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美人传奇 英雄美人传奇 第30章

作者:什么也不想说 标签: 强强 生子 宫廷侯爵 天作之合 古代架空

赵熹只替承平难过:“郡公看低了三公子。”

郡公只得道:“好吧,我一会去看看他。”

赵熹这才告辞。

郡公叫人去祠堂看两个孩子究竟如何,自己将常辉请入书房:“让你见笑了,赵招胜家双元实在是独树一帜,我真是招架不住啊!”

常辉笑道:“先前我还对这小君不怎么放在心上,今日听他一番话实乃难得一见的英雄人物,所有机会日后成就怕不逊父兄,他心向李家是好事啊!虽然先前与大公子有婚约,但毕竟还未定亲,下官看大公子的样子对这门亲事也不执着,既然如此就成全了他与三公子又何妨?他俩逞心如意,平州也添一强力,两全其美啊!”

郡公也是有苦难言,他无脸说出昨晚之事,只含混道:“承盛确实对赵小君无意,本来可以好事成双,可、可,昨夜因他闹得家宅不宁,夫人更是抵死不肯叫他入门,后院不安则前堂不稳,赵小君又是如此人物,我实在不敢冒这个险啊!”

昨夜事情奇怪,大家都有所猜测,常辉不敢多想,只道:“既然如此,郡公还是得想个好法子劝劝赵小君才好,我看小君烈性得很,若他因此心怀芥蒂才真是弃金于市、损己资敌了……”

郡公忙问:“常辉可有办法?”

“儿女情长多是年少冲动,赵小君瞧着也是吃软不吃硬的,郡公不如先放他一放,然后再收他为义子、向他说些软话,可怜天下父母心,小君应该会理解的。”

郡公无奈叹气,与常辉谈起公事。送走了常辉,仆人跑来禀告,祠堂内承泰趴在地上休息、但为悔过自断头发;承平果如赵熹所言,双手撑着身子跪在祖宗牌位前。郡公又欣慰又心疼,免去二人罚跪、改为在自己院中禁足三月。

又过了两日,城外来了几名不速之客。

第50章 天使

见过郡公后赵熹和承平的事再没了消息。赵熹知道郡公一时半会下不了决心,不过他已然动摇,答应是迟早的事,剩下的等承平出来再说不迟。既然心里有了底,他也不再焦急,看这日天清气朗,便决定到城外玩玩。走到城门,正遇到一桩不平事。

平阳城守卫一向有收“城赋”的惯例,这一年赵将军前线苦战、平州为保军需难免加税,加上有人中饱私囊,“城赋”也变本加厉。如今的“城赋”全由城守看碟下菜,贫民小贩交一百文、普通商贾一钱,其余外地的、有钱的上不加限,能敲多少算多少。一般百姓不与官斗,大些的商贾为求安也不会争执,大家都听命拿钱,并不多做纠缠,可今日守城却触了霉头。

赵熹来到城门口,就见一群城守围着两辆马车,车子样貌朴素,但两驾四轮、车马还有金饰、车尾更挂有旌节,赵熹虽没见过,但看这两辆马车的样子,车上之人地位不低。不过究竟是何方神圣呢?

车下站着一个儒生。这儒生眉细如柳叶、眼长似凤尾,年纪尚轻还未加冠,一头墨发用玉带系住垂在肩上,实在风流难掩。本是多情人,偏偏抑往尘,面沉冷玉、石压朱唇,又一身苍兰长衫,老气横秋、呆雁枯琴。

儒生文弱,被凶神恶煞的官兵围住丝毫无畏惧之心,仍倨挺傲立,声音铮然:“我等为天使,有诏书令符为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等代天巡狩岂有纳税交赋之理,置陛下于何地!尔等为天子臣民,见天使自该躬身迎奉,竟敢行敲诈之事,岂为君臣之礼!尔等还不快速速请罪、禀报郡公前来迎接!”

赵熹心中一惊,这些人真是天子使臣?来平州又做什么呢?赵熹立即嘱咐兰英去郡公府报信,自己留在这里看这些天使才能几何。

如今皇权没落,各地只知其主不知有皇,加之城守们张扬跋扈惯了,忽有这么个书生对他们出言不逊,他们哪里忍得。只听为首城守嘲讽道:“什么天使、什么皇帝,皇帝是谁?谁是皇帝!这里是平州!我们只认郡公、不认皇帝!管你是天使还是地使,要进我们平阳城就必须叫城赋!否则就滚出去!”

儒生面浮赤红,厉声呵斥:“大胆忤逆,竟敢蔑视天威!吕氏弄权、满族皆斩,董卓挟势、乱仞分尸;安禄山谋逆、剖腹流肠,黄冲天作乱、自绝天下,他们盛时天下臣服,哪个不是下场凄惨遗臭万年,郡公比他们如何!李氏为皇姓,虽非宗室亦为一脉,李郡公为臣子素来恭敬安谨,尔等军卒竟以犯上之心揣度郡公,是想他落得身首异处、家灭人丧的境地么!”

赵熹本还看得津津有味,听他此言不禁哈哈大笑。小儒生正是盛怒,忽听有笑声,面色更赤,不由转过身去看看是谁如此不知礼义胆大妄为。

城门口有柱枫树,不知何时便栽在此地,至今约有百余年,树干粗壮、树枝繁茂。已近深秋,枫树叶半金半赤,赵熹着白衣骑玄马立在树前,容光胜火,压得赤金的盛枫无色。

儒生只觉这团火烧进了自己心里。他向赵熹拱了拱手,问:“足下何故发笑,小生所言哪有错处么!”

赵熹跳下马、走上前,向他抱拳还礼,这才道:“兄台说得对,不仅对、而且好极了!不过这些守城的大字不识一个,你虽有理却是鸡同鸭讲、对牛弹琴。”赵熹震了震马鞭,转向城守:“你们是哪个营、谁的兵,谁给你们的胆子敢向天使要钱!各方来使城守不得擅自处置、需报与郡公府决断,你们不知道么!竟还敢口出狂言,怎么,平州换你们当家了!”

城守认得赵熹,正因为认得、态度更加轻慢:“我当是谁,原来是赵小姐!多时不见,小姐更胜从前啊!我们不过奉命收赋替你们筹集军费,小姐虽然已不再与郡公有亲、但毕竟赵将军威名赫赫,小姐愿用赵将军名头替这些人免赋、咱们这些小卒也不能不给面子啊!兄弟们,让他们进去,回头上面问起咱们如实禀报便是!”说罢便让了路叫马车进城。

赵熹并不搭理他们的冷嘲热讽,牵了马向儒生道:“你们是要去见郡公吧,我带你们去郡公府。”

儒生呆呆望着赵熹:“你、你是女人?”

赵熹笑着解释:“我是双元!”

儒生更惊,连忙退后两步:“多谢小姐仗义执言替小生解难!可小姐既为双元比女儿更贵,千金之体就该藏休闺中,怎能独自一人骑马至此!还与军伍争执,这实在于礼不合!还请小姐快快回家才是!”

赵熹冷下脸来:“我与你非亲非友,见你被刁难好心帮你,你还好为人师教训起我来了!我是双元又如何,比你还壮实呢,凭什么我就要待在家里、出个门都要被你这种人指指点点、絮絮叨叨!”

儒生垂眸皱眉:“小姐此言差矣,平州士卒对陛下无礼、而非刁难于我,小姐也非是为我解围、而是为礼义声张。小生也非好为人师,只是小姐有错、小生不忍小姐一错再错,事情道理如此、扩礼张教而已。还请小姐谦谨礼仪,以后方好寻觅良人。”

赵熹看着他就想起仁义礼教的李大公子,偏偏此人还一副为你好不要不识抬举的样子,烦得赵熹脑子嗡嗡直响。赵熹此人又烈又倔,还有些傲气,别人有意嘲讽他只当蝇虫扰扰,眼前这人板得跟学堂木尺一般,赵熹反而不服、非要气气他不可。赵熹水目一潋,向前一步,儒生念及男女大防、又退后两步,赵熹近不得他气得甩了一鞭、打在儒生脚边,儒生只是微微蹙眉,并未躲闪。

赵熹高看他一眼,跨上马去,说道:“男女为小情、君臣为大德,我虽为双元可忠君爱民、能全你君臣之义,你却只想着双元有别不该出门,你大德不顾抓着我这小情不放,书都读到狗肚子里了!我已有良人,不劳兄台惦记,既然兄台不愿与我为伍,郡公府你们就自己去吧!”说罢调转马头,回家去了。

此时马车进来城中,车中人喊他:“希仁,方才怎么了?”

陶希仁望着赵熹的背影摇了摇头。

第51章 伴读

使团进城没多久便遇到了郡公府前去迎接的人,到达郡公府后郡公已率亲信迎候。郡公先前没得到半点风声,听到兰英报信十分惊讶,还在想是不是有贼子冒充;见使团无仪仗随行心中疑惑更重,等看到车上下来的人、一点怀疑都无了。

除三五车夫侍从外,使团共有三人,一年稍长、儒雅俊逸,一正中青、潇洒闲拓,一年正少,恭谨有礼。这三人年少的为陶希仁,年长的是他父亲、当朝太傅陶鹤然,那中青年、正是先前在郡公府任教后为招贤令所招的孙明扬。

郡公大感意外:“今早见喜鹊登梅就知贵客迎门,竟未想既迎贵客又遇旧友,大喜、大喜啊!陶太傅和孙大人临门,郡公府文气蔚然啊,不过本公眼拙,不知这位小友是?”

陶太傅笑道:“这是我不成器的大儿子,因仰慕郡公仁厚忠义之名、特来拜会。”

陶希仁上前行礼答话,大方端肃,礼教严格。郡公不住点头:“果是青出于蓝,小友年纪同我家老三相差不多,却端方有礼,当真芝兰玉树,以后定子承父业、一门双杰,儒门兴盛就靠陶氏了!”

陶太傅忙谦不敢。孙先生顺势问道:“郡公三位公子也皆才学俊逸、精明强干,大公子辅助内政分毫无差、二公子军营历练独当一面,三公子更是守卫抵陕一鸣惊人,郡公真是好福气!不过今日怎的只见大公子,未见二公子和三公子呢?”

郡公尴尬笑笑:“那两个不成器的东西前些日子犯了错,被我关了禁闭,正在反思呢。”

孙明扬颇为意外,二公子便罢了,三公子向来行事谨慎、又刚从前面回来,怎么也被罚了?不过郡公明显不想多说,孙明扬也不好多问。陶太傅趁机道:“郡公方才说三公子与犬子年岁相近,那也不过十六七的年纪,看大公子俊朗风流,二公子也未加冠。都是些少年,正轻狂时候,有些过失也是难免,好好教导便是国家栋梁之才。不瞒郡公,此次本官受命前来,正是请郡公公子入京读书。”

平州诸人面面相觑,郡公更是始料未及:“叫他们入京读书?”

陶太傅点头道:“正是。当今天子弱冠之年,正是读书时候,只是好动年纪难以专注,本官想若能有同龄伴读,相互讨论彼此进益,事半功倍啊!且我朝立朝已有百岁,各地分封久不相聚,战乱多、欢和少,若各诸侯公子皆同窗而学、同席而读,他日同朝为臣、同佐帝王,四海同友、天下太平,岂不大善!”

“各地诸侯?其他封地公子也要入京?”

孙明扬道:“正是,青州、燕州、江州皆已同意送公子入京读书,其余诸州已派去使臣,想来也都是同意的。”

郡公不大相信。青、燕、江皆是强州,怎可能轻易服从君命!何况青州离京都比平州还远,卫州都未得到消息、青州难道能先行一步?何况青州向来强横,怎会送公子入他手!郡公捋了把美€€,笑道:“我这三个孩子都跳脱顽皮,怕不能陪陛下读书。”

18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