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盛唐种牡丹 第5章

作者:又生 标签: 三教九流 情有独钟 强强 古代架空

  他不是不通人情,也盘算过自己的家底,可几百文通宝钱实在不够打点,春院里又已经有顾越的照顾,于是咬一咬牙,全心全意地寄希望于自己的技艺。

  那是考核前的第三日,五更的钟鼓还没响,天暗如黑漆,雾蒙蒙的院子里已经笙瑟齐鸣,各班乐伎在加紧练习,北面的阙楼上突然多了一列面戴白纱的人。

  这些人叫协律郎,平时极少出现,在太乐署里专门负责监督乐伎习艺是否专心,音调是否跑偏,节奏是否走乱。

  叶奴不清楚协律郎为何要面戴白纱,多问了一句,却见许阔和孟月竟吓得脸色发青。许阔哪里也不敢多张望,低头调起木轸:“他们要抽鞭子的,怕被记仇。”

  叶奴不太信,又问贺连道:“崔丞有没有说过今日抽鞭子?”贺连抱住琵琶,眼帘低垂,摇了摇头:“也就摆个阵势,催我们好好习艺。”

  于是,叶奴自己弹起《太平乐》,因对技艺有信心,所以也没多在意,可就在下个瞬间,空气中划过一阵啸音,一道鞭子抽下来,结结实实地打在他的脊背。

  他一惊,手里没拿稳,琵琶摔落在地上断了弦,他刚要把木轸捡回来,又被一道鞭子打在手上。他吃了痛,浑身发颤,只得乖乖地伏在地上。

  万没想到,摆出阵仗是要动真格的,不远处,韩昌君和一众乐正背过身走到阙楼的另一面,不言不语,而协律郎手持团扇,定定地指着这一片的几十个人。

  一盏茶不到,叶奴周围的鞭子如暴雨落下,前后左右已经传响此起彼伏的惨叫声,仔细一听,大家涕泗横流叫的都是“打得好”。

  牛皮鞭子一道接一道,打破衣衫,直接抽在裸露的皮肤上,有如千万根尖针刷去细皮,荆棘摩擦血肉,是弥漫全身而逼人泪下的火辣的疼。

  叶奴撑在地上,指节泛白。许阔道:“快喊,再不喊就会被打死。”叶奴道:“凭何打死?又没弹错!”许阔斥道:“你素来是聪明人,这时候别犯浑!”

  表层的皮肉被抽碎之后,接着受刑,便是触及肝肺的另一种疼,皮肉连着筋骨,来来回回地牵扯,只叫人全身痉挛,嗓子里翻涌血气,连叫喊也变得艰难。

  叶奴额前冒汗,手臂发软,总算是开口喊了:“打得好,打得好……”挨一鞭子,喊一声,如此煎熬,直到为首的协律郎将团扇收起,鞭子的呼啸方才停止。

  砖石地面洒满血污,因为其中夹带脓水和汗水,远看油腻腻的,在朝阳下泛着莹亮的光泽。叶奴啐了口唾沫,拿手背擦脸,一抬头,面前踩着一双乌皮靴。

  “小可怜碎子,挺出息的。”崔立挪了挪靴子,一脚踩在叶奴的手上,“乐正教过那么多曲子,谁教你们只弹《太平乐》的?还聚众请文舞郎来教?”

  叶奴咬牙看了看左右,人全都伏在地上,只有贺连一个颤着肩膀抱着琵琶,眼里含着惊恐无措的泪水,身上干干净净,毫发无伤。

第11章 崔丞

  冬院乐伎若资质平庸又没有门路,就年年都要被卡在考核和选拔上,署里管这叫夏关,只不过今年崔立突然变本加厉,不仅真在训练时打人,还打得特别狠。

  “崔丞,叶奴刚来还不懂事,手要是废了就再也弹不得琵琶了。”许阔慌慌张张爬过来,一个劲地磕头,“您饶了他,求求您饶了他,叶奴,快说几句话。”

  崔立笑一声,悠悠地抬起靴子:“本丞饶你这一回。”叶奴不想忍气吞声,可实在疼得无力争执,只好拍去手上血泥,收拾起琵琶残留的狼藉。

  一脚,崔立又将琵琶踢到旁边,歪了嘴道:“如何?别以为本丞不知道,春院里某些文吏,早就和你们沆瀣一气,尽做些见不得人的狗鼠勾当。”

  叶奴攥紧手心,这就不能忍了,再忍,往后怕连个送家书的温暖都留不住:“崔丞,我让他们弹的。”崔立道:“就你?”叶奴道:“就我一人。”

  那时快,趁崔立不备,叶奴大叫一声壮胆,拼尽全身气力,闪起来冲着崔立的脸面就是一拳。一拳,正中鼻梁,砸出了鼻血,崔立杀猪般惨叫,捂住脸连连后退,而叶奴的手指也咯吱一声,因为用力过度而脱臼。

  院子里登时乱成一锅粥,有人煞,有人笑,弦散满地,杂役来回擦洗血水,风中弥漫着腥气。顾越和张俭一众人闻讯赶来,正看见崔立满脸鼻血,气急败坏地勒令其余乐班归位继续训练。叶奴自己忍着痛,颤着唇,眼中一丝泪花都不闪。

  “张郎,叫三伯他们来抬人。”顾越箭步走到场中,扶起许阔几个,扯出一条衣布,捏起叶奴的手,三两下包扎住,“你且先随张郎回去接骨上药。”

  崔立把双手背在身后,一看见顾越竟然无视自己发号施令,气得凝结的鼻血又喷出来:“顾郎眼中可还有本丞?顾十八在皇城外什么营生,别逼本丞说出来。”

  顾越这才回过头,看了崔立一眼:“有劳崔丞挂心,流外吏革职容易,顾某今日给太常寺递上公文,十日内就可以走,只是别为难他们无辜之人。”

  崔立冷笑:“你以为你一人担待得起?听着,集贤阁众人除贺连以外,因习艺不精,退入鼓吹署,永不得登堂。”苏安一咬牙,眼眶泛红。

  如此处罚,对于乐伎而言无异于凛冬里的一场暴风雪,不仅这辈子都打上耻辱的烙印,且在饥寒时谁的接济都受不得。

  崔立这才掏出绢帕,擦起面孔:“顾郎,本丞只是想整肃太乐署风气,就不计较你。”顾越道:“好。”叶奴一怔,一把拉住顾越的袖子,旋即又放了开。

  在崔立的命令下,协律郎全部围拢过来,张俭和三伯等人只得低头弯腰,匆匆抬着叶奴在内的受伤的人往外而去,暂时平息了这场争执。

  下晌,集贤阁异常闷,叶奴和许阔、孟月趴在榻上,三个人的背上覆盖着同一片草席子,疼得嘶嘶地喘气。叶奴让张俭接正了手骨,因他之前也犯过几次脱臼,所以没遭太多罪。

  张俭是少白头,性仁善,话不多,只自称做过行医。叶奴是勉强笑着应道:“上回中暑还是张郎给看的,这回又麻烦了。”张俭点了点头,两条白色眉毛微动,手里拧开一个白瓷瓶:“先上药吧,李大人也过问呢,顾郎还在斡旋。”

  秀心姑娘还穿着红襦裙,一看见许阔的伤,疼得泪哗哗,眼睛肿成桃:“都说是老实过活安生了,郎还招惹那蛇鼠做甚么,皇城成天大风大浪的,随便什么人翻了翻桨,一个浪花就拍死咱们这些不知事的。”

  许阔支起身子,拍着秀心的背,宽厚一笑,安慰她道:“都习惯了,去年是隔壁宁秀阁,今年也该轮到咱,这崔丞不打人,谁巴结他的好处哩。”

  孟月拾掇起一枚针:“崔丞当真不把冬院的当人看,又哪里是刁难咱们,那是挤兑顾郎,挤兑阿苏。”秀心夺过针线,取来几个人的衣衫,埋头帮忙缝补。她身材微胖,手上的动作却是千回百转。孟月耳根一红,也不好再作声。

  叶奴体弱,挨的鞭子又是最狠,即使涂了药,浑身仍然一片火烧,疼得厉害,脑袋也晕晕乎乎的。秀心说自己有个弟弟和他一般大,心疼得紧,给他倒一杯水。

  “我没事,我没事……”只是,叶奴素来不习惯女子接近,秀心的纤纤玉指一靠近,他便受了惊吓,躲得远远的,碰都不敢碰,“多谢秀心嫂。”

  是夜,暴雨倾盆,电闪雷鸣,窗户上的忍冬纹案一亮一暗,像极了人的气息。忽然,阁外点起灯火,进门两个人,一个是顾越,一个是面无神色的李升平。

  叶奴趴在榻上,看到顾越,心里登时涌上一阵暖意,他在旁人面前矜持得很,唯独因为顾越是见过他最狼狈的模样的,所以多几分亲近。

  “顾郎,顾郎。”叶奴伸出手,也不顾李升平是谁了,只揪住顾越湿漉漉的袖子,脸贴着蹭了一下,“我好疼,疼得要死了,好疼啊!”

  顾越解下斗笠,皱眉道:“让我看看你的伤。”叶奴又死扛着咧嘴一笑:“骗你的,我没事。”顾越深吸一口气:“听话,李大人也在这。”

  草席子掀起时,叶奴浑身直发抖,背上道道鞭痕肿得发紫,血肉模糊的边缘还起一串脓泡,那原本豆腐一般细嫩的脊背,受此劫难,一摁还挤出了血水。

  “李大人,某承厚恩,为春院文吏已三年。”顾越难得平静,纵是见惯冬院苦寒人的伤痛,也忍不得这一幕,“现在人命关天,李大人,你不能不管。”

  直到这一刻,叶奴才从顾越和李升平的对话中听出,不仅是集贤阁,冬院的乐伎很多都遭受过崔立的□□,甚至有些帮派的纠缠,也是崔立从中作的梗。

  叙完话,李升平看着叶奴,叹息道:“这回顾郎做事便是,李某这里无碍。”语罢,摇晃过残烛,无甚所谓地离开,连桌盏上的水都没碰一口。

  一阵沉默,顾越突然笑了笑,眸中泛起氤氲:“苏安。”叶奴手里放开:“干嘛。”顾越道:“别逞强,往后,我照顾你。”叶奴虚弱地应一声:“好。”

  无论遇见多少龌龊,叶奴始终心存念想,他想一睹世间最瑰丽的风景,让埋在树下的每首曲子都在花台水榭的簇拥下绽出光,为此,他愿意经历一切苦难。

  只是他没想到,不久之后,太乐署换了一片天。顾越先后做几件事,一是直接往太常寺卿韦恒府中递交辞呈,二是和崇仁坊赵家的几位老伯清算三年采购乐器的账目,三是请太乐署春院的小吏,谁来谁不来都一清二楚的,吃一顿酒。

  腊月十日,太常寺对太乐、鼓吹两署的考核如期而至,各乐班按批次,由乐正、音声博士和协律郎交叉考核乐伎,再由太乐令李升平、太乐丞崔立考核乐正。

  至酉时,随着一阵急促的小鼓传响,院子里辇进一位紫色官袍的老头,正是曾在御前因为自家二郎韦文馗而热泪盈眶的太常寺卿韦恒。八品见三品,崔立忙不迭跪下,行起二拜礼。李升平抬眼瞥了眼,起身轻轻做揖。

  韦恒下辇,径直往冬院走,甩开为他执伞遮荫的崔立几丈开外,用鹰爪子似的手揉一下稀疏的胡须,问话道:“升平,你自己听听,这些乐器是何等音色。”

  乐伎手中捧的琵琶漆色光亮,音润弦实,行外人见了自然觉得太乐署风光,而懂道理的行家,诸如李升平,一下子就明白这批琵琶根本平时没有拿出来练过。

  涩弦的聒噪中,一袭白衣的韩昌君拄着拐杖,不紧不慢地走过来,添了一句:“孩子们今日是第一次用新琵琶,不熟悉,所以多有出错之处,还请见谅。”

  一时间,崔立猝不及防,额角渗出几道汗丝:“韦大人,这只是冬院,夏院的琵琶不是这样的,升平他知道,几位阁老也……”韦恒大喝:“本官不怕!”

  当今圣上喜爱琵琶,身在乐行的若不会琵琶,尚且是羞愧三分,而太乐署若是教不出能弹琵琶的,自当要引罪那剩下的七分。太常寺每年拨款太乐署万金,专用于购置崇仁坊赵家的琵琶,崔立管事,只留一批应付场面,回回新进琵琶转手倒卖,赚满瓢盆,孝敬着朝中不少大臣,只是盆满则倾,一介八品芝麻,一旦扯进皇城中的权力斗争,得罪了谁都不明白就得滚去大理寺狱,再无翻身之日。

  “进士出身,不行仁义,为太乐丞十年,滥用公权,收侄逾百人,非百金不能认亲,更有贪墨公款数十万贯,嫖赌营私,奸虐女伎,实为十恶不赦!”

第12章 太平

  丽正殿的大堂,李升平跽坐在软毡上,怀中抱一把旧木琵琶,任凭顾越陪着韦恒把太乐署的账册翻得哗哗作响,他指尖只勾两道弦,不说话也不慌张。

  直至断完公案,韦恒一手合住册簿,不经意道:“文正西巡立功回来,升任礼部郎中,倒是和某说过顾郎,今日亲见,不仅有胆有识,文书也委实做的好。”

  顾越道:“韦大人,我考了八年进士,考不中。”韦恒捋着胡子,说道:“进士难呐,何必非得是进士,这流外……”顾越道:“大人知道的,我只考进士。”韦恒没有再答话,起身收拾衣袍,临走时,留下一句:“好,有志气。”

  一纸敕书,太乐丞崔立流放陇右,彻底离开太乐署,从此署里不再设置乐丞一职,而李升平被迫做了孑然一人的太乐令,只好留下顾越继续替他跑腿帮忙。

  “那崔立,还没出玉门关,口渴求一杯水喝,不想活生生被人用尿给闷死了。”

  叶奴听到这些火辣辣的故事时,顾越坐在旁边替他上药。因他伤口愈合得很慢,别人早都能下地了,他还沾不得水,所以顾越挂着一颗心,也就日日来照顾。

  刚巧训练结束,许阔和孟月进门来,各自提着一把紫檀木琵琶,说李大人照常发放月俸,换了新样式的琵琶,即使弹《催手残》也不必太过于费力。叶奴的下巴枕在手背上,笑道:“这是技艺长进,还赖琵琶?等我伤好了,和你们一起。”

  突然,一阵沁入骨髓的冰润从后背传来,叶奴回过身时,见顾越手中执着一枚玉石。顾越道:“妙开师父亲手打磨的匀药石,有镇魂安神,活血化瘀的功效。”

  叶奴的目光顺着玉石,落在顾越那一双骨节分明的手上:“好看。”顾越眼一弯:“是吧,丽娘说小孩子都喜欢的,喏,送给你玩。”

  叶奴拿过来,一边摩挲,一边吹气。顾越看着他:“我也不贪你的,往后有时间就跟我在皇城外办点事,如何?”叶奴眸中骤亮,果断回道:“好,早就想了。”

  能下地之后,叶奴满打满算,去了趟留仙堂。那里边千奇百怪的香料格子整整三百柜子,琳琅满目,他却只买回几斤天竺茴香子,分给秋院里的家家户户。

  一时间,热闹了,各个阁室议论纷纷,给贺连少爷编一首诗,现学现卖是——阿叔亡天涯,有钱无处扒,留神不留仙,千金落茫茫。

  一闻见茴香子,嘲讽一遍,贺连也素来是要强的性子,终于难忍这份煎熬,趁个夜里,扯了扯叶奴的被角,求饶道:“都是有苦难言的人,你放过我行不行?”

  叶奴得意,爬起来拔掉烛,黑里回道:“这集贤阁里十个人,就我们俩的琵琶学的最快,弹的最好,我也不说穿你,就是要压你一辈子。”

  在韶州老家时,叶奴惯于看别人作威作福,可现如今,整个太乐署的乐伎,无论冬院还是夏院,都敬他为一拳把崔立给打走的英雄,他倒成说一不二的了。

  他去夏院听坐立二部伎时不再偷偷趴在门后,而是落落大方地坐在廊下,有什么见解,也不再耻于示人,而是磊落地刻在竹简上,拿去和师父韩昌君讨论。他的心胸很开阔,一边弹琵琶还能一边跟着顾越跑市井,一边把韩昌君教的曲子练得累了,一边就尝尝人间百态的冷暖滋味。

  一回,桂月,丽娘犯头风病,顾越帮忙去景仁堂取四君子汤的药材,叶奴在旁边踮起脚尖听,刚巧听见柜上的白发人叫张半仙。

  “顾郎,张伯和张郎是父子吗?”叶奴低声问道。张半仙和蔼地笑了笑,也不避讳,说来是一段奇谈。景仁堂百年大店,前朝就有名声,而张俭曾经只是冒充张家人的江湖行医,一路流浪至长安。当时事情被揭发,半仙寻顾越替他出面,毫不留情撵张俭出行,可三年后,半仙遇着张俭开过的方子,竟大惜其才,又寻顾越把张俭请回来,认其为义子。原来真金不怕火炼,期间顾越一直照顾张俭,药方也是请张俭开具之后,托人神不知鬼不觉地递到半仙老头的眼皮子底下。

  半仙道:“义子性善,捂活不少无赖小蛇,反被蛇咬时候,得亏是顾郎方才摆平,还在皇城给寻了差事。”顾越道:“不说那些,张伯,今年景仁堂新领东宫药藏局的药俸,一进门来就是喜气冲天,荣光四照,某先恭喜,某也高兴。”

  半仙一丝不苟地把人参、白术、茯苓及甘草配好,包在红纸里递去,道:“都说是高兴了,就莫要道酬劳,但凡遇见皇城里的事,有顾郎在,才能安生。”

  叶奴不识别的,山里的药材却辨得清楚,那手腕子一般粗的黄褐野山参,百八十年也难得遇见,看得他瞪圆了眼。风言风语中,他也知道东宫属衙就在皇城的东北面,而药藏局约摸是其中之一,然而他不明白什么是药俸,于是开口问。

  “小孩子家,问那么多。”顾越道,“你看,和太乐署年年都在赵家买琵琶一样,东宫就把买药材的地方定在了张伯这里。”

  叶奴道:“那是要恭喜张伯。”张半仙莞尔一笑:“小郎君,下回再来呐。”叶奴点了点头,抱起怀里的琵琶:“张伯,我给你们店里弹一曲。”

  一座长安,一百零八座坊里,叶奴就这样跟着顾越走过。终于有一次,顾越意味深长的,把他领到了永昌坊里那家名叫顾十八的茶铺。铺里养着百余个伙计,那茶娘照面就喊他叫苏少东家,吓得他捂紧嘴巴,一溜烟跑得没影。

  顾越倒是追了老半天,问他道:“怎么还没出息,一见女子就跑?!你花那么多心思,不就是为了能来我这里看一看条件么?”叶奴站住脚跟,不跑了。

  一座小院子,门前插红底绣字旗,院里铺里合计约摆着二十张茶案,却不卖酒也不卖茶。偶有客人进来讨水,便只能喝水,要面食也有,不过不好吃。

  叶奴转来转去,一阵阵木香音绕鼻翼,八根圆杉木为柱,十六道红漆粟木为横梁,雕花柏木门槛,香樟楼梯和凭栏,地方虽不大,却是五脏俱全,玲珑精巧。

  于是,叶奴鼓起勇气,端正态度,和两个店中的老伙计打了招呼。一个脖颈上有三寸长的刀疤,古铜皮肤,魁梧高大,笑起来却很温和,唤谷伯。一个妩媚动人,一个笑颜能叫行客绊住双脚,吓得他只敢看她额前的花钿,唤茶娘。

  顾越道:“阿苏,我在长安八年,一心考进士,可进士登科难,人又得谋生计,总不能在太乐署打杂一辈子,于是当时就在丽娘照顾下,开起这间茶铺。”

  “你是懂事的人,也当知道乐户通六艺,受人追捧,凭此在市面经商的很多,若觉得这里条件还行,愿意跟我,我就让你做少东家,将来我□□名,你做生意。”

  叶奴才知道,顾越说要照顾他,是这个意思。他也实在,想自己无依无靠,有照应是好事,加上顾越父母早逝,长安无人,定也不会委屈自己,便答应了。

  为弥补自己落荒而逃的罪行,叶奴作过一首曲子聊表歉意,却不想那时,顾十八的伙计们都已围着坐好,他刚发音,又惊觉喉咙又痒又疼,音出不来了。

  变音也是变人,一晃,三年,叶奴哑着嗓子,一边同顾越混世,一边随韩昌君习艺,弦下的故事越来越多,替林蓁蓁写的各类曲子中也有了冷暖味道。期间,顾越逢考落榜,李升平两耳不闻窗外事,许阔和秀心生了个大胖小子,孟月依然成天对月饮酒发酸,贺连昼夜不歇地苦练技艺,硬是没有回过近在咫尺的家里。

  只是论技艺,叶奴长进得飞快,不仅把坐立二部伎的五弦独奏部分全弹下来,还触类旁通,把其余几种琵琶也吃了透,大家不再喊他的小字,开始唤他苏安。

  ※※※※※※※※※※※※※※※※※※※※

  事关诗人王维,所以这里做一个说明。王维,字摩诘,《新唐书》说的是“开元初,擢进士,调太乐丞,坐累为济州司仓参军。”《旧唐书》说的是“维开元九年进士擢第。”,但《唐才子传》说的是“开元十九年状元及第。”

  本文取的说法是,王维在太乐署做过一段时间的太乐丞,但是因为乐工舞黄狮子获罪,后又因岐王和玉真公主的关系,于开元十九年中状元。这样就和唐历任太乐丞中的太乐丞“崔氏”没有冲突。

  叶奴这里受鞭笞的事件,原型是《全唐文》《对乐师教舞判》:“甲年十三,为国子,乐师孝之舞象,甲不受,乐师将挞,甲云:达礼不伏。”