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权将的顶级拉扯 与权将的顶级拉扯 第4章

作者:六个瓜片 标签: 古代架空

  他越说闻燕雪的脸色就越难看,听到最后简直黑若锅底。李晟飞快地闭嘴,不再言语。

  闻燕雪再次凑近,李晟这回不敢再阻拦,闻燕雪却没再强迫他,而是在他衣领处嗅了嗅。

  李晟不解地眨了眨眼,回过味儿来后,他抬起胳膊在腋下和袖口处闻了闻,闻燕雪只觉得他那副情态简直和狗没什么两样,李晟讪笑道:“侯爷,外面实在是太冷了,您大人有大量......”

  哗啦一声,一只强有力的手勾着他的腰带,将他整个人提起扔到了水中。

  李晟下意识地去抓他的手臂,他的手掌撑着闻燕雪结实的胸膛,掌心下一片温热,心脏强有力地跳动着,皮下的血液沸腾翻滚,叫嚣着欲望。

  李晟手足无措着,一双手不管放哪儿都不合适,他只得悻悻地放开了手。

  “侯、侯爷,你要干什么?”他垂着脑袋,不敢抬头看,更不敢向下看。

  闻燕雪上半身微微靠近,他舔了舔唇,舌尖抵着尖利的虎牙。一双狼目凝视着李晟的脖颈,湿了的发如水藻般缠绕在那里,不经意间可窥见一节若有似无的茭白。

  他身上水珠未干,身上每一处起伏都清晰可见,李晟的脸有些发烫,他恨恨地想,我明明不是断袖,床笫之事也没少经历过,做出这幅羞答答的情态又给谁看。

  李晟闭上眼,已经做好了被轻薄的准备,可闻燕雪只是盯着他看了一会儿就失去了兴趣,把一块儿巾帕扔他脸上,冷冷道:“洗干净了就出来。”

  这是什么帕子?不会是闻燕雪的擦裆帕吧。李晟在心底咒骂不休,好你个闻燕雪,软硬不吃,还让人用他洗过的洗澡水。闻燕雪没再看他,转身便走出了屏风。两个老婢女提着热水走了进来,也不知在外面等候了有多久。好在闻燕雪没让他用那桶水,热水也是早就备好了,还备了一套衣裳。李晟洗干净身子后,将衣服放在身上比划着,穿在身上觉得有些大,他草草地系了腰带,趿了鞋子走出去。闻燕雪已经做好在那里等他了,他长发未干,披在肩膀上。

  桌子上摆了一些吃食,李晟晚饭还未用过,闻燕雪这个主人家不至于吃什么野菜糙米,他心里不由得对这顿饭期待了起来。

  闻燕雪见他一副唯唯诺诺的模样,心里只觉得有些好笑,他冲着李晟招招手,“你愣在那里做什么,还不快过来。”

  李晟把方才那些短暂的不愉快抛诸脑后,颠颠地过去,见闻燕雪没什么吩咐,便在离他最远的地方坐了下来。

  闻燕雪好像皱了皱眉,但也没说什么。

  李晟一见满桌绿油油的菜色,心中情绪大起大落,高高抛起又狠狠摔下来。闻燕雪见他神色几番变化,忍笑道:“怎么?饭菜不合你的胃口?”

  李晟执筷夹了一根绿汪汪的菜,僵着脸吃了下去。他做了二十多年的王孙贵族,一举一动自然是行止有度。闻燕雪好整以暇地看着他,忽然冷不丁道:“你怕我。”

  李晟的笑快要挂不住了,他艰难地将咽了下去,实话实说道:“嗯。”

  他觑了眼闻燕雪,小声道:“是有点。”

  闻燕雪顿了顿,眼底的情绪是李晟看不懂的。他细细回忆思索了一番,说道:“你以前的神气呢,怎么如今见了我,竟是这副模样......”

  忽然提及少年时,李晟身子一僵,有些尴尬道:“此一时,彼一时。”

  两人没再说什么,闻燕雪似乎也没了和他搭话的心思。这顿饭两人吃得心思各异,心中各有各的打算。

  吃完饭后,该就寝了。闻燕雪率先钻进了被窝,掀起被子一角拍了拍,那意思再明显不过。李晟有些踯躅,不敢过去。他的屁股上次被捅得狠了,到现在还没好。

  闻燕雪讥笑道:“不碰你,快些滚过来。还是说,你想去外面睡?”

  李晟能屈能伸,又颠颠儿地晃了过去,无比听话地钻了进去。闻燕雪信守了承诺,果真没有碰他。李晟却睡不着了,他盯着闻燕雪的侧脸开始胡思乱想。

  这几日闻燕雪定然是累狠了,不然不可能一沾枕头就睡着。李晟往一旁挪了挪,想离他远一点。过了一会儿,又挪了几寸。

  “再乱动,我就打断你的腿。”

  “好个直娘贼,不是睡着了吗?”李晟当然不敢这么说,他低声道,“哦,我晓得了。”说罢,再不敢动弹半分。就这样一动不动,两人相安无事,李晟竟在不知不觉中睡了过去。

  第二日,乾阳宫。

  太后王氏端坐在宝座之上,牡丹凤凰纹簪长长的凤尾流苏点缀在白腻的额间。太后今四十有五,眼角仅有几道细纹,白皙的脸若银盘,端的是威仪雍容。在她右手边下座跪着一个美貌的宫妃。她低垂着头,只能隐约看到轮廓秀丽的侧脸。她身着一袭素白宫袍,身旁依着她的是一个约莫八九岁的男孩,正不安地牵着她的手。

  左手边的中年男子一身绯红色补服,长须清然,手执笏板,目不斜视,老神在在坐在那儿。殿内还有几位臣子,皆是元贞帝在位时提拔过的肱股之臣。

  当今太后并非雍灵帝李微的生母,皇帝横死,在她身上也看不出多少疲态来。太后垂着眼,不动声色地打量着众人,居高临下,似能将一切汹涌的暗流尽收眼底。

  半晌,上方之人才用宽和轻柔的语气道:“地上凉,庄妃也莫要再跪着了,赐座吧。”

  “臣妾谢过太后娘娘。”跪在地上的女人抬起一张粉黛未施,却清雅绝俗的面庞。她拉着手中的孩儿坐到一旁,低眉敛目。

  太后的目光在这对父女身上一扫而光,眼底闪过轻微的不悦,但这丝不愉快很快被她藏在深处。

  “此次闻家平乱有功,计功行赏当属头功。”

  闻亥拂袖,挥麈行礼,攸然而笑道:“太后言重了,当今之世战乱屡起,骄兵难制,为朝廷分忧,宴清四海,是闻家分内之事。”

  “太傅不必过谦,若没有你父子二人,我等焉能稳坐高堂,此番闻小侯爷也功不可没啊。”户部侍郎李朗拱手笑道,脸上的厚褶笑出一层又一层。

  “李爱卿说的是,我大雍江山国祚能绵长三百年,靠的便是诸位能臣。此次时运不济,遭此横祸,今后安定民生,晏安海内,需得仰赖诸位了。”太后这话说得情真意切,众臣只得连连称是,同时把目光投向一旁的孤儿寡母身上。后宫不得参政,庄妃本不该出现在这里。可她不仅在此,还带了一位皇子,这就比较耐人寻味了。

  闻姝柔顺地垂首不语,温柔娴静,秀目低垂。清秀的脸有些苍白,看起来只是一朵温婉无害的美人花。

  “哼,好一个治世之能臣,闻太傅倒是脸不红心不跳,能坦然受之。”

  闻亥听闻言并不恼,而是波澜不惊道:“仲怀兄此言何意。”

  出言者是太后兄长王甫,在朝中任参知一职。

  “哼,谁人不知从安西回京,快马只需七天即可。贼众不过千数人尔尔,北府军以一敌百,不过万数即可擒敌。闻家小儿却带了足足五万人回京!一路上走走停停,为的就是拖延时日,好坐收渔翁之利!如此包藏祸心,怎堪大用!”

  此言一出,众人不敢再言语,心中各自有了算计。

  大雍国运到了李微手里,飘渺难寻,又兼不施以明政,致使民怨四起。谁都没想到区区一些暴民组成的起义军,竟一路畅通无阻,朝着京城高歌猛进。一时间朝廷竟无可用之将,只得往边关连发几道召令,命闻燕雪回京勤王。

  眼见贼寇们气焰夺天,愈发嚣张,闻燕雪却不紧不慢。回京之路硬是让他走了半个多月,等到他回来之时,京城早已沦陷,人们死的死,逃的逃。

  李微身为皇帝,也无人去管他,竟被几个内宦活生生勒断了脖颈。

  此时,闻燕雪姗姗来迟,才开始漫不经心、指挥若定地清剿叛军。与久经沙场的北府军相比,这些叛军简直不成气候,很快便溃不成军,四散而逃。可知朝廷上下早已烂到了根里,禁军也只是一帮子酒囊饭袋而已。

  还未待闻亥开口,李朗便开口说道:“王大人有所不知,安西远在塞北,乃是苦寒之地。将士们常在关外,战事不紧时便圈地躬耕,军粮多半都赖以得之。此时正是秋收之际,若无军粮,来年与犬戎交战,将士们吃什么?更遑论乌孙对我朝虎视眈眈,虽说那蕞尔小国已对我朝俯首称臣,但仍不可小觑。所以军务繁忙些也是可以理解的,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李朗侃侃而谈,口若悬河,王甫赋性急躁,见他一个小小侍郎居然敢跟自己叫板,便勃然大怒道:“简直是胡言乱语!你懂什么叫打仗?你这辈子怕是连京城的城门都没踏出过半步,就敢在这里大放厥词!”

  李朗不急不躁,拱手相让道:“王大人所言极是,下官垂坐高堂久矣,碌碌无为,于军事自然是一窍不通。但我等不堪之材既然食大雍之禄,国难当头,就当思报国。若一昧置身事外,又与禽兽何异。”

  叛军兵临城下之时,不少大臣携家眷老小西奔逃窜,这番话显然是戳中了某些人的痛处。

  “你!”王甫颤抖着手,正要说些什么,上座的太后却率先发怒,只见她长眉倒竖,一掌拍向御座,怒声道:“这都什么时候了,本应该是€€力同心,还政清明的时候,尔等还要互相攻讦!”

  见太后发怒,王甫退了半步,他并未看向李朗,反而是恨恨地瞪了眼全程置身事外的闻亥。

  太后冷声道:“今日便罢了,有什么事明朝再议,众爱卿散了吧。”她看向一旁的庄妃,目光在触及她身旁的孩子时,不自觉地柔和了几分。“庄妃也累了罢,带着涵儿下去好好歇歇吧,这些天也劳你受累了。”

  庄妃施施然起身,柔声道:“臣妾谢过太后,这都是臣妾分内之事。”她身旁的李涵也端正了姿态,跟着行礼道:“孙儿谢过皇祖母恩。”

  等到人都散尽了,太后才缓缓闭上眼,略感疲惫地扶额叹息。她身后的内侍见状,忙上前伺候着,在她额首两侧的穴位不轻不重地按揉了起来。

  “唉,这朝中没了主事,太后娘娘也真是辛苦了。”

  “辛苦?哀家可是半分都不敢松懈。”

  内侍想了想,说道:“王大人会明白太后娘娘的苦心的。”

  “兄长糊涂啊。”王氏睁开眼,一扫之前疲态,“哀家自然知道他担心什么,可现如今担心能有什么用?”谁叫那李微子嗣单薄,后宫中仅有两个皇子和一个公主。另一个皇子还是之前李微在潜邸时,一个身份低贱的侍妾所生,自然是拿不到台面上来的。

  既便如此……王氏长叹一口气,说道:“这天下还能姓了闻不成?”

第5章 父子

  清秋已至, 宫殿上的琉璃瓦在煌煌白日的照耀下,仿佛覆上了一层薄霜。闻亥一身官服在风中飘然,李朗亦步亦趋地跟在他身后。

  闻府的马车早已候在宫门口,两人走近后,一只修长骨节分明的手从里面掀开了车帘,半遮半掩地露出一张桀骜不驯的脸,那张脸不冷不淡地看了过来。

  李朗上前施礼,笑道:“侯爷安好,下官这厢有礼了。”

  须知闻家以开国功勋受封为公爵,闻燕雪又在六年前凭借军功受封为侯,一门双爵位,荣宠无双,可见一斑。

  闻燕雪心不在焉地点点头,却不看他。李朗心领神会,冲着闻亥拱手道:“学生先告退了。”

  闻亥摆摆手道:“你且先去。”他弯腰钻进了轿子内,李朗离去后,父子二人相对无言。

  终于,闻亥率先打破了沉默,“我看你这几年是在外放野了性子,胆敢连朝廷的话都不放在耳里。”

  言语虽严厉,却没多少责备的意味。他阿爷本来就是个温文尔雅的性子,做什么都不紧不慢,也许是因为这几年在钦天监任官,又好求仙问道,气质愈发地淡泊遗世了。闻燕雪懒洋洋地斜靠在一只绣花软枕上,一双长腿在狭小的马车内交叠着,“您叫我来,就是为了问这个?”

  闻亥顿了顿,看向这个儿子的眼神复杂又深沉。他轻叹了口气,语重心长道:“此时正值多事之秋,你的一举一动都有人看着。京城不比北疆,行事多注意些,莫要落人口实。”

  闻燕雪漫不经心道:“哦?是今日议政时,有人与您说了些什么吗?”

  他摆出一副上天入地,谁也不放在眼里的模样。闻亥也不知该说什么好,他向来以明哲保身为处世之道。可如今的形势变幻无常,他这长子此番回京,可不是孤身一人,单枪匹马,城外足足驻扎着五万精兵强将。真有人想要在这个时候弹劾闻燕雪,也得掂量掂量。

  “此事暂且不谈,我今日叫你前来,确实有话要问你。”闻亥话锋一转,言辞忽然犀利了起来,“那日你回京勤王,为何不先去皇宫护驾?我听闻你拒不发兵,而是领了几百人从北门而入,你去了何处?”

  闻燕雪做出沉思的模样,他忽得一笑,“我还以为您已经知道了。”

  他这副轻浮无畏的模样,让一向以好脾气著称的闻亥忍无可忍道:“荒唐!就算他再不济,那也是一个王爷!”

  “王爷?”闻燕雪身子轻颤,发出低沉的笑声,他讥讽道,“侯非侯,王非王。您说的是哪门子的王爷。”君不君,臣不臣。叛贼作乱,竟无人镇守京城。而是在禁军的护送下,千乘万骑一路南逃。满朝文武,皆是一群沐猴而冠的尸位素餐者。

  闻亥知他说得有理,但语气并未因此缓和下去,“莫论他人如何,今后回了你的北疆,天高皇帝远,我自然管不着。但是只要你在这京城一日,便不要忘了你的一举一动皆是在给闻家抹黑。”

  闻燕雪面目表情地听着,闻亥见他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心中就气不打一处来,这话也不知有没有被他听到耳朵里去。

  此时闻燕雪想的却是另一回事,他阿爷这么一个看中门第脸面的人,若是让他亲眼看到被囚禁在院中的李晟,他究竟会作何反应?

  “一个废物罢了,他不见了人们只会拍手叫好,有谁会在意他去了什么地方。”说罢,他心底竟然浮现起李晟那副可怜兮兮,伏低做小的模样来,心中又是一股别样的感觉。

  马车一阵轻晃,国公府已经到了,两人下了马车,步行入府中。

  府内霜痕枫色,楼台亭榭都掩映在一片明艳的草木中。闻亥走在长廊下,长袖被风吹得翻飞起来,他不紧不慢地说道:“我已向太后请奏,让你在京中多待些时日。京畿匪患不绝,你多带些人去清剿。”无需多言,两人自是明白对方话中含意。

  “是。”闻燕雪淡淡应下,他的目光瞟向院中,神色变得有些恍惚起来,似乎是被这满园的景色勾起了什么久远的回忆,他顿了顿又道:“阿爷今日见过太后了,如今宫中情况如何?”

  “国无储君,如今朝中大事皆由太后主事。”闻亥停下脚步,回过身看了看身后意兴阑珊的长子,又接着道:“庄妃和三皇子尚安好。”

  闻燕雪道:“上次见涵儿,还是在五年前,现在应该也有这么高了吧。”他在腰间比划着。

  闻燕雪候在前厅,一直赖着不走。直到闻亥换上了一身道袍,手执麈尾飘然而至。他颧骨清瘦,面白有须,还真像一个不入凡尘的道士。闻家武将出身,族中子弟也多在行伍中历练,闻亥独然是个例外。虽说他在钦天监担任的是闲差,但处事圆滑有余,又有闻燕雪这么一个儿子。况且闻家世代承袭爵位,闻燕雪又以军功封侯,一门双爵位,任谁也不敢小瞧了这个仙风道骨,看似没什么威胁的男人。

  在他身后,跟着一个一身素净,面若银盘的妇人。天子新丧,天下素缟。

  “怎么还不走?”闻亥闻燕雪,似乎对他的停留颇感意外。

  未等闻燕雪说什么,一旁的妇人说道:“老爷也真是的,大郎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你又赶他走。”

  闻燕雪负手而立道:“好久没回来了,我想去看看阿翁和阿娘。”

  闻亥不在言语,而是转身入了堂屋。闻燕雪望着他飘然而去的背影,移开了目光。他父子二人有些时日未见了。每次见面都没什么话。也许是在更久以前,他父子二人就已经无话可说了。那妇人便是闻亥的续弦夫人姚氏,这场父慈子孝的场面,让她心神俱怡。

  她笑容可掬道:“大郎这次回来,打算在家中待多久,我好着人去收拾收拾你那屋。”

  闻家世袭公爵,可这世子之位却还是是闻燕雪这个嫡子的。他不仅是世子,还有侯爵在身。姚氏不止一次觉得闻燕雪是个眼中钉肉中刺,既然已经有了侯爵,又何必占着茅坑不拉屎,世子之位何不让给她家三郎坐坐呢。闻燕雪看着她唇边勉强挤出来假笑,心中忽然生起一个恶劣的念头,他也如出一辙地笑道:“这次回来便不走了。”

  果不其然,就在下一刻,姚氏的笑不自然地僵在了嘴角,闻燕雪笑容更甚道:“叛军不休,我此次回京奉旨平乱,少说也得留个一年半载。”

  姚氏知他这话说得并不是空穴来风,她虽是一个妇道人家,却也深知朝堂之中龙争虎斗的厉害。这父子二人,恐怕是要借着平乱的借口,想要做些什么。

  她面上又挂上了滴水不漏的笑,“都是自家人,大郎想待多久就待多久,不必太过拘谨,我身为当家主母,少不了要多操心一些。”

上一篇:鱼目混珠

下一篇:孤养出了敌国战狼

12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