰藉。蒋贺之的头发好阵子没剪了,兽鬃一样浓密,肩与腰比例悬殊,也一样透着兽类的强壮性感。盛宁便在他的身边躺下来,将他发着高烧的脑袋揉进怀里,用自己的颊抵住他的额,反复地温柔地摩挲。长期贫血使他体温常年偏低,脸颊真跟沁了水的缎子似的,凉飕飕的,惹人快慰。
以往亲密过后,他偶尔也会这么将他的脑袋揉进自己的怀里。两个男人都汗津津的,咻咻地喘着粗气儿。一次,盛宁忽然这么说,每次这样抱着你,我都以为我成了父亲,正抱着我未满月的小女儿。
父亲、女儿,还未满月?蒋贺之便抬眼看他,忍着笑问,“领导,你这形容怎么有点变态啊?”
“变态么?我形容不好。”眼神懵懂干净,偏偏又透着股蛊媚与诱惑,这小子没有一丁点感情经历,怕是找不到更妥帖的形容了。他实在羞于启齿那类“爱”呀“喜欢”呀的直白字眼,他能想象的一个男人最丰沛深刻的感情,就是一位父亲怀抱他刚出世的小女儿。
这一夜,盛宁一直没合眼睛。他抱着他,吻着他,抚慰着他,聆听一宿风雨,然后在太阳再次升起的时候擦拭掉自己来过的痕迹,悄然而去。
临走时,他看见了桌上那柄黄铜雕花的裁纸刀,这刀唤起了一些甜蜜的记忆。他将它带走了。
第139章 归巢
醒来之后,蒋贺之发现自己的高烧竟离奇地退了。
这几天他都烧得稀里糊涂,糊涂到甚至做了一个很奇诡香艳的梦,无数个相似的这样的梦里,他就在他触手可及的面前,醒来却只有一张孤单的床。
可那梦实在太真了。那冰凉的肌肤、细致的亲吻、温柔的抚慰,都太真了。他试着在房间内搜寻一遍盛宁来过的痕迹,但很快就放弃了。他受伤已有几日,那人却不闻不问,连通电话都没有,又怎么会上门探望?用伤手拍了拍脸颊,他用疼痛逼迫自己清醒,冷笑着骂:这个时候还惦记着一场春梦,蒋贺之,你可真有出息!
取了一只塑料袋将伤手潦草地护在里头,蒋贺之走进浴室,冲了澡,再用不惯用的左手将自己收拾得容光焕发。没注意到桌上那柄雕花黄铜的裁纸刀不见了,事实上这会儿什么小事都不值得他费神了。他决定回家了。
从€€州到香港的总距离不到180公里,一趟€€九直通车约莫2个小时。有阵子没回来,却还是记忆里喧嚣又无章的样子,只不过北京奥运临近,街头五环氛围浓郁,人人脸上带笑,一如祈盼佳节。
回到蒋家主宅,蒋贺之在一声声欢喜的“三哥”声中踏进了家门,然后与快步迎上来的弟弟妹妹一一拥抱。
“我的荔枝干呢?”蒋宣淇自他坚实的怀抱里仰起脸,头一句就这么问。
“带了。”蒋贺之冲妹妹微勾嘴角,稍一侧眸,提着大包小包的钟应元就跟着进门了。
“三哥,现在发觉了,哪儿都比不上家里好吧?”一旁的蒋€€之展开双臂抱过哥哥,又转头用粤语呛起妹妹,“你点解唔关心三哥€€伤,净系挂住食?(你怎么不关心三哥的伤,就惦记着吃啊)?”
“使乜你理,等阵你记得唔好抢我€€€€食(要你管,一会儿你别抢我吃的才好)。”这对漂亮极了的兄妹跟没长大的孩子似的,嘻嘻哈哈地打闹一阵,就都躲到一边尝零食儿去了。
“回来了?”这下出声的是蒋继之。蒋二少似对这一幕的发生不意外,边自二楼拾级而下,边说,“爸爸这会儿不在家,晚些时候他回来了,你先去跟他认个错。”
“嗯。”避开兄长的目光,蒋贺之垂了垂眸。
“过两天就是奥运马术比赛场馆的首次亮相,爸爸会和曾先生一同为其揭幕,你也一起去吧。”北京奥运的马术比赛落户香港,香港能够承办如此高规格的国际赛事自然少不了蒋家的助力。蒋继之也有他的打算,无需为弟弟的回归特地召开发布会,亮相于这样举世瞩目的重大场合,就等同于宣告三少爷正式回归蒋家,想来一定会成为港媒的焦点。
然而蒋贺之却似对此兴趣寥寥,懒散地说了句:“我还要回去的。”
“还要回去?”蒋继之皱了皱眉,“还回€€州?回去干什么?”
蒋贺之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只是抬了抬那只被纱布重重包裹的右手,沉默注视。他仍然感觉不到这只手是自己的。断掌虽已接回,医生也说手术成功血运良好,然而他除了右手拇指尚有一丝麻木僵硬的感觉,其余四指仍跟缺失一样,一点知觉没有。
“你先好好休息吧,我会为你联系最好的康复医生,尽可能地让你的伤手恢复正常功能。”香港的医疗水平在全球都位于前列,蒋继之见弟弟始终眉头紧蹙神色阴郁,只当他是咽不下被人偷袭重伤的这口气,于是便走上前,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就在你踏进家门之前,你那个沙局还打了电话跟我说,在抓捕过程中,那个叫盛星来的€€州小子被货车撞了,当场身亡。不过你放心,二哥绝不会让你白白伤了这只手。”
“我回房了。”对于那个小混蛋的死讯,蒋贺之没表现出一点大仇得报的快意来,仿佛事不关己,径自转身上楼了。
盛宁还是从体育新闻里得到了蒋贺之已经回到香港并被认回蒋家的消息€€€€他走出了地铁车厢,冷不防就撞见了一张熟悉的脸。可能是为了实时转播奥运比赛,眼下€€州到处都是这样的led电视屏幕。
奥运马术场馆的揭幕仪式上,亦政亦商的蒋瑞臣与港特在镜头前互相谦让了一番,最后还是由他站在了最中央的位置。为表重视,蒋家五个子女尽数到场,也都成了媒体的宠儿。这段新闻的导播别有深意地推了一个特写镜头,镜头的终点便是久未在人前露面的晶臣三少。“财气养人”果真有道理,这个脱下了警服、回归了家庭的男人瞧来已跟当初截然两人了,他似乎意识到一枚枚不怀好意的镜头正对着自己,于是也用最直接、最挑衅的目光顶了回去。这般眉眼恣肆,都有些惊心动魄了。盛宁情不自禁地就伸出了手,隔着屏幕摸了摸蒋贺之眉宇处的那道伤疤。尽管蒋家子女个个天人样貌,但他还是觉得,他的贺之最好看。
有疤怎么了?有疤也最好看。
缱绻的抚摸被突如其来的地铁广告打断了。盛宁一急,忽感腹部的伤口又恶狠狠地疼了起来。一下疼得他只能勉强倚墙立住,他低着头,捂着腹,仍有些庆幸地想,多亏了蒋家是名门望族,他今后不愁听不到他的消息。
盛宁此行的目的地是金乌山。听燕子说新密村的村民代表大会已经通过了全村土地流转,那5000亩良田到底还是没能守住。
经过金乌名城的时候,恰巧遇上了一场难得一见的大迁徙。
很难想像这是一场发生在2008年€€州的迁徙,自古这类逃亡似的人口迁徙总与“水旱蝗汤”相关。金乌名城的居民们收拾好了一家一当,用三轮车、用木板车装着大大小小的包裹,排成一条长龙,携儿带女地往前走。不日金乌名城里的这些违建高楼就得爆破拆除了,尘将归尘,土终归土。
其实他们也闹过,可闹不抵用啊。被双开的市长,被追责的法官,丢了档案的房管部门受了处罚,就连法律上无需为整件事情负责的锦地集团都给予了业主们一部分出于人道主义的补偿金。够意思了。
何况,就连媒体都集体缄默了,包括最爱凑民生热闹的《南城周刊》。最近新闻里都是奥运相关,全省74名奥运健儿即将奔赴北京的消息令所有粤人大感振奋。盛宁其实能够理解,经历了汶川地震这样巨大的伤痛之后,人们是该找个方向重新振奋起来的。
也许这样一场有组织、具规模的迁徙,本就是一次体恤的温驯的抗议。
只是金乌名城的这近万口人还是太少了。
这些业主里经济稍好的还能继续租房住,但盛宁知道,还有相当比例的一部分人,确实得想法子去桥洞底下占个好位置了。
缓慢移动的人口长龙中,盛宁又看见了哑巴的妻子与儿女。母亲拉着车,哥哥跟着跑。婉君似的小女孩则坐在一颠一颠的板车上抱着父亲的黑白遗像,眼里再没有了那种天真又善良的奇亮。
车轮忽然陷在了一只雨后的泥坑里,盛宁便走上前,帮助女人扶了一把。
“不用了。”女人回过头,冷冷地回他。
告别吱嘎吱嘎的搬家的队伍,盛宁又来到了新密村,也是同样一番荒凉景致。无所事事的农民们围在田边抽烟、打牌,而田里那些插了半蔸的“华早35号”因为无人照料,都死绝了。
对眼前所发生的一切都无能为力,伤口更疼了,他只能继续漫无目的地往前走。
“盛检?”突然有个脆亮的声音这么唤他。
一张很青春的、一笑一靥的漂亮脸庞陡然出现在路边。这个女孩有些忐忑地问:“盛检,你还记得我吗?”
“我记得你,”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走到这儿来了,盛宁想起曾经看过的女孩的档案,准确地叫出了她的名字,“高雪卉,你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