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养猫遛狗的日子 在古代养猫遛狗的日子 第16章

作者:林小酒 标签: 种田文 美食 市井生活 轻松 穿越重生

  六礼束修不难准备,分别是芹菜、莲子、红豆、红枣、桂圆和干瘦肉条。芹菜,寓意勤奋好学;莲子,寓意苦心教育;红豆,寓意红云高照;红枣,寓意早早高中;桂圆,寓意功德圆满;干瘦肉条,则代表弟子心意。

  束修家家户户是出的起的,可上学要用的书本和笔墨纸砚才是开销大头,如果真要靠种地供一个学生,必定要倾尽全家之力,所以大家从最初听闻办学堂的激动中都逐渐冷静了下来。

  带上周边几个村报名的学生一共有 28 名,后面上了一个月的课断断续续有五名退学的,是以最后稳定下来上课的只有 23 名。

  李小书也被李大夫拧着耳朵送去了学堂。

  开学前,宁澜带宁磊和笑笑一起去了趟镇里,束修礼准备齐全之后,还要买书本和笔墨纸砚,另外宁澜准备再给两个小孩儿做身新衣服。

  结账时,书本和笔墨纸砚就要二两银子,以后要用的岂不是更多,宁磊和笑笑都吓着了,死活拉着宁澜不让他给钱。

  其实活字印刷术出现之后,书本费用已低了不少,但对于寻常百姓来说却是很难负担得起的。

  “我不上学了,哥哥,”宁磊扯着宁澜往外走。

  “哥哥能赚钱啊,你们不知道哥哥很厉害吗?”宁澜换着法的哄他们,“还是你们不相信哥哥有这个能力?”

  俩小孩儿被那二两银子吓得惊魂未定,此时只能齐齐摇头。

  “娃娃好好读书,以后考上官就能多多报答你哥哥了,”书店管事见这么一幅兄友弟恭的场面也跟着劝。

  “读了书你才能懂更多的理,明更多的事,日后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而且以后笑笑还需要你看顾,”宁澜还没想过让宁磊考官,他送宁磊读书只是想让宁磊以后多个选择,若真能有所作为,笑笑成婚后也会过的好些。

  宁磊摇头,“我不,我干别的也能照顾笑笑姐。”

  “是吗,如果你以后又沦落为乞丐,你怎么照顾?以后你自己都吃不饱饭,你怎么照顾?笑笑如果远嫁,你连路费银子都凑不出来,你又怎么照顾?”

  一番话问的宁磊哑口无言,稍刻宁磊坚定道,“哥哥,我一定好好读书。”

  买布时,宁磊和笑笑主动把自己卖冰棍儿赚的钱拿了出来,宁澜没有拒绝。

  俩小孩儿卖了一个多月的冰棍收了 700 文钱,亲兄弟明算帐,宁澜拿走 300 文的本钱,剩下的让他俩收起来了。

  ......

  正式上学那天,村里早早就热闹了起来,大家吃完饭都围在了学堂门口。学堂大门上悬挂着一块“百川书院”的牌匾,是宁致文亲自题的字。

  二十来个学生穿着整整齐齐,正恭敬地站在学堂门口。

  直到宁致文出来替这些学生一一整理好衣冠后才带进学堂,进入学堂后学生们先向孔子像行了九叩首之礼,又向宁致文行了三叩首之礼,最后拿出准备好的束修礼交过去,入学礼才算完成了。

  入学礼毕,学堂大门便关上了,围观的人也都散去各自去忙了。

  这还是宁澜头一次见到宁致文,很清瘦一老者,一身灰色长衫,腰杆挺直,如青松一棵,面容似有愁苦。

  宁磊每十天休沐一次,他读书刻苦的很,几乎是除了吃饭睡觉把所有时间都用在读书上了,就连休沐日也是天刚亮就起床了。

  休沐时宁磊会特意抽出半天时间教笑笑识字,宁澜有空也会跟着学。

  宁磊和笑笑都是长身体的时候,宁澜经常想着法的在饮食上增加营养,晚饭后还会带着宁磊和笑笑耍半个时辰的太极拳,强身健体的同时还能修身养性。

  宁澜每天还要去镇上,天气热饭菜不能久放,早上和中午的两顿饭只能交给笑笑做。

  宁澜虽心疼暂时也没别的办法,除了在笑笑的婚事上不逼她,他能为笑笑所做的事并不多,好在笑笑懂事,从来也不抱怨什么。

  转眼到了与张九如约定好的日子,宁澜提前几天就在想要做什么菜了,张九如一看就是家境不俗的,想来是不稀罕他做的那什么槐叶冷淘,梅花汤饼之类的吃食,于是他准备的菜色都偏向于现代。

  最后定下了四菜一汤:煎酿鲜蘑、青瓜拌皮蛋、葱爆鸡胸肉、清炒野苋菜和鱼头豆腐汤。

  煎酿鲜蘑可以用白蘑菇也可以用香菇,宁澜选了白蘑。

  蘑菇把、三五只河虾去皮切碎备用;猪肉选用肥瘦相间的切沫,然后加糖、盐、酱油、姜沫和少许水搅打上劲,最后加入蘑菇河虾碎,少许麻油拌匀。

  调好的肉馅要紧紧地塞在蘑菇肚子里,热锅倒油,小火慢煎,煎蘑菇只需少许的油,中间加少量的水盖盖焖煮,等到水的热气把锅盖顶起来,浇入少许酒烧干酒气,再点一点儿香油,略焖一会儿就可以出锅了。

  煎好的蘑菇酿呈金黄色,像水煎包一样,咬一口能同时感受到肉香和蘑菇香,还有汤汁流出,再诱人不过。

  青瓜拌皮蛋,则是把黄瓜清洗干净,刮去部分皮去除一些涩味,然后拍散切块,皮蛋一分为四,最后用姜、蒜沫、盐、糖、米醋一起拌匀即可。

  葱爆鸡胸肉看似简单,实则过程有些麻烦。

  鸡胸肉洗净,改薄片,刀背将鸡胸肉敲散后再切成丁,加盐和水、蛋清搅匀后用少许油把肉封上备用。准备葱、姜、茱萸,葱尾巴切段,葱白切成和鸡肉大小一样的粒。

  葱尾和姜片炸香后弃之不用,锅中再放葱白粒和茱萸炒香捞出备用。腌好的鸡胸肉,炒制 7 成熟时加黄豆酱煸炒上色,然后加入葱白粒和茱萸炒熟,少许糖提味,这样炒出来的鸡肉最是滑嫩咸香。

  “七月苋,金不换”,七月的苋菜最鲜,哪怕只是清炒就很鲜嫩可口。

  河鱼土腥气重,鱼头清理干净切开后,要先用姜、葱和酒腌过,腌过的鱼头在热油中煎到两面金黄色,然后把酒沿着锅边淋入,等酒气烧干再加入开水,水滚后撇去锅中的浮沫,加入生姜和豆腐大火煮 8 分钟,再改小火慢炖三五分钟,调味出锅。

  奶白的鱼头豆腐汤撒上青色香葱,色香味俱全,若如美酒一饮而尽,舌舔唇边回味无穷。

第20章

  到了约定好的日子,笑笑在厨房和宁澜忙活完之后,就去找秦大嫂了。

  张九如依约前来,不仅带了许多礼品,还给宁磊带了一些启蒙书籍。

  “九哥干嘛这么客气,以后不要再带这么多东西了,”宁澜招呼着张九如坐下,才想起来桌子上缺了什么,懊恼道,“呀,忘备酒了。”

  “无妨,”张九如丝毫不在意,他平日里公事繁忙,好不容易能透透气,光看着宁澜这个简单的农家小院就很舒心,根本不在乎吃喝什么。

  用粗陋水缸养起来的荷花,反倒有种别样的美,小菜园生机勃勃,紫色的茄子、碧绿的黄瓜,丝瓜藤上爬着黄色的小花,瓜秧下小黑和小九儿正趴着纳凉,好不怡然自得,一阵微风吹来,还能闻到淡淡的药草香气。

  宁澜怕蚊子,院子里挂了几个驱蚊香囊,是他用艾叶、白芷、菖蒲、金银花、丁香、薄荷、香叶和藿香做的。

  “刚一回来就听说有一样叫松花蛋的吃食,没想到是出自你手,”张九如夹起一块儿松花蛋细细品尝,这青乌色的东西意外的鲜滑爽口,“果真名不虚传,好吃。”

  宁澜开心道,“九哥喜欢吃我家里还有,晚会儿装了给你带走一些。”

  “那怎么好意思,松花蛋如今在京城被炒的有价无市,你这一些可值好多银子了,”张九如笑着逗宁澜。

  “那九哥要不要吧,”宁澜对张九如的话并不在意,这些松花蛋就是他有能力运到京城,也没能力把它的价格炒这么高的。

  “要,”张九如越来越喜欢宁澜的性格了,“你的情我自然是要承的。”

  “快吃,”宁澜夹过去一夸儿姜堵张九如烦人的嘴。

  吃完饭,张九如抱着小九儿和宁澜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没想到小九儿还记得我,这小石头戴着有点儿小了,下次给你换一颗大的。”

  “那这个呢,”宁澜抱起小黑朝张九如凑过去吓他。

  没想到张九如稳坐如山, “小九儿换下来的给它罢,对了,你弟弟妹妹可要我帮忙找找家人?”

  宁澜摇头,“他俩从小就被乞丐养着,之前的事都不记得了,连自己的姓氏都不知道。”

  “身上有什么信物吗?”

  “什么也没有。”

  “那确实不好找,”张九如看向不远处荷塘后面一座规整的院落,“那边就是宁磊上学的学堂?”

  “是,一位致仕的官员回来办的。”

  “你们村儿是山清水秀的,像世外桃源,”张九如停顿一会儿又问道,“那官员叫什么你知道吗?”

  “宁致文。”

  张九如实实在在吃了一惊,也是他傻了,他之前来这里找过老师一次,就是受伤那次,没见着人之后就没来这里问过了。想来应是老师中间被其他事耽误了,忙吩咐了小满回镇里备些好礼来。

  “是我老师,”小满走后张九如才向宁澜解释,“老师致仕之后遣散家中下人,一声不响离了京,我和其他师兄弟找了好久,没想到这会儿误打误撞碰上了,真要多谢你这个福星了。”

  宁澜也从张九如口中对宁致文多了一点了解,宁致文在朝中职位虽不高,但是专门研究学问,收了不少学生,说是桃李满天下也不为过。他和妻子一辈子无儿无女,感情深厚,妻子因病离世后,自己也心灰意冷,就向朝廷请辞了。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宁澜无端端想起来这句诗,不觉说出了口。

  张九如深深看了宁澜一眼,“你这般年纪,也知道相思了。”

  “我这般年纪,小娃娃都可以有了,”宁澜看向张九如,“九哥呢,九哥这般年纪,怎么着也娶过亲了吧。”

  “大丈夫不立于世,何以为家,”张九如躲开他的眼神。

  ......

  等宁磊下学,张九如便告辞带着一车东西去拜访宁致文了。

  宁澜也起身准备去秦大哥家把笑笑接回来,张九如带来的东西中有点心,有肉,还有两匹布。宁澜挑了一块肉和半匹布拿过去,布软和,正适合秦大嫂给婴儿裁剪里衣。

  “这布太贵重了,可不能要,”宁澜送来过不少东西,秦大嫂心中已经很过意不去了,这布她看着喜欢,能给肚子里的娃娃裁好几身新衣了,还是拒绝了。

  “大嫂这样说就见外了,”听了秦大嫂的话宁澜心里也熨帖,“我家的情况想必大嫂是听其他人说过的,我是打心里把你和秦大哥当亲人的。”

  “以前苦了你了,”秦婶儿把东西收下,自此对宁磊和笑笑更上心了些,宁澜已是谈婚论嫁的年纪,她与宁澜差不了几岁,要避嫌的。

  “秦大哥又去山里了?”

  “是呀,怎么劝也不听,”秦婶儿摸着肚子,满脸担心,“你秦大哥想多攒点儿钱再买两亩地。”

  “有大嫂和宝宝在,秦大哥一定会多加小心的,”笑笑忙轻声安抚。

  因为宁致文在这里的缘故,张九如来的次数也多了起来。

  宁澜慢慢知道了张九如是本县刚上任的知县,他考中探花之后谋了这儿的差,年前距他上任还有一段时间,他便离京出门游历。经过此地,多逗留了一段时间,打听各方关系,了解民情。

  张九如是知县的事,宁澜没有多大的意外,也没有声张,连笑笑和宁磊都不知道。

  “宁澜,常来找你的那俊俏后生是哪家的,多大了,可娶亲没?”

  张九如长的好,在村里走动多了,就让很多小娘子泛起来旖旎心思,婶婶伯娘们不好去宁致文家打听,就常来烦宁澜,宁澜只能敷衍过去。

  ......

  紫苏桃子姜的做法,已被很多人琢磨出来,如今镇上有很多卖的,连洞溪村都有两家。村里那两家人每次去镇上见着宁澜都遮遮掩掩的,宁澜自己倒是不在乎。

  宁澜早有准备,摊子上很快又备了薄荷饮,凡是买两份紫苏桃子姜的,他都会送一份薄荷饮。这薄荷饮中多加了一味甘草,最适合暑热食欲不佳的。

  宁澜想快快搭着薄荷饮把自己剩下的紫苏桃子姜都卖完,之后除了给医馆送中药,他都不打算来镇上。

  宁澜准备做酱油,起初他以为这里的酱油和现代吃的是一样的,买过一次后才发现大不相同。

  这里所谓的酱油有两种,一种是肉泥发酵而成的,价格昂贵;一种是腌制的豆酱上层提取出来的清汁,又名“豆酱清”、“酱汁”,用的比较普遍,味道远不如现代酱油的醇厚和鲜甜。

  中国吃酱的历史悠久, 但“酱油”一词最早出现是在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和吴氏的《吴氏中馈录》中,多用于凉拌菜制作,热菜只提到过炒笋、鱼、虾和蒸螃蟹,可见和现代吃的还是有所不同。

  宁澜无比庆幸自己请张九如吃了一顿饭,如果不是这餐饭他目前无论如何都不会花高价买肉泥酱油的。

  现代酿酱油的做法不复杂,只是耗费的时间极长,宁澜头一回酿造心里没底,咬咬牙买了 600 斤黄豆,这么多老板才肯给便宜。

  黄豆洗干净放到大缸中,加入适量清水泡半个时辰至豆表面发皱,然后过滤掉清水,上锅蒸到黄豆可以用手捏烂的程度。

  蒸熟的黄豆晾凉,洒上小麦粉拌匀,摊开放到一个温度适宜的房间密封发酵。宁澜把自己的房间腾出来也不够放 600 斤的黄豆的,因此分成了几批来做。

  黄豆制曲需要温度保持在 37-38 度,好在现在的天气不用费太多事。等到黄豆变干,表面长出白色菌曲,白色菌曲又变成黄绿色的,菌曲才算初步完成。

  发酵好的黄豆还要倒入大缸中,加一定比例的清水搅拌,等黄豆吸取足够的水分时,把多余的水倒掉,装入竹篓中,加盖棉布,在室内进行第二次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