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喜之后 冲喜之后 第143章

作者:封十一 标签: 穿越重生

  姜余道:“这得看看族里的糖什么时候做出来。蘑菇不能久放,等糖快做出来的时候,咱们就开始收。”

  几个人闻言纷纷点头。

  第二天,顾兴旺带着另外几个镖师回村,他们把之前在上京城做出来的肥皂拉到宁化府,如今又来长坪村收糖,收糖以后就拉去上京城去卖。

  姜余已经提前和顾大伯说了要收蘑菇的事。

  三天后长坪村,一天中午村子中央的钟声突然敲响。

  在家的村民开始陆陆续续往村子中央的大槐树下聚集,那些人再看见姜余和顾里正后没有太惊讶。

  前些天大家都知道姜余回村了,但是却不知道姜余要做什么,还以为他是专门回村探亲的。

  顾里正看着人来的不少了,先是示意大家安静,然后又看向姜余。

  姜余向前一步,大声的道:“不少乡亲们这些日子一定很好奇我为什么回来村,也一定很好奇我为什么现在会站在这里和大家说话。我姜余现在就告诉你们,我是回来做生意的,我今天是代表姜氏商行来和同乡们做生意的。”

  哗!

  此话一出现在一片哗然,姜余静静的看着这些人,只见周边的人群从最开始的热闹,到后面越来越安静。

  一位顾家的本家婶子提高音量问:“小余你回来是想和我们做什么生意?”

  此话一出,在场的几十人纷纷朝他看过来。

  姜余道:“从今天开始,我会在顾家祠堂门口对面的空地上收蘑菇。平菇五十文一斤,其他名贵的蘑菇二钱银子一斤。”

  此话一出再次的人集体震惊了。

  “五十文一斤,我刚刚没听错吧?”

  “你没听说,平菇是五十文一斤,其他蘑菇二钱银子一斤。”

  “我的老天爷啊,那平菇林子里不是有好多的吗?”

  “往常集市上的平菇最贵也就卖到十五文一斤,这五十文,这……”

  姜余大声的道:“安静,大家听我说。”

  听到姜余的声音后,现场再次安静,但是所有人的表情都变了,他们目光灼灼的看向前方的姜余。

  禾姐儿手里拿着一个托盘走到姜余身边。

  姜余拿起托盘上的一小朱平菇,道:“我们姜氏商行也不知道什么蘑菇都要,就比如我这手里的平菇。首先平菇要整体保持完整,而且要带一些根,同时太小的不要,长的炸开的不要,就要这种蘑菇伞盖完整圆润的蘑菇。到时候大家带过来的蘑菇我们会有人专门检查,检查过关了才会收。”

  人群里冒出一个声音,“真的是五十文一斤吗?”

  姜余笑道:“自然,我姜余向大家保证,绝对的五十文一斤。另外……”

  说着姜余又拿起旁边一个小香菇,“香菇我能二钱银子一斤收,但是香菇要完整,没有虫洞和破损。接下来,我们会摆三个小桌子来回答大家的疑问,若是有什么想问的,大家尽管问就是。”

  当天下午就有等不及的村民开始去山上采。

  姜余一行人的任务开始变得重起来,而且让姜余没想到的是村里人采的蘑菇是真不少。

  一连几天,村里人都热火朝天的开始去找蘑菇,这消息不知怎么的突然传到了周围的村子,很快周围村子上的人也开始把采来的蘑菇带到长坪村来卖。

  “我这蘑菇你为什么不要!”一个尖锐的女人声音响起。

  禾姐儿坐在哪里,声音清楚的道:“你的蘑菇不完整,所以不收。”

  妇人气急败坏,“我的蘑菇哪里有问题了!”

  禾姐儿拿起她框里的一朵蘑菇,“首先你的蘑菇已经被压了,而且你这蘑菇不干净,肯定入过水。其次,你的蘑菇株不完整,你不是连根从树干上采的,你是用刀割的。这种蘑菇我们不要。”

  平菇和其他蘑菇不太一样,那就是平菇大多数都长树干上,而且根部和树干长的很结实,采一株完整的平菇很费力。

  但是若是用割的就不一样了,可是若是割不好,或者割的太马虎,就容易割到菌柄,从而损伤平菇。

  他们的蘑菇是需要运到上京城的,这种破损的蘑菇很容易烂,也没法保存,所以不能要。

  妇人气急败坏,“你这是故意刁难我。我之前去集市上卖蘑菇,人家都不这样挑。”

  禾姐儿双手抱在身前,“姜氏商行不收这样的蘑菇。”

  禾姐儿这几年在铺子里当管事也不是白当的,她露出这种严肃的表情当即能唬住不少人。

  很快,那人就被后面排队的人集体轰走了,这人蘑菇姜氏商行不收,但别挡在前面挡着后面其他人发财啊。

  而且这两天这样的人他们见多了,姜氏商行收蘑菇虽然严苛,但是价钱给的高啊。

  家里人口多的、采稀有品种蘑菇多的人家,短短两三天就赚了十几两银子,这几天的进项就能赶的上普通农户两年的进项了。

  后面排队的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女孩在排队的途中把背篓死死的护在身前,背篓上还用一个破布盖着。

  禾姐儿接过背篓,把盖在上面的布微微掀起一个角,在看见里面的东西以后微微一顿。

  她看了一眼小女孩,小女孩很瘦,肤色偏黑,一双手很粗糙,指甲里还带着黑色的泥,如今九月的天气她脚上还穿着一双草鞋。

  禾姐儿转身看向后面,“莲花嫂子,我有些肚子疼,你来替我一会儿吧?”

  禾姐儿手里提着小框站起来,后面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坐在禾姐儿刚刚坐的位置上,开始继续收蘑菇。

  这些人都是姜余花钱雇的顾家本家人,专门帮忙收蘑菇的。

  禾姐儿看向小女孩,低声道:“跟我来。”

  小女孩微微一愣,然后跟着禾姐儿走进来顾家祠堂。

  到了祠堂里面,禾姐儿把小篮子的蘑菇拿出来。

  此时顾里正从旁边走过来,看见这一幕惊讶的道:“嚯,这么多香菇,还有几个猴头菌,竟然还有这么多木耳。”

  野生黑体积木耳很大,框子下面有小半框子黑木耳,上面有不少香菇,禾姐儿还有发现里面有金针菇。

  女孩一慌,“你们不收黑木耳?”

  禾姐儿道:“收,五十文一斤。”

  女孩听完后松了一口气。

  禾姐儿开始手脚麻利的称重,最后将近五斤的香菇、猴头菌和金针菇,三斤黑木耳,一共是一千一百五十文。

  禾姐儿给了女孩八钱银稞子,和三百五十文钱,禾姐儿顺道把钱用棉线串起来。

  女孩小心翼翼的接过钱后,表情有些懵,似乎是不太相信自己得了这么多钱。

  禾姐儿道:“把钱小心收好,最好不要让外人知道你得了这么多钱。”

  女孩听到后神色懵懂的点了点头。

  风铃是隔壁村的,他们村没有长坪村富,之前爹还没出事的时候经常去山里打猎,后面她爹摔伤了腿,就不能再去打猎了。

  风铃之前跟着父亲去过几次山里,知道哪里有蘑菇,但是她不认得香菇,只知道有些蘑菇吃了是会死人的,所以从来不碰山里的蘑菇。

  这次也是跟着奶奶来长坪村听人说收什么样的蘑菇,才知道原来前些年她见到的蘑菇竟然这么值钱。

  风铃怀里抱着钱很快就跑回了家,她要去告诉爹娘,她赚钱了,

  就在进家门的一瞬间,四婶子和四叔突然从外面走进来。

  四婶看见风铃以后就笑眯眯的问:“你采了多少蘑菇啊?”

  风铃刚想说话,脑子里突然想起收自己蘑菇的大姐姐和自己最后说的那一句话。

  她从怀里掏出来用棉线吊着的二百五十文。

  “二百五文。”

  四叔看见她掏出来的钱,嘟囔的道,“小瘸子,运气还挺好。”

  风铃张张嘴想说什么,就见四婶子和四叔已经台步走进家门。

  风铃想说自己不是小瘸子,而且明明在爹没瘸的时候,家里长辈对她不是这个态度的。

  风铃跟在四叔四婶身后进去,就看见奶奶坐在门口的枣树下面。

  奶奶笑着问四叔四婶采蘑菇卖了多少钱,四叔笑着回答赚了五百文钱,奶奶只是笑着点头让他们赶紧回屋歇着。

  轮到风铃时,奶奶收起脸上的笑,问她卖了多少钱。

  风铃刚刚被四叔刺了一句兴致不高,她捧着手里的钱,“二百五十文。”

  奶奶皱了皱眉,道,“行吧,卖的虽然不多,但也是银钱,把钱给我吧。”

  风铃一愣,“可是四叔就没给啊?”

  老人脸色一变,“你能和你四叔比吗,你一个吃白饭,你娘肚子里还怀着,整天跟个佛似的什么活也干不了。你不把这二百五十文给我,你们一家想在家里吃白饭吗?”

  此时风铃的母亲从后院走了过来,恰好看见这一幕,但是最后风铃的钱被奶奶抢走了。

  回到后院的小屋,风铃的母亲抱着风铃哭,风铃的父亲跛了一只脚,听妻子说了事情经过以后,气的就想往外面走去找自己亲娘去理论,最后被妻子哭着拦下。

  风铃看着房间的气氛不对,她小心翼翼的从裤子的口袋里拿出那八钱银稞子。

  “爹娘,我这里还有钱,这些钱我没告诉奶奶。”

  【作者有话说】

  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六记载了当时临安(今浙江杭州)市面上一种叫作“天花饼”的食物,卷七又载:“……(往宫中)送天花蘑菇、蜜煎山药、枣儿、乳糖、巧炊、火烧、角儿等。”有学者认为,天花或天花蘑菇即今天的平菇。这种菌菇在当时已是宫廷菜肴,市场中也有售,但价钱十分昂贵,据说一株可换一匹细绢,堪比今天的鱼子酱、松露。€€

第124章 全部卖出

  第二天。

  禾姐儿发现昨天卖香菇的小孩又来了,这次对方带来了三斤香菇,两斤平菇。

  禾姐儿给对方结账的时候道:“明天上午就是我们最后收蘑菇的时候了,过了午时就不会再收了。”

  风铃微微一愣,“好,我知道了。”

  晚上,禾姐儿忙了一天回家时,就看见姜余还在院子里处理蘑菇。

  姜余把手里的蘑菇用纱布包上,在往表面撒上溶液,最后放入油纸袋子里。

  然后把包好的蘑菇再放进箱子,箱子最底层早就被放了硝石溶液,在把箱子用破棉被包裹住,用来延长箱子里冷气的时间。

  第二日上午,临近午时的时候,风铃又来了,这次她带来了香菇只有两斤,平菇倒是不少。

  禾姐儿还是背地里给了风铃钱。

  风铃拿了钱,突然鼓起勇气道:“我爹让我要谢谢姐姐。”

  禾姐儿微微一愣。

54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