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娇夫的首辅大人 小娇夫的首辅大人 第127章
作者:阿杜行
宣旨的太监嘀嘀咕咕的说了一堆,就一个意思,叶胥是调任,调到了工部,做工部侍郎。
等太监走后,叶胥看着手中的圣旨发愣,怎的把他从户部调到工部是什么意思,不都是侍郎吗?
他这刚在户部熟悉起来,就把他调走,是个什么意思,叶胥在心中无声的呐喊。
但也无法,圣命不可违,次日,叶胥只好捏着鼻子的去吏部赴任。
叶胥此时还没有从他熟悉的象罗塔中抽离起来,不仅是他没有出来,连他户部的同僚也没有。
在他们中午吃饭时,他熟悉的户部同僚前来询问:“叶大人,今日怎么没有在户部见到你?”
叶胥见到来人知晓是他在户部一起摸鱼的同僚,没由来的一阵伤感,也不知到了工部后他是不是也要看上三四个月的公文。
叶胥先是轻叹了一声,有力无气的回道:“换部门了。”
“嗯?”那人似乎很是不解。
“在下以后便是工部的人了。”叶胥解释道。
“嗯!”那人惊叹,似乎没想到叶胥竟然放出了这么一个惊人的消息。
这朝中谁人不知户部的油水足,最苦的便是工部,若是说户部是官家小姐,那工部便是那码头上面的小工。
户部里面的官员整日在宫中做事,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工部却是相反,工部的官员从上到下,就没有坐热过板凳,不是琢磨水利,就是在管理交通。
现在叶胥却说他放弃了户部,被调到了工部任职。
那人以为是叶胥暗中得罪了什么不该得罪的人,很是意外。
听到叶胥这样说,那官员的眼中似乎很是不解,问道:“好端端的怎么会被调到工部?”你是不是得罪了什么人。
相处了这么久,叶胥自然明白他话中未言明的意思,道:“我也不知,昨日圣旨下来,调我去工部。”
那人也不解,皱着眉头思索,他为官了这么多年,却从未听说过两年之后调任的。
不知是想到了什么,那人望向叶胥时,眼中的惊愕更明显了,难道叶胥得罪了皇上?
那怎么不是诛九族,反倒变成了去工部任职。
不止他疑惑,叶胥也很疑惑,好端端的为何要调他去工部,明明他都熟悉了户部的章程,眼看着能闲起来了,却被调到忙的不着家的工部。
若是早知道是这个情况,他还不如一开始就在暗中熟悉工部的事宜,这样也不用他今天一上午都在熟悉官员。
按照工部官员的说法是:在他们工部,每个人都是要相互熟悉,毕竟谁也不知,何时能用上他人的手艺。
毕竟他们坚信,能到工部任职的都是身上有真才实学的。
第173章 所以,在工部,也是六……
所以, 在工部,也是六部中唯一不靠勾心斗角,凭着自己的真才实学和顶头上司的赏识升官的部门。
不为别的, 只因工部尚书是清贫学子爬上来,六部尚书中唯一一个当今圣上提拔上来的官员。
叶胥第一次上朝时,多看了几眼工部尚书,只因在几位白发老人之中, 他是唯一一个头发乌黑的尚书, 实在是过于突出。
叶胥好奇, 多看了几眼,没成想,现在这唯一年轻的尚书,竟然成了他的上司。
叶胥想着工部尚书的满头乌发,顿时丧失了斗志,就算是他万般努力, 也没有机会成为工部尚书, 也不知这以后是他先辞官还是工部尚书先升天。
既然现在不能摸鱼,那就好好干。叶胥想。
倒也不愿他在户部整日想着摸鱼,叶胥在收到调令的第一天, 他也是满怀斗志, 想着在户部干出一番成就, 实在是户部的工作环境太过懒散。
作为六部中唯一一个掌管银子的部门, 他在户部工作时, 很是悠闲,时间长了,就丧失了斗志。
而工部却不一样,作为国家的技术部门, 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属于自己的项目,若不是可以关注某人的去向,根本找不到人。
工部的官员们,不是在做图纸,就是下去在捣鼓一些利民利国的事情。
因此,身为工部的一份子,入职不到三天叶胥就忙的脚不沾地。
叶胥觉得自己在户部时,把属于工部的闲暇时光,一并休完了。
忙了这些天,躺在床上的叶胥甚至开始有些想念自己在户部任职时,品茗赏画的日子了。
现在想来,当时他在户部时,除了坐着看公文之外,好像并没有什么体力活,不像现在这般不仅要自己画图纸,还要自己动手做。
当时的他是怎么想的,整天觉得自己看公文没劲,着实有些大材小用,若是自己有穿梭时光的能力,他高低要给当时的自己一巴掌,打醒之前那个无比兴奋的自己。
让你想干事,好了,现在事情有了,累的饭都来不及吃。
*
因为叶胥怕别人弄坏了自己的成果,免得功亏一篑,只要是叶胥负责的东西,他全是亲自动手。
叶胥靠着自己强大的动手能力和在后世接受到的知识,生产了一些现如今没有的器具。
例如纺机车,犁具,虫梳,不仅如此,叶胥还改良了水车。
他生产出的这些农具,实验之后,发现确实大大的提高了粮食的产量,也减少了百姓们的劳动,很快便推广了下去。
在交通上,叶胥把现代生活中常见的水泥也生产出来了。
因着时间有限,工部也只是把京城附近的道路休整了一番,至于茅荣郅决定全国推广下去,那就不是他该负责的了。
因此,叶胥在工部官员中,也是很有威望的,不仅是叶胥满脑子的奇思妙想,还有是叶胥从不吝啬自己的想法。
不为别的,因为只要是别的官员在技术上卡壳了,一般都会去找叶胥,叶胥也会毫无保留的说出自己的建议。
根据叶胥的建议进行更改,项目的成功率大大提高了不少。所以叶胥也是工部官员中人际关系最好的一个。
叶胥在工部的一番举措,自然瞒不过工部尚书的眼睛,想起之前陛下与自己的对话,他心中叹了口气:若是这样的人才能一直留在工部该多好。
虽然知晓叶胥不可能一直留在工部,但工部尚书也没有苛责叶胥。
毕竟这样一个人才好好用的话,能给国家带来不少妙处。
他是寒门出身,身后没有世家大族撑腰,读书做官也是为了百姓。
现在遇上同是穷苦出身的叶胥,工部尚书自然起了惜才之心。
总之,叶胥在工部的表现不止是工部的官员满心欢喜,皇上也满意。
茅荣郅看着今年因着税收而充裕不少的国库,连着几天嘴角的笑容都没有消下去。
虽说身为天子,应当隐藏自己的情绪,可看着白花花的银子将国库填个半满,茅荣郅着实是忍不住。
这还是他践祚以来,第一次见国库有这么多银子。
茅荣郅此时腰杆也硬了不少,心想:这下就算是边疆有异动,他们也算是有还击的底气了。
叶胥在工部任职,大多数人都很是满意,唯有陶青这个枕边人,看着叶胥眼下的乌黑,一脸心疼。
彦夜时分,万籁无声,陶青手执灯笼,散着乌发,披着外衣,放轻了力道,推开书房的门后,就见叶胥依旧点着蜡烛,神情专注的在纸上写写画画。
连陶青推门而入都不知晓。
陶青见叶胥晚膳时,只是随意扒拉了几口,就一直待在书房,很是担心,生怕叶胥的身体出个什么好歹。
眼下已经是夜阑人静之夕,叶胥竟然还没有入睡,他有些不放心。
方才陶青去两个小家伙的房中,见小家伙们已然熟睡,才来书房。
见叶胥今日连自己到书房都没有发现,便将手中的大衣披在了叶胥的肩上。
叶胥察觉到肩上传来的触感,手上的动作一顿,转头就看到了抓住大衣的手,他抚上陶青的手,轻声道:“怎的还不睡?”
陶青听到叶胥关心的话语,垂眸不语,似乎在赌气。
见陶青不说话,叶胥心中了然,很是自觉将手中的炭笔放下,抱起身后的陶青,道:“那我们先就寝。”
陶青双手搂住叶胥的脖颈,像是满意,但有些羞涩道:“嗯。”
叶胥轻笑,惹得陶青红了耳尖。
叶胥躺在床上,不到一刻钟,便呼吸平缓,陶青借着不甚明亮的烛光,看到叶胥疲惫的面容,不由得有些发愁。
自叶胥去工部任职之后,便整天忙得沾床即睡,也不知这工部怎的就这般劳累。
陶青不懂朝中的事情,便向莘欣然打听,过了两天之后,莘欣然却说,荀文林也不知为何叶胥的职务跳动这般大。
也是陶青问错了人,若是陶青向邹星渊请教,些许有些眉头。
可邹星渊与朝中的官眷不熟,整日在€€王府中,也不出门,自然与陶青不相熟。
自叶胥在工部任职后,小家伙们便许久没有见过阿父了,心中自然有些想念。
所以昨日他见两个小家伙想去寻叶胥,便允了小家伙们的提议。
他心中知晓小家伙们在叶胥心中的地位,知晓叶胥不会拒了小家伙们的请求。
陶青想着:叶胥应当能借着这个机会休息一下。
谁知,等陶青去时,却发现叶胥已经趴在书案上睡着了。
而两个小家伙乖乖的在书房中一人捧着一本书看,并没有出声打扰叶胥。
终是没有忍住,陶青上前用手指轻描叶胥脸上的轮廓,眼中既是心疼又是无奈,也不知这工部的事务怎的这般多,竟累的趴在桌子上便睡了。
许是叶胥的在工部的表现极好,他只是在工部待了一年半的时间后,一道圣旨下来,叶胥便被派到了兵部。
叶胥看着手中的圣旨,眼中的茫然很是明显,似乎不知为何自己在工部做的好好的,又被调到了兵部。
明明他将手中的事情完成的极好,现在京城的主道也变成了水泥地,无论何时,京城都是干净整洁的。
暴雨时节后,也不用担心京外百姓把主干大道弄得泥泞一片。
叶胥自觉在工部干的尚可,怎的又被派到了兵部,他满心疑惑。
叶胥回想起自己回到京城任职后,部门的调动,心中不由得猜想:该不会自己在兵部做了一段时间之后,还会被调到别的部门。
此时叶胥心中的猜想无人可知,也无实可证。
于是当在叶胥在兵部兢兢业业的做了三年后,再次被调到礼部时,叶胥已经调整好了心态。
收到圣旨时的叶胥面上波澜不惊,心中静如止水,反正已经猜到了的结局,他丝毫不意外。
没事,反正都是做官,只要能做些实事,在哪都一样...个屁。
到了礼部,他还要重新适应,重新面对不同性格的人,适应不同性格的顶头上司。
叶胥心中无声的反抗无人知晓。
*
上一篇:死鬼老公,爆点金币?
下一篇:在夫郎文学里疯狂赚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