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娇夫的首辅大人 小娇夫的首辅大人 第128章

作者:阿杜行 标签: 生子 天作之合 朝堂之上 轻松 穿越重生

  若是问为何这次叶胥在兵部做了这么久,实在是叶胥这人对兵械的管理自有一套章法,兵部尚书遇到一个对兵器制造有想法的人,自然是捧在手心里,不愿放开。

  茅荣郅两年前就想把叶胥调到别的部门重新掌握一下礼部的流程,可兵部尚书死活不放人。

  他还在茅荣郅面前口口声声的保证:叶胥在兵部待的越久,越能想出新的武器制造。

  茅荣郅听过之后,想起叶胥之前为官的事迹,觉得有道理,于是便允了兵部尚书的提议。

  叶胥为官十几载,也不过是文官,均是与公文打交道。

  来到兵部之后,面对一些身强体壮的武官和眼花缭乱的冷兵器,叶胥花了好一段时间适应。

  因为叶胥按照之前文官的那一套,同僚说一句话,自己还要思索一下,这话中的深意与武官相处。

  结果可想而知,闹了不少笑话。可武官与文官不同,肚子中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绕,他们是有什么就说什么。

  使得叶胥之前的那一套不太好用,花了小半个月,叶胥摸清了兵部官员的处事风格后,叶胥在兵部的生活便游刃有余了起来。

  除了兵部尚书是个滑不溜€€的老狐狸外,其他的官员都是一根肠子通大脑。

  兵部的官员们都是实打实的功绩,心中除了领兵打仗外,没有太多的花花肠子。

  叶胥与他们相处起来,自然轻松了不少。

  刚进兵部时,叶胥就被兵部尚书派到了兵械管理那,原因很简单,兵部尚书明确的告诉叶胥道:既然你在工部能想出那么多新点子,那同样也一定也能制造出威力更大的武器。

  叶胥想起自己不久前看到这次边疆冲突,我方人员的伤亡,他顿时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一些。

  进了兵部的武器库,了解了现如今兵器发展的水平,叶胥在此的基础上,稍稍的改进了一下,提高了这些武器的杀伤力。

  力求能在最小的限度内,给敌人造成最大的伤害。

  虽说叶胥将心思全部放到了武器的制造上面,但他也有自己的底线,至少像是热武器的东西,叶胥没有生产出来。

  因着热武器的杀伤力不是现在这个时代该有的,为了尊重现有的制造技术,叶胥制造兵器时,自然是围绕着冷兵器。

  既然是冷兵器时代,那就不要打破现在这个安定的局面,毕竟千年之后,大家都是一家人。

第174章 毕竟热武器的威力别人……

  毕竟热武器的威力别人不知, 叶胥可是心底明清。

  于是在叶胥负责兵械管理时期,边疆官兵们的伤亡下降了不少。

  兵部尚书看着手中底下官员递上来的折子,看到将士伤亡下降明显时, 心中大喜,心想:他果然没有看错,叶胥这小子心中的鬼点子确实不少。

  随即将这一消息写折子禀告给皇上。

  将士们的伤亡这般低,保护的可能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希望, 还是国家富强的底子。

  等叶胥到礼部任职后, 有兵部的同僚关心的问道:“叶大人, 今日怎么没见你上值?”

  叶胥抬眼看那人脸上的神情,瞬间就想起了自己之前从户部调到工部,又从工部调到兵部上值的第一天。

  那时也像这般,有之前的同僚前来询问自己,为何一上午不见自己。

  叶胥只好与之前那般回道:“以后我便要在礼部任职了。”

  兵部的官员似乎没有那么多的心眼,与之前的官僚别出无二的问道:“为何调到了礼部?”

  现在算算, 叶胥在兵部待够了三年, 是应该调任,可按着叶胥在兵部取得的成就,理应升职, 怎的被调到了礼部。

  叶胥心想:现在只是被调到了礼部, 可能等他在礼部待上几年后, 下一个就是刑部了也说不定。

  叶胥对于自己在别的部门干不长久的原因, 自己也不知晓, 只好搪塞道:“圣旨下来了,说要去礼部任职。”

  “原来是这样。”那官员有些憨厚的挠了挠后脑勺。

  兵部的官员不会说一些场面话,只是坐在叶胥身侧用饭。

  既使这人不说,叶胥也知晓他是什么意思。

  叶胥心中叹息, 若是可以,他也不想这般不长久,总是换来换去的。

  礼部的事宜与之前几个部门要无聊的多,因着明年才是科举,现在属于仲夏时节,因此属于科举的事宜,现在开始准备太早。

  而由于先帝的荒淫无道,百姓民不聊生,所以,现如今国家的实力并没有达到让附近国家进行朝拜的地步,对于外交的事宜,礼部自然不用准备。

  现如今皇子和公主的年纪都没有达到成婚的地步,如此这样,礼部就又少了一项事宜。

  况且,现如今天下太平,国泰民安,并没有大型祭祀要举办。这般算下去,整个礼部都无比悠闲。

  因此,辗转了这么多部门,只有礼部是最悠闲的。

  叶胥上任之后,与礼部官员一样,整天摸鱼,对于叶胥并不担心被上司发现,因为叶胥发现礼部尚书在小憩。

  顶头上司都这般,他们下面的官员自然是学的有模有样。

  其实叶胥也不想这般的,毕竟他之前在兵部忙得不可开交。现如今突然闲了下来,他一时间还有些不适应。

  叶胥并没有在礼部闲多久,就又忙了起来,因为次年二月便是会试。

  由于现在礼部的人员都比较闲散,不知是不是因为叶胥是新来的,还是别的什么原因,礼部尚书竟然让叶胥一个新手参与今年科举考试准备工作。

  叶胥对此很是震惊,着实是没有想到这么重要的事情,竟然这般草率的交给他一个新人。

  叶胥起初还以为这般有关国家社稷的事情,应当找一些资历老的官员来。

  既然任务已经分配下来了,叶胥只好捏着鼻子闷头干。

  于是叶胥又开启了忙忙碌碌的生活。

  往日里,叶胥一到家,陶青定然是在家中等着他,若是两个小家伙有空,也会跟着陶青一起等他下值回来。

  可今日叶胥到家时,发现家中的氛围似乎有些不太一样。

  暂且不说陶青今日竟然破天荒的没有等他,就连平日里在院中忙碌的小厮们也不见身影。

  但空气中洋溢着的欢喜是藏不住的。

  叶胥心中好奇:难不成是家中来亲戚了,怎的这般喜气洋洋的。

  叶胥怀揣着好奇心,踱步走进才发现:他们一大家子都围着一个及冠的少年说话。

  尤其是陶青,陶青还拉着那人的手,眼眶红红的,但脸上还是能看出欢喜。

  但叶胥的注意力停在陶青竟然拉别的男子的手上,方才漫不经心的眼睛瞬间变得犀利了起来。

  叶胥此时心中别无他想,他只想弄清这少年的身份,这究竟是何人。

  竟然被他夫郎拉着手,这还不算是重点,重点是这男子竟然不躲开,难道他不知晓男子和哥儿授受不亲吗?

  叶胥心中气急,但还是忍着性子,观察具体的情况。

  等叶胥走进,沉浸在情绪中的陶青并没有发现,还拉着那男子的手说着什么。

  还是叶岁桉仿佛感受到了什么,转头就看到了走进的阿父。

  叶岁桉惊喜的唤了一声阿父,叶胥点了点头。目光继续盯着那少年。

  陶青听到声音后,发现是叶胥下值回家了,拉过叶胥给他介绍来人道:“这是我阿弟,他明年春天要参加会试,便提前来了。”

  叶胥一听,原来是小舅子,怎么不早说,差一点就闹出一场乌龙。

  叶胥的眼神瞬间变得温和了不少,又恢复了那副温润的模样,开口道:“小廷竟然这般大了。”

  然后像是很贴心的对陶青道:“既然弟弟来了,给他安排院子了吗?”

  补充道:“要一个安静些的院子,有助于他复习功课。”

  陶青点头,示意自己知晓道:“院子已经安排好了,小廷的东西已经放到院子中了。”

  “我们兄弟俩许久未见,此时说说话。”

  叶胥也没有打扰他们兄弟二人话家常的时间,毕竟陶青这么多年没有见过陶父陶姆,心中万般想念。

  现在在京城能见到陶廷,陶青定然心中万分欢喜,现在既然有时间了,叶胥也不准备打扰他们兄弟这好不容易得来的时间。

  之前叶胥在外地为官,因为回家的路途遥远,陶青一次也没有回家看过。

  之前原本打算回京的路上到老家看一眼他们,可回京的时间太赶,根本来不及回家见一眼陶父陶姆他们。

  等回京后,叶胥也没个安定的时候,隔个两三年,就会有职位的变动。

  因此,陶青既使心中万般想念,也没有时间回过一次家。

  虽然陶青时常与他们写信,没有断了联系,可写信自然不如相见来的真实。

  现在陶廷来京考试,他们才有机会见上一面。

  叶胥见兄弟二人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便转身离开,给他们独立的空间。

  临走时,还把两个小家伙带走了,他怕小家伙留在这里问东问西的,打乱陶青想说的话。

  叶胥走了一段路后,才反应过来,既然陶廷要参加此次的科举考试,那这次的礼部尚书交代的事情,他应当是没有资格参加的。

  叶胥回过神之后,想着:幸好礼部准备的比较早,这才刚刚开始,若是陶廷真的年后来,还不知他能不能参加今年的考试呢。

  叶胥想起来就一阵后怕,还好发现的早。

  想着:等明日上值后,他便同礼部尚书说明这一事实。

  既然陶廷参加此次科举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他身为陶廷的亲人自然是没有机会参与这次的准备事宜。

  叶胥心中纳闷:也不知这礼部怎么搞的,他不知晓自己有亲人要参加这次的科举,难不成礼部的人还不知晓吗?怎么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同时叶胥还有些暗爽,那这般看来,他岂不是又能悠闲一阵子。

  叶胥走着走着就走到了后厨,顺便交代他们晚膳准备丰盛些,今天有重要客人来。

  后厨听到叶胥的话点了点头,他们早就收到了消息,说是主姆的弟弟来京城参加科举,叶姆已经同他们交代过了要好好准备晚膳。

  叶胥见伙夫们忙得不可开交,也不打算在这里添乱,转身离开了此地。

  转身后,叶胥发现两个小家伙竟然一直跟在自己的身后,他方才在想事情,便没有注意到两个小家伙的脚步声。

  他还以为小家伙们跟着他出客堂后,便离开了呢,谁承想,竟然一直跟着自己。

  叶胥见两个小家伙低着头不说话,就知晓他们定是有话要说,问道:“怎么了?”

  叶岁桉首先开口道:“阿父,我们为何从未见过舅舅?”

  叶胥知晓小家伙们话中的意思,应当是为何他们之前没见过舅舅,可是到了京城后,为何等到现在才见到。

  叶胥解释道:“你们舅舅按理说应当几年前就该来的,可是前几年他感染了风寒,一直未好,便错过了当年的考试,等休整好了后,又重整旗鼓,准备今年参加考试。”

1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