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朱元璋当义子的那些年 给朱元璋当义子的那些年 第90章
作者:醉酒花间
张士诚乐了,“嘿,神仙都知道老朱穷。”
吕珍无奈扶额,“老大,现在咱的东西也都姓朱。”
张士诚脸上的笑容一僵,“闭上你的嘴。”
让他在享受享受在神仙口中威风八面的感觉。
【粮饷不够怎么办?自然是增加赋税。为了以后的好日子,只能委屈百姓勒紧裤腰带保证军需。】
【老朱是个实在人,他自己出身低,也知道百姓的难处,明朝刚建国的时候赋税很低,打仗时多收过赋税的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免,除了江浙一带,所有地方的赋税都称得上是历朝最低。】
【为什么要除了江浙一带?不光因为江浙富庶,还因为那里曾经是张士诚的地盘。老朱的确是个实在人,但是他也有仇必报。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老朱能记五十年。】
张士诚打了个寒颤,搓搓胳膊上的鸡皮疙瘩,缩缩脖子不敢说话。
得,这个威风他不要了。
老朱也真是的,不就是和他打了几年仗吗,折腾百姓干什么?
【朱元璋的兵力被张士诚牵制住不少,同时和徐宋政权的摩擦也越来越大,只这一年就在池州发生好几次冲突。】
【池州守将叫赵普胜,是徐寿辉的手下,巢湖水军就是他和俞廷玉父子、廖永安兄弟一起发展起来的。】
这个名字一出来,朱大帅身边的人都竖起了耳朵。
又是他,进城抢孩子的叛徒!
沐青眼神飘忽,他只能想起来他挨的那顿揍。
【起义军陷入低迷的时候,徐宋天完政权的都城都没了,赵普胜等人退守巢湖结寨自保,被隔壁左君弼欺压的活不下去,于是去抱老朱大腿带上巢湖水军投靠老朱去了。】
【后来徐宋政权东山再起,赵普胜又发现巢湖水军的将领深陷朱大帅的个人魅力不听他的了,遂又投奔徐寿辉,然后一直占据池州没怎么动弹。】
【赵普胜记恨巢湖水军成了老朱家的水军,朱元璋恼火赵普胜在池州连杀自己几员大将,俩人本来在几年前就结下了梁子,这下更是不死不休,不是今天我打下你一座城,就是你今天抢我两座城,简直就是一团浆糊。 】
【也就老朱咬着牙死撑,换成旁人这么腹背受敌,周边还不知道藏着多少隐藏对手,十有八九都得玩完,偏偏他愣是撑了下来。】
刘福通想了想神仙说的朱元璋的处境,点点头很是赞同这个说法。
这老朱也是够倒霉的,要防备朝廷打官兵也就算了,周边起义军各个都和他有仇,这人缘怎么能差成这样?
不像他,长江以北的起义军他一家独大,谁都别想给他找不痛快。
老朱还是差点。
【张士诚招降的本事太强,和他打仗不怕硬碰硬,就怕他派细作到自家阵营蛊惑人心,朱元璋因为将领临阵倒戈吃了太多次亏,以前还能反思是不是自己哪儿做的不好,现在情况紧急不是找原因的时候,索性一改不杀降的原则,用铁血手段来镇压部下。】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老朱这会儿也快打急眼了。】
【汤和、吴良、耿炳文死守江东防线,胡大海镇守婺州全权负责和东边张士诚的作战,朱元璋返回应天把重心放在西边的作战上。】
【赵普胜这人很难搞,正面战场上打不好打那就转换策略。正好徐寿辉那边陈友谅忌惮赵普胜功高,于是俩人心照不宣的联手做了出戏把赵普胜给干掉了。】
【朱元璋没了心头大患,陈友谅除掉了徐寿辉的一大亲信成功占据池州,双方都很满意,只有被嘎掉的赵普胜想骂人。】
【朱元璋的本意是挑起徐宋内斗趁机攻破安庆,只是陈友谅干掉赵普胜后迅速吞并其部众,池州换了守将不假,但是他还是打不下来。】
【老朱这几年夹在张士诚和陈友谅之间憋屈的不要不要的,于是开始拿元军撒气,东边西边都推不动,他推南边总行了吧。朱大帅一通操作猛如虎,江浙行省的元军尽数被他消灭,这口气儿总算是出顺了。】
所有人:……
能不能打得过起义军不重要,打得过官兵就行。
铁锅帝的脸色从开始到现在就没好过,听到这里直接掀桌子,旁边着急忙慌进宫的大臣一个个鹌鹑似的谁都不敢有动静,生怕把皇帝的火气吸引到自己身上。
【陈友谅杀了倪文俊之后成为徐寿辉手下势力最大的将领,徐寿辉对他不放心,他也不服气徐寿辉,两方较量徐寿辉落败,于是徐寿辉就从手里有点实权的皇帝变成了一点权力都没有的傀儡。】
【至正二十年,老陈攻下太平,杀太平守将花云,以为应天唾手可得,于是直接杀掉徐寿辉在采石矶称帝,国号汉,改元大义。他继位当天史书上是这么记载的,“会大风雨,群臣班沙岸称贺,不能成礼。”登基当天就狂风大作,估计也是天意。】
徐寿辉:???
徐寿辉手下的将领:???
陈九四他真敢干啊!
活该他遭天谴!
【陈友谅接连两次干掉顶头上司上位,称帝之后手下还是以前的旧官,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服他,比如明玉珍,这老哥在徐寿辉时候直接自立,占据四川成为一个单独的割据政权,单方面断了和前徐宋政权现陈汉政权的联系,自称陇蜀王,两年后即皇帝位,国号大夏,年号天统,定都重庆。】
【明玉珍拉拢不过来,陈友谅便去和张士诚商量东西夹击应天,打完之后平分老朱的地盘。张士诚明面上表示支持,实际却是坐山观虎斗,不过没关系,他不捣乱就行。】
【陈友谅不担心吞并不了朱元璋,原因很简单,他的地盘比朱元璋、张士诚、方国珍等人加起来都大,还占据重镇武昌,他的兵比朱元璋多十倍,朱元璋又是腹背受敌,能打得过他才怪。】
【此战优势在我,于是乎,老陈带着他的战舰大军信心满满的出发了。】
【陈友谅来势汹汹,应天府上下人心惶惶,朱元璋连忙召集将领商量对策,《明史》是这么记载的:献计者或谋以城降,或以钟山有王气,欲奔据之,或言决死一战,战不胜,走未晚也。】
【在江南一带打仗,水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巢湖水军这时候还没变成威震世界的大明第一水师,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要打起来老朱几乎没有赢的可能,所以陈友谅说优势在他是真的优势在他,不是在开玩笑。】
【老朱手底下的将领被陈友谅这阵势给吓住了,要么说直接投降要么说先打一仗再投降,总之也是没想过赢的可能。】
【大家七嘴八舌说着滑跪的姿势,在场只有一个人沉默不语,正是刘基刘伯温。】
【老朱一看这人不说话,知道他肯定有别的想法,于是拉着人去里间单独问话。说实话,他辛辛苦苦打了那么多年,直接让他投降他实在有点接受不了。】
【刘伯温这时候刚到老朱麾下不到半年,上来就遇见这种大事儿他也不好和其他将领对着干,俩人私底下说就没这个顾虑了,于是说陈友谅虽然强,但是他这人人品不行,两次杀死顶头上司,性情多疑部众离心,现在还能加上个骄傲自大的毛病,此战未必一定会失败。】
【接下来的事情大家也知道,老朱让康茂才写信诱敌深入,按理说以陈友谅的多疑应该不会相信,但是骄兵必败,陈友谅犹如赤壁之战的曹操附体,他信了。】
【龙湾之战陈友谅大败,水师死伤惨重,老陈下了战舰乘坐小船才逃出生天。冯胜率军乘胜追击,杀的陈友谅狼狈逃回江州,先前打下来的太平等地尽数被朱元璋夺回,甚至一路打到了安庆。】
【虽说没过多久安庆就被陈友谅的大将张定边夺回去了,但是由此也可以看出陈友谅在龙湾吃了多大的亏。】
冯国用皱起眉头,“不对,不是这么打的。”
虽然神仙说的跌宕起伏,但是从开讲到现在哪哪儿都不对劲,而且是越来越不对劲。
沐青托着脸提醒,“叔,爹已经见过那么多次神仙显灵,咱们这儿和神仙说的肯定不一样啊。”
冯国用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有道理。”
朱元璋这边紧张中带着快活的气息,陈友谅那里就不快活了。
这神仙故意和他过不去,先大喇喇的说他弑君自立,又说他被朱元璋打的落荒而逃,他有那么没本事吗?
【龙湾之战可以说是朱元璋和陈友谅之间的战略转折点,在此之前,陈友谅兵多将广占尽上风,在此之后,他的地盘则一步步被朱元璋蚕食。】
【陈友谅先杀倪文俊再杀徐寿辉,杀倪文俊的时候倪文俊先欲对徐寿辉取而代之,所以他占据道德高峰,杀徐寿辉却没有理由给他辩解。】
【他能用强硬的手段暂时镇压,却管不了人家心里想什么,龙湾之战大败而归,他手下那些徐宋政权的将领接连反叛,甚至还有隔着大老远投降朱元璋的。】
【至正二十一年八月,安庆被张定边夺回去不久,朱元璋亲自率军大破陈友谅水军长驱直入抵达江州。陈友谅连夜携妻带子逃往武昌,其部将吴宏以饶州降,王溥以建昌降,胡廷瑞以龙兴降。】
陈友谅咬牙切齿,记住这几个名字准备秋后算账。
等会儿,这几个狗东西好像早就降了。
神仙怎么不早点说?!
【眼看着朱元璋从实力不如自己变成超过自己,自己的地盘被抢走的也越来越多,陈友谅都快气炸了,但是他忙着镇压手底下的叛乱,一时半会儿腾不出手教训老朱,于是一边平叛一边重新造船,只待时机到来好打个翻身仗。】
【陈友谅要的机会很快到来,北边刘福通组织的北伐以失败告终,老刘带着小明王韩林儿仓促逃到安丰,张士诚看了好几年的大戏终于再次出手,硬碰硬的不好打,趁他病要他命总能打过。】
【至正二十三年,张士诚派部将吕珍率领大军进攻安丰,此时刘福通虎落平阳还没有从北伐失败中恢复过来,手里兵马所剩无几,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几乎已是必死的境地。】
刘福通惊怒不已,“什么?北伐失败了?”
他北伐的几路大军已经火烧上都,眼看着高丽都要打下来了,为什么会失败?
谁在背后拖他后腿?
【朱元璋名义上是韩宋朝廷封的吴国公,他奉龙凤正朔,小明王被围城他该去救,但是他打仗理政从来没有接受过韩宋朝廷的帮助,两边的关系其实并不算深,况且他自己都四面受敌,只要他一走,陈友谅立刻就会趁虚而入,最大的可能是没能解安丰之围还把自己搭进去。身边所有人都劝他不要去,因为即便他不去救于道义上也没人能说什么,但是他还是去了。】
刘福通深吸两口气平复心情,放下刀喃喃自语,“看不出来朱元璋还那么有情有义,行吧,以后打他打轻点。”
把打朱元璋的力气分出去打张士诚,没毛病。
平时总听人说张士诚是个厚道人,呵,厚道到趁他病要他命的厚道人,他可真是太“厚道”了。
张士诚步了方国珍的后尘,慌的茶杯都打碎了好几个,“神仙爷爷诶,您口下留情。”
【吕珍是张士诚麾下第一猛将,想从他手上救人不容易,朱元璋率领徐达、常遇春等人调集兵马去支援刘福通,果不其然,他前脚刚走,陈友谅后脚就陈友谅率大军六十万进攻洪都。】
【老陈这回誓要血洗前耻,可谓是精锐尽发,船上带着百官的家属,破釜沉舟不破应天终不还。】
【洪都,也就是南昌,襟三江而带五湖的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抵挡陈友谅进攻的重要屏障,此时镇守洪都的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和麾下大将邓愈。】
【洪都之战,或者说洪都守卫战,就是后世某电视剧安到蓝玉身上的那场大战。】
朱文正眼睛一亮,“这我知道,神仙以前叫我‘洪都战神’。”
他以为是打洪都打出来的战神之名,没想到是守洪都守出来的。
没关系,只要是战神就行,怎么来的不重要。
还有就是,他打的仗和蓝玉有什么关系?怎么还抢他功劳呢?
【陈友谅号称六十万人,他的数百艘楼船在那个时代就是航空母舰一样的存在,谁见了都怵得慌。】
【洪都守军一共不到两万人,偏偏城门又多,士兵要分散驻守八个正门和多个水门,平均下来一个城门连一千人都分不到。更令人绝望的是,朱元璋的主力兵马去解安丰之围一时半会儿过不来,短时间内没有援兵,守城只能靠他们自己。】
朱文正打了个哆嗦,“这我守得住吗?”
朱元璋心里也打鼓,“两万人扛六十万,文正守得住吗?”
听到这里的人都打起精神,他们不觉得两万人能扛六十万,但是听神仙这意思好像还守住了,他怎么守的?
陈友谅六十万大军打不下不到两万人驻守的洪都,他干什么吃的?
【所有人都觉得陈友谅拿下洪都就是轻而易举,朱文正平时吊儿郎当没什么出彩的表现,就算有邓愈在估计也没啥用,然而他的几十万大军进攻了近三个月也没能拿下洪都。】
【朱文正和邓愈都是奇才,城外几十万大军蜂拥进攻,朱文正身先士卒亲自到城墙上指挥,用血肉之躯抵挡陈友谅的轮番进攻。】
【陈友谅这边把城墙打破,邓愈手下的火器兵就上去火力碾压,朱文正趁机赶紧修补城墙,火器兵下去补充弹药,陈友谅的兵继续攻城,之前被攻破的城墙已经修好了,简直是卡BUG来了。朱文正和邓愈的配合无懈可击,甚至逮住机会还能派小支部队冲出去杀一波再跑回来。】
【城里的守军殊死抵抗,发动全程百姓前面打仗后面修城墙,攻守双方都踩着尸体作战。朱文正死都不肯让陈友谅进,陈友谅倾巢而出没想到第一战就是这么个硬骨头,只能咬着牙继续打,这一打就是八十五天。】
【最后朱元璋率领二十万援军赶到,陈友谅主动撤围,双方都带来了所有的兵力,准备在鄱阳湖决一死战。】
【洪都守卫战的胜利对朱元璋而言极其重要,可以说改变了整个元末明初的局势,若是洪都没有守住,之后的鄱阳湖水战可能连打起来的机会都没有。】
【这场双方兵力极其悬殊的守卫战堪称军事史上的奇迹,同时也造就了朱文正的人生巅峰,甚至将他推上了神坛。要不是他一时想不开要背弃朱元璋追随张士诚,怎么看怎么前途无量,可惜了。】
朱元璋:……
朱文正:……
朱文正整个人都不好了,“什么?我不是当战神去了吗?这里有张士诚什么事儿?”
上一篇:科研大佬穿成小可怜后
下一篇:反穿书之神级偃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