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王家的小夫郎 齐王家的小夫郎 第16章

作者:竹阿寻 标签: 穿越重生

  怪不得早上的生意没什么变化,中午人却少多了,人家有店面,不用晒着大太阳吃饭,肯定比他这光秃秃的小摊子更受欢迎。

  天若再热点,恐怕只会更加艰难,得想个什么法子,棚子不让搭,店面又租不起。

  要么再卖点别的?

  叶青云头脑飞快地转着,他想起以前在快餐店打工,满座时老板就建议顾客尽量打包,买得多还会送饮料。

  这些都是留客和促销的方法,但这个时代没有打包盒,饺子要带走吃可不太容易。

  既不容易,那就换个容易带的东西,他心中渐渐有了打算。

  即使没有别家竞争,这种带汤的吃食天热后销量也会下滑,变则通,不如顺应季节调整,也顺应大多数人的需求。

  林老板离开后,叶青山郁闷得啐了一口,边收拾东西边骂骂咧咧。

  “呸!阴魂不散的狗东西!当初把自家吹成那样,还当他多能耐呢,到头来不还是个学人精。”

  “开个破包子店还妄想妻妾成群,自家儿子那个麻杆样,眼睛倒长到天上去了,一群瞎货!有眼无珠!”

  叶青云听得好笑,大哥不善言辞,遇到生气的事一般都冷着脸,但当涉及到自己时,会连珠带炮地输出。

  看来他对当初那事还耿耿于怀,幸亏没把刘子澄后来又拦路找他的事告诉大哥,要不然他可能会打上对方门去。

  萧鸿听得一头雾水,跟个风至于骂成这样么?叶青山平时也不像这样的人,还有,他怎么不骂那个卖馄饨的?

  莫非,还有别的内情?看来哪天有时间要去东街的那个包子铺瞅瞅。

第21章 永溪镇

  ◎这叫生煎,可以打包带回去吃◎

  收摊后叶青云照常去买了肉,还多买了一块肉皮,但蔬菜只买了一点点,而后又拐去杂品店,买了一沓油纸。

  考虑再三,他打算再做点生煎试试,因为家中有平底锅,阿嬷烙饼用的,还有就是生煎个头比饺子大,发面又软,包起来省时省力。

  最主要是方便打包,可以带回家再吃,不占地方,毕竟现在就两张长桌,虽然客流下降,但早饭时还是有点挤。

  回到家后,叶青云跟他们几个商量改做生煎的事,当然,饺子也继续做,怕有老顾客会找这个。

  自然是没有人反对。

  老太太无脑支持孙子一切想法,萧鸿一个还没入赘的无权发表看法,叶青山经过这段时间的摆摊和租地,也渐渐倾向于凡事让云哥儿当家做主。

  说干就干,晚饭后,大哥去剁馅儿,叶青云把面引子找了出来,用水泡开,和了一盆面,现在夜间还有点冷,面团不能自然发酵,阿嬷烧了一锅热水,把面盆放在热水里,盖上盖子等着发酵。

  生煎的馅儿和饺子不一样,要肉多菜少,最好还要有汤汁,叶青云重新调配了馅料,然后把起下的肉皮和多买的一块刮去油脂,焯水后放在另一个锅里慢慢熬煮。

  直到肉皮软烂后才捞出来,再把剩下的汤倒入碗中静置。

  第二天起来,锅里的面团已发酵好,蜂窝一样,蓬松又柔软,碗里的汤汁也已经凝固,变成一块半透明的皮冻。

  叶青云把皮冻快速剁碎,掺入剁好的肉馅儿中,搅拌均匀,这样,等生煎受热时,皮冻就会化开,变成美味的汤汁。

  现在夜间还冷,是以肉皮汤还能冻住,再等一阵子,怕是只能做没汤的生煎了,古代没有冰箱,做吃食总归不太方便。

  到了地方后,把东西规整好。

  引子不是酵母粉,发出来的面是酸的,需得加上碱水中和一下。

  叶青云先去揉那盆发酵好的面,掺了适量的碱水和干面粉揉均匀,搓条切剂子擀皮,比饺子皮厚点,也比饺子好包多了。

  那二人也很快上手。

  然后平底锅里放上油烧热,把生煎一个一个放进去,待到煎得底皮略黄时,倒入半碗稀稀的面糊水,“磁啦”一声,热气和油香味儿窜了起来,盖上盖子闷一会儿,水渐渐收干时就可以起锅了,撒上一点翠绿的小葱花和炒熟的芝麻,鲜香诱人。

  早有一圈人围着在看,锅盖掀开时香气扑鼻,待成品出来时更是令人食指大动,热气腾腾,底壳金黄酥脆,外皮油亮,点缀着青葱芝麻。

  小摊贩李阿六也围着看一会儿了,自己拿了一个碗,挤到跟前打招呼:“你们家又做好吃的啦?先给我来两个尝尝。”

  “好咧!别烫着了。”叶青云先给他铲了两个。

  边上的人见状,都没来得及问价钱,直接喊道:“快给我盛一碗,我先到的,等好久了。”

  其他人也争先抢后地要尝鲜。

  叶青云本想自己先尝尝味道都来不及,忙道:“大家不要急!都有,很快的!”

  他迅速把这一锅铲到干净的盆里,让大哥开始煎另一锅,这才拿起油纸说道:“这叫生煎包,是干的,但馅儿里有一点汤汁,吃的时候小心烫到,可以包在油纸里带回去,当然如果在这里吃的话,我就给盛在碗里。”

  大多数人都选择带走吃,因为还有摊子要看,怕耽误生意,不能离开太久。

  因为图省时间包得挺大,卖两文一个,锅也大,一锅能煎几十个,叶青云一边卖一边暗暗心惊,这一锅快有一百文了,看起来比饺子划算,还省事。

  盆里很快卖完了,另一锅也马上就好,先买到的人在那开吃,咬一口,皮酥里嫩,再嗦一口鲜美的汤汁,齿颊留香,边上排队等着的人默默咽着口水。

  一连卖了三锅出去,才有点剩余的,几个人才得空自己尝尝,叶大哥连声夸好吃,萧鸿默不作声但嘴也一下没停。

  叶青云边吃边感慨,自己可真是个小天才,如果再配上一杯香甜的豆浆就更好了,但想到豆浆更难打包,说到底,还是地方有限,算了,等以后有钱租店面时再想这些吧。

  差点忘了让林老板尝尝,叶青山先吃饱了,端了一盘子送进布店里。

  林友道笑呵呵地说道:“看刚才围了那么些人,我就寻思着你们肯定又搞什么好吃的了。”

  叶青山不好意思道:“是云哥儿想的主意,我觉着还不错,林老板你尝尝。”

  林友道伸手拿过一个,看起来金黄油亮的,他尝了一下,满口留香,也是连声夸赞着。

  街上渐渐热闹起来,又来顾客了,叶青山回到摊位前继续忙活。

  上午发面就用完了,也来不及再发,几人又开始做饺子。

  有人看到别人带回去的生煎,或是听人说有新品,过来一问却卖完了,脸上顿显失望。

  等客人走后,叶青云一脸惆怅地看着包好的饺子叹气:“几天前你还是大家的小甜甜,今天就变牛夫人了,真是光阴难寻,人心易变。”

  叶大哥疑惑道:“云哥儿你在说什么?”

  萧鸿虽然不知道他在讲什么,但也大概能猜到意思,安慰道:“众口难调嘛,就像有人喜欢吃水饺,有人喜欢吃煎饺,可能过段时间天热了人们又想换口了。”

  叶青云正在想事情,只听了半个耳朵,感觉什么东西被漏掉了,忙问道:“阿替,你刚刚说什么?”

  萧鸿有点懵:“嗯?水饺,煎饺,天热了?”

  叶青云打了个响指:“对!煎饺,大家喜欢生煎,多数是因为喜欢底下煎出的那层壳,很香,咱们不是有现成的油锅吗?”

  作者有话说:

  放假期间事情比较多,最近几章都是每次写个几百字堆起来的,可能有点琐碎无聊,看文的小可爱们辛苦啦!

第22章 永溪镇

  ◎你还小,想让你多睡一会儿◎

  叶青山也明白了,问他道:“是要做煎饺吗?”

  叶青云没打算做,饺子小,连包带煎太麻烦,而且如果比水饺卖的贵的话,怕熟客有意见,如果跟水饺一样价钱,又不划算,毕竟油也贵,又耗时。

  干脆擀大一点的皮子,光捏中间,两头露出来,做成锅贴,跟生煎差不多,煎的时候火小一点就成。

  叶青云很快教会那俩人,不一会儿,第一锅做好铲起,几人尝了下,虽然没有生煎包松软,但皮有韧劲,嚼起来很香。

  有顾客来了,看到他们正在吃的东西,好奇问道:“哎,那个怎么卖?好吃吗?”

  叶青云在心里把锅贴跟早上的生煎比了比大小,回道:“这是锅贴,三文钱两个,要不要先来两个尝尝?”

  那人看他们吃得挺香,说道:“先来四个吧。”

  叶青云盛给他,又拿了一小碟饺子蘸料,让他蘸着吃,解油腻。

  那人吃完后意犹未尽,又打包了六个带回去给家人尝尝。

  有了新品,客人慢慢又多了起来,未时不到所有东西就都卖完了。

  收摊后,叶青云又去买了一个平底锅,打算明天两个锅换着来,一锅好了,直接端下来边铲边卖,另一锅码好的立马放上去,省时间。

  然后去买肉,跟摊主聊起来:“张大哥是东柳村的人吗?”

  张屠户回道:“嗯呢,离你们叶家村不远。”

  叶青云点点头,又问道:“张大哥每天过来出摊,都会经过我们村前那条路吧?现在天气渐暖,头天买的肉怕是不经放,若早上过来买完了再回,又怕时间太紧。所以我想让张大哥顺路帮我们送一下,价钱可以加一点。”

  “行啊,你跟我讲好第二天要多少,我给你留着,我一般卯时初到你们村口,你家来个人在那儿等着拿,我不用进村,不多收钱。”

  “多谢张大哥,那,明天就送吧。”他想了一下,现在做生煎和锅贴,馅料都是肉多菜少,遂说道:“平时每天十二斤,大雨天不用留,如若哪天有事不出摊我提前说。”

  “行,我晓得了。”张屠户也好说话。

  聊了半天叶青云不好意思空手而回,又说道:“那个猪心称给我吧。”

  提着猪心回去,叶青山奇怪道:“肉呢?云哥儿,这么早就卖完了?”

  叶青云跟他们解释了一番。

  大哥点点头道:“这样好,肉更新鲜,我习惯早起,明天我去村口等着。”

  今天吃了两顿面食,又都是油煎的,有些腻,晚饭不再吃面了,煮了杂粮粥,拔了一把蒜苗辣炒猪心,并两碟清爽小菜。

  晚上只切了点要用的菜,和好要发酵的面,不用剁肉,吃饱喝足后,休息了一会儿开始数钱。

  除去买锅的五十文和买菜的二十几文,还剩下足足八百六十文,说明今天卖了九百多文!

  那如果准备充足的话,每天差不多能卖一吊钱了!

  虽然油用的多,成本比以前高了点,但一天下来,感觉却没有做饺子时那么琐碎繁忙,反倒轻松了些。

  主要饺子小,且是一碗一碗煮,而这一锅能煎出好多个,卖剩的也可以放在平锅一边,不燃明火,小火温着,不用担心坨成一团。

  看来这一着是走对了,树挪死人挪活,你跟风,那我就换新,生活本就不只一条路。

  第二天,叶青山起了个大早,外面还有些黑,他放低声音洗漱完,拿着钱提前去村口路边等着。

  不一会儿,张屠户拉着板车轱辘轱辘经过这里,激起村中三三两两的狗叫声,走近后见叶青山站在那里,不由笑道:“还挺准时。”

  停车后,把分好的肉拿给他:“喏,十二斤,五花和前腿各一半,都是最好的。”

  叶青山道谢后付了钱,张屠户接过来一掂,觉得不对,数了一遍,却是多了十文。

  数出来又还给了他,“这是怎地?还给我跑腿费啊?我又不是车夫。”

  叶青山连忙推辞道:“这是应该的张大哥,麻烦你送这一趟,省了我多少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