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娇夫的首辅大人 小娇夫的首辅大人 第139章

作者:阿杜行 标签: 生子 天作之合 朝堂之上 轻松 穿越重生

  最后还是邹星渊给茅祺瑞解围道:“已经请了大夫,大夫说多休息就好。”

  “不是什么重病就好。”叶岁桉将心放到肚子里。

  邹星渊见话马上就掉在地上,开口道:“不知你们选的怎么样了?”

  叶岁桉和叶岁锦二人拿着一模一样的发带,道:“已经选好了。”

  邹星渊看着两个一模一样的发带,虽然不理解为何二人非要一样的发带,但还是付了碎银给摊主。

  叶岁桉见此,想要阻止,他们身上有银子的,出门时,阿姆塞了不少,能把这摊子上的所有发带都买下。

第185章 他身上有银子,怎么好……

  他身上有银子, 怎么好意思让邹星渊付钱,占长辈的便宜,这于理不合。

  叶岁桉刚想开口阻止, 就被邹星渊摁下了,邹星渊牵着叶岁桉的手,安慰道:“用不了多少银子,就当是阿叔送你们的, 也不贵重。”

  叶岁桉见邹星渊这样说, 深知长辈赐, 不可辞的道理,也就没有再推脱。

  付了钱后,邹星渊便拽着恋恋不舍的茅祺瑞离开了。

  不知情的小家伙们还以为邹星渊只是单纯的来打声招呼后,专门给他们送银子的。

  看着茅祺瑞略带着欢快的背影,叶岁桉有些摸不着头脑。

  被两个小家伙拉着逛了一整天,陶廷的精力终于消耗殆尽了, 回到叶府后, 他觉得自己的双脚已经没了知觉,强撑着用了晚膳,之后躺在床上便睡的不省人事。

  陶廷临睡前还在想:也不知那两个小家伙怎么这么有精力, 逛了那么久, 还有些意犹未尽的模样, 也不知小家伙是吃什么长大的, 身体素质这般好。

  逛了一整天的小家伙们顶天了也就是觉得有些脚酸, 不会像陶廷这般,累的倒头就睡。

  他们今日本就是为了消耗陶廷的精力,生怕他有时间胡思乱想,因此, 他们二人牟足了劲的带着陶廷到处逛。

  因为叶岁桉和叶岁锦每日都有习武的习惯,时间长了,身体素质不是陶廷一个整日坐在家中读书的人能比的,他们自然不像陶廷这般累的抬不起手。

  陶廷这一觉睡得非常好,一觉睡到大天明,还觉得不够,又睡了个回笼觉,他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后,总觉得自己忘了什么。

  最后,还是陶青让人叫他,他才起来的。

  若不然,陶廷定会错过进宫的时间。还是陶青多留了个心眼,一早便让人唤他起来。

  陶廷这才没有晚到。

  等陶廷迷迷糊糊的醒来后,就开始急匆匆的穿衣、洗漱,生怕自己去的晚了,他急得连早饭都没来得及吃,便走了。

  还是陶青最后塞给他两个包子,让他留在路上吃。

  陶廷在路上吃了几口后,后知后觉的才发现原来今日是宣读昨日名次时,缓过神来的陶廷,心中叹息:也不知他这次怎么样。

  陶廷依靠在马车上,他想:再差应该也是在一甲内。

  马车晃晃悠悠的到了皇宫,陶廷就跟着一众读书人进了宫,换好衣服后,便去了大殿宣听名次。

  结果不出意外,一甲第四名,陶廷知晓这个消息后,心中很是高兴的想:这个成绩已经很不错了,他很知足。

  这个成绩代表他最起码不用外放做官,若自己名次不理想,外放了,他父姆的安置又成了一大难事。

  陶廷觉得他们的年纪不小了,将他养育成才已经很是不易,若是独留他们二人在老家,他的良心着实过意不去,再者说,单独留他们两个老人在老家,他实在是放心不下。

  若是让他们跟着自己去外地,陶廷又怕路途遥远,途中劳苦,他们二人身子受不了。

  眼下这个局面就很不错,将二老接过来之后,大不了他在京城先熬些时日,等过了这一阵就好了,总归不会苦太久。

  宣读完名次后,下一步便是赐官职,陶廷跪在大殿上,如愿的听到了自己留在京城消息。

  因为是低着头,他脸上的笑容自然无人察觉。

  中了进士的陶廷,出了宫的第一件事,是准备回乡把父姆接回来。

  陶廷离开京城的时候,陶青就已经开始着眼挑京城的宅子了,若是不出意外的话,等陶廷、陶父和陶姆回到京城时,宅子应当已经安置好了。

  当然,陶廷手中的银子自然是不够的,依照陶廷的说法,他是先准备在京城中租赁一所小院子先凑合着住,等他手中有了闲钱,再买宅子也不迟。

  可陶青不愿,依陶青的话来说是:阿父阿姆来到京城一次不易,若是不能再像在老家时那样舒适,是他们做子女的不是,别的不论,先买了宅子再说。

  这个银子他出,叶胥外出做官的这些年来,他在外地,没尽一份孝心,这次就当是他孝敬父母一次。

  陶廷知道陶青写话本有钱,可那总归是他自己挣得润笔费,一笔一笔着实是辛苦。

  他说什么都不愿意,本想推脱掉,可陶廷见陶青态度如此果决,那架势谁来了都不好使。

  陶廷推脱不掉,也就同意了,若是他不同意的话,他哥心中一定会更加自责,本来就十几年没有见过父姆,未曾尽过一分孝心,若是这次还不同意,陶青心中定会更加愧疚。

  但陶廷也知晓他哥这是在借着阿父阿姆的名义帮自己。

  可这次确实是陶廷想的多了,陶青确实是想着给陶父陶姆在京城买座宅子,陶廷只是沾了陶父陶姆的光。

  买的宅子自然是写陶父陶姆的名字,陶廷最后也只是住在里面。

  见陶廷同意,陶青脸上的笑容再次出现了。

  这次的回乡之行,并非是陶廷一个人,陶廷临走时,还带着两个小家伙。

  本来陶青听说这次回乡,小家伙们也要跟着去,他实在是不放心,小家伙们长这么大,从未离开过他身边,现在要离开这么久,陶青心中不愿,不想让他们去。

  见阿姆不同意,小家伙们便开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口口声声说:自己自出生起,便从未见过姥爷他们,他们此次只是想去看看他们,顺便看一下阿姆自小生长的地方,看一眼他们素未蒙面的故乡。

  陶青见小家伙们立场明确,还言之有理,便也随他们去了。

  于是,对此事一无所知的茅祺瑞知晓了这个消息后,恨不得快马加鞭赶上他们,可为时已晚。

  那时又逢春猎,身为皇室子弟的茅祺瑞必须参加,就这样茅祺瑞再一次过上了时隔几个月没有见到过叶岁桉一面的生活。

  在叶岁桉离开的这段时间,茅祺瑞只要闲下来,就开始算着日子叶岁桉什么时候能回来。

  在回乡的途中,每当队伍要停下歇息时,叶岁桉和叶岁锦总是会跟在陶廷身后很是好奇的询问道:“舅舅,我们这是到了哪里?”

  等陶廷说了他们此时具体在什么地方时,两个小家伙又会跟在他身后追问:“那我们还有多久能见到姥姥和姥爷。”

  陶廷不会敷衍他们说快了快了,总会认真的在心中思索路程,然后给他们一个准确的答案,得到答案之后的叶岁桉和叶岁锦就会暗自开心一阵。

  等叶岁桉和叶岁锦跟着陶廷他们回乡不久后,京城的春猎就开始了。

  叶胥身为礼部侍郎,自然是有资格带着家人一同前来的。

  叶父叶姆觉得折腾,便没有来,因此,此次的春猎,叶家只来了叶胥和陶青两人。

  每次春猎,都是茅祺瑞每年最为期待的日子,不为别的,因为这样他就可以在春猎时,光明正大的同叶岁桉一起狩猎。

  不用绞尽脑汁的想借口,约他出来。

  在春猎时,他可以随时见到叶岁桉,就算是说不上话,也能远远的看上一眼。

  若是条件允许的话,他们甚至还可以一同走走,就着刚长出来的枝丫,有时,还能看到路边刚长出来较弱不知名的小花。

  当然他们也只能走走,即使这样,茅祺瑞也很是满足。

  可今年,当茅祺瑞满怀欢喜的寻叶岁桉时,却被陶青告知:叶岁桉前些日子已经随着他舅舅回乡去了。

  一个晴天霹雳,于是,茅祺瑞一颗少年的心就这般轻轻的碎了。

  陶青见像失了魂一样的茅祺瑞临走前还不忘礼貌告别的模样,弄得他有些心里不安,弄得他像是棒打鸳鸯的坏人一般。

  陶青看着茅祺瑞失魂落魄的背影,不由得有些伤感。

  一阵风拂过,吹乱了陶青的发丝,也吹散了陶青发散的思维。

  他轻轻的摇了摇脑袋,仿佛这样就能将脑海中的想法甩了出去。

  而站在不远处正与官员交谈的叶胥分出了两分注意放在陶青身上,这次的春猎,两个会武的小家伙没来,陶青只带了两个贴身小厮,叶胥不放心,生怕陶青遭遇什么不测。

  此时见陶青无缘无故的摇头,以为是陶青身子不适,叶胥自然焦急,匆匆的交代了同行的官员几句后,便离开了告别。

  朝着站着的方向急匆匆的快步走了过去。

  叶胥快步走上前,包裹着陶青的手,担忧的问道:“可是身子不适,要不要请太医来瞧瞧?”

  陶青方才只是低了下头,没想到方才还与同僚交谈的正好的叶胥竟然过来了,有些好奇的问道:“你方才不是正与同僚在说话,怎的过来了。”

  叶胥眼中带着关切的,浑然没注意陶青的问话,心思全放在陶青身上,语气有些急的问道:“方才看你身子好像有些不舒服,便过来了,你身子可还好?”

  陶青知道是闹了个乌龙,道:“无事,只是方才见€€王家的小儿子来寻桉桉,知晓桉桉不在,灰头土脑的离开了。”

  叶胥有些敷衍的点头,他有些不想听那个整天想着入赘小屁孩的事情。

  可叶胥的敷衍丝毫没有打扰到陶青,陶青继续兴致勃勃的输出道:“依我之见,我觉得那孩子对桉桉是真心的。”

  叶胥不想听陶青说这些,牵着陶青的手往帐篷走,边走边转移话题道:“也不知小廷和桉桉他们此时现在他们是否到了家?”

  陶青果然被叶胥转移了注意力,不再说茅祺瑞的话,接道:“算算时间,应当也快到了。”

  二人的话题好像到此就结束了,最后陶青像是想起了什么一样,抬头看向叶胥道:“你方才离开,应当不会造成什么影响吧?”

  叶胥道:“无事,方才只不过在叮嘱他们加强附近的保卫工作。”

  陶青见叶胥这样说,还是有些不放心道:“我身子无恙,你先去忙你的事情吧。”

  陶青虽然对政事上不太了解,可他也知晓,现在皇上手下的几位皇子已经长大了,长成了野心勃勃的样子。

  他生怕这几个皇子在春猎时弄出什么幺蛾子,到时候连累了叶胥这个负责相关事情的人。

  叶胥为了此次春猎,每日都在书房待到子时,若不是自己去叫,他恨不得能在书房熬个通宵。

  陶青自然知晓叶胥对此次春猎的上心程度,若是因为自己,产生了什么差错,陶青想:他应当不会原谅自己。

  被陶青赶走的叶胥,没有像往常一般死皮赖脸的留在陶青身边。

第186章 反倒是去忙了公务,叶……

  反倒是去忙了公务, 叶胥被陶青赶走后便寻了方才一起谈事的官员,将他刚想出来细枝末节的不足之处补上,并着重交代应当注意哪些。

  叶胥说的认真, 底下的官员用心记着,自己忘记了什么,若是到时一不小心出了什么错处,他们所有人的脑袋全部都得移位。

  一整个白天, 负责春猎的官员, 每个人的心弦都紧绷着。

  叶胥这一去, 直到晚上点了篝火后,才回来。

  点了篝火,帐篷外慢慢的便热闹了起来,天色暗了下来,原本外出打猎的少年儿郎们也都回来了。

  此时的台上,太监们正在报谁狩的猎物最多, 最珍贵。

1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