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阙韶华 帝阙韶华 第66章
作者:薄荷酒
第九十四章 休问风华
静王进来时,御书房中每个人都看到他的脸色异常苍白,像是有几分病容。
天宜帝心气稍平,这才觉出方才还是不知不觉被激了一道,又没想起该禀退左右。但他召见静王就是为了堵旁人悠悠之口,李平澜与吴庸都是身边知情人,余一个一知半解的洛君平倒是也好,谅来洛湮华也不敢乱说。
静王如常行礼,他却端起半天未动的茶盅,缓缓喝了两口,又随手取过一本奏折翻阅,如同没注意到有人参见一般。御书房中一时静寂无声,空气仿佛凝固,充满无形的压力。李平澜与吴庸不好插言,安王当然绝不会帮忙解围。
洛湮华跪在地上,心知皇帝多半是不会让自己起身回话了,于是也静默不语。他今日本就感觉疲惫,而今在天子面前,生死攸关,却不知为何有些心不在焉。或许是因为,向天宜帝解释辩白,请求对方相信自己,实在是一件徒劳又令人厌烦的事,某种程度上,说的越多越招猜疑,还不如保持缄默。
去年五月还朝,至今也不过十个月而已,每次进宫的情景历历在目,两天前尚在为比武取胜殚精竭虑,转眼间已急转直下、大祸临头。是自己的疏失,忘记了即使以性命与自由交换,皇帝所给予的那一点信任,仍旧薄如浮尘,禁不起任何风吹草动。
思忖间,天宜帝冷漠的声音终于打破寂静,从头顶前方沉沉传来:“听闻你适才拒不认罪,可是说朕冤枉了你?”
“儿臣并无此意,”静王说道,他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沉静,房中无形的压迫似乎并未对他造成影响,“父皇亲自垂询,查问事实,儿臣很是感激。”
“朕可当不起你的感激,大皇子何等高才,手下多少奇才异能之士,一呼百应,随随便便就将重华宫搅扰得昼夜不宁,朕欲安寝一晚亦不可得!”天宜帝蓦地冷笑道,“静王殿下还是快快请起罢,该是朕求你高抬贵手才是,再若委屈慢待了,说不准下次连这龙椅都要坐不稳当。”
一室鸦雀无声,谁也没想到天宜帝突然发这么大火,连坐不稳龙椅都说出来了,岂不是直指大皇子要篡位?连预备看好戏的安王背后都出了一层冷汗,隐隐有些后悔方才不曾告退。
几近凝窒的气氛中,洛湮华抬起头,看着脸色狰狞的皇帝,静了片刻才说道:“份属君臣父子,连儿臣的名字都是父皇所赐,跪拜原是应当。”
想到这位父皇竟然因为宫里进了一个关绫,就见疑到这般地步,突然有些好笑,继续说道:“方才得蒙传召,儿臣本想着,见到父皇后须得哀肯求告、大呼冤枉、声泪俱下。生而为人,自然贪生怕死。不想父皇如此高看,儿臣竟连自取其辱的机会都没得着,唯有以命相报之一途,愿请出宫回府,以全体面,不知父皇可否允准?我也着实不愿魂断重华宫。”
“你以为朕不敢答应吗?”天宜帝森然道,“看来,朕对你和琅環余孽都太宽容了,既然是你自己说的,朕今日就成全了你!”
话语出口,他发觉自己确实是怒得有些昏了头,连视为禁忌的琅環二字都说了出来。一年未起冲突,皇帝这才想起,静王越是遇到逼迫就越是什么都敢说,这般态度显然是真的不准备求药了。
一念及此,他忽而有些不确定,让一切结束在今夜当真是个正确的决定?北辽与夷金的使节尚在洛城,禹周武林也才刚开始向朝廷归心,他的期望还未完全达成。如果洛湮华奋力求生,搬出种种理由,皇帝只会杀心更盛,然而见他就这么放弃了,却不由得思虑起利害情弊。但是,琅環在他心中终究是一层隐患,放过眼前机会,日后再要处置时便更得大费周章。
来回掂量间,不觉消去了几分杀机。
“谢父皇。儿臣最后还有一项请求,”静王已然谢恩,继而说道,“关绫是关永怀之子,关河的幼弟,他绝不会做危害父皇的事。请陛下看在关氏一门数代忠义,待到事实查明,放了他吧。”
天宜帝不禁一怔,他从晨起得讯到现在,想的都是如何向静王及琅環问罪,却没注意到关绫的姓氏。关永怀出身琅環,本是自己当年亲卫,忠心耿耿追随左右,后来在战场危急之际以身体为他挡去敌人刀兵,护主而死,可说救过皇帝的性命。天宜帝心中感念,因关家辞去封赏,他便特地下旨命关永怀长子关河入宫,随从皇长子。此时才想到,关姓并不多见,关绫的年龄也符合。他朝李平澜看去,大内统领点了点头,示意确是实情。
“父皇觉得我手下众多,一呼百应。儿臣的确继任母后做了琅環宗主,但父皇可曾想过,琅環究竟为何存在?”洛湮华说道,他的声音里并无多少情绪,于静谧中有种与堂皇宫阙殊不相称的清远,“家国有难,起而从之,大义所驱,赴汤蹈火;洒却此身热血,唯愿山河永固,此乃禹周男儿生平之志,亦是武林人心所向。琅環从来不是为了儿臣存在的,更非任何人能出于一己私欲任意支配,遑论谋逆作乱?一旦有违忠义,人心向背只在顷刻之间。武林门派之所以不辞辛劳远赴裕门关外狙击品武堂,少年子弟愿意前来洛城守擂比武,他们所为的并不是儿臣;就像当年韶安城外,即使琅嬛令落入了辽人手中,任凭如何高举呼喊,横刀也不会有一人听从。”
他的脸色已苍白如雪,却微微一笑:“若非人同此心,出于国之所需,试问以儿臣在府中禁足七年,武功全失、病痛缠身,何德何能让那些素未谋面又桀骜不驯的英杰听从号令?之所以被推为宗主,不过因为在众人心中,洛湮华所思所行仍然恪守琅環的宗旨,从未有负家国而已。这些年来,琅環蒙冤沥血,但从未改变,变了的是父皇你啊。”
天宜帝的脸色隐隐发青,这番道理于此时听来,回想十数年过往,竟找不出可驳之处。为什么多年来江湖门派对朝廷避之不及,愿意加入靖羽卫的高手寥寥;何以一朝琅環重归,便能短短时间应者云集?
静王的神情令他想起去年五月初三,订立杯酒之盟当晚的交锋,洛湮华端起毒酒说道,儿臣愿给父皇一个安心;问他是否有怨,只答道,生为禹周之人,受皇室奉养,自当有所承担。
洛湮华话已说完,感到膝盖有些发麻,便慢慢起身:“儿臣辞别父皇。”
吴庸在一旁听得呆若木鸡,见此情景才猛然反应过来,急忙上前扑通一声跪倒:“陛下!求陛下开恩,看在大殿下身体虚弱,神智昏乱不知所云,原恕于他!陛下开恩啊!”
他是重华宫内侍总管,这一跪倒,御书房内几个已吓得惊惶失措的宫女内侍顿时醒起,僵持到这般地步,如果当真任由大殿下被圣上盛怒赐死,吴总管与李统领不至有事,自己只怕事后难逃灭口,当即跟着跪了一地。
吴庸也顾不得许多了,连使眼色要安王从旁劝解。洛君平的头也被震得发昏,他当然不想帮静王说话,但身临其境若还不吭声,过后势必遭人非议,被看做冷血无情、毫无手足情分,只好心中暗骂,口中道:“大皇兄诚然大逆不道,父皇莫要气坏了身体。”
“站住!”天宜帝见静王毫不理会一室纷乱,直欲转身离去,不禁气得发抖,倏然怒喝,“事到如今,你还想来个坦然受死,要作给谁看?!对着朕满口忠孝,这般行径将君父的声名置于何地!”
这一声喝斥已是雷霆之怒,所有人都不敢出声。静王顿住脚步,但见皇帝从书案后站起,显然怒火如炽又强自压抑,好一会儿方才沉声道:“朕且问你,不管关绫是谁的儿子,他是不是你的贴身暗卫,既然你这宗主与琅環如此大义凛然,他为何要潜入宫中作乱?”
他不待静王应答,继续冷斥道:“十年前入宫围攻于朕,意欲将朕置于死地的几十名刺客又是从哪里来的,受了何人指使?倘若朕命丧当场,得益最多的又会是谁?”
数语之间,所有人都感到一股肃杀压迫扑面而来,皇帝对往事深恶痛绝,此刻主动提起,字字锋锐如刀,直令人无从招架,末了冷笑道:“说朕什么都明白,声声喊冤,朕当真错冤了你?世上尽多魑魅魍魉,面上舌灿莲花,不剖开肚肠,谁知是人是鬼!”
洛湮华默然听了连番凌厉责问,过往与当下,定要扯上关联一同清算,堂堂天子却总在担忧魑魅小人。徒然为疑忌所迷,失了明睿。他心里升起厌倦,还有那么一点轻蔑,淡淡说道:“父皇提及往事,儿臣亦是记忆犹新,当日我被十余名刺客袭击,重伤昏迷,若然在那一刻身死,又会是遂了谁的心愿?自琅環旧案发生,朝野离心,且不说这十年来究竟是谁从中得到了好处,单说今日父皇雷霆问罪,若儿臣殒命宫中,待到明日,又将是谁人从中获利?”
争辩这些也是徒劳,此刻相对而立,他看到天宜帝的表情有瞬间的凝滞,说开也好,今日本来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斗胆相问父皇,”他说道,尽量将声音放的柔和一些,内容却单刀直入,“为什么关绫被抓,在父皇的心目中,此事就必然出自儿臣的指使,甚至无需彻查?现下洛城龙蛇混杂,与敌国交手正在决战当口,为何就不可能是北辽、夷金、昆仑府暗中做了手脚、意图构陷?儿臣又有什么必要在紧要关头搅乱局势,令禹周自乱阵脚?”
“你倒质问起朕来了,不是受你差遣,如何解释他私闯宫禁?”天宜帝见他依然毫无示弱之意,怒极反笑,“以大皇子之才,只怕觉得时机正好吧?否则待到辽金退去、和约谈成,何来浑水摸鱼的机会,更要担心鸟尽弓藏再难讨得了便宜。”
“鸟尽弓藏?”洛湮华微微蹙起了眉,望着脸色突然变得阵青阵白的天宜帝,似是难以置信,“父皇何出此言?”
一阵令人难堪的沉寂,吴庸跪在地上,忽然觉得过了今日,说不定连自己都会被皇帝下旨灭口,冷汗唰地流了下来。随后他就听到静王悠悠说道:“如果这就是父皇心中所想,其实也没多麻烦,现下就是极好的时机,比武已近尾声,五皇弟独自便能担当;和约即将达成,此后数年应无需担忧辽人犯边;纵然再有波折,以父皇之雄才大略想必也足可应对。北辽勾结了昆仑府,精心选在今朝递给父皇一柄打磨好的快刀,父皇正可不负他们苦心,就如当年对待母后一般顺势接过,当头劈下,心头症结瞬间而解,何等舒畅安心?”。
话音未落,一块巴掌大的硬物劈面飞来,静王略侧过头,那东西堪堪擦过耳际,砸在墙壁上,“啪”地一声粉碎,碎片四溅。吴庸看得分明,正是天宜帝日常放在案头的墨玉镇纸。
“洛湮华!你给朕滚出去!”天宜帝脸色铁青,额头青筋迸现,直气得全身哆嗦。每个人的耳朵都被石破天惊般的怒吼震得嗡嗡作响,来不及从惊骇状态回过神,便听皇帝竭尽全力怒喝道:“还不滚!谁准你回府?来人,将这个孽畜拖到长宁宫前跪着,就在那里跪到死!”
几个内侍筛糠般发着抖,逃命也似地上前去拉静王。吴庸觉得眼前简直发黑,可这种情况除了赶紧扶着劝皇帝息怒,已是再难求情。天宜帝确然咄咄逼人,处处不留生机,可是谁会想到平素沉静柔和的大皇子非但不哀求,反而如此决绝。今晚眼看已难善了,这可如何是好?他一向机敏的头脑也成了乱麻,一边命内侍们赶紧收拾碎片,倒热茶,一边只见洛湮华默默转过身,当随着内侍走出御书房时,他的身体似乎轻微地摇晃了一下。
昨夜刚下过雨,今日又是天色阴晦,跪在长宁宫门前的石阶下,就感到一阵阵刺骨的湿寒侵入身体,直透骨髓。洛湮华觉得非常疲惫。他并不后悔将场面弄得这么僵,天宜帝立意发作,实在欺人,越是婉转相让就越会落个罪有应得。尽管早已熟知皇帝秉性中的凉薄寡恩,那句“鸟尽弓藏”传入耳际时,他心里还是禁不住一阵发凉。抛却父子情义,单以君臣而论,也无法不令人齿冷。那便唯有揭个彻底,最好传扬开去,变成路人皆知,天宜帝才会有所顾忌,不敢对琅環痛下杀手。只是自己今夜这一关难过,不知还能不能生离重华宫。
长宁宫前冷清无人,负责看守的内侍也早已远远缩到了不知哪个角落。十二岁赐住长宁宫,十九岁出宫建府,八年来,此地一直与凤仪宫一样宫门紧锁,再也无人进出,不知里面萧条成了什么样子,石缝中是否长满了萋萋荒草。而这两处,是重华宫中他最不欲踏足的地方,甚至连想起都不愿。
天宜帝要他在此长跪,既是因为少有人经过,或许也有清算旧账的意味。昔年的长宁宫清爽温馨,人来人往,到处是蓬勃朝气与生机:太傅、舅父、随处结识的朋友、形影不离的随从,还有飞掠进出的阿肃;总能听到书声笑语,鎏金的水缸里养着睡莲,小小的凭渊迈着胖胖的腿儿跑来跑去,要皇兄陪伴。
或许是由于曾经那么阳光明媚,后来的天翻地覆才显得如此漫长黑暗。他总是听到破碎的声音,来自身周与内心。许多人死了,从此阴阳两隔,余下的人默然离开,再也不敢或无法走近这座化作凄冷牢狱的宫宇。每一次从噩梦中惊醒,总觉得现实才是更孤冷绝望的伸冤。
那会他隐约知道,有些人在等他自尽,或者崩溃发疯,觉得或迟或早,这是一定会发生的。但他终究没有,因为舅父带领着同样遭遇重创的琅環部署,仍在拼尽全力设法保全他,而自己又有什么资格放弃?他忘不了黑暗中那一线希望的微光,最寒冷孤寂时的短暂温暖。从走出长宁宫的那一刻起,他就明白,自己需要同样支撑起许多人心中的希望,再是渺茫,依旧是无边痛苦挣扎中唯一的倚靠。
他一直尽力在做,不可以冲动,不能意气用事,要妥善运用琅環所余不多的力量,直至生生不息。每一个白天与夜晚,他总是在想还有没有办法做得更好,自己真的守住了那若断若续的温暖与信念么?就如今日,方才,应对皇帝的方式真的正确?如果自己放下高傲,压抑尊严,多退让几分,小绫与大家会不会更安全一些?
意识到这些想法时,他知道尽管碧海澄心还未到发作时辰,但自己应该已经是病了,软弱总是伴随着身体的病痛浮现,但这里并不是可以安心卧床休憩的府邸。早春的风仍裹挟着冬日的凛冽,料峭春寒仿佛要直刺肺腑,夺去体内最后一丝暖意。
寒意彻骨,洛湮华想起自己落在耳房中的披风,无声地叹了口气。知觉逐渐麻木,但他仍然感觉到,压抑已久的毒性仿佛受到寒冷与疲劳的召唤,开始在身体里丝丝蔓延,酝酿着肆虐与摧毁。
临翩什么时候会来呢?阿肃顺利找到他了么?静王有些昏沉地想着,凭渊不知道有没有回府,不过就算他回去了,发觉自己入宫,应该也不会多想才是。
目光沿着石阶缓缓向上,多年前,得知凭渊已经拜在寒山真人门下,即将前往翠屏山学艺时,自己为了能当面送别,真的竭尽了全力。想求得恩准踏出宫门必须交换条件,从床上挣扎起身同样艰难,可是,如果错过了,谁知道日后还能不能有机会再见到皇弟呢?
他终于在那一刻走出宫门,站在了眼前高高的石阶上,看着十一岁的洛凭渊穿着一身远行的简朴小衣袍,远远朝这边走来。还带着婴儿肥的精致小脸庞毫无表情,用陌生而冷淡的目光看着自己,而后头也不回地离去。
匆匆一面,疼宠多年的小皇弟留下了唯一一句话:见亦无言,何必相送。听在耳中仿若永绝,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每每想起便会黯然神伤。
但是日子慢慢流淌,凭渊终究回来了,朝夕相伴,令他想起失落在昔日的鸟语花香,阳光依旧明媚温柔。可是,天色快要暗了,夜晚注定深长,庄重威严的宫宇唯余重重阴霾,像要将他拖入往昔冰寒的永劫。
可他眷恋晨曦里凝露的花朵,冉冉上升的朝阳,只有在自己面前,总是淡定自持的宁王殿下会因为一句玩笑脸红或者郁闷。能度过今夜吗?他只希望还能见到凭渊,能回到清晨书房中互道叮嘱的短暂时刻,回到那再寻常不过的温馨里。
第九十五章 风云变色 上
重华宫中,天子的雷霆震怒多年罕有,一时间宫宇动摇,人人自危,本就静穆的大内几乎陷入死寂。洛文箫就踩着这个时候踏入皇城,前来问安。但他没能见到皇帝,只因天宜帝被静王气得脏腑起火,七窍生烟,偏偏一时失言又被戳穿了那点连自己都不愿正视的心思,无论求情的、落井下石的还是劝慰打圆场的,谁也没心思见,带着一脸几乎能拧出水来的阴郁表情,径自拂袖回了后宫。
洛君平目睹全程,也是惊魂未定,却想等着看如何收场,于是以担心君父身体为由留在宫里不走,转到平日里侯见的东偏殿静观其变。
太子一到,他连忙遣开殿中内侍,将前后经过复述一遍,笑道:“看父皇的意思,洛湮华非跪上一整夜不可,明日还不定如何重处。”
洛文箫听得喜不自禁,他本来患得患失,担心静王小意求情,或者找出理由撇清脱罪,游说得天宜帝竟而放他一马,而自己不在场就坐失了千载难逢的良机。但是他如今已然输不起,须得处处谨慎,以自保为先。
想到待在宫里虽能添油加醋,但万一被洛湮华反将一军,扯出曾与昆仑府勾结的过往案底,只怕讨不到便宜,却惹动了皇帝疑心。故此思前想后,还是让安王打头阵,洛君平什么也不知情,说起话来无所顾忌,错了一句半句不至伤筋动骨,煽风点火说不定效果更佳。
现在看来,不管计策本身还是这层安排都是英明睿智,天宜帝反应之大还超过他的预计,无需自己从旁下功夫就勾起了昔年余恨,足见一年来朝廷与琅環的平静合作都是表象,帝心疑忌从未停止。只要牵动琅環旧案,皇帝就恼恨异常,而静王更是一如既往死不低头,这才是对付洛湮华的不二法门。
如此,气头上的皇帝怎肯赐给解药,待到今夜静王毒发身死,心腹大患就此除去,朝廷与琅環重新势同水火,局面再难归于平静。余下云王手无兵权,宁王年龄尚轻,假以时日如何是自己的对手。想到这里,饶是他城府深沉,狂喜之下也差点行诸于色,连忙收敛表情,用担忧的语气问道:“不知父皇现下好些没有,受了这般忤逆冲撞,莫要伤了身体。”
安王虽然事先不知情,但他只是心气浮躁,人并不笨,何况适才书房里静王清清楚楚提到了北辽和昆仑府,见状心里如何不明白。洛文箫暗中做的一些事并不会通过他,但时日久了,随着对太子心机手段的了解,总能从旁看个八九不离十。不过向来太子不主动提起,他也只做不知,是为自保。此时此刻,他看着洛文箫掩饰不住的喜色,总觉得心底幽幽冒凉气,这一手实在毒辣,动用昆仑府不奇怪,但是难道其中真的勾结了北辽?
他摇头说道:“父皇确实气坏了,已摆驾芷汀宫,传旨说身体欠安,让侯见的臣子一律回去,有事明日再议,今晚谁都不见。”接着又压低了声音:“那一位的样子也不太对,看着像是病了。不过我总觉着,父皇气归气,毕竟干系太大,李统领又不肯出个定论,说不准还会让他缓过这口气。”
洛文箫心中冷笑,他对碧海澄心的药性早已详加了解,眼看距离戊时不过一个时辰,只要天宜帝盛怒之下铁了心不给解药,今夜便是洛湮华的鬼门关。以病弱的身体,在刚下过雨的湿寒天气里,静王说不定连子时都撑不过,决计熬不到天明。
如是一想,又是一阵难以形容的畅快。但他经历过的场面毕竟不少,深知眼下才是最关键的时刻。洛湮华的话说得太狠又太透彻,只要天宜帝冷静下来,顺着那番话略微深入去想,用不着拐几道弯,疑点就会直指与昆仑府关联深厚的自己,隐隐还带上了当年阴谋。
再度逼反琅環是大事,以皇帝恐惧流言又瞻前顾后的性格,怒气一退,随时有可能改变主意。成败就在今夜,一旦静王得了解药,御林卫与琅環同时彻查,揪出了昆仑府,自己必定难逃嫌疑;纵然已经安排了后着,仍会落于被动、无望翻盘。唯有静王死在宫中,皇帝为了维护自身的决断,必然用尽铁腕将一切怀疑非议都压下去,不容任何人质疑或追查,此事才能如愿定局,成为琅環旧案的重演。
从现在起几个时辰之内,他必须寸步不离地守在宫中,阻止一切有可能令静王延命的人或事,直到洛湮华气绝在长宁宫外,方为稳操胜券。
他负手在偏殿中走了几步,沉声说道:“父皇被大皇兄气得身上不安,我等既为人子,须得尽孝,今晚便守在宫中,请圣躬安,决不能让任何人再去烦扰父皇。”
他来之前并没有坐在府里空等,早已查知云王一早就出了洛城,不到明日不会返回;至于洛凭渊,此刻想来已到了鼎剑侯府,林淮安筹划已久,自然会精心招待,竭尽全力将连环计中的另一环完成。这两位麻烦人物今日都不可能出现在宫中,至于其他人,谁有这个本事劳动已经回了后宫的皇帝重新回前殿召见?唯一让他有些挂虑的,就是天宜帝去的是芷汀宫。如果韩贵妃没有失宠,能将皇帝招到蕴秀宫去,一切就完美无瑕了。而莲妃却是洛临翩的母妃,性情又恬淡,倘若被她将天宜帝的怒火安抚下来,转而放过静王,就前功尽弃了。
他瞬间转过一个恶毒的念头,过一会儿,不若到长宁宫前看望长跪的皇长子,这个宿敌值得自己亲自去送最后一程。他能想象母妃当年到凤仪宫劝皇后自尽时的心情,欣赏平生大敌的绝望与屈辱该是何等快意。据说碧海澄心发作时剜心蚀骨,甚于世间最惨酷的刑罚,得不到解药就会无休无止,极少有人能撑过十二个时辰,他已经迫不及待想看到洛湮华在自己脚下生不如死地辗转哀嚎了。万一皇帝真的赐给解药,正可装作不知情从旁阻拦,势必使静王有死无生。
云王站在洛水之侧,凝望远处行人进出的城门,刚化冻的清碧江水从他身畔流过,脚边草色青青,随处可见柔润的嫩绿,雨后的泥土散发沁人心脾的芳香,沿岸已有不少桃花含苞初开,明明灼灼。在满目的浅粉嫣绿中,他一身白衣孑然而立,望之宛若神仙中人。
他神色间不见丝毫早春踏青的娴逸,绝美的脸庞寒若冰霜,隐隐透出一层少见的焦虑。秦肃沉默地站在他身后。
“都给我赶快,最多半盏茶,谁若这个时候还惜花浪费时间,别怪我重处!”洛临翩回过头,冷冷说道,十余名正在攀折半开桃花的护卫急忙加快速度。
“你们两个不用折花,”洛临翩点手叫过两名亲随,分别嘱咐数语,“请端王叔一定帮这个忙,得讯即刻进宫,理由随他自己找。睿王叔那边也是一样。”
两名亲随立即奉命上马而去。
云王又道:“阿肃,别急,有黎瑞在城门守着,我们没入城,看哪个不要命的胆敢关城门。”
秦肃沉默着,目光同样投往入城的方向。
“小霍,适才告诉你的话,全都记住了么?”洛临翩见各人手中都已有了半捧桃枝,又头也不回地朝身侧做最后的确认。距他不远的桃树下,正忙着折枝的人影一身暗蓝劲装,停下手中动作,上前低声复述了一遍。洛临翩颔首:“可以了,就到此为止,全部上马随我回城,去重华宫!”
一行十余骑皆是箭衣白马,簇拥着当中的云王,如同一阵旋风般穿过东华门,径自卷向重华宫城。
此时天色将昏未昏,洛文箫在宫中以太子身份下了严令,大皇子触怒皇帝、被罚长跪的消息不得传出宫外,又暗命得用的内侍守在分界前后宫的天街入口,无论何人求见一律拦下,不准通传惊扰皇帝的安静。他让安王仍旧守在偏殿,自己则朝长宁宫走去。
与此同时,前往城东鼎剑侯府探病的宁王洛凭渊,也遇到了事先万万预想不到的情况。
鼎剑侯府的从人前来靖羽卫所传信是在正午时分,洛凭渊今日要布置处理的事务格外密集,他又惦记着早些办完回府,因此已经吩咐下去,若无紧要公事,各处府衙派来的官员、信差概不面见。
林淮安派来的是自己的亲信,奉命势必要见到五皇子,以林辰的名义请宁王到府中一叙。既然为的是私事而非公务,便同样被挡在外面。这人朝着卫所的校尉又是塞银票、又是讲好话,说有林少将军的口讯,务必要当面禀过宁王,央求通报一声。
靖羽卫所上下都知道林辰与五殿下交情匪浅,故此倒也没为难他,待到洛凭渊与两位副统领议事完毕,果然禀报了进去。
洛凭渊记起曾经许诺要去看望林辰,只是出了关绫失踪事件,他一时提不起心绪也挪不出时间,本想过两日再说,闻报就知道该是林辰等不及了,遣人来催促。
“让他进来回话吧。”他说道。
待来人进了公事房,洛凭渊见着有些面生,这不是从前林辰身边日常使唤的那个随从,莫非一去半载,家中换了人服侍?
林辰传话说,这些日子关注比武形势,十分盼望能与他相叙。近两日身体不适,更加挂念,请他无论如何过府一聚,权作再游故地,重温昔日小住时光。
洛凭渊闻言不由皱眉,林辰说话的风格的确直白,但听来总觉得哪里怪怪的。他也顾不上多想,先是微感担忧,林辰是那种生病受伤了必然报喜不报忧的性格,既然会提到略有不适,实际上可能严重得多。而且,明知自己忙碌,如此急切地相请,也有些不寻常。
他沉吟一下,问道:“你家公子哪里不适,可是生病了?”
那亲信脸上立时现出忧急焦虑之色:“少爷他,他回来后一直不大好,虽说有夫人照顾着好生将养,但自从比武开擂以来,就吃不下睡不着,每日只是等着消息,人煎熬得厉害。前几日原本只是偶感风寒,谁想吃了几服药却越发重了,昨夜还发起烧来,昏昏沉沉地说胡话,府里已经连请过三个大夫,都说是心病。”说着眼中含泪跪了下来,“夫人都急坏了,心病还需心药医,治病如救火。知道五殿下事务繁忙,求您千万拨冗来看看我家公子,除了您还有谁能开解于他!”
洛凭渊听他说了一大篇,神情恳切,看起来一片拳拳忠心,却想到了为何方才觉得不对劲。林辰从北境回来以后就不愿提起自家侯府,有时触及,往往不是沉默就是迅速转移话题,怎么回去待了一个多月,就说出“再游故地,重温小住时光”这样的话来了?
他心中起了一丝疑虑,眼前从人并非林辰的旧仆,表现得过于忠心可嘉便显得夸张,林辰这家伙是怎么回事?现在应该也能走路了吧,真的得了相思病,还是另有缘故,在鼎剑侯府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为何不派个自己认识的随从来请呢?
如是一想,他却真的有些不放心了,思忖片刻,说道:“你回去报于林少将军,我稍晚就去看他。”
无论出了什么问题,去了一看便知。
从人千恩万谢地走了。洛凭渊再用了一个时辰将手边的事情处理完毕,便动身往座落在城东的鼎剑侯府行去。这时候,他想的是,只要林辰没有大事,还是须得尽早回到静王府。
上一篇:战神皇叔下嫁小蛮王后
下一篇:太子的药引傻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